教師節成「送禮節」 合肥人到底該如何向老師表達心意?

2020-12-18 安徽門戶網站

一個社會政治昌明的時代,往往是尊師、重教、崇文的社會,主流社會風氣也是積極向上的,教師與學生之間也是遵循一定的規則和禮儀的。在唐朝的韓愈所作的《師說》這篇文章中有充分論述。》》》》推薦閱讀:2017年教師節賀卡祝福語大全 教師節送給老師的經典祝福語

自1985年,國家把9月10日定為教師節後,教師這一職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尊重,而在這一天為老師送禮,也成為某些家長和學生的慣例。

教師節成了「送禮節」,這種趨勢的演變,讓大家始料不及。對此,有人為教師收禮辯護,有人則認為這是一種腐敗,如今,「禮」成為了橫在學生、家長和老師之間的一道不易破解的難題。

教師節臨近,多數家長忙著備禮物

中國的「人情文化」讓許多事情都蒙上一層模稜兩可的面紗,比如教師節到底該不該送禮這個問題,在官方就是明令禁止的,但在民間、特別是部分家長看來,是必不可少的。在優質教育資源稀缺的現實情況下,家長給教師送禮,無非是希望老師給予孩子差異性、優先性地重點關注和特別關照,擔心不給老師送禮會給孩子帶來不公平待遇和不利影響。

  省建二公司學生97級學生畢業20年後邀請老師聚會

李女士的兒子正在讀幼兒園,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肯定要送啊,感覺現在已經變成了一種風氣,別人都送我們家不送的話,會顯得很不好,我今年會送老師購物卡,就是希望老師能多照顧一下孩子。」

賀卡、鮮花等逐漸被定義為「不實用」「不起眼」「沒誠意」,取而代之的是購物卡、禮品卡、消費券、化妝品等更為「實在」的物品。「看到身邊已經有朋友忙活教師節送禮,我就坐不住了,萬一別人家長都送了,我一點沒表示,老師會不會有想法啊?」劉女士的女兒今年讀小學四年級,去年教師節,她讓孩子給老師送了自己做的手工賀卡、發了一條簡訊問候,感覺挺好的,但今年她又擔心,總這樣會不會有點太「不夠意思」。

於是,劉女士跑到商場去買了幾百塊的化妝品,「這些化妝品也不是什麼貴重禮物,老師正好也用得上,就是想表達個心意,畢竟一年就一個教師節,老師也挺不容易,還是希望老師可以收下。」劉女士說。

市民張先生則表示,「送禮是因為社會規則是如此,我沒必要裝清高對抗規則,沒意義,我目的很簡單就是對小孩多關照些,目的達到就行了。不告訴小朋友,是因為守護她單純的童年。等她大了,我再慢慢告訴她一些社會規則和現實,童年還是單純點比較好。」

範先生的女兒正在讀小學,他覺得教師節請老師吃一頓飯,可以增進感情。

而市民於先生今年準備帶著上小學二年級的女兒正在製作賀卡,他坦言教師節不是不能送禮,但是送禮一定要用「心」。「我會鼓勵孩子自己製作禮物,比如賀卡、繪畫、自己種的植物。中國人講究尊師重教,我覺得讓孩子親手做一份禮物會更有意義,家長送禮反而不合適了。」

56名學生:近30年的教師節情緣

教師節不僅是在校生和家長表達謝意的日子,也是離開校園的學子,重溫青蔥記憶,共敘師生情誼的紐帶。

這幾天,合肥市育新小學88屆(3)班的同學微信群不停被刷屏!天南地北的同學都在群裡討論9月10日教師節當晚聚會的事情。一想到與班主任湯國霞老師的年度聚會,大家都興奮不已!

  合肥市育新小學88屆(3)班師生每年教師節都有一場聚會

從1982年至1988年,他們在合肥市育新小學度過了六年快樂的小學時光。現任興業銀行合肥壽春路支行行長的臧擁軍同學怎麼也忘不了;一幅幅兒童畫、手工繪製卡片,精心製作的小工藝品(塑料花和鑰匙環等)、用花盆栽植的月季花、自己書寫的書法作品,或者是一盒含喉片……這些都是記憶中的教師節禮物。經濟價值普遍都不大,但都飽含了學生們對自己老師的一片真摯的情感。至今,湯國霞老師都妥妥地保留著,一有空就拿出來翻看。

而不少同學也收到過老師贈送或獎勵的禮物。戴同學記得有一年湯老師特地為她訂閱了半年《中國少年報》,自此讓她愛上了閱讀和寫作;王同學從小家中兄弟姐妹眾多,家境困難,但每逢同學集體出遊,她都會收到老師贈送的水果、零食等;姜震同學的毛筆字寫得不錯,他覺得上小學時老師贈送的禮物是毛筆和習字本!

