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間一壺酒
中國古代有一成語叫皇天后土,意思指天地神祗。皇天:古代稱天;后土:古代稱地。指天地。舊時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萬物。皇天后土一詞,出自 《尚書·武成》。書中記載:「予小子其承厥志,底商之罪,告於皇天后土。」
后土信仰源於中國古代對土地的崇拜。《禮記·郊特牲》載:大地承載萬物,上天垂示景象,從大地取材,從上天取法,因此尊崇天而親於地。所以教化民眾善良回報。 古代人們生括有賴於地,故「親於地」,並加以「美報、獻祭」,遂有「后土」崇拜。
保存在今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后土祠內的《歷代立廟致祠實跡》碑記載:「軒轅氏祀地祗掃地為壇與脽上」。黃帝「掃帝為壇」的「掃」字在古漢語裡就有祭祀的意思,這種含義和觀念流傳至今。
據史書記載,自軒轅黃帝「掃地為壇祭后土」至宋真宗皇帝,先後有8位皇帝共24次在后土祠祭祀,其中漢武帝祭祀后土7次並留下了千古絕唱《秋風辭》。
汾陰后土祠,位於萬榮縣西南40公裡處黃河岸邊廟前村北,是中華神州大地上最古老的祭祀后土(地母)的祠廟。到漢代,已形成制度,每三年皇帝都要來舉行大祀。
萬榮縣位於汾河與黃河交匯處的黃河東岸,隸屬於山西省運城市,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
其文化底蘊深厚,共有稷王山塔、八龍寺塔、旱泉塔、壽聖寺塔、稷王廟、萬榮東嶽廟、萬泉文廟、薛瑄家廟、萬榮后土廟、李家大院等10處勝跡。
萬榮的東嶽廟,即泰山神廟,是祭掃東嶽泰山之神的地方、供奉的是東嶽大帝「黃飛虎」。廟為坐北向南,南北長212米,東西寬50米。中軸線上現存的建築有飛雲樓、午門、獻殿、香亭、正殿和閻王殿等。其中的飛雲樓,構築精巧,巍峨壯觀。
李家大院位於萬榮縣閆景村,是清末民初晉南首富李子用的私人宅院。李家大院有院落7組,房屋146間,共佔地125畝,面積相當於10個喬家大院。李家大院的西院整個建築還呈現出歐洲「哥德式」建築風格,呈現出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藝術特點。
萬榮笑話是萬榮縣榮河鎮土生土長的地方民間口頭文學,它生動有趣,機智幽默,來源於人們生活中的諧趣言行,是萬榮及河東地區群眾的口頭創作,廣泛地流傳於山西及全國的許多省市。
文化產業開發上,萬榮縣著力打造「中華笑城·歡樂萬榮」這一地域文化品牌,同時成立了萬榮笑話戲劇研究所、職工笑話藝術團、萬榮笑話演藝中心等,編排了獨具特色的萬榮笑話劇等。
笑話博覽園位於李家大院北側,是以笑文化為載體的娛樂園,由「歡樂廣場」、「笑話王國」、「蘋果娃樂園」等主題片區組成。走進笑博園,笑話噴泉、笑話舞臺、笑話廣場和以雕塑形式展示的萬榮笑話「智慧園」和「開心園」分布其中。
萬榮境內現存萬榮笑話、董永傳說、西村抬閣、萬榮花鼓等4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另有后土文化、軟槌鑼鼓、萬榮麵塑、鑼鼓雜戲等9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萬榮歷史上的名人有不少。如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謀略家張儀,兩次為秦相,前後共11年,亦曾兩次為魏國國相。位列初唐四傑之首的王勃也是萬榮人。
萬榮縣為「酥梨之鄉」,孤山梨肉脆多汁,酸甜可口,風味芳香優美,色澤黃亮如金,故名「金梨」,個大、皮薄、汁多,曾為宮廷貢品。孤山金梨在名特優果品展銷會上獲「中華名果」稱號。
參考資料:《萬榮縣誌》等。喜歡文章,請點關注、收藏或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