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的孩子以後能學會走路嗎?

2020-08-30 南方兒童骨科李旭博士

腦癱是指由於神經中樞受損所引起的、一組影響運動的疾病。它是永久性的、但並非一成不變的,通常是由於在出生前後發育中的大腦損傷,所導致的身體殘疾。腦癱可能只是輕微的,只會對一個人的日常生活造成輕微的幹擾;它也可能很嚴重,影響到整個身體,並嚴重影響人的日常活動。


腦癱的孩子能不能學會走路,這可能是所有腦癱孩子的父母最為關注的問題。對於孩子來說,行走不僅是功能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但對於腦癱孩子來說,能夠行走與否其實只是其中的一個需要,還有其他很多功能其實比行走更為重要。讓一個腦癱的孩子擁有健康而獨立的生活,以下幾個方面尤為重要:

1. 愛自己,對自己有充分的自信心;

2. 與他人保持交流、溝通和良好關係的能力;

3. 自我照顧的能力,比如吃飯、穿衣、如廁;

4. 獨立移動位置的能力;

5. 如果可能,獨立行走的能力。

作為醫護人員,我們必須讓家長和孩子明白,行走對於腦癱的孩子而言,並非最為重要的技能和需要,也並非首要的需求。在孩子能夠獨立行走之前,她首先要有良好的控制頭部的能力,無需幫助而獨立坐穩的能力,以及站立位維持平衡的能力。

大多數腦癱的孩子都在努力嘗試學習行走,儘管他們總是比正常孩子要晚的多。通常而言,孩子的神經中樞受損害越少,她越能夠儘早地學會獨立坐穩。而如果一個腦癱的孩子能夠在2歲之前無需幫助而獨立坐穩的話,雖然不能排除一些其他幹擾因素的存在,但她以後學會獨立行走的可能性則越大,儘管這個時間可能會是5歲、7歲、10歲、乃至更晚,但終有一天!

但是必須承認,有一些嚴重腦癱的孩子,可能終生都不能行走。作為醫護人員和孩子的父母,都必須能夠面對和接受這個現實;但這並不代表著孩子不能夠獲得一些生活能力的進步和改善。無論孩子未來是否有一天能夠站起來行走,她都必須掌握移動自己肢體和軀幹位置的能力。而有許多方法可以幫助孩子行走或移動自己的位置,從而到達她們想要到達的位置,這些方法包括輪椅、滑板車、助行器、手控-腳踏三輪車等等。

下面的圖是對腦癱孩子獨立坐穩能力的評估。家長們可以參照來對自己的孩子進行評估。而我們上面也提到了,如果一個腦癱的孩子能夠在2歲前獨立坐穩,那麼她未來學會行走的可能性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10月齡以上的孩子,坐的時候如果身體倒向一側而完全不會用手去掌握平衡,則定義為平衡能力差。



