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地25城綜合實力排行!北上廣深哪城將被擠出一線行列?

2020-12-16 騰訊網

一訊一評,解讀你關心的樓市動態:

01 中國內地25大城市綜合實力排行,這一城成MVP

近日,中國社科院課題組發布了《「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從政治、金融、科技、交通、貿易、教育、文化、醫療、交通、信息、對外交往等10個維度,為中國內地各大城市進行綜合評估。除了GDP以外,還應當結合其他諸多維度來衡量一個城市的真正實力。

幸福策評:為何一線城市只有這4城?看完這份榜單你就懂了

報告將城市分為國家中心、重要中心、潛在的重要中心三類,從綜合實力來看,劃分為三大梯隊:

國家中心(1個):北京;國家重要中心(3個):上海、廣州、深圳;潛在國家重要中心(8個):武漢、成都、西安、重慶、杭州、南京、天津和鄭州。在不同的領域,哪些城市更為突出?

首先,北京是唯一的國際政治中心城市,其他城市在這一塊的指數都為0。而在國家金融中心城市排名上,上海自然是榜單上當之無愧的第一。在國家科技中心城市方面,北京、上海、武漢、廣州、深圳名列前五。為何深圳坐擁眾多高新產業,在排名上卻落後於武漢、廣州?主要是因為深圳雖然高科技產業眾多,但缺乏一流高校和一流研究機構,在報告中將學術報告等指標列入其中,讓深圳吃了不少虧。

此外,在交通、醫療、對外交往、信息、教育等方面,四座一線城市也相對領先。值得一提的是,杭州、成都、武漢、重慶、南京、西安等城市也有不俗的表現。然而為何四座一線城市是按照「北上廣深」這個順序排的座次呢?又為何一線城市就是這四城,其他城市究竟差在哪裡?

整體來看,在10大榜單中,北京奪下7項第一、3項第二,堪稱城市中的MVP。上海緊隨其後,奪下3項第一、5項第二、1項第三。其金融中心、貿易中心和交通中心指數均位居首位。廣州是名副其實的綜合實力第3城。雖然GDP被深圳超越,但廣州在各領域都不存在明顯短板。深圳則是經濟突出,但綜合實力稍遜一籌,在文化中心排名中甚至墊底。

來源:國民經略

02 權威定調!陝西告別西安單核模式?

日前召開的「陝西榆林·跨國公司再次握手 共話未來」座談會上,榆林主官提到:「榆林作為陝西省經濟增長的重要一極,西安、榆林「雙核」戰略即將納入全省「十四五」規劃,榆林發展的戰略地位將進一步凸顯。」這是否意味著,陝西從單中心向雙核模式正式轉軌?

幸福策評:西鹹合併時機已錯過?雙核戰略為何選中這一城?

數據顯示,2019年陝西的GDP為25793.17億元,相當於深圳的水平,常住人口也只有3876.21萬人。與湖北、四川等強省會省份相比,陝西的總體規模體量實在不算大。這就導致其無法發展多中心,即便強求也會致使資源的分散。因此一直以來,陝西都是在做大做強西安上集中發力。

2019年西安的經濟總量為9321.19億元,全省佔比從十年前的32%,提升到36%左右。而且今年前三季度,西安的首位度進一步增長到37.9%,再創歷史新高。由於西安是9個國家中心城市中GDP唯一未破萬億的城市,和鹹陽距離近,且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坊間關於推動擴容的呼聲極高。但如此一來,省內各城市的落差將進一步拉大。

前不久,高層定調:「中西部有條件的省區,要有意識地培育多個中心城市,避免『一市獨大』的弊端。」在政策的號召下,陝西若是想要雙核驅動,哪城是最合適的人選呢?無外乎是榆林。一方面,榆林發展勢頭迅猛,今年前三季度的增速達到5.2%,比五十強城市中增速第一的西安還高。另一方面,遠離關中,獨居塞上,可以避免了西安的同質競爭。加之有黃河戰略的後期政策利好,對於提升榆林的城市能級帶來不少助益。

都市圈時代,想要做大做強,未必只有擴容一條路可走,打破邊界、分工發展,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來源:西部之城事

03 10年後,樓市會有哪些變化?

住房市場自1998年住房改革以後,就發生了急劇的變化:一方面人均住房面積增加,從原先的6.7平增長到目前的近40平;另一方面,房價的上升速度也不容小覷,從先前的2000多元一平,到當前邁入了萬元大關。

同時在房地產市場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不少問題,如假房源頻頻出現、爛尾樓屢禁不止、供需缺乏平衡性、房價整體過高等。有人會問,10年後樓市會有哪些變化呢?

幸福策評:郊區吃香,學位房涼涼,未來購房怎麼選?

