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徐匯濱江又將增添一個新的公共文化藝術活動中心——歷時一年多改造的上海油罐藝術中心將於今年3月23日對公眾開放。對於工業遺存的改建,拉近了城市記憶與藝術之間的距離。在西岸,親近與感受當代藝術、感受藝術與自然、感受藝術與城市的美好關係。
圖說:上海油罐藝術中心將於下月對公眾開放 主辦方供圖
上海油罐藝術中心位於西岸的核心區域,斜對面便是西岸藝術中心,東臨黃浦江,西至龍騰大道,南近龍耀路隧道,與改建自機場大機庫的餘德耀美術館、源自碼頭的龍美術館、從飛機製造廠廠房變身而來的西岸藝術中心等共同構築了一個黃浦江畔的藝術走廊。
轉身與工業遺存相遇
構成油罐藝術中心的五個圓柱體油罐,最初隸屬於中國最早建成的機場——上海龍華機場,機場在1966年停止使用,油罐就被保存下來。原本的儲存功能要求油罐內部空間開闊,挑高15米以上,內部空間擁有極具工業特點的穹頂以及曲面圓周空間。步入其中,三號罐的屋頂還開有一個圓形的天窗,遙遠的光線從觀眾的頭頂引入,令人遐想。
圖說:油罐外部 主辦方供圖
整個藝術中心的廣場區域分為兩個部分:城市廣場和草坪廣場。城市廣場位於核心建築群之內,走出美術館便可欣賞噴泉。按照規劃,1號罐將提供現場娛樂表演的小劇場,2號罐將改建為全球首家開設在油罐內部的江景餐廳,3號罐將作為大型藝術裝置的展館,通過天窗將室外氣候引入室內,成為既能曬太陽也會下雨的場館,4號罐共三層,5號罐二層,將改造為美術館展會廳,主推當代藝術。具體功能在試運營前後還會有所調整。五個油罐之間,由如茵的綠草連接,巨大的草坪一直延伸到江邊。自然起伏的坡度,令身臨其中者有漫步田園之感,轉身與大半個世紀前的工業遺存相遇,步入其間,頃刻就能感受到當代藝術的動感魅力。
圖說:油罐前身 主辦方供圖
希望藝術走近所有人
3月23日,三個同時亮相的展覽將為上海油罐藝術中心揭幕。當今最火的藝術團體TeamLab(團隊實驗室)就把在上海的首個大展「油罐中的水粒子世界」定在了這裡的5號罐。並為這個空間量身定製了一座大瀑布。
這個展覽將超越人與作品的邊界,受到來訪者的一舉一動影響而不斷變化,組成巨型壯觀的互動,還將會有相互連接的「花海」「四季」「瀑布」「巨浪」。展廳內部空間開闊,最高處挑高15米以上,十分適合大型的藝術裝置。
TeamLab的沉浸式觀展模式,最恰當的地方,就是尋找到360度的全景環幕。而敦實的油罐圓柱體,仿佛是為這場大秀度身定製。在上海要找到這樣一座獨一無二的環繞式的當代藝術展館並不容易,因此該團隊一眼相中了這塊場地。
圖說:teamLab:油罐中的水粒子世界 主辦方供圖
另外兩個展覽一個是《建立中》,參與的藝術家中有丁乙、何翔宇、胡曉媛、賈藹力、劉小東、唐狄鑫、徐震、嚴培明、楊福東、曾梵志、張培力、張曉剛等。作為中國著名收藏家,喬志兵是他們的老朋友,也是這些藝術家作品的收藏人。另一個是阿德裡安·比亞爾·羅哈斯個展,展覽引言頗有點哲學與科幻的色彩:「有時候你會想,在一個相互連接的宇宙中,誰在夢到誰?」油罐藝術中心在上海去年舉辦的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短暫露面,迎接全球的科技大腕在這裡聚首。
油罐藝術中心創辦人喬志兵表示,藝術中心未來就是希望能夠打造一個平臺,讓觀眾能夠和自然、和城市、和當代藝術更為貼近;中心的目標觀眾就是最廣大的市民,也希望所有人都能夠享受藝術、走進藝術。(新民晚報記者 徐翌晟 樂夢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