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大油罐下月變身藝術中心,沉浸式觀展模式不來體驗一下嗎?

2020-12-24 新民晚報

上海徐匯濱江又將增添一個新的公共文化藝術活動中心——歷時一年多改造的上海油罐藝術中心將於今年3月23日對公眾開放。對於工業遺存的改建,拉近了城市記憶與藝術之間的距離。在西岸,親近與感受當代藝術、感受藝術與自然、感受藝術與城市的美好關係。

圖說:上海油罐藝術中心將於下月對公眾開放 主辦方供圖

上海油罐藝術中心位於西岸的核心區域,斜對面便是西岸藝術中心,東臨黃浦江,西至龍騰大道,南近龍耀路隧道,與改建自機場大機庫的餘德耀美術館、源自碼頭的龍美術館、從飛機製造廠廠房變身而來的西岸藝術中心等共同構築了一個黃浦江畔的藝術走廊。

轉身與工業遺存相遇

構成油罐藝術中心的五個圓柱體油罐,最初隸屬於中國最早建成的機場——上海龍華機場,機場在1966年停止使用,油罐就被保存下來。原本的儲存功能要求油罐內部空間開闊,挑高15米以上,內部空間擁有極具工業特點的穹頂以及曲面圓周空間。步入其中,三號罐的屋頂還開有一個圓形的天窗,遙遠的光線從觀眾的頭頂引入,令人遐想。

圖說:油罐外部 主辦方供圖

整個藝術中心的廣場區域分為兩個部分:城市廣場和草坪廣場。城市廣場位於核心建築群之內,走出美術館便可欣賞噴泉。按照規劃,1號罐將提供現場娛樂表演的小劇場,2號罐將改建為全球首家開設在油罐內部的江景餐廳,3號罐將作為大型藝術裝置的展館,通過天窗將室外氣候引入室內,成為既能曬太陽也會下雨的場館,4號罐共三層,5號罐二層,將改造為美術館展會廳,主推當代藝術。具體功能在試運營前後還會有所調整。五個油罐之間,由如茵的綠草連接,巨大的草坪一直延伸到江邊。自然起伏的坡度,令身臨其中者有漫步田園之感,轉身與大半個世紀前的工業遺存相遇,步入其間,頃刻就能感受到當代藝術的動感魅力。

圖說:油罐前身 主辦方供圖

希望藝術走近所有人

3月23日,三個同時亮相的展覽將為上海油罐藝術中心揭幕。當今最火的藝術團體TeamLab(團隊實驗室)就把在上海的首個大展「油罐中的水粒子世界」定在了這裡的5號罐。並為這個空間量身定製了一座大瀑布。

這個展覽將超越人與作品的邊界,受到來訪者的一舉一動影響而不斷變化,組成巨型壯觀的互動,還將會有相互連接的「花海」「四季」「瀑布」「巨浪」。展廳內部空間開闊,最高處挑高15米以上,十分適合大型的藝術裝置。

TeamLab的沉浸式觀展模式,最恰當的地方,就是尋找到360度的全景環幕。而敦實的油罐圓柱體,仿佛是為這場大秀度身定製。在上海要找到這樣一座獨一無二的環繞式的當代藝術展館並不容易,因此該團隊一眼相中了這塊場地。

圖說:teamLab:油罐中的水粒子世界 主辦方供圖

另外兩個展覽一個是《建立中》,參與的藝術家中有丁乙、何翔宇、胡曉媛、賈藹力、劉小東、唐狄鑫、徐震、嚴培明、楊福東、曾梵志、張培力、張曉剛等。作為中國著名收藏家,喬志兵是他們的老朋友,也是這些藝術家作品的收藏人。另一個是阿德裡安·比亞爾·羅哈斯個展,展覽引言頗有點哲學與科幻的色彩:「有時候你會想,在一個相互連接的宇宙中,誰在夢到誰?」油罐藝術中心在上海去年舉辦的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短暫露面,迎接全球的科技大腕在這裡聚首。

油罐藝術中心創辦人喬志兵表示,藝術中心未來就是希望能夠打造一個平臺,讓觀眾能夠和自然、和城市、和當代藝術更為貼近;中心的目標觀眾就是最廣大的市民,也希望所有人都能夠享受藝術、走進藝術。(新民晚報記者 徐翌晟 樂夢融)

