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商說魯商:與高手同行,壯大自己。加入青廬會3年多,不論是在見識成長還是能力提升上,都很有收穫。在山東,因為青廬會 ,我們魯商更強大。
專訪:李斌 律雨人律師事務所主任 青廬會廬友
採訪:全龍
「律師事務所或者說律師的改革已經來臨,那暴風驟雨來臨前的土腥的味道已撲鼻而來。」2015年,在一個名為《關於成立「律所」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的幾點想法》的文章開篇,李斌如此寫到。
李斌將文章發給了律所的合伙人,文章中,李斌分析了當時中國大部分律所的運營現狀,並對「律師事務所的出路」這一行業大命題,做了自己的解答。
文檔中李斌的觀點,正在被山東律士萊律所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所實踐,目前,李斌在該公司擔任顧問。
李斌的另一個身份則是山東律雨人律師事務所主任,律雨人是一家為公司和私人提供法律風險防範方案及訴訟案件解決方案的律師事務所,李斌是所主任,更是所裡律師,是所裡的訴訟案件解決專家。
律雨人律師事務所和律士萊律所運營管理公司之間的互動關係,構成了李斌對「律師事務所的出路」這命題的答案,而律師和運營總監這兩個身份,則反映出李斌看似矛盾的A面和B面:一面感性,一面理想;一面市場化,一面反市場化。
1
是夢想也是信仰
為什麼將律所取名律雨人?李斌說他們想做律師界的「雨人」,「雨人」的內涵,來自兩部電影,充滿了感性色彩。
一部是湯姆.克魯斯主演並獲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電影《雨人》,裡面有個記憶力超群但自閉的雷曼,雷曼的英文Ray man發音聽起來很像Rain man,這種白痴和天才的融合,讓「雨人」有了純粹專注又業務能力超群的意思。
另一部,是馬特.德蒙主演的電影《造雨人》,這部電影講述了主角從法學院畢業之後遇上了行業的惡性競爭,而他堅持自己的信仰,與搭檔一起幫助幾位當事人打贏官司的故事,這裡的「雨人」,更多的意思是堅守行業原則和職業初心。
既要純粹專注、能力超群,又要堅守原則和初心,成了律雨人成立之初,就寫進律所的基因,決定著律雨人發展道路上的每一次抉擇。
律雨人正式成立於2017年,李斌的執業年限,則可以追溯到2002年,至今已有18年,他對法律的初心,他要做律師的種子,則植根於1997年的高中課堂,任政治課老師的班主任告訴他「法律是多麼重要,法律人生是多麼的精彩」。
如今,律雨人律師事務所也在李斌的規劃下,形成了「創業法服(為中小創投企業保駕護航,整個法律服務涵蓋項目立項,公司籌建到拿牌運營)」、「律打」(提供針對老百姓生活相關的法律服務)、「律師超市」(在德州、聊城等城市運作的律師服務線下站點)等產品或實體。
執業18年,已經是中國律師協會會員,濟南市律師協會民事訴訟法委員會委員,濟南市律師協會保險業務委員會委員並連續多年獲得省、市「司法先進工作者」和「優秀律師」等光榮稱號的李斌,實現了年少時的夢想。
年少就植根於心中的夢想,往往帶有超越利益的情懷,這種情懷,從李斌對律所的命名看得出,從他作為濟南交通廣播《劉敏熱線》節目特邀嘉賓所提供的公益法律服務上看得出來,同時,也體現在他對律所的運營實踐上和對律所市場化的看法上。
2
平衡發展和責任
律師事務所的出路在哪兒?李斌在2015年的答案是「雙軌制下的公司化。」
律雨人律師事務所和律士萊律所運營管理公司之間的互動關係,就是律所與運營公司的互動關係,也就是李斌「雙軌制下的公司化」模式的落地實踐。在李斌看來,它既有利於律所的發展經營,也有利於維護律師行業的職業紀律。
