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農村手工豆腐~美味治癒身心

2021-01-13 素食旅人

歡迎來到素食旅友的第6站

本期圖文來自:小坡廚房


▲ 歡迎點入影片、難得一見的手工豆腐製作!




身為豆腐手藝人註定了是不能睡懶覺的,寧大哥每天得趁著凌晨天光未亮、就得開始上工磨豆子了。大哥說因為只有他一個人,所以早在十幾年前,就放棄用石磨豆子方式而改用磨豆機。除了磨豆之外的工序則堅持依循老作法、完整保留傳統風味。





粒粒黃豆被打成濃稠的原漿後,大哥就開始燒起柴火灶了。在等待大鐵鍋燒水的時間,先架起鐵鍋上方濾布。


待鍋熱涮淨後,將豆漿原漿倒入濾布中、一邊搖晃一邊緩緩濾出原漿汁液。看著豆漿涓涓流入鐵鍋中,真是無比療愈。而大哥專業的濾漿動作,那流暢搖晃的手勢、真是精彩且見功力之深厚,讓人心生讚嘆。




豆漿煮熟時逐漸生起許多泡沫,需要細心地撇掉它 (哈!然後就有好喝的豆漿可以喝了),我特別拜託寧大哥多再等等,待豆漿表面凝結了,撈張豆皮讓我瞧瞧 。(也是自己貪吃啦)



看著寧大哥僅用一根長竹杆,細心的將豆皮撈起…哇!那薄若蟬翼透光滋潤的美感,當場不禁奮力拍手、為大哥的巧工點讚。




點滷,來自豆腐手藝人的細心與專業。大哥說影響豆腐的關鍵,不但要看天氣、還要感受溼度,一切盡在不可言說的竅門中。

將逐漸凝結成的豆腐花放入厚石板上墊著布的木框內,一邊重壓一邊舀出多餘水分,將布包裹上後,最上方再添上木板重壓,待水分緩緩流出,豆腐就完成了。



隨著重壓的時間長短,凝練為不同風味的豆腐。時間短一點是嫩豆腐、時間長些就是老豆腐、再壓得更久就成了豆乾。沒想到一樣的原材料,竟能隨著大哥的經驗與時間,做出各種豆腐口感與風味的轉化。




剛做好的整板豆腐,白嫩嫩還溫溫的冒著熱氣、清新豆香撲鼻。寧大哥熟練地切好成塊後,讓我拿著就口直接吃—— 果真滿口豆香,享受 「原味即美味」 的終極奧義!

 


為了將這兩大板手工豆腐帶回城裡,我就近在村裡以燒柴鐵鍋倒入菜籽油炸成油豆腐,想著帶回去滷著吃、肯定滋味也很棒!

 


當地大媽開心地與我分享自己醃製的鹹菜,趁著在農村有燒柴火的大鐵鍋可用,我以菜籽油炒鹹菜、加入新鮮豆渣一起翻炒,真是香啊!



隨手還作了鹹菜燒豆腐、炸鹹菜豆渣豆皮卷充分利用豆製品的每一部份喜歡鹹菜和豆腐的契合對味!每一道都好吃且特別下飯!沒想到自己第一次在灶上做菜,是這麼豐富有趣的體驗。

 


現今這種能選用山泉水做豆腐的手工作坊已越來越少,真擔心以後就都被機器所替代了。雖然才剛探訪過… 卻已開始想念純手工豆腐,那令人懷念的質樸與美味。




張小坡,一位蘇東坡鐵粉。

想穿越...當坡哥書僮

(嘿嘿...小妾也行)

跟著趴趴走、到處找好吃。





歡迎各地素食達人

文稿請寄至:vegtraveler@163.com電話聯繫:15000446608 (素食旅人編輯團)


