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教育教學故事,我理解為那些在教學中或在教育過程中發生的感人故事。
可是做為一名心理諮詢師和一位心理健康教師,首先要有足夠的正能量,這是最低的標準,所以對部分教師來說感人的故事,在我這是常態。
如果要說的話,我就說說人人皆知的張X 豪的故事。
從我畢業開始上班那天起,我就擔任班主任和英語教學工作。
從教若干年,從沒被家長和學生「挑戰」過。這或許是他們眼中的我很「厲害」,不敢惹。
但在我心中認為,凡事實實在在,客觀,用心,即使做得不如人意,也無愧於心。
那我們現在來說說張X 豪 。
我從五年級代他們的心理健康課,發現這個孩子是別人眼中不好惹的學生。
隨便頂撞老師,和同學打架,他的家長也不配合學校管理。
當時我就想從教這麼多年,做心理諮詢也有十多個年頭,這樣的學生見得多了,也不是什麼大事。
有一次上課時他不遵守紀律,當時我個人的情緒也不是很好,以往的溫柔,諮詢師的理念,個人素質全光了。
我反倒向他下了「戰帖」。這是從教以來犯的大忌。
當時我的語氣、表情、聲音、氣勢足以讓人窒息。
我的本性完全得到了「綻放」。「綻放」的根本不是一位令人崇拜的心理諮詢師和一位學生非常喜歡的心理教師的角色。
當時全班靜的地上掉根針都能聽得到。
可是就在我的意識馬上就變得清醒,但是還沒清醒的一瞬間,真的就是那麼一瞬間,張X 豪的情緒爆發了,他奪門而出,出去的時候還踹了兩腳班級的門,隨後在走廊就開始破口大罵。
當時我的心已經恢復平靜,也恢復了理智。對待當時張X豪奪門而出也能保持淡定。
就在這短短的一分鐘內就聽到走廊張世寬主任聞聲快速出來解決問題,我很感謝世寬主任能及時的出來,否則局面會很尷尬。
但是我當時真的HOLD住了。我想靜靜的去觀察下面會發生什麼事兒。因為這是最理智的選擇。
畢竟是小孩子,面對主任,他怒氣也慢慢的少了許多。
當世寬主任把張X豪送到班主任的辦公室時,理性告訴我:「劉曉秋,你作為心理諮詢師、心理健康教師,本身是應該幫到問題學生的,怎能在受傷的學生傷口上再撒上一把鹽。
另外,這樣的問題學生本身就會讓校領導和班主任頭疼了,大家還指望你能助他們一臂之力呢」。
這時的我愧疚感油然而生,及時止損是當下最應該幹的事兒。
此時下課鈴聲響了,我飛速的跑到孩子呆的地方———班主任辦公室,當時張老師讓孩子跟我道歉的同時,自己也跟我表示了歉意,說她沒有管理好學生。
事實真的如此嗎?最大的問題是作為心理健康教師,竟然失控了。
我沒有更多的時間去愧疚,去後悔,因為我是專業的諮詢師,每一步都要專業,對自己的問題處理更要專業。
我走到張X豪身邊,摸著他的後背說:「老師理解你,老師理解你,老師今天情緒過於激動了」。然後轉向他的班主任說「張老師這件事情就交給我自己處理吧,就讓張X豪回去上課吧」。
當張X豪轉身出門後,我又跟班主任說:「這事就讓我自己處理吧,你在事後也不要再批評他了,這孩子成長的背後一定有隱情。我沒有幫到你們,反倒給你們添了不少麻煩,對不起了」。
這是我最真實的想法,也是最真誠的歉意。
事後,我通過好多渠道了解的張X豪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父母離異,跟著父親生活,父親是做防水的,孩子經常沒人管。
當我了解到這些時,我的內心有一種像針扎了一下,還有一種酸酸的感覺。
我不知道當時的感覺是不是一個好的諮詢師應該有的。
因為我的大師級的老師們教會我們凡事要淡定,靜觀其變,以不變應萬變,如如不動等等。
可我就是「動」了,或許是作為一個母親的心痛吧。
張X豪從小就沒有媽媽的陪伴,這孩子一定經歷過很多的孤獨、無助、思念、希望、無奈等等。
從那以後,我時常就到班級看一看他。給他班上心理健康課時,都及時的關注他。紀律稍有好轉,我就表揚他。
漸漸的,我似乎走進了孩子的心中。他跟我說心裡話,有困難及時向我求助。
每次看到他時,他的眼神中似乎透露出了「希望」。
這個原本叛逆抵抗,看似無情無義,沒有規矩,沒有修養,淨給別人添亂,讓人頭痛的張X豪變了,最起碼在我眼中發生了質的改變。
可就算在我眼中發生這麼大的變化,在學生、教師眼中似乎沒有那麼大的變化。我不在意別人怎麼看,怎麼說,只要盡心盡力就好。
從那以後,小張X豪和我的內心產生了共鳴,因為他跟我說現在他很開心。現在小張X豪上初中了,我不再教她心理健康課了。我們似乎也見不到了。
希望他在遇到困難時還會想起我。
因為諮詢師的角色很特別,似乎在旁人眼中跟我走的近的學生或是總上我辦公室的學生都是心理有問題,所以我就在我的辦公室靜靜的等著需要我的學生和老師來找我。
通過發生在張X豪和我之間的故事後,我感悟到了很多,也成長了很多。
在那以後,我不斷的學習,加強自身修養,及時調整情緒,讓自己的正能量增強,以便能更好的去幫助影響身邊的人,特別是我的學生。
做好自己,無愧於心。
在以後的生活和工作中依然不忘初心,繼續前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