傳統的合伙人律所,是一種過分強調人合性的組織,即便執業律師能夠多達數百名,但律師與律師之間仍難逃「個體戶聯合」的關係。
雙軌制下的公司化則是將律所內部的專業職能和行政職能分離出來,分別由不同的團隊承擔相應的工作。
專業職能由執業律師承擔,包括各種專業團隊和風控部門,行政職能剝離出來後,交給獨立的團隊,甚至獨立的運營公司來承擔。而律所的合伙人亦分離為兩種角色,律所的合伙人以及運營公司的股東。
在這樣的機制下,律所合伙人的退夥通常不會影響到其在運營公司的股東的身份,基於這樣的長效保障機制,更多的律師也願意在運營公司進行投資和投入。
而一家成功的律所運營公司,則不僅要為律師提供完備的後勤行政服務,同時還要面向市場,肩負起法律服務產品的研發、律師及產品的營銷推廣,以及客戶服務和市場數據分析等眾多功能。
這樣的模式,除了有利於維繫律所的穩定和所內利益的平衡,也能將律師從繁雜的日常事務解脫出來,由從前的全包全攬,到專注業務,其法律服務的專業能力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這樣的模式,不僅僅是基於律所經營上的考慮,更重要的是,將專業職能和運營職能分開,能讓律師與市場有恰到好處的距離感,思考問題更加不受市場幹擾,能從專業出發,這是一種在律師行業越來越市場化的當下,讓律師更能遵守職業道德和職業紀律的模式。
李斌不反對市場化,但反對過度市場化。沒有市場化,律師無法發展,但過度市場化,會讓「人民追求公平、公正更難」。律師職業本身肩負著社會責任。
李斌認為,律師的職責是止訴,終止訴訟的意思,是把事解決掉,不是帶著市場目的,去虛假承諾、去胡攪蠻纏、甚至混淆是非。
3
既是律師也是創業導師
律雨人的招牌產品「創業法服」,主要針對創業者,為他們提供創業所需的專項服務,服務涵蓋:商標、商號、專利保護;股權架構控制、股權激勵;環食藥衛法律法規把控;勞動用工、商業模式、商業秘密保護,高管違規風險防控,項目經營風險防範……
「創業法服」看似是簡單的法律服務,實則是給創業者的「一站式創業大禮包」,涵蓋的內容已經超出法律服務的範疇,而是以法律為切入點,接入企業的經營管理。比如,它會為企業設計中層的成長路徑,基層的獎金分配機制,激活企業經營。
在雙創的大環境下,李斌基於「創業法服」,為近百家中小創投企業提供專項法律服務,形成了自己具有智慧財產權的法律服務標準化體系。
經營律所的心得,加上參與過的數以百計的創業者案例,不僅成熟了李斌的法務能力,也讓他對商業世界有了更多洞察。李斌將這些洞察,面向更多創業者、潛在創業者輸出。
事實上,他是第一屆泉城創業風雲榜最具合作價值創業導師,也進駐大學組織創業分享會,「就在草坪上,給大學生講創業的『十道坎 』」,讓他們少走彎路。
見過無數企業的冉冉升起,李斌也見過無數企業的轟然坍塌。
在一次庭審中,李斌聽到過一段話,記憶非常深刻。
「一年掙三四百萬的時候,我是全村最幸福的人,一年掙三四千萬的時候,我是全縣最幸福的人,後來我就越來越成為不幸福的人,最後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說這話的企業家,在企業失控般壯大的過程中,牽涉進複雜的刑事案件。
李斌說:「大家應該去思考自己前幾年的發展模式,應該冷靜一下,如果你的資金實力、管理水平跟不上的話,不要盲目地去做一些事情,不然反而連累了自己。」
這是李斌基於真實案例,對企業家中肯的建議,也是他作為一個商業世界的觀察者,得出的經驗教訓。
顯然,這樣的經歷和思考,讓他和他所在的律雨人律所,對企業和企業家有遠超法律層面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