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有多種多樣的民族特色,尤其在美食方面,許許多多的基因已經深深根植於人們的骨髓,難以割捨,其中,醃菜就是這樣一個符號;不管是叫做鹹菜,醃菜,抑或是泡菜,都算做是醃菜的一種,而國人對於醃菜的情感也各不相同
對於材料的選擇,範圍也是極廣的,從生薑,到黃瓜,再到萵筍,白菜,蘿蔔,凡是你能想到的,基本上都被做成了醃菜,其根源在於「醃」制食物易於冬季保存,後來便逐漸成為一種飲食文化;在南方,儘管地域,選材存在千差萬別,但對於它它的喜愛確實相同的
杭州冬醃菜:到了每年的9月,10月,傳統的杭州百姓開始了醃菜的製作,一層鹽一層菜,也不用去掉老葉子,全鋪好了,就開始踩;完了以後,蓋上竹篾編制的網,壓上石頭,等上一個月的光景,醃製的冬醃菜也就好了,隨吃隨取,一般可配白粥食用,或者與冬筍爆炒,口感清脆
上海醃雪菜:雪菜也叫雪裡蕻,是用新鮮的雪裡蕻的根莖醃製而成,南北方都有,而在上海,將其製作成各種面點和菜餚,最為大家所熟悉的就是雪菜肉絲麵。雪菜醃製也比較方便,撈出來後,切碎,炒,拌,做湯皆可,是做飯佳菜,一口下去,有著絕妙的口感
武漢水蘿蔔:其實在武漢,可醃製的蔬菜非常多,像筒子白啊,水蘿蔔啊等等,經過半個月到一個月的發酵,這些蔬菜便像是被施予了魔法,瞬間化腐朽為神奇,成為了絕佳的下飯菜。冬日武漢的酸蘿蔔便是其中的代表,寒冬,在武漢的市井街頭飯桌上,總能找到酸蘿蔔,似乎少了便是無味的
成都泡菜:而四川,作為天府之國,其特色醃菜是泡菜,新繁泡菜是其中的代表。撈出一份泡菜,舀上一勺紅油海椒,再撒上一點點白糖和些許味精,那味道簡直不擺了,陳香與鮮爽,不由得讓人多吃一碗飯才作罷。一般分為滾水菜和深水菜,主要是根據時間決定,滾水泡菜又稱洗澡泡菜
重慶榨菜:川渝不分家,之前便是與四川一體的,而重慶涪陵榨菜與四川眉山泡菜也是井鹽醃製的醃菜姐妹花,有別於泡菜的鹽水浴法,榨菜是鹽粒醃製而成——洗乾淨,脫水後,醃製即可;其中榨菜與法國酸黃瓜,德國甜酸甘藍並稱為世界三大醃菜
昆明茄子鮓:雲南人家最為常見的醬菜——茄子鮓,鮓泛指鹽醃食品。茄子鮓是雲南一種傳統的醬菜,尤其在昆明地區最為常見。每到秋天,當地人將茄子切成手指粗細的長條,掛起晾曬,不用太幹。然後隔水蒸,熟了以後拌上米麵,八角,花椒等香料,置於陶罐密封,少則幾月,多則幾年,開罐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