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對手!挑戰亞馬遜和阿里,YouTube從廣告巨頭轉型電商巨頭

2020-12-12 騰訊網

谷歌宣布把YouTube打造成購物平臺

USPS公布2020年假日郵寄運輸截止日期

亞馬遜中國Prime會員已超1.5億

谷歌宣布把YouTube打造成購物平臺

10月12日消息,據報導,谷歌要把旗下視頻網站YouTube變成一個主要的購物目的地,從而成為亞馬遜和阿里巴巴的競爭對手。

知情人士稱,谷歌此舉的目的是,將YouTube上的大量視頻轉化為一個龐大的商品目錄,觀眾可以仔細瀏覽、點擊並直接購買。此外,YouTube還在測試與電商公司Shopify的進一步整合,通過YouTube來銷售商品。

來源:新浪科技

USPS公布2020年假日郵寄運輸截止日期

中通國際開發中澳專線,大大加速物流時效!

10月12日消息,據悉,中通國際自主研發了中澳專線,專為出海澳大利亞賣家推出的妥投類專線產品。

據了解,該服務頭程使用香港航空資源,商業清關模式,後端交由澳大利亞本地知名派送公司負責承運。全程可為賣家提供頭程運輸、出口交航、進口接收、實物投遞等實時跟蹤查詢服務。

來源:中通國際

亞馬遜中國Prime會員已超1.5億

10月12日消息,近日,亞馬遜中國副總裁李巖川正式對外公布亞馬遜中國Prime會員相關數據。

數據顯示,亞馬遜全球Prime會員數量已超過1.5億,會員消費力前五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和杭州。沿海城市消費者佔據60%,而內陸城市的消費者為40%。與此同時,亞馬遜中國將正式開啟長達三個月的「海外購物節」,涵蓋2020亞馬遜Prime會員日、「雙11」、「黑色星期五」、網購星期一等眾多節點。

來源:北京商報

圓通國際推出微信小程序版國際轉運集運服務

10月12日消息,近日,圓通國際宣布推出微信小程序版國際轉運集運服務,僅需5步,即可享受優質、便利、高效、安心的跨境物流服務。

圓通國際方面稱,圓通國際美中轉運業務已為國內海淘玩家服務多年,目前圓通轉運系統全面移動化升級,入駐圓通國際微信小程序。現在打開手機登入圓通國際小程序即可實現美中海淘轉運下單。為滿足全球海淘小夥伴的國際轉運物流需求,圓通國際近期還將推出更多重磅產品。

來源:電商報

亞馬遜公布2020聖誕節Top12玩具清單!

10月12日消息,近日,亞馬遜策劃並公布了2020年聖誕節Top12玩具清單。該清單的玩具來自電視、電影和電子遊戲角色,以及當下流行的角色,其中的開箱風潮和以科技為中心的玩具受到各個年齡層的兒童喜愛。

據了解,今年,隨著人們待在家裡度過更多的時間,Barbie、 Back to the Future和 Super Mario等復古經典商品都再次出現在亞馬遜2020年聖誕節Top12玩具清單之中,與之並列的還有Star Wars和LEGO等。

來源:賣家之家

阿聯亞馬遜新政策:周邊國家的客戶可直接下單

10月12日消息,巴林、科威特和阿曼的客戶現在可以在Amazon.ae上購物,並且該客戶群體訂購的商品將從阿聯發出。亞馬遜提供的「國際購物體驗」的價格涵蓋了包括進口費用在內的運輸成本,而通關則由亞馬遜的快遞公司管理。

該服務在亞馬遜購物應用程式和Amazon.ae網站上均以阿拉伯語或英語提供。客戶可以使用本地和國際借記卡和信用卡進行支付,同時還可以使用阿拉伯語和英語提供客戶支持。

來源:億邦動力

貨拉拉加碼國際化:正式進軍美國市場

10月12日消息,據報導,Lalamove活躍於中國、東南亞和拉丁美洲的按需物流服務,在成立七年之後,正式進軍美國。

隨著新冠疫情迫使數百萬美國人閉門不出,總部位於香港的Lalamove相信其有能力把握住機會,滿足美國市場上日益增長的配送需求。Lalamove率先在達拉斯福特沃斯地區推出服務。該地區也是美國一個主要的配送物流中心。之後,Lalamove將陸續在芝加哥和休斯頓推出物流服務。