如果孩子在坐的時候,輕推她的身體,她能用雙手來掌握平衡,則定義為平衡能力良。



如果輕推孩子的身體,她能靠彎曲身體來掌握平衡而無需用手,則定義為平衡能力好。


祝福所有的腦癱孩子們,能夠有一個獨立的人生。

相關焦點

  • 腳尖著地走路是小兒腦癱嗎?
    核心提示:腳尖著地走路是小兒腦癱嗎?踮腳腳尖著地走路確實是小兒腦癱的症狀之一,但是究竟是不是一定就是小兒腦癱的症狀,這仍然需要我們家長在臨床上求證。那麼,在臨床上應該怎麼樣診斷小兒腦癱呢?   腳尖著地走路是小兒腦癱嗎?
  • 家長熱議:孩子踮腳走路是腦癱信號嗎?
    經常會有人提起這個問題——為什麼寶寶會踮腳走路呢?TA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啊?在網絡上隨手一搜,「踮腳走路易導致長短腳」、「踮腳走路或許是腦癱的信號」……這樣的消息就會鋪天蓋地而來,也難怪家長會為此深感焦慮了。
  • 孩子腦癱能治好嗎?
    點擊查看 孩子是每一個媽媽的心頭肉,媽媽疼愛還來不及,更別說故意傷害孩子了。但最近,西西看到這樣的新聞,讓人有點難以克制。一位媽媽懷疑自己的寶寶是腦癱,溺死了他。
  • 腳尖走路,腳後跟不著地一定是腦癱嗎
    核心提示:腳尖走路,腳後跟不著地一定是腦癱嗎?這種情況通常也被稱為尖足,臨床中引起尖足的原因有很多,有些腦癱患兒因肌張力高可能會引起尖足,有些小兒麻痺症患者也可能出現尖足,因此,腳尖走路,腳後跟不著地不一定是腦癱。腦癱是一種非進行性的腦損傷疾病,通常表現為運動障礙和姿勢異常,具體可有膝關節屈曲、腳外翻或腳內翻、走路交叉腿,腳跟不著地等等。我們通過以下兩則案例對腦癱進行詳細了解。
  • 很多人認為腦癱是孩子出生時發生了缺氧對嗎?
    作者:寶寶知道 醫來er趣您是不是在電視上或者生活中看到過這樣的畫面:① 一個孩子已經過了會走路的年齡,但是還不會正常的走路,走起來歪歪扭扭,甚至只能在床上躺著;② 小朋友總是「手舞足蹈」,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③ 智力低下,無法正常的生活和學習
  • 1歲腦癱,6歲不會走路,28歲的謝炎廷蘭大讀博,將闖蕩學術圈
    不到一歲時,謝炎廷發了一場高燒,隨後便被確診為腦癱。如今28歲的他走起路來依舊一瘸一拐,脖子也不像正常人那樣靈活。他的幾根手指總是不受他的控制,豎著又彼此分離。而他說起話來也總是一頓一頓地,顯得非常吃力。雖然謝炎廷的腦子和正常人一樣,但是生活上卻很難跟正常人一樣,因此他也沒法跟正常孩子一樣到學校上學。
  • 寶寶腳尖走路就是腦癱? 大多數正常,這種才有問題
    記者 梁露露劉女士的女兒貝貝剛滿14個月,最近正在學走路。貝貝的學習能力很強,沒幾天便能獨立往前走上幾步。但劉女士發現,貝貝走路時總是腳尖先著地,身體也有前傾的趨勢。劉女士想起之前跟同事分享育兒經時,對方提到寶寶腳尖走路是不健康的表現,還可能是腦癱的前兆之一,因此十分擔心。寶寶腳尖走路真的是疾病信號嗎?
  • 寶寶總是喜歡踮著腳走路,正常嗎?
    親貝網小編了解到,不少父母都發現,孩子剛學會走路的時候,總是習慣踮著腳走路。咱們正常走路的時候,是要整個腳都放到地上的,才有所謂的「腳踏實地」。看到小孩子這麼走路,不少父母心裡不免擔憂:孩子這麼走路正常嗎?如果寶寶是在剛學會走路階段出現的踮腳,但其他的查體卻未見明顯異常,並且寶寶的腳也能完全放平走路,那麼,這種情況考慮可能跟孩子剛學會走路,對控制腳跟、維持身體平衡的能力還稍差一些有關。
  • 早產兒腦癱能檢查出來嗎
    如果寶寶患有腦癱,那麼身體發育和今後的人生都會受到很大的傷害。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腦癱的情況,早治療才可以降低對孩子的傷害,那麼早產兒腦癱能檢查出來嗎?如果孩子剛出生,那麼一般無法確定是不是腦癱,除非有非常明顯的症狀。比如肌張力異常,寶寶拒絕吃奶,出現陣發性發呆,不會笑等情況。
  • 2歲孩子走路不穩怎麼辦?寶寶走路出現這些情況,要引起重視
    今天在一個寶媽群和幾個寶媽聊天,一個寶媽說:「女兒一歲半了,剛學會走就學著跑了,每天跟著她小屁股後面,累死了!」那麼,孩子兩歲還走不穩正常嗎?帶著這個問題,我諮詢了兒科醫生,醫生說孩子的運動能力有一個發育過程,如果兩歲了還走不穩,家長便要引起注意了。一:孩子運動能力發展行走是嬰兒運動能力發展的一個重要過程。一般來說, 嬰兒5個月的時候,會像個「彈跳的皮球」。
  • 早給孩子穿鞋,能早學會走路?教孩子學走路先摒棄誤區再把握時機