學生們回憶說,上初中時,老師還到家中家訪;上大學時,老師還贈送了鋼筆、筆記本等禮物。後來進入社會工作,老師始終關心著每位學生的學習、婚戀、工作等情況。在學生們人生成長的每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老師都會給予鼓勵和引導,給予他們人生不斷向前向上的正能量!大家都為有一位這樣德高望重的小學班主任老師而慶幸!

從1988年畢業至今,88屆(3)班的同學們只要教師節有空閒時間,都會三五成群地去探望老師,帶上鮮花和禮品,表達學生們心中的這份敬意。每次聚會,他們還會拍很多照片留念。

 

老師和學生到底是一種什麼關係?

在回答教師節是否應該給老師送禮,送什麼禮物這類問題之前,安徽演講學會執行會長、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設研究中心副秘書長崔躍松告訴合肥在線記者,首先要弄清楚學生和老師之間,是一種什麼關係。

在崔躍松看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過去我們所說的「師道尊嚴」逐漸演變,師生之間應該是朋友關係、師徒關係和合作夥伴關係。崔躍松說,朋友關係會讓雙方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尊重,在人格上,雙方是平等的;師徒關係不是上下級、主動與被動的關係,是一種相互依存、教與學的關係。崔躍松最推崇的師生相處模式是合作夥伴關係,他說,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民主的呼喚,師生之間是服務於被服務的關係,老師在服務學生,在某種意義上,學生也在服務老師。學生是老師最大的服務對象,沒有了服務對象,老師同樣就不存在了。崔躍松說,家長、學生和老師,大家的目標是一致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師沒有任何權利去批評家長。

合肥一中校長陳棟:凝聚情感的禮物值得珍視

教師節這一天該不該收禮物,教師最有發言權。合肥一中校長陳棟說,做了這麼多年教師,我最大的體會是,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他最大的人生幸福應該是觀察到,並參與到他人的孩子的成長過程之中,看到並幫助他們一步步走向成功。教育就是一種成全,幫助這些孩子去發掘自身的天賦和潛能,幫助他們去尋找自我,幫助他們去實現自我的人生夢想。而這種所謂的「成全」,其實是一種師生之間的「彼此成全」,教師在這一教學活動中,收穫了自我人生莫大的幸福和快樂。

  合肥一中校長陳棟認為教師節禮物必須凝聚真情實感

當下社會教師節流行的禮物,有祝賀卡片、鮮花、巧克力、書籍、CD等,這些都屬物質上的饋贈,凝聚了學生和家長們對教師的一片感恩之心,不能全盤一概否定。我想,為人師者,內心最看重的,其實還是學生與老師在校園生活中結成的那份深切的情誼。在學校裡,彼此是師生;離開校園之後,彼此是朋友,是知己,珍惜的是心底的那份惦念、牽掛和祝福。而適度的物質饋贈,無非是這種內在情感的寄託和表達。

專家崔躍松:應該給教師送什麼禮物?

當合肥在線記者問崔躍松,作為一名家長,這麼多年有沒有給老師送過禮物時,崔躍松說:「我當了28年的家長,沒有給老師送過任何實物性的禮物(實物),只是在教師節的時候,給老師打一個電話,發一個簡訊,送一張賀卡。我也鼓勵孩子,在教師節這一天,加一個喊老師節日好,建議孩子在班級裡,開展一些敬師的活動,如出一期黑板報,給老師行一個鞠躬禮。」崔躍松說,除此之外,我個人不提倡送實物禮物。一旦涉及經濟價值,就不好度量了,比如你送一支鮮花,我就送一把,這就會陷入物資攀比的怪圈。

  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設研究中心副秘書長崔躍松建議教師節不送物質性禮物

崔躍松說在接受合肥在線記者採訪時,同樣也有話跟老師說:老師也要潔身自好,勿以惡小而為之,否則,時間久了,會損害自身的形象。「別看每個家長送禮的時候很虔誠,但家長並不一定是真的發自內心的。一個老師真正樹立自己的形象,讓學生真正敬重,恰恰不是物質的,而是上好每一節課,善待每一個學生,包括差生、貧困生。」

崔躍松告訴記者,教師節只是9月10號這一天,家長和學生對老師的敬意,不應該突出表現在這一天,而是365天。》》》》推薦閱讀:安徽蚌埠女教師患眼疾視力下降 用放大鏡上課教書(組圖)

 