Lalamove是香港少數幾家估值率先達到10億美元的獨角獸創業公司。該公司的業務類型豐富且高度本地化,但本質上,它類似於快遞界的Uber,為個人和企業在城市內運輸貨物。在中國,Lalamove也叫貨拉拉。

來源:新浪科技

客流量或減少25%,美國實體商超黑五銷售情況不容樂觀

10月12日消息,黑色星期五一直是零售業,特別是歐美國家零售業最為看重的促銷節日之一,但隨著消費線上化逐漸成為大勢所趨,線下商場的黑五營業情況已不如從前。再加上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黑五期間商場人擠人的現象估計難以重現。為了提振今年年初市場的低迷,各線上平臺的假日季的促銷活動也越來越多。

下周,Target、Kohl 's和Home Depot等零售商將與亞馬遜的Prime Day展開競爭,提早開啟假日促銷季。各公司還寄望於提前推出更多活動來甩掉因新冠肺炎導致的庫存過剩,這一舉措也將減緩因訂單激增隨之而來的物流挑戰。

來源:雨果網

亞馬遜美國兩倉庫因涉疫情違規被罰 計劃對傳票上訴

10月12日消息,近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兩個亞馬遜倉庫因涉新冠病毒相關的安全和健康違規行為而被加州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傳訊,罰款1870美元。

亞馬遜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計劃對傳票進行上訴。據了解,亞馬遜日前曾表示該公司今年有近2萬名員工感染新冠肺炎,目前正在向一線員工提供冠狀病毒測試。

來源:新浪科技

香港電商平臺HKTVmall欲助力賣家抗衡亞馬遜

10月12日消息,中國香港電商平臺巨頭HKTVmall將為第三方平臺賣家提供服務,助力其與亞馬遜平臺賣家競爭。HKTVmall將在今年年底前在中國臺灣建立首個區外研發中心,歐洲是其繼臺灣地區以後的第二個布局點,預計將在明年完成建造。

公司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王維基(Ricky Wong Wai-kay)在接受外媒採訪時表示,「我們將把公司的整個體系運用到全世界。只要是對這方面感興趣,不論是運營商還是投資人,只要他們想與亞馬遜進行競爭,我們就可以為他們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

來源:雨果網

天貓國際海外直購國慶期間成交同比增長429%

10月12日消息,數據顯示,今年10月1日-7日,天貓國際海外直購成交同比增長429%,其中歐洲倉直郵商品同比增長621%,韓國倉同比增長607%,日本倉同比增長242%。

