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走進建甌市芝山街道馬汶村一個林下養殖場內,一大群黑雞正悠閒地漫步在林間草叢。養殖場主李金福正在跟合作社的農戶傳授機宜:「這雞全身『黑不溜秋』,叫『五黑雞』, 黑冠、黑羽、黑皮、黑肉、黑骨、蛋殼綠,是國內現今保存下來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名優雞,自古以來被譽為『雞中珍品』『中國黑寶』,營養藥用價值極高。」
李金福是一名退伍軍人,也是一名共產黨員。1978年參軍入伍,退伍後就在建甌汽車站工作。2003年,由於企業改制,他成為下崗工人,而後出國到秘魯,從事餐飲行業。2015年回國,靠養五黑雞闖出一條致富路。
從出國拼闖到回國養雞創業,李金福每一步都走得無比踏實。然而在他看來,帶領更多的村民走上產業脫貧之路,更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2015年初,在經過多方市場考察之後,李金福毅然承包了建甌市芝山街道馬汶村板橋一片200多畝的林地,成立了硒望園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從江西購進了2000多隻五黑雞種苗,發展林下養雞。
經過精心養殖,當年底,第一批綠殼蛋總算上市,但銷售情況並不如人意。「綠殼雞蛋不常見,當時很多人不認可。」線下銷售困難,李金福想到了線上銷售。他通過委託網店和微信群搞起了網上銷售。沒想到在網上一經推出,就引起強烈反響。
「黑雞能賣到100多元一隻,一枚綠殼雞蛋的價格是2.5元。」李金福介紹,在一次福州舉辦的建甌同仁聯誼會上,他的兩隻五黑雞拍出2000元的價格。
「這種雞的原種是和野雞雜交的,所以野性十足。要抓雞還需要用上特製工具,不然徒手抓雞一天都抓不到一隻。」李金福一邊說,一邊拿出一根鐵鉤子,看準一隻正在踱步的五黑雞,用鉤子鉤住雞腳,用手一拎才抓住。
「我都是用玉米餵雞,這樣餵出的雞抗病能力強,而且產的雞蛋質量也高。」李金福說,養殖基地的五黑雞不餵混合飼料、添加劑、激素等,並讓其自由啄食林地昆蟲等,因此產出的綠殼雞蛋營養價值高於普通土雞蛋,而五黑雞肉質鮮美,營養豐富,銷售形勢特別好,雖然均價在43元/斤,但依然有城裡人慕名前來購買。
如今,李金福的五黑雞和綠殼蛋通過線上線下的雙重銷售,不僅在建甌、在閩北打開了市場,還進軍北京、上海等城市。公司先後被授予「2018中國『重質量,守誠信』示範單位」稱號,通過福建省2018年第三批無公害農產品認定,並成為閩北唯一一家被列為2018-2020年省級城市副食品調控基地(肉禽類)的企業,並承擔指導性生產計劃任務,年上市五黑雞10萬羽。
一人富不算富。在李金福看來,五黑雞是一筆公眾財富,應該讓它成為精準扶貧的一把「金鑰匙」。他成立了硒望園養殖專業合作社,聘請了當地的高級畜牧師為技術顧問,並依託浦城的家禽孵化中心,全面負責原種五黑雞的提純及養殖技術。合作社對養殖戶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實行「五統一」:即統一育種、育雛、供苗,統一養殖技術與防疫,統一飼料配方與養殖標準,統一回收與品牌,統一包裝與銷售。「我們派專人對社員進行『點對點』服務,免費提供養殖技術指導和疫苗注射。目前,已有120多位村民加入合作社,合作社還將價值4萬多元的2000多隻五黑雞落戶到小松鎮李園、定高、穆墩這三個村10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上,讓這些貧困戶年均可增收1800元。」李金福說。(dd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