相關焦點

  • 教師節為何變成「送禮節」?如何表達熱情很糾結
    教師節臨近,不少家長為如何給老師送禮而糾結,而對於家長送禮的種種「熱情」,其實不少老師也在為此糾結。「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短,我不想嘴軟,也不想手短。我只想好好的教好自己的學生,好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這兩天,一則《鬥膽從教師的角度說說教師節送禮》的帖子一經出爐就受到了很多網友的熱議。
  • 黃河評論:正觀快評 ▏教師節不是「送禮節」,更不是「批判教師節」
    無獨有偶,廣州市番禺區教育局近日向家長和老師們發出倡議:讓家長們不要給老師們送鮮花和禮品,倡導廉潔過節的新風尚。一邊是熱情謳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邊是質疑「教師節成了『送禮節』」,讚美教師與質疑教師節都成了「政治正確」,雖然看起來有些反差強烈,但卻並不違和。
  • 教師節馬上到了,如何感謝老師,才能真正表達心意
    教師節又要到了,又到了同學們與家長們,頭疼的時候。如何表達自己對老師的感謝之情,這一直是一個讓人苦惱的事情!老師是一個神聖的職業,不同於其他人群個體,所以我們在禮物的選擇上及心意的表達上要格外注意,以免對老師造成負面影響!
  • 2017年教師節 合肥的老師們向學生送出禮物
    合肥在線消息   2017是第33個教師節,今年的主題為「迎接黨的十九大,做好學生引路人」。每年在教師節期間,要不要給老師送禮?送什麼禮都會成為學生家長熱議的話題,而今年,合肥卻有這樣一群老師,在教師節即將到來之際,他們早已悄悄準備好了一份「驚喜」,要向學生送「禮」,而這些「禮」,可樣樣都不尋常哦。
  • 教師節不是「送禮節」,學生感恩老師,最珍貴的禮物是理解和尊重
    有的人認為:「每個家長都不承認給老師送禮,可是他們送了我們不送,老師對孩子就會不上心、不操心。」在以往的教師節裡,學生給教師送些頗具紀念意義的小禮品,似乎成為「約定俗成」的慣例,然而,隨著禮品禮金的水漲船高,學生和家長在教師節給教師送禮,已經漸漸失去了表達尊師重教的感恩之情的本意。
  • 合肥這所學校老師鄭重承諾:今年只過節不收禮,只收問候與祝福
    還有兩天就是教師節了,今年是第三十六個教師節,每年的教師節,很多家長和老師都犯愁。家長們犯愁的是到底要不要給老師送禮,不送禮怕老師對孩子不重視。如果送,送什麼好?老師們犯愁的是,怎麼拒絕家長們的熱情,而且不能因為不收禮,導致家長們的誤會和擔憂 。怎麼樣既不收禮,還要家長們不誤會?教師節變成送禮節,家長和老師都好難!今年在合肥這個學校不會存在這個問題了,家長和老師們都不用發愁了。
  • 教師節如何給老師送禮 家長表達心意成難題
    每年教師節都會發生一件有趣的事情,家長送禮,老師拒絕。很多家長只是為了表達心意,感謝對自己孩子的諄諄教誨,如何讓老師坦然接受, 就成了家長關注的問題。   走心一些,並不需要太昂貴的禮物。之前也有做以前學生時代的紀念冊給老師的,然後全班籤名,上課的時候由班長送上去,老師感動的一塌糊塗。
  • 別讓教師節變了味 老師呼籲:少點形式 多點理解
    隨著教師節的臨近,各地、各校都在陸續開展教師節表彰慰問活動。教師節,旨在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做的貢獻。在這一天,同學們會向老師表達尊敬和感謝。曾幾何時,教師節是老師們盼望的節日,覺得這是對教師工作的認同與肯定。然而近年來,有部分老師表示不期待過教師節了,究其原因,有老師坦言:因為覺得教師節變了味。
  • 在教師節中,我們學生該如何表達心意?
    一束簡單的鮮花可以使人的眼睛閃爍,也可以消除憂鬱,無聊和憂鬱的感覺。就像病人給我送花一樣,我通常不拒絕。我認為這是特別值得面對的。所以,今年,我將繼續為凱凱老師送花。一束美麗的鮮花將為老師的心靈帶來安慰,並將大大增進彼此之間的關係。 □我應該給什麼花?
  • 幼兒園教師節給老師送禮物怎麼表達心意好?
    9月10日教師節馬上就要到了,有很多家長和學生大概都在苦惱教師節給老師送什麼禮物好,其實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年級送禮物的方式各有不同。所以只要大家的心意是真誠妥帖的就夠了,並不需要一些特別昂貴的禮物才能表達心意。就拿我們辦公室同事小張的孩子來說,她的孩子今年才六歲,目前正在上幼兒園,一般來說幼兒園送的教師節禮物都是比較簡單實用的,讓孩子表達一下心意就可以了。
