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鐘錶行出現結業潮 受經濟環境及旅遊業下滑影響

2020-12-18 中國新聞網

香港鐘錶行出現結業潮 受經濟環境及旅遊業下滑影響

2015-10-22 15:29:18來源:新華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溫雅瓊

2015年10月22日 15:29 來源:新華網

參與互動 

  香港鐘錶行出現結業潮

  受經濟環境不明朗、旅遊及零售市場走下坡路等負面因素影響,香港核心零售區內鐘錶店日前出現結業潮。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在銅鑼灣、中環、尖沙咀及旺角,預計將有多達26間鐘錶鋪退租結業,與去年的16間相比增逾六成,為近年來該行業結業數量新高。

  據香港媒體報導,銅鑼灣怡東商場一間地鋪,由鐘錶行以約50萬港元租用,租約將於明年年初到期,目前業主已減租至約40萬預先招租,減幅近兩成。

  與此同時,尖沙咀廣東道文利大廈1至3號地鋪,面積約3600平方英尺(1平方米=10.76平方英尺),早前獲鐘錶品牌以630萬港元租用,租約雖然至2019年到期,但相關表行於今年年初推出其中的3號地鋪招頂租(面積約1200平方英尺),叫租約300萬港元,但一直無人問津,目前3號鋪叫租已減至不足200萬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計劃今年結業的鐘表店覆蓋大眾化表、中檔表及高價表品牌等;其中九龍表行今年已先後關閉銅鑼灣、沙田及旺角信和中心分店,而太子珠寶鐘錶則結束銅鑼灣羅素街一分店。

  九龍表行業務發展部經理黃家恆表示,今年結業的鐘表行,預計數量將比去年增加近八成,而該行今年就關閉了3家分店。

  他預計,鐘錶行明年結業情況將持續,其中被視為重災區的銅鑼灣,租金要跌四成到五成才可回到合理租金水平。

  最新的瑞士手錶出口數據也顯示,今年首3個季度出口至香港的瑞士手錶產品,總值約為195億港元,較去年下跌逾兩成。

  業內人士表示,受旅遊業連番出現負面新聞影響,加上整體經濟形勢不明朗,鐘錶銷售行業未來前景或將進一步惡化。

  太子珠寶主表主席鄧鉅明指出,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公司銷售額比去年下跌兩成。預計未來鐘錶銷售行業將會惡化,公司也會考慮繼續整合分店。