相關焦點

  • 油罐變身藝術空間 teamLab上海首展
    有沒有想過在「油罐」中觀賞一場展覽呢?近日,來自日本的著名藝術團隊teamLab於上海的首展在油罐藝術中心開幕,正式對公眾開放,同時也標誌了這一坐落在上海徐匯區西岸核心區域、經歷6年設計與改造的藝術空間的投入使用。
  • 上海油罐藝術中心將舉辦teamLab最新大展
    2019年3月23日,teamLab將在上海標誌性的油罐藝術中心舉辦大型沉浸式展覽:「油罐中的水粒子世界」。在該展覽中,既有的油罐空間將被轉變為一個充滿互動感的、不斷變化的裝置,旨在探索人與人之間的連接性,以及人與世界之間的一種超越既有限制的全新關係。「teamLab:油罐中的水粒子世界」展覽模糊了藝術作品之間、藝術作品與人之間以及各種既定事物之間的界限。
  • 上海油罐藝術中心後天開放,三大當代藝術展揭幕
    曾經的龍華機場「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了解到,該項目由建築師李虎及其團隊「OPEN」建築事務所設計,將廢棄的五個機場儲油罐改造為美術館及多功能的展覽,並以一個「超級表面 (super-surface)」,即覆土綠化的一個新地面,將五個獨立的油罐「連接」起來。
  • 上海徐匯西岸的油罐藝術中心昨天正式開館
    據《勞動報》報導,上海又誕生一個新的藝術地標。坐落於徐匯西岸的油罐藝術中心歷經6年設計與改造昨天正式開館。  油罐藝術中心主體由5個巨大的純鋼板結構航油油罐組成,坐落於中國最早的機場———龍華機場原址,部分油罐體高達15米的內部空間被完整地保留並變身為藝術與生活的載體,這些銘刻油罐的工業記憶和原始美感的空間可用於進行大型特定場域藝術創作。部分油罐空間被改造,可用於多重形式的藝術作品展示。
  • ETERNAL NATURE:韓國沉浸式新媒體藝術作品展
    隨著「夜遊經濟」「沉浸式體驗」帶來的高效收益逐漸成為現代經濟發展的新動力。靈山小鎮·拈花灣藉助一系列沉浸式夜遊項目,吸引了大量遊客,一躍成為國內夜間經濟發展標杆。其核心夜遊產品《禪行》是一場行進式的大型禪文化體驗活動,集觀賞、互動、體驗、巡遊於一體,實現了禪文化的創造性利用和創新型轉化,獲得了廣泛大眾的認可。《禪行》夜遊演藝產品大大帶動了景區酒店、商鋪等收入,推動了景區的各項消費,成功拉動了全景區的收入增長。《天漢傳奇》是國內最大規模的夢幻史詩水上大秀。
  • 百度聯手UCCA Lab打造沉浸式藝術體驗展 既能看展還能當「藝術家」
    當你走進一個展廳,欣賞著眼前的藝術品,被它獨特的美所吸引,於是向前走,想更近距離的欣賞它時,它卻突然羞澀的散開……這樣的沉浸式互動不是童話故事,而是近期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大展的日常——9月26日,百度作為首席AI技術合作夥伴的「非物質 / 再物質:計算機藝術簡史」大型群展在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正式開啟。
  • 油罐藝術中心後天開放,一大波內景圖、視頻先睹為快
    經過2年的等待,由5個大油罐華麗變身的「油罐藝術中心」將於後天(23日)正式對外開放!徐匯區新聞辦說,該中心佔地超過60000㎡,集展覽、綠地、教育中心和餐廳於一體。那麼,油罐內部究竟長啥樣?一起來先睹為快!
  • 沉浸式藝術展,「打卡」之後呢?
    這其中,名家大師展和沉浸式藝術體驗展在當下無疑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青睞,而6月22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的「心靈的暢想——梵·高藝術沉浸式體驗」(以下簡稱「梵·高展」)則將這兩類展覽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也正因此,在國博一樓大廳等待進入展廳的觀眾隊伍排成了長長的好幾列。
  • 上海中心展覽館年度大展《三體時空沉浸展》盛大開幕
    三體時空沉浸展以《三體》系列科幻IP為核心內容,用超大開放空間,融合科技美學與內容創新,首次呈上一場線下沉浸式體驗盛宴,為市民提供新世紀20年代科幻視覺展覽新體驗。即日起,展覽將在上海中心展覽館面對公眾開放,為期一年。
  • 5個油罐設計成的藝術中心開放啦 上海的人有福了
    2019年3月23日,上海油罐藝術中心正式對公眾開放,同時開幕三個展覽。位於徐匯濱江西岸的藝術中心主體由 5 個純厚鋼板結構航油油罐,經 OPEN 建築事務所改造設計而成。整片改造場區將集展覽空間、廣場、花園、綠地、書店、教育中心和餐廳等於一體。
  • 文化資訊|國博首次舉辦高科技沉浸式體驗展,帶我們聚焦「梵谷藝術」