據了解,今年9月1日,天貓國際宣布升級海外倉業務,正式發布官方跨境直郵業務海外直購,該業務曾在今年6月上線測試。

來源:央廣網

以上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RECOMMEND

相關焦點

  • 美國電商巨頭eBay(EBAY.US)的興衰之路
    (2)由強減弱,走向衰落:2001-2010年,eBay在高速增長後開始固步自封,在網拍市場日漸飽和、過度擴張、亞馬遜等競爭對手崛起、以及搜索和社交網站興起的背景下,eBay的先發優勢逐漸減弱。(4)收購GSICommerce,完成商業模式轉型。GSI已與阿迪達斯、Calvin Klein和玩具反鬥城等美國知名零售品牌及企業達成合作,提供電商技術平臺、訂單管理和物流等電商綜合服務。本次收購完成後,eBay從拍賣零售市場轉型為兼具渠道和服務的綜合網際網路技術型企業。
  • 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全資收購晶片公司中天微,目的是什麼?
    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全資收購晶片公司中天微,目的是什麼?小編個人認為應該有兩個原因,第一是趁著美國封鎖中興晶片的熱點,塑造一種「急國家所急」的正面形象,在輿論上先搶佔道德制高點,避免因為收購帶來抨擊質疑,畢竟最近報紙都出面批評某些平臺(其實就是阿里騰訊)大規模收購涉嫌壟斷,說國家要加強管制,保證市場活力。
  • 反壟斷大棒下,網際網路巨頭怕不怕?
    2020年 10月 20日,美國司法部連同美國11個州的檢察長向Google發起反壟斷訴訟,指控其在搜索和搜索廣告市場通過反競爭和排他性行為來非法維持壟斷地位。歐盟也多次盯上科技巨頭,僅谷歌一家,歐盟近三年來對其開出的反壟斷處罰的金額已累計超過90億美元。
  • 德國百年涼鞋品牌又和電商巨頭亞馬遜打起來了
    近日,德國一家法院宣布,禁止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Amazon.com)將那些在Google搜尋引擎中誤把德國著名鞋履品牌 Birkenstock(鮑肯)拼寫成 「Brikenstock」、「Birkenstok」、「Bierkenstock」 等錯誤形式的線上消費者導流到其電商網站。
  • 繼阿里京東後,國內又一新零售巨頭出現,年銷售額超過3367億元
    所有人都認為國內電商領域的巨頭必然是阿里和京東,其實這是毋庸置疑的事。而且在2020年的:「雙十一」天貓一天的交易額就達到了4982億元,整整比去年翻了一倍。除此之外,兩大巨頭在新零售方面的布局發展也如火如荼。線上線下的聯動,以及多場景消費,都大大提高了購物的便捷程度。
  • 騰訊難逃的巨頭宿命?
    2.缺乏生命力的新業務然而哪怕已經貴為現在世界五大網際網路的科技巨頭,Google也面臨著各種挑戰,至今都還在未能從社交領域撕下一塊市場而悔恨,收購moto的投資失利更是世人皆知。雖然握著Android系統,卻沒有像蘋果一樣深入人心的硬體支撐。
  • 快遞巨頭接連倒下,最大對手只剩下「老冤家」
    早前劉強東曾預言快遞公司往後將會只剩下京東和順豐兩家,而這三年間發生的一切也似乎正在往這個方向發展。1. 快遞市場"哀鴻遍野",五大巨頭接連倒下全一快遞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並沒有聽說過,但是說起它的競爭對手大家都耳熟能詳,曾經它也是能和順豐快遞掰掰手腕的存在。
  • 麥德龍、家樂福……超市巨頭紛紛敗走中國,被電商打敗?
    如今,中國的連鎖超市行業也遭遇了重創,特別是外資巨頭,節節敗退,慘不忍睹,它們可都曾是中國本土超市學習的榜樣。就在12月20日,錦江國際和上海新長徵分別出售錦江麥德龍現購自運有限公司4.9%及5.1%股權,總計8.721億元。由此看來,外資巨頭繼續被拋棄。
  • 全媒派 | 科技巨頭新廣告服務亮相CES;加州消費者隱私法正式生效
    大公司動態 Spotify推出播客廣告新工具 播客廣告行業的衡量指標一直是行業難題,長期以來,廣告商們不得不將錯就錯,依賴下載量來判斷聽眾是否聽到所投放的廣告。
  • 反壟斷影響美國科技業:谷歌、微軟、Facebook等巨頭被緊盯
    最近,美國科技巨頭又遇到了哪些事?訴訟接連不斷最近,Facebook正遭遇史上最嚴峻的監管挑戰。近日,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和48個州總檢察長對Facebook發起反壟斷訴訟,針對Facebook兩項重大收購:Instagram和WhatsApp,FTC認定Facebook構成壟斷。
