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謀轉型「嘗鮮」外匯業務 國泰君安籌備代客外匯買賣業務

2020-12-25 中證網

  中證網訊(記者 陳健)作為券商FICC(固定收益、外匯及大宗商品業務的統稱)業務的重要一環,外匯業務正受到國內大券商的青睞和布局。11月19日,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目前國泰君安正在積極籌備代客外匯買賣業務,其中以即期實盤外匯買賣業務為主的一期項目籌備工作基本完成,即將於近期面向部分特定客戶啟動試運行,並擇機向公司客戶推廣。同時,後續公司還將陸續推出面向零售客戶的帳戶外匯、面向機構客戶的外幣對衍生品等其他業務,在滿足監管要求的基礎上,不斷拓展客戶外匯業務序列,服務客戶外匯相關業務需求。

  記者了解到,2014年11月,國泰君安獲得國家外匯管理局批覆的結售匯業務經營資格。這是國內首家券商機構獲得經營此項業務,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在此基礎上,國泰君安目前有資格開展自營人民幣外匯交易、自營外匯買賣交易、代客外匯買賣和Quanto產品結售匯(即為證券公司自身發行的結構性產品進行換匯)等業務。

  國泰君安近日在另一項外匯業務上也取得了進展。11月8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發布公告,批准國泰君安自2018年11月19日起成為銀行間外幣對市場會員,可從事即期、遠期、掉期及貨幣掉期交易。

  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銀行間外幣對市場業務不涉及人民幣交易業務;而上述結售匯業務有人民幣的交易。

  整體看,外匯業務也是國內券商FICC業務布局的重要一環。根據國際經驗,FICC業務是投行業務收入的重要來源。目前國內券商也在加大這方面的布局, 謀求業務轉型。但整體看,國內券商FICC業務仍處發展初期,並且仍以固定收益類業務為主。外匯業務方面,由於牌照稀缺,券商外匯業務規模較小。有分析認為,獲批結售匯業務經營資格的國泰君安在這方面有一定的先發優勢。外匯業務的發展,有助於國泰君安拓展客戶服務範圍,增強FICC業務能力,促進公司向具備現代投資銀行功能的綜合金融服務商和綜合金融交易商轉型。

  此外,針對部分媒體提及的槓桿式外匯交易業務(也稱「外匯保證金業務」或「外匯按金業務」),國泰君安方面闢謠指出,該業務經營主體為國泰君安外匯有限公司(公司境外子公司),其經營運作均在境外進行,目標客戶也均為境外客戶。目前,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及其分支機構未批准任何機構在境內開展或代理開展該類槓桿式外匯交易業務。

