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新知 教你一分鐘看懂高冷的氣象雲圖!

2021-02-14 CUIT大氣科學學院
點擊上方「CUIT大氣科學學院」公眾號可以訂閱哦!

六七月的天氣,就像孩子的臉,無常的很。上午刷車,下午就被雨淋了,總讓人懊惱!明明大晴天出門辦事,「我」卻被澆了個落湯雞。

每晚的天氣預報雖然介紹好詳細,卻著實不太看得懂。別擔心,新技能學起來:一分鐘看懂天氣預報裡的雲圖!

識別雲、雨,雷達圖常用功能主要有三個,就讓我們在這裡一一道來吧。

雷達反射率是空間單位體積中的大氣物質對雷達發射的微波的總後向散射截面。簡單來說就是,雷達反射率越強,降水越強。而通常情況下,反射率圖色斑越紅意味著反射率越高。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西紅柿」大於「雞蛋」大於「捲心菜」。

徑向速度圖中,綠色表示氣團向雷達靠近,紅色表示氣團遠離雷達。大家都知道,乾冷空氣和暖溼空氣相遇,容易形成雷雨。北京西北邊是乾燥的內陸,東南邊則是渤海。因此通常情況下北京的西北風是乾冷的而東南風是暖溼的。當西北風和東南風相遇時,就有可能產生雷雨。而這在徑向速度圖上,則可以再東南、西北方向看到統一的綠色。「對頭風」吹起來,雷雨便產生了。

雷達圖中最後一個需要關注的就是回波頂高度啦。通常來說,對流發展越旺盛,積雨雲越高,對流性天氣越強烈。而危害最大的災害性天氣——冰雹,通常需要積雨雲發展到12km以上的高度才會產生。因此關注回波頂高度可以有效的了解災害性天氣產生的情況。