1.居住向郊區擴展,有錢人或更願意住郊區

雖然我國當前的城市化率大概在60%左右,距離發達國家80%的水平仍有不少差距,但是有個別經濟發展較好的城市已經超過了80%的臨界線。當城區開發已經較為充分,甚至開始出現一些「大城市病」時,就不免向更遠的郊區發展:轉移部分產業和配套設施,以分散主城區的壓力。由此一來,人們也更願意喧囂的鬧市,而選擇住進郊區的低密度住房,比如洋房,甚至別墅。

2.學位房降溫

學區房之所以熱,主要在於教育資源的不公平性。隨著多校劃片的普及,名校分校的遍地開花,以及新學校師資力量的積累和成長,學校與學校的差距會逐步縮小。與此同時,雖然國家鼓勵生二孩、三孩,但實際上,新生嬰兒出生率越來越低,如此一來,對於教育資源的需求也會相應下降。

3.高層住宅、存量房市場分化

未來,人們對於居住舒適度的要求將越來越高,品質好、居住環境好的房源依然有市場,而相對應的,老舊小即使是位於市中心,可能也不再吃香。

來源:專聊房君

相關焦點

  • 中國內地25大城市綜合實力排行
    近日,中國社科院課題組發布了《「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從政治、金融、科技、交通、貿易、教育、文化、醫療、交通、信息、對外交往等10個維度,為中國內地各大城市進行綜合評估,有一定參考價值。
  • 北上廣深之後,誰會是中國的第五座一線城市?
    北上廣深從狹義上代表著中國的一線城市,在更深層次上則代表中國經濟發展戰略下形成的重要四環,承擔著對內對外聯繫的角色,是經濟發展的四大引擎。北上廣深四字排序一定程度上也代表著時間發展的優先次級,凝聚著中國經濟發展的縮影。北京政治文化中心,上海金融中心,廣州貿易中心,深圳開放中心。
  • 誰將成為中國的第五城?難分伯仲
    作者 |史凱 誰將成為北上廣深之後,中國的第五城? Vol. 01 強勢崛起的「新一線」 眾所周知,北上廣深四座城市是中國的一線城市,這幾個城市的位置無可動搖。
  • 除了北上廣深,哪座城市最有機會成為中國第五城?
    圖文/當今世界如此精彩在中國,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的地位暫時無人可以動搖。但如果要選擇一座城市作為中國第五城,我認為這座城市不是南京,不是杭州,也不是成都和重慶,而應該是湖北武漢。一、武漢的科技實力1、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的光谷,是中國光電子信息技術實力最雄厚的地區,是中國最大的光纖光纜及光電器件基地、最大的光通信技術研發基地、最大的雷射產業基地。
  • 誰將成為中國第5城?這六座城市希望最大,你覺得哪座城市能擔當
    大家知道北上廣深是我國四大一線城市,這麼多年來地位牢固,不可撼動。那麼,在北上廣深之後,誰將成為中國第5城?其實一直以來有很多個城市想爭第五城,其中呼聲最大的就是成都、杭州和武漢這三個城市,當然,這幾個城市是有實力的,另外還有三個城市也是有可能。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成都就一直稱自己為中國第五城,成都確實是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可。
  • 武漢和長沙,2個中部地區的新一線城市,誰將最快比肩北上廣深?
    武漢和長沙,2個中部地區的新一線城市,誰將最快比肩北上廣深?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早已出現了一批超一線國際大都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些國際性的大都市早已成為中國的名片了。而近幾年,中國又出現了15個新一線城市,他們的發展地位也僅次於北上廣深。
  • 新一線頭部城市紛紛對標廣州!廣州將是城市洗牌的風暴中心?
    我國大陸四座一線城市各有定位,他們都在一定的領域具有很強的話語權,他們分別引領著我國東部沿海和各大城市群的發展,雖然北上廣深十分強大,但他們的地位並非牢不可破,前幾年天津發展一度要衝擊廣州,重組一線城市,雖然以失敗告終,但今天廣州又受到來自重慶的壓力,2020年重慶GDP超越廣州已成為事實,雖然重慶目前的實力還不足以替代廣州。
  • 中海北上廣深四城衝千億 優等生逆周期生存之道
    中海地產這家財務管控優秀,業績穩健的「利潤王」,再次顯露出它在地產小周期發展的實力和優勢。得益於過去幾年間在土地市場上的積極進取,即便今年多數房企在疫情的影響下銷售額出現下滑,中海地產也逆勢上揚。中海地產中海前1~10月銷售2861.1億元,同比增長5.7%,增速穩居頭部房企前列。
  • 「襄陽也是一線城」,何必羨慕北上廣?
    其中,深圳晚報記者丁時照以「襄陽也是一線城」為題,從4個方面大力推介了襄陽。記者丁時照在文中提到:「來自北上廣深的編輯記者在現場採訪襄陽後深為折服,都認為我國一線城市不應該只是北上廣深,從某些方面看,襄陽也是一線城市。」
  • 中國壓力最大城市排行:最發達的「北上廣深」,居然全都沒上榜
    我們都知道這些年中國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除了「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之外,又出現了很多新一線城市。但是我們也知道隨著城市發展越來越好,現在很多人都會明顯的感覺到生活壓力增大,當然因為城市的不同,所以有些城市的生活壓力也不同。