    教孩子學走路的誤區(1)早給孩子穿鞋有的家長竟然認為早給孩子穿鞋,就能讓孩子早學會走路,這是錯誤的說法。另外讓孩子光著腳其實更好,能夠增強腳部的肌肉,更有利於早學會走路。(2)孩子會爬之後要快點學會走路孩子雖然學會了爬,但是不用著急讓孩子趕緊學走路。孩子多爬行能夠讓孩子的各方面得到發展,比如鍛鍊核心肌肉群,增強肩部的穩定性,控制大腿,鍛鍊身體的協調能力等。
  • 孩子踮腳尖走路,真的都沒問題嗎?
    大家可能都知道踮腳尖走路,也知道,2-3歲內的踮腳尖走路,多是孩子的正常表現。那光看到這點,心裡肯定還是犯嘀咕,一直踮著也沒事嗎?不會耽誤吧?那還有不正常的呢,腦癱也能踮腳尖,肌張力低也能踮腳尖,肌營養不良也能踮腳尖,那到底怎麼判斷孩子是正常還是不正常呢?哈哈,今天咱們談談這個問題。
  • 孩子踮腳走路,正常嗎?
    很多寶寶在學習走路的時候,都會出現踮腳尖的情況。2歲以內踮腳尖走路,多是孩子的正常表現。但是孩子一直踮腳走路也沒事嗎? 03 肌張力過高踮腳尖走路的行為過多,還有可能是因為孩子的肌張力過高,小腿肌肉太緊造成的,但是肌張力高的問題從嬰兒時期開始就會發現,這種孩子一般早產,其他運動能力也會很差,
  • 腦癱寶寶不會走路怎麼辦?兒科醫生:這些訓練助寶寶康復!
    現在的女性在懷孕的時候都會做各種檢查來避免寶寶生出來不健康,但是寶寶腦癱的問題一般比較難檢查出來,所以家長到寶寶長大一點之後才會發現寶寶腦癱的問題。那麼,腦癱寶寶不會走路怎麼康復?訓練一:針對一般的腦癱寶寶重點:可以用大些的手推車,上面放些重量。
  • 孩子肌張力增高真的是腦癱嗎?
    很多人認為,得了腦癱的孩子,智力一定是落後的,一定是個傻孩子,千萬不要走進了誤區,其實並不是這樣,腦癱孩子大部分智力影響都不大,更多影響的是運動發育功能和言語功能,會導致運動和言語發育遲緩,並不會導致運動發育提前。
  • 一歲寶寶「踮腳走路」,寶媽懷疑是腦癱,其實和這幾項發育有關
    孩子能夠學著走路了,是很多寶媽們所欣喜的事情。但是很多細心的寶媽會發現,自己的寶寶怎麼走路的姿勢有些奇怪呢?除了常見的內八和外八,甚至還出現了時不時的「踮腳走路」,難道是孩子的腳出現什麼問題了嗎?在我身邊,就有一個這樣喜歡「踮腳走路」孩子的寶媽,當她發現寶寶開始頻繁的「踮腳走路」的時候,是在孩子剛滿14個月大的時候,疑惑不解的她上到網上查詢原因,卻發現是「腦癱」的症狀,看到這樣的答案,這位媽媽連忙帶孩子去到醫院檢查,但是醫生在檢查之後告訴她,並沒有什麼大礙,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倘若孩子遲遲不會走路,落後同齡人一大截,儘早帶孩子看醫生吧
    當父母一歲了才發現孩子遲遲不會走路,平衡能力有問題的時候,為時已晚。腦癱的孩子其實從幼兒的時候就看得出來,別的孩子會坐的時候,腦癱的孩子還不會。別的孩子到處活動,對事情有好奇的時候腦癱的孩子不會,正常孩子愛哭愛鬧愛笑的時候腦癱的孩子反應也很木訥。
  • 黃山8歲腦癱女孩7歲學會走路 今年秋季開學入讀一年級
    「爸爸」宣立軍在辦公室教可可看書認字12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這些孤殘孩子的生活現狀怎樣?日前,記者走進屯溪區社會福利院(兒童院),近距離感受他們的生活。「她患有腦癱,剛出生時被人發現丟在火車站,2008年9月進入福利院,之前常年臥床,通過不斷的康復治療,去年才學會走路,會簡單的語言交流,今年9月入讀市特殊教育學校培一年級。」宣立軍說,可可現在上下樓梯還差一點,上廁所也需要人幫忙,因為學校就在福利院隔壁,護理員每隔一小時就要去學校看她一次,平時有空還要堅持康復訓練。
  • 寶寶踮腳走路情況長期不消失 需警惕腦癱
    作者:寶寶知道 真圓寶寶踮腳走路情況長期不消失 需警惕腦癱一般寶寶到10個月以後都不會滿足於翻身和爬行,而會有學走路的強烈意願。寶寶到了學走路的年齡,很多家長就會發現,寶寶走路的時候總是喜歡踮著腳,扶著桌子的時候踮著腳,領著寶寶走的時候也踮著腳,家長們就該疑惑了,寶寶走路的時候喜歡踮著腳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是不是正常的呢?大部分寶寶踮腳走路是屬於正常的醫生指出,如果寶寶在學步時,偶爾出現踮著腳尖走路,是正常的。
  • 我的孩子什麼時候能走路?| 長和大蘊育兒科普
    為什麼我的孩子還不會走路?我的孩子什麼時候會走路?比如腦癱孩子在不同發育階段的能力如何?在達到不同階段發育階段所花的時間?孩子探索自身和環境的意志和積極性?孩子的撫養環境?我們先來談談孩子在身體發育不同階段所能達到的能力,也就是我們所謂的裡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