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於兒童立場的童詩教學
由此可見,兒童詩的教育價值是不可低估的。兒童詩的誦讀、賞析和創作也成為老師們課堂上經常出現的主題。然而筆者認為兒童詩文本的真正價值並沒有被很好地挖掘出來。兒童立場理應成為童詩教學的一個基點,教師更要堅守兒童立場,讓兒童詩真正地融於學生的學習生活,讓他們在賞讀品味兒童詩的過程中,感受兒童詩的語言魅力,享受創造的樂趣。
-
小朋友如何進行詩歌創作?來聽聽詩人怎麼說
小朋友如何發現生活中的詩意?如何進行詩歌創作?不妨聽聽詩人怎麼說。12月6日,「好好說話 天天讀詩」2020東莞小詩人沙龍在市文化館連開兩場——萬江專場及「文化館日」專場,反響熱烈。詩人馮娜、池沫樹進行了現場詩歌講座和點評。
-
專家聚焦童詩兒歌的創作與傳播:孩子需要什麼樣的詩教
隨著孩子對優秀詩歌的需求,童詩教育的功利化、教條化,童詩創作的成人化、段子化,優秀詩歌教材短缺等,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孩子需要什麼樣的詩歌?如何創作符合孩子身心特點的優秀童詩?日前,由《詩刊》社主辦的「當下童詩兒歌的創作與傳播研討會」上,與會專家深入研討,以期為當下兒童詩歌教育探索一條有益路徑。
-
孩子需要什麼樣的詩教——專家聚焦童詩兒歌的創作與傳播
隨著孩子對優秀詩歌的需求,童詩教育的功利化、教條化,童詩創作的成人化、段子化,優秀詩歌教材短缺等,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孩子需要什麼樣的詩歌?如何創作符合孩子身心特點的優秀童詩?日前,由《詩刊》社主辦的「當下童詩兒歌的創作與傳播研討會」上,與會專家深入研討,以期為當下兒童詩歌教育探索一條有益路徑。
-
詩人雪野走近常州「林—樹」課程 讀詩寫詩暢想童年
據悉,常州市實驗小學首創的「林—樹」課程圍繞「親親我的兒童詩」的主題,結合學生的年齡和認知特點,對學生進行兒童詩詩歌類型的普及,並讓學生模仿試寫,最後放手讓學生盡情創作,集全體學生之力,刊印了《親親我的兒童詩》的原創詩集,這也是本次「林—樹」課程實施取得的成果。詩人雪野與孩子和家長一起分享詩歌創作心得。
-
如何有效的輔導兒童進行繪畫創作?
如何有效的輔導兒童進行繪畫創作?從古至今我國兒童繪畫教育行業在不斷發展,我國少兒美術培訓機構也正在逐步向上發展,在少兒美術教育行業裡,教育整體水平的確有很大提高,少兒繪畫教育水平明顯提高教學主題內容豐富,技法多樣化繪畫製作精美等,不過一般教師普遍反映少兒美術創作還是比較有一定的困難,下面小編就帶大家談一下兒童創作的一些看法。
-
四川18位作家、教師創作了80首兒童詩
18位作家、教師創作的80首兒童詩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全景式」再現了抗疫期間的兒童生活場景,用溫暖、細膩、敏感的心靈去感知兒童在抗疫期間的情感波瀾。兒童文學作家們以文抗疫,以詩關懷,引領孩子們在特殊時期健康成長。記者邀請到《我們去童話裡吧》編者之一、國家一級作家邱易東,分享創作背後的故事,以及兒童詩如何陪伴孩子成長。
-
兒童詩出版的現狀與出路淺析
還有的兒童詩人為了迎合孩子閱讀、吸引孩子的眼球,刻意表現童真童趣,為有趣而有趣,段子、口水化的語言使用泛濫,忽略了藝術審美上的高要求,忽略了對孩子正能量、良好價值觀的引導。兒童詩在龐大的少兒出版領域一直處於比較冷門的狀態。但近年來由於受到新一輪教育體制改革中語文統編版課本推出、大數據時代各種新媒體介入閱讀活動等因素的影響,兒童詩出版迎來了一波小高潮。
-
如何做好兒童詩教
,我也站在讀者的角度,有三個初衷:一是希望這些作品能夠反映我國兒童詩創作的真實面貌,因此能夠幫助研究者了解兒童詩創作的動向與水平;二是希望這些作品能夠適合兒童閱讀,尤其是小學生的課內與課外閱讀,不但成為小學自主閱讀的好選本,也成為小學語文教師進行詩歌教學的參考書;三是希望這些作品能夠成為小學語文教師寫詩的一個參考書,要提高詩教能力,無疑需要進行詩歌寫作訓練,體驗兒童詩寫作的樂趣,堅持下去,才能獲得詩歌的啟迪
-
「每個孩子都是一首小詩」,力學小學組團參加「師說新語」,看老師們如何巧解「神獸」成長難題
南京市力學小學一批青年教師組團參賽,他們雖教授不同學科的老師,但都不約而同地關注兒童研究,跟學生互為夥伴的他們是如何巧解「神獸」成長中的難題的呢?南京市力學小學校長、江蘇省特級教師李琳告訴記者,近年來,學校致力於兒童成長課程研發和實施,「和孩子一起研究,與兒童共同成長」這種教育理念已經深入老師們的課堂,也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一條路徑。