  • 2020家居業「中場戰事」:新零售成傳統賣場標配 電商巨頭鏖戰正酣
    不過,萬億級市場規模之下,久未形成明朗格局的家居戰場同樣不乏阿里、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巨頭的身影。傳統家居賣場全面擁抱線上,加之電商增量市場挖掘殆盡的當下,家居行業同樣充斥著巨頭之間的博弈。疫情中的家居龍頭新零售故事受疫情影響,線下實體家居賣場迎來前所未有的重創。
  • 網際網路巨頭的下半場新共識
    即便在上半場風光無二的巨頭們,也以更謹慎的態度思索未來增長的新引擎。面對下半場,對外如何尋找新的增長點,對內如何提升企業組織能力,成為巨頭們兩個重要思考方向。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ToB成為諸多公司的新方向,巨頭亦努力打造「基礎設施」。但是對內如何提質增效,則成為所有企業都面臨的問題,所有人都在思考一個新答案。
  • 巨頭頻繁布局社區團購 我國今年社區團購和生鮮電商領域融資金額達...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媒體報導,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後,線上買菜的頻次急速上升,整個社區團購行業迎來春天,資本大舉進入,加碼社區團購,行業一時好不熱鬧。如今的社區團購平臺普遍可以分為三類:實體零售企業轉型、網際網路玩家入場和獨立創業。
  • 壟斷巨頭Adobe,何時撥開「雲霧」?-虎嗅網
    "被迫"轉型數字營銷賽道 市場空間廣闊但競爭對手頗多從電子商務和數位化營銷領域來說,Adobe面臨的情況並不樂觀,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數字營銷行業競爭加劇。在國外的網際網路環境下,大部分的用戶流量被谷歌與Facebook所掌控,谷歌佔據搜索、Facebook佔據社交、亞馬遜佔據大部分的電商平臺流量。
  • 阿里會成為下一個谷歌?誰是Google真正的挑戰者
    那些說阿里是下一個Google 的,如果僅僅從值錢的角度做出這個結論的話,那何不拿嘉吉、科氏和中石油來比?搜索VS電商哪家強?好吧,那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討論下上市科技公司中究竟誰能佔據寶座。蘋果如日中天但江河日下就不用提了,除此之外最牛的無非做搜索的谷歌,做電商的亞馬遜和阿里巴巴。
  • 網際網路三小巨頭TMD誰的後勁更足?
    三大門戶後,新三座大山即BAT在十年前正式成型,相當長一段時間三足鼎立,然而今天,阿里和騰訊市值又比百度高出了許多,中國網際網路的核心競爭成為「兩馬戰」,百度有機會藉助於AI、內容戰略以及自動駕駛等重返BAT陣營,阿里和騰訊誰的後勁更足,我的每個人有自己的答案,不是本文討論的重點。TMD今天成為網際網路三小巨頭。
  • 電商巨頭,誰將徵服印度? - 印度,電商,亞馬遜,阿里巴巴,淘寶 - IT...
    沃爾瑪公司5月斥資160億美元收購亞馬遜在印度的主要競爭對手,本土在線零售商Flipkart。阿里巴巴也在這裡投資了一家名為Paytm的電商平臺,並且收購了該國最大的在線雜貨商BigBasket的部分股份。所有這些行動幾乎足以讓亞馬遜創始人、全球首富貝索斯在這個最偏遠的地方家喻戶曉。
  • 網際網路巨頭割韭真相:萬般皆下品,唯有收租高
    據美國著名數據公司eMarketer的數據顯示,BAT三家網際網路公司控制著中國網際網路廣告總收入的69%,後起的巨頭也在不斷蠶食廣告市場。在2018年舉行的財富全球論壇上,馬化騰批評阿里:"阿里巴巴運營著我國最大的電子商務網站淘寶網,該網站在途徑上向第三方賣家收取月費,就像地主相同收取租金,而我不做地主。"
  • 做視頻電商「不倒翁」 美媒體巨頭欲21億美元合併QVC和HSN
    做視頻電商「不倒翁」 美媒體巨頭欲21億美元合併QVC和HSN  Evelyn Zhang • 2017-07-07 11
  • 拼多多劍指阿里1688「後院」 掘金超萬億批發電商
    「多多批發」業務直接劍指1688「後院」,奇襲 阿里巴巴 核心老牌B2B業務,也意在掘金超萬億元級採購批發電商市場。除拼多多外,電商巨頭也紛紛加碼布局採購批發電商業務。包括:京東企業購、蘇寧企業購、天貓企業購、國美企業購、慧聰名企採購、亞馬遜企業購、唯品會(唯品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