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是指由於神經中樞受損所引起的、一組影響運動的疾病。它是永久性的、但並非一成不變的,通常是由於在出生前後發育中的大腦損傷,所導致的身體殘疾。腦癱可能只是輕微的,只會對一個人的日常生活造成輕微的幹擾;它也可能很嚴重,影響到整個身體,並嚴重影響人的日常活動。
腦癱的孩子能不能學會走路,這可能是所有腦癱孩子的父母最為關注的問題。對於孩子來說,行走不僅是功能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但對於腦癱孩子來說,能夠行走與否其實只是其中的一個需要,還有其他很多功能其實比行走更為重要。讓一個腦癱的孩子擁有健康而獨立的生活,以下幾個方面尤為重要:
1. 愛自己,對自己有充分的自信心;
2. 與他人保持交流、溝通和良好關係的能力;
3. 自我照顧的能力,比如吃飯、穿衣、如廁;
4. 獨立移動位置的能力;
5. 如果可能,獨立行走的能力。
作為醫護人員,我們必須讓家長和孩子明白,行走對於腦癱的孩子而言,並非最為重要的技能和需要,也並非首要的需求。在孩子能夠獨立行走之前,她首先要有良好的控制頭部的能力,無需幫助而獨立坐穩的能力,以及站立位維持平衡的能力。
大多數腦癱的孩子都在努力嘗試學習行走,儘管他們總是比正常孩子要晚的多。通常而言,孩子的神經中樞受損害越少,她越能夠儘早地學會獨立坐穩。而如果一個腦癱的孩子能夠在2歲之前無需幫助而獨立坐穩的話,雖然不能排除一些其他幹擾因素的存在,但她以後學會獨立行走的可能性則越大,儘管這個時間可能會是5歲、7歲、10歲、乃至更晚,但終有一天!
但是必須承認,有一些嚴重腦癱的孩子,可能終生都不能行走。作為醫護人員和孩子的父母,都必須能夠面對和接受這個現實;但這並不代表著孩子不能夠獲得一些生活能力的進步和改善。無論孩子未來是否有一天能夠站起來行走,她都必須掌握移動自己肢體和軀幹位置的能力。而有許多方法可以幫助孩子行走或移動自己的位置,從而到達她們想要到達的位置,這些方法包括輪椅、滑板車、助行器、手控-腳踏三輪車等等。
下面的圖是對腦癱孩子獨立坐穩能力的評估。家長們可以參照來對自己的孩子進行評估。而我們上面也提到了,如果一個腦癱的孩子能夠在2歲前獨立坐穩,那麼她未來學會行走的可能性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10月齡以上的孩子,坐的時候如果身體倒向一側而完全不會用手去掌握平衡,則定義為平衡能力差。
如果孩子在坐的時候,輕推她的身體,她能用雙手來掌握平衡,則定義為平衡能力良。
如果輕推孩子的身體,她能靠彎曲身體來掌握平衡而無需用手,則定義為平衡能力好。
祝福所有的腦癱孩子們,能夠有一個獨立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