  他說,3年前公司在銅鑼灣有7家分店,現在只剩下兩家。在未來整個行業縮減分店的趨勢下,不排除裁員可能性。

相關焦點

  • 香港旅遊業倒春寒:導遊兼職做保安 澳門珠海遭「連坐」
    香港旅遊業工會日前公布的數據也顯示,今年一季度僅有11665個內地旅行團訪港,較去年同期暴跌近六成。「簡直就是斷崖式暴跌,嚴重影響從業人員的生計。」曾是香港導遊的王洋(化名)對本報記者表示,去年發現形勢不妙後,他已經離開了旅遊業,賣起了智慧型手機,「再也不用日曬雨淋了。」旅遊業遭受重創還導致香港的失業率創出近年新高,甚至對周邊地區也產生了很大影響。
  • 購物天堂香港風光難續 周大福連關兩家銅鑼灣金店
    跌勢難止,訪港旅客消費放緩成為主要原因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麥瑞瓊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內地訪港旅客增速放緩成為影響香港零售業業績的主要原因。  作為「購物天堂」,香港一直以來都以「購物」作為吸引遊客的賣點。在過去10年裡,旅遊業佔香港GDP比重約為4.7%,特首梁振英近日公開表示,不能忽視旅遊業對香港經濟所做的貢獻。
  • 關店、凍薪、客房價格大跳水…2019年香港旅遊業交出這樣一份成績單
    1月15日,香港旅遊發展局公布消息稱,2019年初步訪港旅客數字逾5590萬人次。2019年上半年,訪港旅客增長13.9%,但受社會事件影響,旅客數字自7月起下跌,隨後的月份跌勢加劇,下半年整體訪港旅客下跌39.1%,2019年旅客數字按年下跌14.2%。
  • 疫情重創香港經濟 金管局釋放5000億港元貸款空間
    這無疑將使香港旅遊業「雪上加霜」,據香港旅遊業議會的統計數據,截至3月16日,已取消的旅行團超過4400個。在香港經營一家中型旅行社的梁國興無奈地表示:「自去年下半年起,入境遊客不斷下跌,至去年年底已跌至20%-30%,而今年開始則出現出境遊懸崖式下跌,幾乎跌至零。最近兩個月是虧損經營,每個月虧損數十萬港元。3月前兩個星期外遊的機票預訂已經減少了90%。」
  • 香港商戶這個冬天有點慘 調查:97%受訪公司虧損
    10月珠寶鐘錶類銷售額同比下跌42.9%,其次受影響為藥妝店,銷售額同比下降33.5%。內地消費者熟知的化妝品連鎖品牌莎莎和卓悅,也不同程度地出現盈虧和銷售業績預警。卓悅12月17日發布的公告顯示,預計到12月末,年度虧損較上年3960萬港元的虧損將大幅增加。
  • 新加坡旅遊業,娛樂場所紛紛出現倒閉潮!低估了疫情的嚴重性!
    新加坡娛樂場所在疫情期間生意慘澹不少業者改變模式轉向提供餐食尋求出路調查顯示無法恢復營業的酒吧和夜店有四成已經打算結業夜間娛樂生活將會是最後一個獲準開放的行業之一預計接下來將會有更多業者退出市場卡拉OK業者過去四個月蒙受巨大虧損現階段正掙扎求存從下個月起業者不得不減薪或裁員如果情況沒有好轉不排除全面結業此外自疫情爆發以來新加坡共有15家旅行社結束營業有業者表示僅依賴本地旅客不是長遠之計不少導遊已轉行從事其他兼職
  • 香港經濟前路:止亂制暴是前提
    上半年香港經濟受挫,主要受外圍因素影響;少數極端分子推波助瀾的社會事件,將加重下半年香港經濟壓力。振興香港經濟,止亂制暴是前提,香港各方需以大智慧解開困局轉危為機為此,儘快找到途徑令各方放下分歧、齊心合力維護香港的繁榮與穩定,則是每一個愛香港的人的共同希冀。外向型經濟之窘作為外向型經濟體,香港極易受到外部環境變化影響。故而一年多以來,各方對經濟或將出現惡化,均有程度不同的心理準備。
  • 香港廠商會料內地經濟有望在下半年出現V形反彈
    來源:觀點地產新媒體觀點地產網訊:2月7日,香港廠商會發表今年經濟展望報告,其表示內地政府加大力度推出逆周期調控措施的政策支持下,加上公共衞生事件的影響通常「驟來快去」,如疫情能在上半年受控,內地經濟有望在下半年出現V形反彈。
  • 香港旅遊業五一假期:首日內地旅客119人次,去年為50萬
    受新冠肺炎疫情、內地與香港隔離檢疫和出入境安排等多重因素影響,今年的「五一」假期,許多旅客無法到訪香港,香港迎數年來最少客流。2019年下半年以來,受修例風波影響,香港旅遊業經歷了持續半年多的慘澹期,不少旅遊業從業者顆粒無收。今年上半年,多個國家和地區為了防控疫情而限制遊客入境,許多航空公司縮減航班數,加上實施保持社交距離的防疫措施,香港旅遊業雪上加霜。
  • 香港著名高校全球排名下滑被疑受「佔中」影響
    香港著名高校全球排名下滑被疑受「佔中」影響 2015-03-14 09:47:24來源:新華網作者:責任編輯:丁文蕾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3所香港地區的龍頭學府名次同時下滑,僅有兩校打入百強,其中歷史最悠久的港大更首50名不保。