  • 教師節,如何向老師表達敬意?
    學生:送老師一份真摯的祝福    昨日上午,記者在市區多所學校門口隨機採訪了部分學生,當被問及教師節會選擇何種方式表達敬意時,正在讀初三的蘇同學告訴記者:「我會用信件或者賀卡來表達自己的心意,因為紙質的東西保存時間長,而且書信能傳達出其他媒介所沒有的感覺,有一種溫情和感動。」
  • 教師節了,該如何表達對老師的感激之情?
    主題:教師節了,該如何表達對老師的感激之情?題記:教師節目前的境地有些許的尷尬,每到這個時間,教師、家長、學生、主管部門不是一團和氣,而慢慢的走了味。今天筆者試著從不同的視角來儘量客觀的來思考一下如何對向老師表達你的感激之情。我們應該對老師表達感謝嗎?在古代教師是有著非常高的地位的,當時人們對老師的尊敬也是現在所不能企及的,從"天、地、君、親、師"的說法上就可窺一斑。
  • 教師節家長該怎樣向老師表示感謝
    每逢教師節,不少學生家長都會費心考慮如何向孩子的老師表達節日問候,更有家長為給孩子「求關注」給老師送出大禮。而面對家長和學生送禮「求關注」的行為,很多老師也感到為難。在教師節,家長到底應該怎樣向老師表示?
  • 什麼時候教師節成了媽媽的「焦慮」節,談正確的面對教師節
    無論什麼節日目的在於營造一種氣氛,也是生活儀式的一種,教師節也一樣。可是現在的教師節完全變了性質,教師節送禮物和學校打壓收禮的矛盾,家長送禮的形式和教師節意義的反差,引導孩子尊重老師付出的目的和家長把節日形式化的行為,使教師節的意義不復存在。為什麼教師節成了如今的模樣?
  • 教師節,家長該給老師送什麼禮物?
    伴隨著開學季的到來,教師節隨之悄然而至,尊師重道一直以來是我國的傳統文化,教師節就是一個很好的體現。可是目前有些家長或網友對孩子的太過保護,使他們站在了教師的對立面。經常網購的家長寶媽肯定都會發現,各大購物網站上都出現了琳琅滿目打著「教師節禮物」之名義的商品。很多家長都在為難,教師節該不該給老師送禮物呢?
  • 小學生教師節怎麼表達心意好?
    我的同事張娜家的孩子陸星辰今年已經上小學三年級了,進入九月份開學後,陸星辰就問我的同事張娜,自己教師節送老師什麼禮物好呢?教師節馬上就要到了,相信很多學生都有這樣的煩惱,自己想要向老師表達一些心意,但是無奈不知道哪些便宜又實用的禮物適合。而作為小學生家長的張娜也是比較迷茫,於是就問我們辦公室的同事們,小學生在教師送老師哪些禮物比較合適。
  • 教師節給老師送禮,憑心意和拼心意,一字之差讓家長苦不堪言
    今天早上,對於還是單身狗的小編來說,實在是再平常不過的一天開始;直到走出小區,陸陸續續遇到手拿花束或花朵的小學生,路過小學門口那個十字路邊乍然出現的賣花小攤販,才恍然一驚,趕緊拿手機確定了下日期:9月10日 教師節!小編花2秒瞬間記憶了一下,是否需要給曾經的哪位老師打一個電話,結果只得一笑了之,並非是沒有恩可感,而是前途無名,期待著你的無以為報,不期待你的徒增尷尬。
  • 9月10日教師節:我們家長和孩子應該如何表達心意
    明天就是教師節了,那麼我們家長和孩子如何表達自己的心意呢?首先,教師節不是家長送禮的契機,而是家長與老師聯絡的好時機。教師節不應該變成家長的「表現舞臺」,而應該借著這個機會與老師談談孩子的學習,生活。知曉自己孩子這段時間的狀況,從而配合好老師的工作。
  • 不要讓教師節成了「教師劫」
    傳道授業解惑,將知識輸送給一個個幼小渴望的心靈,教師也應該就如誇美紐斯所稱讚的那樣「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尊師重教本是優秀的傳統文化,可慢慢地,教師在孩子和家長心裡變了味,而本來該弘揚教師高尚純潔的節日變成了學生、家長和老師三方的「教師劫」。
  • 教師節該表心意,不該送禮
    教師是世界上偉大的一份職業,尤其紮根在邊遠山區和農村的老師,他們更值得我們尊敬。今天是教師節,網上很多網友用視頻或一個個行為詮釋了他們對老師們的愛,他們沒有送禮物,也沒有送錢財,只是用一個個感人的舉動,一兩行文字表達出對老師的敬意和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