相關焦點

  • ...代客外匯買賣業務】近日,網傳國泰君安在境內開展外匯保證金...
    【國泰君安否認搶下首塊外匯業務牌照,正積極籌備代客外匯買賣業務】近日,網傳國泰君安在境內開展外匯保證金業務。11月19日,國泰君安闢謠稱,部分媒體提及的槓桿式外匯交易業務,經營主體為國泰君安外匯有限公司(公司境外子公司),其經營運作均在境外進行,目標客戶也均為境外客戶。
  • 國泰君安積極推動基金投顧業務落地
    2020-06-12 來源:中證報券商的基金投顧業務正起錨揚帆,作為首批獲得試點資格的券商之一,國泰君安積極推動相關業務落地。國泰君安基金投資顧問業務負責人張謙日前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基金投顧業務吹響了券商財富管理轉型的號角,是綜合金融解決方案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張謙指出,買方投顧目前還處在孕育市場階段,如果想在業務上短期獲得很高的客戶量,現在可能還不到時候,這是一個需要時間沉澱的過程,可能兩三年時間後會有明顯增長。
  • 國泰君安資管獲公募基金管理人資格 多家券商仍在排隊申請
    目前,拓寬公募基金業務鏈條已成為券商資管業務轉型的重要發力點之一。新年伊始,又一家券商獲公募基金「入場券」。至此,持有公募基金牌照的券商系隊伍已增至14家。券商擁有公募基金管理牌照後,無疑將受益於居民儲蓄的轉移。國泰君安資管獲公募基金管理人資格2021年1月3日晚間,證監會核准國泰君安全資子公司國泰君安資管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資格。此前,不少頭部券商受制於「一參一控」政策的限制,無法申請公募基金牌照。
  • 國泰君安:全力推進基金投顧業務落地
    來源:中證網中證網訊(記者 孫翔峰)首批7家券商獲得基金投顧業務試點資格已一月有餘,距離正式試點展業的日期步步臨近。日前,國泰君安相關業務負責人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正在全力推進基金投顧試點業務落地,根據監管要求以及業務落地實際,從系統設計及開發、業務模式設計、收費模式制定、策略研發、組合投資、配套法律文書、全流程合規風險管控等各方面全力推進基金投顧業務落地。國泰君安相關負責人接受採訪時表示,「把基金業績變為投資者的實際回報,這兩者之間的差距是我們提供基金投顧服務為客戶帶來的增量價值。
  • 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2020年11月銀行結售匯和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數據
    銀行結售匯是指銀行為客戶及其自身辦理的結匯和售匯業務,包括遠期結售匯履約和期權行權數據,不包括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數據。銀行結售匯統計時點為人民幣與外匯兌換行為發生時。其中,結匯是指外匯所有者將外匯賣給外匯指定銀行,售匯是指外匯指定銀行將外匯賣給外匯使用者。結售匯差額是結匯與售匯的軋差數。
  • 經紀業務"新天下"!2017代買賣淨收入前三強屬國君、銀河與中信...
    代買賣淨收入:國泰君安穩居第一儘管上市券商年報尚未披露完全,部分券商的年報已經透露出2017年券商經紀業務盈利能力的格局。從市場份額來看,國泰君安年報顯示,2017年該公司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淨收入(含席位租賃)市場份額 5.57%,排名行業第 1 位。
  • 大券商哪塊業務最賺錢?
    從目前已經發布年度報告的券商來看,營收超過百億元的券商已經達到11家,歸母淨利潤超過50億元的券商有8家。上述表格中,海通證券、中國銀河、東方證券、光大證券的歸母淨利潤同比增幅均超過80%。整體而言,2019年券商經營業績可觀,但是支撐每家業績大幅增長的業務卻各有不同,一起來看看大券商的賺錢法門吧。
  • 對外開放提速,中信、華泰、國泰君安、渣打中國、花旗中國紛紛宣布...
    、華泰證券、國泰君安,以及外資行渣打中國、花旗中國,紛紛宣布完成首單QFII融資融券業務。  11月28日,上述多數券商即為自己的外資金融客戶開通了信用(融資融券)業務。  此前,外資機構在中國無法進行融資融券業務。  有券商人士稱:「這是金融開放的進一步舉措。各家券商對QFII的兩融業務,風控會相較國內客戶更為嚴格,具體的槓桿率參數設置應該會和國內不同。新的業務開通,不少券商前一天晚上通宵在做新的清算流程。」
  • 國泰君安資管入場 已有13家證券公司及券商資管獲得公募牌照
    2021年開年,又一家券商資管獲得開展公募業務的資格。1月4日,國泰君安證券發布公告稱,證監會於近日核准旗下全資子公司上海國泰君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泰君安資管」)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資格。據北京商報記者統計,此前已有13家證券公司及券商資管獲得公募牌照。
  • 博時基金參股 國泰君安國際背後:劍指RQFII
    交易完成後,社保基金將持有國泰君安約4.88%股權,博時則持股0.05%。  對此擴股的折價,同是中資券商的海通國際對國泰君安國際調低評級至「持有」級別。但顯然,市場更願意將其理解為利好。  同時,相對利好的還有博時基金,距離折價買入的2.2港元,博時基金已經賺到了36.36%。
  • 券商單項業務英雄榜滾燙出爐!中信建投投行第一,國泰君安經紀第一...