相關焦點

  • 新知| 天氣預報是如何誕生的?智慧氣象揭秘風雲變幻
    交匯點訊 梅雨季節,你看的最多的是什麼?《天氣預報》肯定有一席之地,作為每天出門前的天氣預警工具,它決定著你是否可能被淋成落湯雞。  製作天氣預報是個非常繁瑣的過程,需要依次搜集過去一段時間從地面到高空的氣象數據。這些氣象數據從何而來?又到哪裡去?江蘇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告訴你,天氣預報數據採集於「天地空」,經過分析和會商,一份天氣預報產品就誕生了。
  • NOAA曬出衛星雲圖:洶湧雷暴伴生「氣象海嘯」
    而這起大事件的罪魁禍首,就是在大西洋沿岸產生的「氣象海嘯」。 根據美國海洋大氣管理局(NOAA)發布的衛星雲圖,可知其波及面積之廣。不過在深入分析之前,很多人可能對「氣象海嘯」(metrotsunami)這個詞感到很陌生。顧名思義,其與普通的海嘯有點類似,只是將滔天巨浪換成了氣壓擾動的版本(風暴行為、而不是地震活動)。
  • 鐵路人當「氣象觀察員」?
    鐵路人當「氣象觀察員」?這裡是防洪應急指揮臺,根據衛星雲圖顯示,你車間管內15時左右會有一場陣雨,請組織做好防洪應急準備工作……這位一頭短髮、聲音洪亮的「女漢子」名叫尚彩霞是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烏海工務段第一任「氣象觀測員」小編,你先等等。
  • 西藏氣象部門收集整理民間氣象諺語
    「收集西藏民間氣象諺語出版」課題研究項目組在阿里地區普蘭縣收集民間氣象諺語。記者 王菲 通訊員 朗傑次仁 攝在《西藏民間氣象諺語》首發現場,兩位市民在認真閱覽書本內容。山南,作為藏民族的搖籃和藏文化的發祥地,自古以來流傳著數不勝數的民間氣象、農牧業生產諺語,自然就成為這次收集氣象諺語的「主戰場」。
  • 臺灣的氣象業務及科研情況
    一、業務工作情況  (一)氣象觀測1.地面氣象觀測。臺灣省共有24個綜合氣象觀測站,13個氣象合作觀測站(與其它部門合作建立),觀測項目與祖國大陸基本相同。自1984年起在各氣象站建立「地面自動測報系統」,到1998年,除了能見度、雲和天氣現象以外,目前已全部實現自動化作業,每分鐘自動定量觀測各種氣象要素,每兩分鐘一次將觀測資料自動傳回臺北氣象預報中心。
  • 【科技】天氣預報精確到一小時,氣象自主創新的路走對了!
    「當你打開手機查看天氣的APP,就會發現,現在我國的天氣預報已經能精確到一個小時;現在氣象主播在播報天氣預報時,也已經很少使用『局地有雨』這種說法……這些變化,說明我國氣象預報已經進入了精細化時代。」中國氣象局數值預報中心副主任、國家數值預報創新團隊負責人沈學順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這一切源於我國氣象科技工作者近年來一直堅持自主創新,研發了風雲衛星和國家級數值預報業務體系。
  • 專家帶你感知氣象魅力
    你是否也好奇狂風暴雨來臨前,天氣預報是如何製作出來的?本期訪談邀請到了昆明西山太華山氣象站氣象科普專家李振榮,帶領我們一起探索氣象的「秘密」。記者:什麼叫「天氣」,什麼叫「氣候」,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李振榮:「天氣」一般指的是短期的天氣狀態,比如:今天的天氣,明天的天氣。
  • 教學技術 | 強大的氣象預報平臺:Windy
    為我們呈現全面、詳細、權威的氣象預報如氣溫、降水、風、氣壓、雲、海浪、洋流等實時更新,視覺體驗極佳▼(▲2020.1.18 氣溫)網站頁面右側有一系列菜單點擊下面的"<"可以查看更多圖層▼(▲洋流)雲圖大湖效應的完美詮釋▼
  • 西藏:小學生參觀氣象科普教育基地
    查日攝影  中國氣象報記者查日 通訊員普布央金報導  作為西藏氣象局紀念世界氣象日系列活動之一,3月20日,西藏氣象學會邀請拉薩市實驗小學200餘名學生走進自治區氣象局參觀氣象科普教育基地,近距離感受氣象,接受氣象科普教育。
  • 「云云」眾生之你真的看懂衛星雲圖了嗎
    因為總有粉絲留言說想看氣象衛星雲圖(下文統一簡稱衛星雲圖)所以就有了今天的推文「云云」眾生之你真的看懂衛星雲圖了嗎?為了更容易看懂 咱們由簡單到難(看圖)先看看這個衛星雲圖這是今天籠罩在南方的陰雨雲係為了方便理解 暫且這麼稱呼它們它們大多是層雲、層積雲這種雲辨識度就比較高
  • 中國氣象科技與世界共風雨
    該網站上載了中國業務天氣模式相關氣象預報產品,對中國新一代靜止氣象衛星風雲四號A星和極軌氣象衛星風雲三號C星產品進行了重點展示,並實現中國中央氣象臺全球地面、高空觀測分析產品的在線分享。筆者嘗試登錄了該網站,看到其全英文界面的中央偏上是不斷變換的彩色圖片,呈現以世界標準時間發布的各類氣象預報信息,既有全球的衛星雲圖預報,又有標記各種色彩和數值的全球各地溫度、大氣壓等的預報信息。
  • 國內外主要氣象衛星meteorological satellite介紹
    氣象衛星(meteorological satellite):從太空對地球及其大氣層進行氣象觀測的人造地球衛星。衛星氣象觀測系統的空間部分。衛星所載各種氣象遙感器,接收和測量地球及其大氣層的可見光、紅外和微波輻射,並將其轉換成電信號傳送給地面站。
  • 當氣象遇上大數據-資訊-中國天氣網
    爭論的聲音從一開始就存在,但氣象行業從來沒有停下行動的步伐。技術的發展給我們帶來了難題,同時又給我們開出了處方,大數據給氣象帶來了挑戰,也帶來了新時代的曙光。當我們撥開浮雲察看本質時就能夠發現,大數據並非點石成金的神秘煉術,而是工程師和科學家手頭的新工具。我們既不能因為不熟悉新工具的使用方法就把它束之高閣,也不能因為手裡拿著榔頭就看什麼都像釘子。
  • 基於網站和Google地圖下的多源氣象資料綜合顯示平臺研究成果內容...
    在對TREC風場進行質量控制和客觀分析的基礎上,利用校準後的TREC風場,對回波開展了平移外推,獲得0-60分鐘、每六分鐘一張的雷達回波外推預報圖。 ⑵ 伺服器資料實時處理及定量化產品輸出模塊 實時搜索最新的雷達、衛星、閃電定位儀資料,經過分析、計算,獲得TREC風場及其基礎上的0-60分鐘預報回波,計算定量估測降水、組合反射率、CAPPI(3000米)、回波頂高等雷達導出產品,並針對以上產品生成圖形文件及雷達回波與TREC風場、雷達回波與閃電定位儀等疊加圖形文件,輸出到網站。
  • 《攀登者》中的氣象術語,你看懂了嗎?
    就連在片中飾演氣象學家的章子怡,也坦言氣象專業術語讓她覺得「很懵」。其實,理解了這些氣象術語,也就很大程度上理解了登山過程中攀登者們面臨的實際困難,以及氣象預報在其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本報特邀片中氣象學家的人物原型、曾多次在珠峰開展科學考察的高登義研究員,解答片中涉及的氣象科學概念。
  • 教你看懂天氣雷達回波圖
    教你看懂天氣雷達回波圖 2020-05-31 03: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學漫談:「氣象炸彈」無名氏
    本期嘉賓: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高級工程師 黃彬  大連海域,12級陣風掃過,連續引發3起船舶險情;瀋陽市區,暴雨降下,過程雨量超過100毫米;葫蘆島北站,狂雨到處,站臺上的承力索、吊弦、接觸線全被刮斷……引發這一切的,就是今天要談的「氣象炸彈」無名氏。
  • 延慶賽區冬奧氣象服務隊連續4年實訓 賽事氣象預報實現分鐘級...
    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延慶賽區冬奧氣象服務隊將力爭進一步提升氣象預報服務水平,為冬奧會賽事氣象服務打下堅實的基礎。據了解,冬奧氣象服務工作基本就緒,實現「三維、秒級、多要素」冬奧氣象監測網絡和「分鐘級、百米級」預報服務系統。對賽場陣風和雨雪相態的預報一直是重點和難點。
  • 章子怡被《攀登者》裡氣象臺詞「整蒙圈」!你呢? - 中國氣象報
    真實歷史是……)高登義不少網友直呼「哭暈」「影片若以真實故事為原型拍攝會好很多」——另外,我們也了解到,影片中有大量氣象術語,不僅章子怡曾坦言拍攝期間被氣象術語「整蒙圈」,許多網友對攀登珠峰氣象預報也充滿了好奇,還有張譯倒背的那首氣象詩/諺語
  • 朱熹:理學是基本理論,也談天地自然和氣象|氣象先賢
    膾炙人口的詩說到理學家會讓人覺得有點高冷,我們先來看看他寫的幾首詩吧。最著名的是這首《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再看《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更是名句了,經常會被人們引用。再看《偶成》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