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關注公眾號:《網易輕鬆一刻工作室》】
俗話說:「何以解憂,唯有稀粥。鹹菜配粥,憂愁無蹤。」
雖然現在物質條件好了不少,但以前清粥小菜的日子,也過得有滋有味的。
放眼祖國各地的醃菜缸子,榨菜蘿蔔乾鹹白菜乾菜筍雪裡蕻酸菜鹹竹筍五香大頭菜應有盡有。
熱饅頭片抹玫瑰腐乳、小米粥就大頭菜、熱乾麵配蘿蔔乾……
離了這些小鹹菜,吃饅頭喝粥還真就少了那味呢,上面的幾種小菜你吃了不少吧?
【酸菜派】
中國的幾種鹹菜,從北方說起,典型的是東北的酸菜。
東北成批醃酸菜,是一件賊有儀式感的事情,無論是家裡醃菜還是集體醃菜,那酸臭的味道都是鋪天蓋地,撲面而來。
所以在一整個冬天裡,東北人家的餃子基本就兩種餡:豬肉白菜和豬肉酸菜。
其實外國人也是愛吃鹹菜的,與東北人一樣,德國的酸菜也十分出名,它倆可以算是表親關係。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德國和東三省在地理位置上處於同一緯度,德國是北緯47-55度,東三省是北緯48-55度。
在蔬菜大棚沒有普及的時代,中高緯度地區的人民在漫長冬日裡要想吃點蔬菜,很大程度上要仰仗耐儲藏、能過冬的大白菜、圓白菜等「過冬菜」,為了進一步延長蔬菜的保質期,人們就想到了醃製這一方法。
與東北酸菜不同的是,德國酸菜在醃製前要加鹽「殺」掉一部分水分,再轉移到密封罐裡。
德國酸菜的醃製時間比起東北酸菜的醃製時間要短,它只需要3天-2周,但東北酸菜至少要醃製1月以上,而且德國酸菜在醃製好了之後是可以直接食用的。
吃法可以是烤香腸配酸菜、豬排配酸菜、土豆酸菜湯等,因為酸菜很爽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給大魚大肉解膩。
【橄欖派】
「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有潮人的地方就有潮菜」,橄欖菜在潮汕地區雖然比不上什麼牛肉火鍋、炒米餜,但也是「潮人們」愛到不行的雜鹹小菜。
在歐洲,橄欖也是製作鹹菜的重要原料。
《致命女人》裡渣男Rob以「沒有橄欖的馬提尼就不是真正的馬提尼」為由,百般勸說彈鋼琴正在興頭上的老婆去幫他找油橄欖,足以見得小小一顆油橄欖所帶來的致命風味。
至於油橄欖的吃法,就更是千姿百態啦,整顆油橄欖和奶酪串在一起就是一道下酒好菜。
義大利人會把雞肉、油橄欖、甜椒、番茄燉在一起製成獵人燴雞,一想到這種酸甜中夾帶著鹹香的燉菜就忍不住流口水哇。
【泡菜派】
如果不是四川泡菜,東北八寶醬菜,很多老外都不會記得,泡菜的起源是在中國。
雖然泡菜起源於中國,但在韓國,泡菜文化可以說是達到了極致。
另外,日本也有吃泡菜的習慣。
對老外的了解來說,一般泡菜都是在韓國吃的比較多,像什麼泡菜海鮮鍋,濃鬱的味道讓人垂涎欲滴!
最後總結一下:在吃小鹹菜這件事情上,全世界人民都不曾掉隊!
學冷知識,就在《胖編小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