-
聯盟故事 | 飲一杯月光:用詩歌為農村孩子積蓄前行的力量(附兒童詩創作指導學案)
於此,「詩」是多麼好的媒介! 詩的世界無限寬廣,與孩子們的世界最為接近的無疑是兒童詩。在文學積澱薄弱的農村小規模學校開展兒童詩創作教學絕不是為了把學生們培養成詩人。而是要以兒童喜愛的活動形式、兒童嚮往的美妙夢想去吸引學生,讓他們在由簡入繁、由淺入深的讀寫實踐中,經歷富有趣味和獨創性的思維實踐,經歷富有情感和追求準確性的語言實踐。
-
如何激發兒童的美術創作的思考
在此期間,教師需要提前設計出幾種不同的方式來喚起和激勵學生們的美術興趣。一個是與學生的對話,「對話」是優先於美術活動的;另一個是展示引導,可以展示一些視覺圖像,包括實際的物體、造型模特和照片等等。引導還可以包括視覺刺激的一些故事、歌曲、或能激發兒童想像力的詩歌,他們聽著這些選段,接著就能畫下自己對故事的反應。教學方案還可以是與學生們一起回憶和討論生活、經歷的一些細節,回憶在哪裡發生了什麼事情,大家的穿著是怎樣的,哪些人在那裡做了哪些事情等等。
-
走進兒童的世界——繪本與兒童詩
孩子們是這樣回答的:充滿童趣的詩,讓人讀了能高興的詩,才能叫作兒童詩。讀起來能有無憂無慮的感覺,表現孩子的那種天真無邪的詩,叫作兒童詩。兒童詩就是想像力豐富,天馬行空的詩。兒童詩《作業機》兒童詩中無邊想像和創造的魅力引領著孩子們去更多地閱讀詩歌,並嘗試進行自己的創作
-
兒童誦讀教學之童詩如何教?
作為首期親近母語閱讀種子教師培養計劃進階教師、兒童誦讀課程社群培訓師領教,劉曉琳老師心系閱讀,致力於兒童閱讀推廣,前不久,她在誦讀課社群裡分享了關於童詩教學的案例和方法,乾貨滿滿,老師們可以從中收穫很多哦!位老師們好,我是劉曉琳。今天,我分享的主題是《兒童誦讀教學之童詩如何教?》,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
-
張開兒童詩的雙翼
詩人王立春的《張開兒童詩的雙翼》,談的是兒童詩的詩性、童年性及如何融合的問題。類似的話題在童詩界、在「童詩現狀與發展」此前的探討中都有所涉及。此文值得一讀,是因為我們從字裡行間感受到,這是一位童詩創作者用心思考寫下的文字,其中多少蘊含了創作者私人化的經驗與探求。相信這些帶著詩人體溫的文字,有助於當代童詩美學的提煉與升華。
-
故事引導法是美術課最有效的方法,兒童畫故事創作《螞蟻和西瓜》
有一次上課時,因為比賽講故事,我的2個學生差點打起來。就是在激烈的比拼誰的故事最多,最有創意,主角最厲害。如何激發孩子們的想像力和參與的積極性呢?孩子雖然都很聰明,但也有勤和懶之分,有的小朋友在老師的引導下很快就能想像出精彩的故事情節;但有的小朋友則不然,他們更願意等著老師或者其他小朋友講完故事以後,選最好的拿來直接用。
-
關於兒童詩的三言五語
在這裡,所指系兒童詩。固然,成人詩也相類相似。在我們這個泱泱詩國,很長一段時間,卻是詩人寂寞,市場涼薄,發詩不易,出詩集更難,就如白居易《詠白牡丹》詩中所道「白花冷澹無人問」的窘況。所幸,這幾年漸見春暖花開,兒童詩亦漸呈欣欣之狀:全國第一家《兒童詩刊》創刊,成為一方詩歌重鎮;中國詩歌學會成立童詩委員會,發力於兒童詩的推廣活動,漸成聲勢。
-
故事引導法是美術課最有效的方法,兒童畫故事創作《螞蟻和西瓜》
故事創作是少兒美術課堂中最有效的講課技法,沒有之一。少兒美術的課堂沒有太多條條框框的限制,兒童可以盡情抒發自己的內心世界,這是一種自我表達的方式。而老師在課堂上需要做的就是如何激發小朋友們的創作欲望。以故事為課堂主線,激發小朋友們的創作欲望是最有效的方法。
-
小學五年級"詩歌班" 30多個小詩人語不驚人誓不休
誰能想到,這首名為《課程表》的詩歌,出自成都高新區錦暉小學一個普通的五年級學生筆下呢?而這只是冰山一角。得知家長裡有個詩人資源,今年3月,該校五年級2班班主任康文姬將川內著名的「落葉詩人」山鴻請到班上做詩歌講座,並鼓勵孩子寫詩。而學生的作品出乎康文姬和山鴻的意料,「孩子們對世界的感知和詩意的表達均令人稱嘆」。近日,班上舉辦了一場「童心飛揚」詩會,一首首充滿童心童趣的詩詞隨之流傳開來。
-
淺談小學低年級兒童詩創作
在兒童詩教學中,我們也要讓學生學會模仿,從而降低難度,激發興趣,在模仿的基礎上寫出屬於自己的東西。下面談談我在平時教學實踐中嘗試的幾種方法。我們學習語文的規律是從字到詞,從詞到句,從句到段,從段到文。兒童詩教學也一樣,可以讓學生仿照著來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