相關焦點

  • 以前農村天天有人做豆腐,為何現在農村裡面很少人做豆腐呢?
    以前農村天天有人做豆腐,為何現在農村裡面很少人做豆腐呢?其實做豆腐呢,在農村這邊還是經常能夠看得到的,但是我們來說一說具體的,總體而言很少人做豆腐了,是為什麼呢?我們這邊也統計過,之前的十多年前,我們村裡面有兩三戶在賣豆腐的。但是這兩年看來現在只有一戶在賣豆腐,其實那是他們在養豬,賣豆腐只是一方面,而且能夠把做豆腐剩下的殘渣來餵豬。2、食品豐富了。現在對於蔬菜食品方面已經比較豐富了,所以豆腐呢,已經不是人們最常消費的一個吃的產品,蔬菜類。
  • [食在春節] 紹興「傳統手工壓板豆腐」散落在農村濃厚的年味
    臨近春節,紹興,特別是傳統的農村地區,家裡長輩最喜歡親手準備年貨,醬鴨、臘腸、年糕,還有新鮮的壓板豆腐等,都是傳統紹興人過年必不可少的美味。雖然紹興已經連續下了二十多天的雨了,低溫而細碎的牛毛雨每天都淋溼街道,也讓討厭潮溼的人每一天都受到陰鬱壓抑的debuff 但是大家的情緒因為做手工豆腐這件新鮮事兒,仿佛那筐被泡脹了的黃豆,吸飽了水分,一路高漲,
  • 寧海農村傳統家庭豆腐製作全過程 最後煮一碗翡翠白玉湯 好吃到哭
    桑洲豆腐應該也是台州習俗吧,因為桑洲人喜歡吃鹽滷豆腐。今天給大家介紹我們寧海農村傳統家庭豆腐製作全過程,最後煮一碗翡翠白玉湯,好吃到哭。第一步:浸泡黃豆石磨純手工磨製的比機器磨製的好吃漲豆與少量水磨成漿。傳統方法當然是手工磨製。把浸泡好的黃豆放到石磨上添水磨製,時間十分漫長。
  • 難道豆腐沒有日本的好吃?訪日本埼玉縣神川町豆腐會席「紫水庵」
    在埼玉縣西北部的神川町,有一個以豆腐料理聞名的「紫水庵」餐廳。清亮的泉水在附近流過,被山林包圍的這片土地自然資源非常豐富。餐廳位於生產味噌和醬油的山崎釀造基地內(都是以大豆為原料),很多人在參觀完工廠後都會到訪餐廳。
  • 實拍村裡手工豆腐製作過程,兒時的味道!
    在修水,至今保留著手工豆腐的傳統技藝。每逢婚嫁過年等重要日子,手工豆腐是人們必做的一道美味。在漫長歲月長河中,勤勞智慧的修水人用古老的技法賦予了手工豆腐最獨特的口感,也成了世世代代不能忘卻的味道。
  • 到廣州一家能放鬆的餐廳,不僅能「治癒」身心,還有無國界美食!
    到廣州一家能放鬆的餐廳,不僅能「治癒」身心,還有無國界美食!世界上的美食非常多,每一種美食都有屬於自己的魅力,也非常有屬於自己的特色。中國的特色美食就非常多了,每一個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美食,不知道你吃過哪些呢?
  • 用葉子和柏樹灰做出來的豆腐,晶瑩剔透的綠色,被稱為神仙豆腐
    在農村這裡總是可以發現許多有趣的東西,其中不乏一些常見的美食,也就是所謂的農家美食了,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吃過呢?農家美食對於許多人來說應該是不會感到陌生的,大多數都是日常就能看見的食物,而少部分就是很有特色的農家美食了,就像下面的這種一樣。
  • 在農村開豆腐坊,加工豆腐前景如何?看完心裡就有數了
    在農村開豆腐坊,加工豆腐前景如何?在農村開豆腐坊的各地都有,我童年的記憶中我家也開過豆腐坊的,那個時候還沒有電磨,還是純手工打造的,確實也是非常的辛苦。如今有了現代化的設備,做起來也就非常的省力了。在農村加工的豆腐前景還真的不錯的,我附近村的有一家豆腐坊,目前家裡長期僱傭幾位鄰居,生意做得很好。
  • 農村女孩在深山的小溪撿石螺,一抓就是一大把,滿滿一大袋
    農村女孩在深山的小溪撿石螺,一抓就是一大把,滿滿一大袋。還像是很多人都喜歡吃的一種美味食物,在我國沿海地區的人們,幾乎每天都可以吃到新鮮的海鮮,你們最喜歡吃什麼海鮮呢,相信很多人都喜歡吃花蠔,蝦,螃蟹,生蠔之類的海鮮,這些海鮮搭配上蒜蓉,簡直不要太美味,這是城市人才吃的到的美味。
  • 農村一種植物,葉子很臭,農民卻當寶貝,揉碎能做出「神仙豆腐」
    農村是一塊天然野生植物生長的寶地,不管農村的哪個角落都能見到各種各樣的植物生長著,這些野生植物看似對生長環境毫無挑剔,其實也是極會挑剔的,農村的環境沒有汙染,空氣土地都很純淨,因此農村的環境才是它們肆意生長的好土地,因此野生植物在農村的生長是極多的,但它們的生長也不是全然無用,它們除了可以給農民披上更美的一層景色