    來源:中國證券網近日,中國證券業協會(下稱「中證協」)向各券商下發了券商2020年上半年度經營業績排名情況。就排名情況來看,中信證券的營收以及淨利潤繼續位居行業第一位,且絕對金額相較去年增長較多。從分項業務情況而言,中信建投的投行業務位居行業第一,華泰證券的資管業務位居第一,國泰君安的經紀業務位居第一,中信證券證券投資收益位居第一。單項排名榜單相較去年有所變動。今年有25項指標排名,相較去年同期新增了2項指標。新增的指標是:證券經紀業務淨收入以及代銷產品淨收入。指標的變動可能與券商分類評級部分指標的調整有關。
  • 《關於辦理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非法買賣外匯刑事案件適用...
    為依法懲治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非法買賣外匯犯罪活動,維護金融市場秩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了《關於辦理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非法買賣外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9〕1號,以下簡稱《解釋》),自2019年2月1日起施行。
  • 網上銀行外匯業務發展及風險防範
    網上銀行外匯業務發展現狀   網上銀行外匯業務是根據外匯政策的變化而發展的,伴隨著外匯管理部門簡政放權力度不斷加大,從最初的外匯買賣、外匯匯款、個人結售匯到企業匯款、企業網上結算、國際收支網上申報等,網上銀行外匯業務的受眾面逐步從個人擴大到企業,產品也不斷增多。
  • 新設10家營業部 國泰君安打的什麼牌?
    國泰君安證券相關負責人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在杭州市和嘉興市的兩家新設營業部是國泰君安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舉措,其餘則是為了在當前份額薄弱的經濟發達地區加強布局。他表示,近幾年來,國泰君安統籌網點建設與考核,堅持科學評估、合理布局,穩步推進,持續優化,有增有減,有計劃、有節奏的完成大戰略性布局和經濟發達地區重點布局。
  • 這項業務太香了!頭部券商、外資行都在搶,中信、國君、華泰、渣打...
    12月29日,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證券、華泰證券以及渣打中國、花旗中國相繼宣布自家公司完成首單QFII融資融券業務。都在搶首單QFII融資融券業務繼2020年9月25日中國證監會、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管理辦法》(QFII/RQFII新規)後,滬深市場QFII登記結算制度改革相關業務於12月28日正式上線,並允許QFII於12月29日起參與融資融券類證券交易。
  • 券商月報|業績分化明顯 國泰君安環比同比皆下降
    太平洋、國泰君安營收淨利環比同比皆大降在36家上市券商中,營收環比下降最快的是國泰君安,降幅高達72.1%。事實上,國泰君安的營收和淨利環比、同比皆有大幅下降。1月份,國泰君安實現營收9.9億元,同比下降27.2%;實現淨利潤3.5億元,同比下降21.1%,環比下降67.7%。
  • 國泰君安首席信息官俞楓:開放證券是國泰君安引領行業變革的偉大探索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孫越)國泰君安首席信息官俞楓表示,國泰君安提出了開放證券的理念,是希望通過實施開放證券的機制安排推動公司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據他介紹,開放證券是在法律和監管對數據提供保障的前提下,券商以重點場景為核心、以客戶旅程為主軸的業務經營模式重塑,涵蓋戰略定位、生態運行、組織形式、產品結構、運行機制、信息系統建設在內的全面轉型。以開放的思維、業務和技術,在行業內及跨行業實現生態共贏。 俞楓認為,要實現開放證券,應從思維、業務、技術的三個層面入手。
  • 國泰君安加入降槓桿陣營 三類股票易被券商「拉黑」
    >創業板股票成為被券商「拉黑」的「重災區」  6月8日晚間,國泰君安宣布對融資融券業務可充抵保證金  券商紛紛降槓桿  國泰君安「拉黑」21隻股票  6月8日收盤後,國泰君安發布《可充抵保證金證券名單及折算率調整公告》,對融資融券業務可充抵保證金證券標準參數進行定向調整。公告顯示,此次國泰君安證券調整標的涉及44隻。
  • 券商財富管理業務透視:多家券商上半年新增開戶數超30萬
    伴隨佣金率持續下滑以及券商財富管理轉型進程加快,上半年有18家券商的經紀業務收入佔比低於30%。在此過程中,券商的投顧等綜合實力也在不斷提升。中國證券業協會數據顯示,上半年,券商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淨收入523.1億元,比去年上半年增長17.82%,佔總營收比例為24.51%(2019年度證券經紀業務收入佔總營業收入的比例為21.85%)。 《證券日報》記者據東方財富Choice及券商公告統計,2020年上半年39家上市券商合計實現經紀業務(財富管理、個人金融等全包括在內,下同)收入774.9億元。
  • 券業38項指標大排名出爐 看98家券商細分業務...
    8、財富管理指標:15家券商可加1分   證券行業向財富管理業務轉型已成為行業共識,今年分類評價中新增財富管理指標的考核,即證券公司上一年度投資諮詢業務收入位於行業前 10 名、前 20 名的,分別加 1 分、0.5 分,或者代銷金融產品業務收入位於行業前 10 名、前 20 名的,分別加 1 分、0.5 分,前述兩項按孰高分值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