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中同行寬容文化的差異—訪歌德學院秘書長

2020-12-17 騰訊網

長江日報2009年10月28日報導 「最近,在中國首次擔任主賓國的德國法蘭克福書展上,德國某些媒體對中國進行了比較嚴厲的責難。其實,這些記者對中國並不太了解,但他們總希望把自己打扮成老師的模樣。這種做法不僅中國人不能接受,我們德國人也是不能接受的!」

陪同德國前總理施洛德來漢出席「德中同行」活動的來賓中,有一位聲名顯赫的學者型高官——蜚聲全球的德國歌德學院秘書長漢斯-格奧爾格·克諾普博士。25日,克諾普博士在向本報介紹自己對德中文化交流見解時,特別以發生在法蘭克福書展上這一媒體現象為例說:「我同意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洪波先生的觀點:中國人奉行『三人行必有吾師』,而西方有些人則習慣『三人行我必為師』。」

克諾普博士指出:「吳大使準確揭示了一個道德價值:西方人不應動輒好為人師。出現這種現象,表明德中兩國加強交流和溝通十分必要。而『德中同行』活動的最大意義,就在於寬容對待文化的差異性。」

克諾普博士所執掌的德國歌德學院,是長期活躍在世界舞臺的文化交流傳播機構,現在80個國家擁有144所分院、3000多名員工。克諾普博士從1974年開始在歌德學院總院工作,2005年8月成為掌門人。

這位外表儒雅沉靜的資深文化外交官還是一位對中國傳統戲劇頗為在行的戲劇專家。從上世紀90年代起,克諾普博士就與中國戲劇界多次開展深度合作,不斷將中國傳統戲曲和著名演員介紹到德國。他不僅對「梅蘭芳」、「馬連良」等中國名角的姓名脫口而出,還對包括漢劇在內的中國地方戲曲耳熟能詳。難怪他還擁有另一個頭銜——上海戲劇學院名譽教授。

克諾普認為:「西方文化傳統習慣將世界文化分為三個等級,高端在歐洲,中端在非洲,低端在中國和印度。其實,這種劃分是陳舊的『以歐洲為中心』觀念作祟。今天的西方人,對中國文化了解非常有限。歌德學院的重要使命,就是促進世界各國文化的交融和溝通。我們在中國舉辦『德中同行』活動,並正在用德、中、英三種文字編印世界文化指南讀物,都是為了推動各國文化的交流。」