  • 中國再添「世界一線」城市,北上廣深首次齊聚,5大城市成功會首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事物的統計工作越來越簡單,根據相關數據,世界上約有223個國家和地區,中國的地級以上城市近300個,除行政等級外還分為一兩三級等, 其實這不是中國城市特有的等級制度,而是國際上很多權威組織設計的城市排行榜,比較世界各地的城市, 出乎意料的是,中國最近增加了「世界一線
  • 寧波被擠出「新一線」行列,依靠這個新區,能否重返昔日地位?
    相信許多人如果去旅遊的話,大多數人都會投浙江一票,作為典型的江南風景,浙江還是非常受歡迎的,境內的杭州更是有著聞名中外的西湖美景,經濟的發展也是非常好的,不過我們今天的主角並不是杭州,而是另外一座實力極強的城市。
  • 中國四大一線城市與世界四大一線城市GDP比較,誰的實力更強?
    紐約的整體經濟實力非常雄厚,經濟競爭力世界第一,也許地球上也只有紐約具備與東京一較高下的實力,2017年紐約GDP為9007億美元。英國倫敦巴黎是一座浪漫之城,時尚之都,法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歐洲最重要的城市之一,經濟實力僅次於倫敦。巴黎的時裝和化妝品世界聞名,引領世界時尚潮流。
  • 大學你還在嚮往北上廣深麼?試試以下幾個城市吧
    >  北上廣深一線城市  四川大學不僅綜合實力排名全國前列,藝術實力也不容小覷。南京是中國高等教育資源最集中的五大城市之一,科教綜合實力僅次於北京、上海,居全國第三位。  擁有專業型藝術院校1所(南京藝術學院),東南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的藝術實力超強,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等重點大學的藝術實力也比不錯,南京林業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南京郵電大學等院校在藝術方面也不差。
  • 北上廣一線城市哪些MBA更厲害,實力更強?
    綜合反應了商學院MBA課程的教學實力和畢業生能力。中國上榜的學校中,排名第一的是Ceibs(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這是中國和歐盟委員會合辦的一所國際性工商學院,總部位於上海。從國際排名中,北京的院校中歐國際排名第五,綜合實力優秀,得到國際認可;作為唯一一所由中外政府聯合創立的商學院,基於「中國深度、全球廣度」的定位,中歐以國際化的辦學特色,秉承「認真、創新、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致力於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商業領袖,在短短的
  • 成渝第二城,這兩個城市火力全開,結果你想不到……
    成渝經濟區作為我國第四大經濟區,中國第四經濟增長極,其囊括的區域面積較大,涉及的城市較多,其中地級以上的城市達15個,重慶直屬的區縣就有31個。其中,成都、重慶毫無疑問是成渝經濟區的雙核城市,都是位於國家新一線城市行列,是經濟較為發達的萬億級城市。
  • 貝殼研究院發布置業動力指數榜單:一線城市領跑,深圳居首位
    研究發現,一線城市整體購房規模潛力優勢突顯,深圳置業動力指數排名居於榜首,新一線城市成都進入前五行列;長三角、大灣區、京津冀、成渝四大城市群置業動力整體較高,TOP30城佔據17個;榜單前50城呈現四種特質,「績優型」城市如北上廣深等兼具人口潛在置業需求與城市發展潛力雙重優勢;高性價比城市如成都、武漢等,是年輕人定居的優選。
  • "堵城排行"是對城市規範的反諷
    "堵城排行"是對城市規範的反諷 發表時間:2014-08-25   來源:青島文明網(8月24日《羊城晚報》)   城市交通擁堵,我們經常將其歸因於城市人口的增加以及隨之而來的城市車輛的增加。但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和車輛的增加造成的道路資源的短缺這個矛盾的根源屬於城市規劃的範疇。從第二季度的重點城市擁堵狀況來看,位居榜首的上海市取代了杭州市。而這種排行本身也是衡量城市規劃是否科學的一個重要指標。
  • 兩岸四地30城:哪裡買房最困難?
    房價最高的不是北上廣深 而是香港近兩年,關於高房價迫使年輕人"逃離"北上廣深的說法在朋友圈屢見不鮮,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相比2016年3月,今年3月份,北京的新建住房平均價格上漲了19%,上海地區上漲了16.8%,廣州和深圳各自漲了22.7%和9.1%。深圳的新建住房平均售價大致大致與臺北相當,低於澳門,高於北上廣。
  • 58同城:逃離北上廣的人最後都去了哪?新一線城市獲青睞
    58同城、安居客發布《11月國民安居指數報告》,全國35城新房在線均價上調。想要在城市留下來,真的那麼難麼?其實除了北上廣,落戶新一線城市也是個「高性價比」的選擇。掌握這些要素,新一線城市也可以實現「事少錢多離家近」的理想人生~看地理優勢:離家近,靠近區域經濟圈新一線城市雖然不及北上廣深,但也是區域中的核心城市,經濟實力和公共資源相對突出,人均收入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