  • 農村俗語「豆腐下酒,不如餵狗」,說的啥意思?
    有句農村的俗語是「豆腐下酒,不如餵狗」,意思就是說如果喝酒的同時搭配著豆腐吃,那麼這樣的餐飲組合還不如拿去餵了狗,不值得人吃。如果飲酒過量,沒有控制好自己,不僅身體會受到損害,的各種各樣難以治癒的疾病,也會給自己帶來很多麻煩,給人留下「醉鬼」的負面印象。
  • 農村一種植物,全株有毒不可生吃,最毒的部位卻可以做豆腐
    豆腐,在日常生活中算是家常菜,但是在農村,以前只有過年過節才能吃上豆腐,自家種的豆子在重要節氣的時候才做豆腐吃,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的農村,豆腐也經常見於百姓的餐桌,變得很平常。但是有有一種豆腐,在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一般都很難吃得到,那就是魔芋豆腐。
  • 溫暖治癒的日式牛肉豆腐鍋,美味方便,十分鐘就搞定,上班族最愛
    熱氣騰騰的小火鍋端上桌的那一刻,香噴噴,熱騰騰的,散發出誘人的香氣,光聞著相似都覺得十分治癒。材料:牛肉適量,墨魚丸四顆,豆腐一塊,蟹柳兩條,蘑菇三個,金針菇少許,海鮮菇少許,白菜適量。調理:蒜粒,黃豆醬,生抽,植物油。
  • 秦嶺深山有個「豆腐村」,橫跨中國南北,二三十戶農家樂只賣豆腐
    它最美最迷人的地方在於從關中平原一路穿越到秦嶺深山,感受難得一見的秦嶺雪國秘境。關於這次慢火車之旅的具體內容,大家可以看看我上一篇遊記:又一條秦嶺精華賞雪路線!坐3元綠皮火車,從北方穿越到南方本以為這趟旅程就是一次純粹的賞雪之旅,沒想到在海拔1500米的秦嶺深山,我們還意外邂逅了一座神奇的「豆腐村」,二三十戶農家樂只賣一道菜。它就是——【東河橋村】。
  • 豆腐這種吃法太美味了,這哪是在吃豆腐呀,簡直就是在吃肉
    「豆腐」,一提起豆腐就有一種很親切的感覺,我們山裡沒什麼好吃的,就是好一口「豆腐」。尤其是蔬菜淡季的時候,餐桌上幾乎每天都會出現豆腐。豆腐可謂真是「萬年青」,一年四季不管出現什麼情況,總能豐富我們的生活。
  • 豆腐師傅張留長:古法制豆腐,咋做都好吃
    張留長將做好的手工豆腐切塊  一塊豆腐,百般滋味,能與任何調料相配,亦能變化酸甜苦辣多種口味。有一千雙手,就有一千種味道。  川人善食辣,就有麻婆豆腐。同樣的食材,若加上蟹黃,能烹飪出一道鮮香的蟹黃豆腐。  在嵩縣黃莊鄉三合村豆腐店組村民張留長眼中,豆腐本身就有滋味。剛出鍋的熱豆腐,用刀劃下一塊,放入口中。淡淡的豆香衝擊味蕾,不必添加任何調料,就是美味。  一捧捧黃豆,經過手工浸、磨、煮、點、壓等,製成一塊塊白嫩爽口的豆腐。三合村張家豆腐坊的手工豆腐,有百餘年歷史,傳至張留長,已經是第三代。
  • 新鮮手工豆腐來做這樣一份京都風高湯豆腐丼,真的太好喝了!
    拿到這新鮮製作的手工豆腐,迫不及待的想要品嘗看看~打開盒子輕鬆就可以倒扣出這質地細滑的豆腐,有著淡淡甘甜的好聞豆香。決定用它來做高湯豆腐井。豆腐為主角、在拿細細調味的高湯和味噌雞丁來襯託其味,做一道夏日吃來爽口也沒有負擔的料理。
  • 豆腐還在燉湯嗎?外婆教你「農家豆腐乳」,香辣美味,1勺配1碗飯
    在農村冬季,一般很少吃得到新鮮蔬菜,因為在農村裡面交通不便利,每當秋季蔬菜成熟的時候,只有那一個月左右可以吃新鮮的菜,而其他季節想要吃的話,就只有各種的乾菜了。豆腐是一種非常平價美味的食材,價格不貴但味道很好,豆腐除了燉湯之外,還可以做成其他的美食。
  • 深山有奇食,豆乾稱霸王之《柏楊豆乾製作技藝》
    深山有奇食,豆乾稱霸王 之《柏楊豆乾的製作技藝》 主辦:利川市文化和旅遊局 承辦:利川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館 利川有哈數工作室 攝製:樂活攝影工作室
  • 山裡農婦靠做野生橡子豆腐就能月入上萬,還有大批城裡人搶著買!
    山下一個美如仙境的小山村裡,有一位叫做張其珍的農婦,一到橡子成熟的季節,她每天都要翻過屋後的那座山,走過羊腸小道,到深山裡採橡子,每次都能採20多公斤。張其珍在磨橡子漿和用黃豆做豆腐要點石膏或滷水不同,做橡子豆腐根本不用添加任何東西。只需要將熬好、出鍋後,呈咖啡色的橡子糊糊自然冷卻就做成橡子豆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