相關焦點

  • 歌德學院(中國)——中德文化交融站
    (圖/中國日報)歌德學院(中國)半個世紀以來一直致力於架接兩國文化,促進音樂、舞蹈、喜劇和其他藝術領域的交流。中國日報記者陳楠將帶我們探尋他們下一步的舉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來的德國之訪突顯了兩國關係源遠流長,文化交流碩果纍纍。這些項目是以歌德學院的名義,為紀念德國文化標誌性人物,著名作家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逝世200周年而發起的。
  • 歌德學院:我們不介紹德國文化 只介紹文化差異
    歌德學院:我們不介紹德國文化 只介紹文化差異 2013-08-12 10:40 作者:陳雪蓮來源:國際先驅導報
  • 歌德學院(中國)/德國文化中心介紹
    歌德學院(中國)/德國文化中心  歌德學院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在世界範圍內從事文化交流活動的文化機構。歌德學院北京分院成立於1988年。自建院以來,我們一方面致力於德語在中國的傳播與運用,另一方面積極廣泛地從事德中兩國在文化領域內的交流與合作。
  • 歌德學院:了解德國文化,快速學德語
    訪談學校:歌德學院(中國)德國文化中心  訪談嘉賓:胡雅珊  主持人:此次展會上,歌德學院對學生提供什麼樣的服務?對此次展會,有什麼樣的印象?我們給學生的印象,我們就像德國的島一樣,在島上可以了解德國的文化,快速的學習德語。讓學生感受到我們最好的方面,我們有很強的師資力量,我們在教學過程當中會採用各種媒體介質進行教學,會提供不同課程設置,讓學生感受到歌德學院是豐富多彩的。  主持人:進行哪一些種類的語言培訓?
  • 歌德學院
    除此之外,通過介紹有關德國文化,社會以及政治生活等方面的信息,展現一個豐富多彩的德國。 建立於1951年的歌德學院發展迅速,目前已遍布78個國家和地區,共有分支機構144個,其中國外分支機構128家。 50多年以來,通過歌德學院、歌德中心、閱覽室、考試中心和語言學習中心組成的網絡,它一直在全球從事著以對外文化及教育交流為中心的工作。
  • 歌德學院的發展及啟示
    兩次世界大戰的始作俑者都是德國,國際間一度談「德」色變。然而短短幾十年,德國不但以嶄新的姿態重歸國際舞臺,還贏得世人普遍的好感與尊敬。支撐起德國外交政策的三個支柱中,除傳統的安全、經濟政策外,對外文化政策對德國國際形象的重建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 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中國)北京市數碼大廈院址重裝開幕
    (圖片由歌德學院(中國)提供)  2016年12月6日,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中國)數碼大廈院址重裝開幕。「一些部門遷離後,我們得以將數碼大廈按照歌德學院的統一風格重新設計裝修,使它成為適合德語教師和德語學習者使用的空間。」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中國)院長柯理博士談到,「目前,中國人學習德語的熱情空前高漲。改造後的教室設施先進,技術設備也煥然一新,這將更能夠滿足歌德學院訪客的需求。」
  • 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中國)院長柯理博士一行到訪我校
    新聞網訊 1月12日,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中國)院長柯理博士、德語教學聯絡部李勁梅女士到訪我校,就我校與歌德學院(中國)合作合同續籤、歌德語言中心今後發展等事宜,進行了友好坦誠的磋商。校黨委常委、副校長於永明會見了柯理博士一行。
  • 歌德學院是做什麼的?
    這本書在德國非常受歡迎,到現在為止,是在西方唯一的中國當代文學中的暢銷小說。在德國發行量可能是8萬到10萬冊……張潔之後,中國出了一批好作家。我開始翻譯中國小說時,已經在歌德學院工作了。1983年到1985年,歌德學院在同濟大學有一個留德預備部,十幾個大學生為赴德留學做準備,這個預備部有兩個領導人,一個是德國人,一個是中國人,我就是那個德國領導人。
  • 赴德訪問:歌德學院學德語趣聞 | 科學春秋
    鄧小平在這次大會上的講話中明確指出「現代化的關鍵是科學技術現代化」,「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重申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這一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從而澄清了長期束縛科學技術發展的重大理論是非問題,打開了「文化大革命」以來長期禁錮知識分子的桎梏,迎來了「科學的春天」!每個中國人都沐浴到了改革開放的春風, 中國知識分子整體和許多個人的命運同樣發生了轉折。
  • 北京歌德學院798藝術區新空間開幕
