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養員桶子一敲、米糠一撒,一群黑壓壓的雞飛奔過來啄食。
要抓雞還需要用上特製工具,不然你徒手抓雞一天都抓不到一隻。
五黑雞在桑葚林裡自由覓食。
五黑雞在剛收割後的稻田裡覓食。
雞群棲息樹下,或覓食、或打盹,好不愜意。
紅網時刻9月16日訊(靖州站記者 劉傑華)9月15日,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渠陽鎮黎明村安邦生態種養專業合作社,飼養員桶子一敲、米糠一撒,一群黑壓壓的雞飛奔過來啄食,你爭我搶、好不熱鬧。
「我們養的雞叫『五黑雞』,皮黑、毛黑、骨黑、雞冠黑、內臟黑,總之一句話,全身都是黑的。」合作社負責人梁經財告訴記者,「這種雞的原種是和野雞雜交的,所以野性十足。」
記者看到,這些雞除了「黑不溜秋」之外,行動還特別敏捷,在桑葚林裡跑來奔去,根本容不得陌生人近身。
「正因為如此,要抓雞還需要用上特製工具,不然你徒手抓雞一天都抓不到一隻。」飼養員唐其成一邊說,一邊拿出一根鐵鉤子,看準一隻正在啄食的五黑雞,猛地一下用鉤子鉤住雞腳,用手一拎才抓住。
一片40畝寬的桑葚園,四面加上圍欄,就是五黑雞養殖場。園裡大片的桑林為五黑雞提供了活動場所和天然飼料,雞糞則為桑樹提供天然有機肥,形成了以林、草養雞,以禽促林的良性循環。眼下,雖然已是秋天,園裡的桑葚樹仍是枝繁葉茂、翠綠蔥鬱;雞群棲息樹下,或覓食、或打盹,好不愜意。
安邦生態種養專業合作社共吸納全村83戶貧困戶318人,為了找到合適的脫貧產業,合作社負責人梁經財多次自費赴全國各地考察、論證,最終在今年初敲定了五黑雞養殖產業。
「每天早上餵一次蔬菜穀物的混合料,然後放到桑林裡,晚上5點左右,雞會自己回到雞舍。」飼養員說,桑林放養五黑雞,其實工作量不大,除每天早晚餵一次雜糧外,其他的全部交給大自然。
7個月時間裡,五黑雞櫛風沐雨,每天享受著溫暖的陽光,呼吸著森林中的氧氣,熟悉著腳下的土地,隨性的奔跑、飛躍。由於運動量大,加上餵食較少,7個月大的公雞一般只有2公斤,母雞一般也只有1.5公斤。
「這種雞雖小,但營養十分豐富。雞肉肉質富有彈性,湯汁鮮美,香味四溢!」梁經財說,第一批600隻放養五黑雞出欄後,也吸引了許多慕名而來的客人們,如今幾乎每天都有人上門買雞。
「我來了3、4次了 ,這個雞挺好吃的,我的朋友也說挺好吃,皮脆肉香的,品質挺好,煮出來湯都是黃的。」這不,老顧客謝女士又來養殖場買雞了!
「我們計劃以五黑雞作為切入點,開展親子遊園、桑林撿雞蛋、徒手抓雞等活動,打造農旅融合的鄉村旅遊。讓我們黎明村早日成為真正的富裕村、致富村。」梁經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