    鄭堂輝介紹,一公斤樹的汁液要一千棵樹來供應,所以它很珍貴,它有天然的粘著劑跟美麗的光澤,採下來以後必須密封送到我們的陰乾室,然後擺個玻璃板,把生漆攤開攪拌一下,這樣第二層、第三層、第四層,這樣一層一層地堆漆,最終到達匠人希望的厚度,再把玻璃打掉切割出來,就是材料板,然後加水慢慢修、慢慢磨,可以磨出你自己喜愛的工藝,漆在玻璃上,這個叫做「千層堆漆創意工藝品」。
  • 沉浸式體驗×旅遊|科技、文化、藝術、創意的交融
    特別是在文旅項目上,沉浸式旅遊更是風靡起來。在全息投影技術、裸眼3D技術、互動體驗技術、數字動畫技術、5G、AI、AR、VR、MR、人工智慧等高新技術的助推下,沉浸式數字藝術展覽,沉浸式數字藝術演藝,沉浸式數字藝術戲劇等產品層出不窮。應用場景也從城市轉戰旅遊景區,成為文旅項目吸引人氣的新選擇。
  • 上海油罐藝術中心正式開放,建築物和展覽都值得一看
    3 月 23 日起,上海油罐藝術中心正式對公眾開放,同時開幕三個展覽。 位於徐匯濱江西岸的藝術中心主體由 5 個純厚鋼板結構航油油罐,經 OPEN 建築事務所改造設計而成。整片改造場區將集展覽空間、廣場、花園、綠地、書店、教育中心和餐廳等於一體。
  • 藝術的「上海時間」⑥|藝術特展真的「網紅化」了嗎
    此後,原上海飛機製造廠廠房被改建為西岸藝術中心,除了每年舉辦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藝術與設計創新未來教育博覽會外,一些品牌發布也選在此處,西岸藝術中心對面,上海攝影藝術中心在2015年建成開館。隨著2019年西岸美術館、上海油罐藝術中心開放,2020年西岸藝島的建成,西岸已經建立起了國際級公共文化場館群,尤其在每年11月的上海藝術季期間,西岸更是引動全城,成為公眾參與藝術活動的最熱目的地。
  • 日本網紅展——teamLab 個展降臨魔都全新藝術地標
    如果細數一下這幾年能夠刷爆朋友圈的「網紅展」的話,teamLab 的展絕對能入選刷屏指數前三。 而最近 teamLab 更是東京上海兩地連開大展,還不知道這個神奇藝術團隊的話,就讓 mars 提前幫你劃下重點。 //關於 teamLab// 與其說 teamLab 是一個藝術團隊,他們其實更像是一個技術團隊。
  • 沉浸式商業革新
    實體商業需要新體驗簡單來說,沉浸式體驗就是利用人的感官體驗和認知體驗,營造氛圍讓參與者享受某種狀態。實體商業的沉浸度,從某些層面而言成為商業中心線上線下流量爭奪戰的關鍵競爭力。這一階段的沉浸式商業,不僅僅是視聽的結合和美感的享受,更是通過全感官的投入,給予消費者全然不同的體驗。「沉浸+」如何為商業空間加分「沉浸+」將跨界玩出了各種花樣,而這些頭部玩家的「沉浸式商業」模式也為復甦中的實體商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參考。
  • 沉浸式展覽體驗別樣「國潮」感受
    近年來,全球沉浸式產業呈現井噴式發展。據不完全統計顯示,僅僅7年時間,國內沉浸體驗項目就高達100多項,覆蓋了12大細分產業和34類業態。不管是在大型商場還是在線下主題巡展,角色扮演的沉浸式戲劇、VR主題樂園、還是沉浸式數字藝術展覽,這些實景與VR、AR、光雕等技術結合的「沉浸式體驗」正不斷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沉浸式的概念起源於沉浸式戲劇,觀眾不是坐在觀眾席上,而是起身隨劇中人物行走互動,身份從「參觀者」變成「參與者」,獲得全然不同的欣賞體驗。
  • 【規劃】徐匯濱江油罐藝術公園明年初建成!
    徐匯區新聞辦發布說,油罐藝術公園共佔地6萬餘平方米,其中室內建築面積達1萬餘平方米,將集展覽空間、廣場、花園、綠地、書店、教育中心和餐廳於一體。4個戶外展區中,星美術館原址為上海早期專門從事貨物轉運的南浦火車站;雲錦路跑道公園改建自原龍華機場的飛機跑道;油罐藝術公園則改建自原中航油的五座儲油罐。好期待!
  • 炫酷的沉浸式裝置藝術 超乎想像的震撼
    其實這就是一種沉浸式藝術,「沉浸式藝術裝置」是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它可以通過燈光、置景、全息多媒體等各種渲染手法,可為遊客打造多角度的場景化環境,產生令人震驚的視覺衝擊,讓遊客在旅遊體驗過程中,更具有多維度的沉浸式體驗感。 大型蝴蝶光影藝術裝置「希望之蝶」近日亮相中國香港。
  • 藝術的「上海時間」⑥ | 藝術特展真的「網紅化」了嗎
    隨著2019年西岸美術館、上海油罐藝術中心開放,2020年西岸藝島的建成,西岸已經建立起了國際級公共文化場館群,尤其在每年11月的上海藝術季期間,西岸更是引動全城,成為公眾參與藝術活動的最熱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