    歌德學院院長雷曼(中)、北京分院院長安德思(左)和德國駐華公使在媒體見面會上。 人民網北京10月29日電  (記者王小光)位於北京798藝術區的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中國)新空間於今天隆重開幕。在27日舉行的新空間開幕媒體見面會上,德國歌德學院主席克勞斯—特·雷曼博士、歌德學院中國分院院長安德思先生以及德國駐華大使館公使艾博賦博士向記者介紹了建立新空間的特別意義及未來打算。
  • 歌德學院管窺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趙漣報導  孔子與歌德分執東、西文化巨匠之牛耳,想必以孔子為海外推廣漢語語言文化機構的名稱,與當年歌德學院有異曲同工之妙。歌德學院已經在德語文化推廣中走出一條成功之路,對於我們實現孔子學院的抱負不無借鑑意義:  總部位於德國慕尼黑的歌德學院是一個在世界範圍內從事文化活動的機構,其資金大部分由德國外交部和聯邦新聞局提供。該學院的口號是「學習德語,感受文化」。  歌德學院在全世界範圍開設的各種級別的德語課程班以其優良的品質不僅促進了德語的推廣,也成為外國留學生進入德國大學的重要途徑之一。
  • 歌德學院德語教學聯絡部主任 夏娓竹
    夏娓竹(VerenaSommerfeld) 歌德學院德語教學聯絡部主任  中國網教育頻道記者:歌德學院一年的學員有多少人?他們學習德語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也有一部分學員學習德語,是因為他們目前在德企工作或者想到德企就業;此外,當然還有因為家庭團聚或者移民的原因想要學習德語的學員,比如中國人與德國人結婚後,想要移居德國或者已經有家庭成員在德國,需要赴德與其團聚的情況。當然,也有一小部分學員學習德語完全是出於對德語或者德國文化的興趣。    中國網教育頻道記者:近年來歐洲債務危機有沒有影響到學生學習德語的熱情?
  • 慶祝歌德學院在中國成立20周年的狂歡活動
    時間: 11月1日14:00-11月2日2:00  地點: 798藝術區 - 時態空間 + 尤倫斯藝術中心 (咖啡廳,Super乾杯餐廳,放映廳,戶外)  1988年11月1日,歌德學院在北京正式成立。
  • 歌德學院胡雅珊:歌德學院證書是全世界認可的
    主持人:歌德學院這一次是第幾次到中國來參展?  胡雅珊:我們是第5年參加10月份的教育展,每一次都來了。  主持人:在中國有什麼招生計劃?  胡雅珊:我們是語言文化學院,並不是大學,去年我們招生數量是1500左右。  主持人:是中國學生嗎?
  • 歌德學院(中國)院長:中國文化的成功在於未來
    阿克曼(Michael Kahn-Ackermann):歌德學院(中國)院長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成就是毫無疑問的。但是中國的進步是不平衡的,經濟上已經取得了成功,而文化的成功還在於未來。中國如果想把一個社會的全部文化都商業化,那麼文化將很快消失,因為中國不是美國。
  • 歌德學院入駐北京798藝術區籤約儀式今日舉行
    2014年11月14日下午1點 ,「連、知、信,文化相遇的新空間」即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中國)與北京798文化創意產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籤約儀式在北京798藝術區內798藝術中心舉行。歌德學院北京分院一方面致力於德語在中國的傳播與運用,另一方面積極廣泛地從事德中兩國在文化領域內的交流與合作。多年來與中方合作夥伴在音樂、戲劇、舞蹈、電影、藝術、建築等眾多領域內組織了大量的文化活動。
  • 歌德學院開設新公號 多元化文章打開「德語世界」
    近日,由北京德國文化中心 歌德學院(中國)主辦的公眾號:歌德德語世界(ID:Magazin_Sprache)正式上線,這是繼「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之後,這家文化中心開設的第二個公眾號。順應目前中國對德語日益增長的濃厚興趣,「歌德德語世界」將為德語愛好者、研究者以及教育人士提供豐富多彩的圍繞德語語言以及相關領域話題的最新資訊。
  • 德國歌德學院:語言證書是受到全世界公認
    德國歌德學院-在德學習德語諮詢負責人陳作接受中國網記者採訪    今年有近30所德國知名高校和教育機構組成大型的德國高校代表團分別在北京德國歌德學院在德學習德語諮詢負責人陳作介紹了機構的基本情況,「德國學院是德意志共和國官方的文化機構,在教授德語,製作德語教材以及考試等方面具有60多年的歷史,歌德學院頒發的語言證書是受到全世界公認的語言證明。」另外,陳作還給將去德國留學的中國學生一些建議,「我覺得大家要學會自理,學會獨立。
  • 關注「歌德德語世界」,贏取價值6000元歌德語言班課程!
    在德國聯邦教育與科研部(BMBF)、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DAAD)和德國高校與科學研究中心(DZHW)發布的《科學大都會2016》中,數據顯示,2015年在德中國留學生人數首次超過3萬人,中國成為最重要的生源國。歌德學院(中國)在2016年底發起一份網絡調查,「德國求學毫無壓力」體現了德語學習者「學德語的目的」,但在「學德語的意義」選項中,我們有了新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