  • 挽救香港旅遊業頹勢 酒店業提振興藍圖
    (圖片來源於港媒)  據《香港商報》報導,香港旅遊業正處「寒冬」,訪港旅客和酒店業入住率持續下跌,今年2月香港酒店平均入住率下跌6%至7%,入住率僅得八成,平均房價也下跌12%日前,香港酒店業主聯會執行總幹事李漢成受訪表示,受美元強勢、多個國家放寬旅客籤證等因素影響,旅遊業面對的陣痛可能將持續至2017年首季,聯會已於今年1月向政府提交「香港遊客經濟發展藍圖」,協助推動旅遊業發展。  李漢城指出,香港旅遊業正面對多個問題,包括美元強勢對香港旅遊業造成負面影響、內地人越來越富有,而且可選擇的旅遊國家和地區也愈加多樣,使來港旅遊的吸引力下跌。
  • 香港私立幼稚園面臨結業壓力 八成學前班學生退學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疫情衝擊波:八成學前班學生退學!香港私立幼稚園面臨結業壓力受疫情影響,香港中小學、幼稚園自農曆春節以來,一直停課至今,香港教育局表示,4月20日之前不會複課。為此,很多就讀私立幼稚園的家長選擇退學,導致私立幼稚園經營出現困難。位於香港屯門宏廣國際幼稚園暨幼兒園3月11日向家長發信表示,辦學團體因學生退學潮、無法預期疫情何時完結、前景不明朗及業主加租等因素,今年8月1日起停業。校方指,在疫情影響下,自2月開始,退學人數不斷上升,」學前班退學人數更達八成。
  • ...盤」證券行!疫情衝擊下香港金融業慘慘慘,逾30家證券行年內恐結業
    香港證券業協會主席徐聯安表示,預測今年有超過30間證券行結業,希望港府能支持證券行業,如支持其他受影響的行業一樣。今年預計逾30家證券行結業新冠疫情重創香港金融行業,自2020年初以來,香港交易所已接獲10家證券行在交易所停止營業的通知。
  • 三亞5月旅遊業首現負增長 飯店客房預訂大幅下滑
    三亞5月份旅遊業首次出現負增長南海網記者劉麗萍攝  南海網三亞6月21日消息(南海網記者劉麗萍)6月21日,南海網記者從三亞相關部門獲悉,今年5月份,在國內外複雜經濟環境影響下,三亞主要經濟數據顯示「增少降多
  • 受網絡購物衝擊 美國第五大道租金首現下滑
    據統計,這也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第五大道零售地產首次出現下滑。 全球零售業不景氣和網絡購物的衝擊下,全球零售地產租金為昂貴的第五大道地區租金出現罕見下滑。
  • 香港2019年經濟預計出現十年以來首次年度負增長
    新華社香港2月3日電(記者張歡)根據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3日公布的預先估計數據,由於內部和對外需求均表現疲弱,2019年第四季度香港本地生產總值同比實質下跌2.9%,當年年度GDP同比實質下跌1.2%,這是香港經濟自2009年以來首次出現年度負增長
  • 支援企業、刺激經濟 香港經濟界點讚新財政預算案
    中銀香港首席經濟學家鄂志寰認為,預算案顯示特區政府在嚴峻經濟環境下迎難而上、銳意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決心,大規模的紓困措施預計能夠為企業提供及時和有力支持,同時預算案繼續為社會建設及經濟發展進一步投放資源,相信可推動香港經濟在逆境中向前發展。
  • 香港旅遊業增加特色景點 盛事連連
    圖右為行政長官梁振英   據《大公報》報導,回歸祖國十九年來,香港旅遊業蓬勃發展,海內外遊客連創紀錄,每年訪港旅客人次有約5000萬,為香港經濟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有資深導遊表示,回歸以來,中央政府與特區政府推出多項政策扶持,旅遊業一直處於高速發展,其中「港澳個人遊」更令香港渡過2003年SARS後經濟難關。
  • 訪港臺遊客呈斷崖式下滑 中國遊客都去哪兒了?
    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政府加大反腐力度,加之內地遊客赴港澳臺旅遊購物的偏好改變,港澳臺地區的旅遊業和博彩業備受打擊。那麼,這些逃離香港的內地遊客又都去那了呢?訪港臺遊客呈斷崖式下滑據臺媒報導,陸客赴臺人數嚴重縮減中,最新數據顯示,5月份陸客赴臺人數較去年同期減少15%,其中,團客大減31%。
  • 「深度」香港商戶這個冬天有點慘
    10月珠寶鐘錶類銷售額同比下跌42.9%,其次受影響為藥妝店,銷售額同比下降33.5%。內地消費者熟知的化妝品連鎖品牌莎莎和卓悅,也不同程度地出現盈虧和銷售業績預警。卓悅12月17日發布的公告顯示,預計到12月末,年度虧損較上年3960萬港元的虧損將大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