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皇天后土啥意思?為何山西這個縣先後有8位皇帝來此祭祀?

2020-12-20 史間一壺酒

文/史間一壺酒

中國古代有一成語叫皇天后土,意思指天地神祗。皇天:古代稱天;后土:古代稱地。指天地。舊時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萬物。皇天后土一詞,出自 《尚書·武成》。書中記載:「予小子其承厥志,底商之罪,告於皇天后土。」

后土信仰源於中國古代對土地的崇拜。《禮記·郊特牲》載:大地承載萬物,上天垂示景象,從大地取材,從上天取法,因此尊崇天而親於地。所以教化民眾善良回報。 古代人們生括有賴於地,故「親於地」,並加以「美報、獻祭」,遂有「后土」崇拜。

保存在今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后土祠內的《歷代立廟致祠實跡》碑記載:「軒轅氏祀地祗掃地為壇與脽上」。黃帝「掃帝為壇」的「掃」字在古漢語裡就有祭祀的意思,這種含義和觀念流傳至今。

據史書記載,自軒轅黃帝「掃地為壇祭后土」至宋真宗皇帝,先後有8位皇帝共24次在后土祠祭祀,其中漢武帝祭祀后土7次並留下了千古絕唱《秋風辭》。

汾陰后土祠,位於萬榮縣西南40公裡處黃河岸邊廟前村北,是中華神州大地上最古老的祭祀后土(地母)的祠廟。到漢代,已形成制度,每三年皇帝都要來舉行大祀。

萬榮縣位於汾河與黃河交匯處的黃河東岸,隸屬於山西省運城市,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

其文化底蘊深厚,共有稷王山塔、八龍寺塔、旱泉塔、壽聖寺塔、稷王廟、萬榮東嶽廟、萬泉文廟、薛瑄家廟、萬榮后土廟、李家大院等10處勝跡。

萬榮的東嶽廟,即泰山神廟,是祭掃東嶽泰山之神的地方、供奉的是東嶽大帝「黃飛虎」。廟為坐北向南,南北長212米,東西寬50米。中軸線上現存的建築有飛雲樓、午門、獻殿、香亭、正殿和閻王殿等。其中的飛雲樓,構築精巧,巍峨壯觀。

李家大院位於萬榮縣閆景村,是清末民初晉南首富李子用的私人宅院。李家大院有院落7組,房屋146間,共佔地125畝,面積相當於10個喬家大院。李家大院的西院整個建築還呈現出歐洲「哥德式」建築風格,呈現出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藝術特點。

萬榮笑話是萬榮縣榮河鎮土生土長的地方民間口頭文學,它生動有趣,機智幽默,來源於人們生活中的諧趣言行,是萬榮及河東地區群眾的口頭創作,廣泛地流傳於山西及全國的許多省市。

文化產業開發上,萬榮縣著力打造「中華笑城·歡樂萬榮」這一地域文化品牌,同時成立了萬榮笑話戲劇研究所、職工笑話藝術團、萬榮笑話演藝中心等,編排了獨具特色的萬榮笑話劇等。

笑話博覽園位於李家大院北側,是以笑文化為載體的娛樂園,由「歡樂廣場」、「笑話王國」、「蘋果娃樂園」等主題片區組成。走進笑博園,笑話噴泉、笑話舞臺、笑話廣場和以雕塑形式展示的萬榮笑話「智慧園」和「開心園」分布其中。

萬榮境內現存萬榮笑話、董永傳說、西村抬閣、萬榮花鼓等4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另有后土文化、軟槌鑼鼓、萬榮麵塑、鑼鼓雜戲等9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萬榮歷史上的名人有不少。如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謀略家張儀,兩次為秦相,前後共11年,亦曾兩次為魏國國相。位列初唐四傑之首的王勃也是萬榮人。

萬榮縣為「酥梨之鄉」,孤山梨肉脆多汁,酸甜可口,風味芳香優美,色澤黃亮如金,故名「金梨」,個大、皮薄、汁多,曾為宮廷貢品。孤山金梨在名特優果品展銷會上獲「中華名果」稱號。

參考資料:《萬榮縣誌》等。喜歡文章,請點關注、收藏或轉發。

相關焦點

  • 山西8縣8區被國家看中,將大力發展!快看有你家嗎?
    
  • 山西萬榮:物產豐富百果園
    被譽為中國現代蘋果產業10強縣的山西萬榮縣,一片片果林鬱鬱蔥蔥,一棵棵大樹碩果纍纍。近日,「情系革命老區·助力脫貧攻堅」萬榮縣招商引資(北京)宣介會在京召開,萬榮以其優美的環境、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獨具特色的產品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目光,吸引了社會各界投資26.5億元。
  • 【山西日報】大河之東,豐收在即
    兩水在此邂逅,長河落日圓的景觀便更顯幾分恢弘。秋風樓下,漢武帝的慷慨高歌猶在餘音繞梁,蕭牆碑前,宋真宗剛勁的真跡入木三分。 堯舜二帝時,專門有八個家族,負責祭祀后土這件事。夏商周三朝時,帝王每年都要在這兒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到漢文帝時,正式在這兒建廟。漢武帝時,把祭祀后土,列入國家祭祀的範疇。
  • 萬榮后土祠,歷代帝王看作皇天后土之地又祭拜又賦辭,如今被遺忘
    在黃河與汾河兩河交匯之處,有一座祭祀后土的皇家祠廟--萬榮后土祠,因歷史悠久,每年都吸引著無數的海外僑胞和華夏兒女前祭拜。山西萬榮后土祠裡有一座秋風樓,位於黃河邊的高臺上,因漢武帝《秋風辭》而得此名。來之前,特意在網上了解了下秋風樓。才知,歷代帝王都來過。其實后土祠的地位比秋風樓要高很多,而秋風樓在后土祠內,是后土祠的一處建築。這裡不得不說下后土祠,后土指大地母親,是我們中國最古老最原始的神。皇天后土中所說的「后土」指的就是后土聖母,是祭祀土地神的地方。
  • 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后土祭祀文化儀式成功舉辦
    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后土祭祀文化儀式現場黃河新聞網運城訊(記者杜雅森)「時維九月,歷屬秋分。晨曦靄靄、大河湯湯。潦水盡、冠疫絕、大河清、五穀豐,炎黃子孫、華夏兒女,敬備鮮花時果、五穀三牲,共聚脽上,同祭后土……」9月22日,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后土祭祀文化儀式在萬榮縣后土祠舉行,伏祈民安康、國富強、四海安、天下同。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后土祭祀文化儀式現場恭讀祭文「我是中國農民,愛黨愛國,誠信守法,勤勞節儉,崇文重教,樂善好施。
  • 清明掃墓為何先祭拜后土,後拜先祖?后土究竟是啥來歷?
    清明掃墓為何先祭拜后土,後拜先祖?后土究竟是啥來歷?清明時節雨紛紛,但是依然阻擋不了人們緬懷先祖的熱情。大家仍然像往常一樣,聚上同村的兄弟姐妹,興高採烈地來到墓碑前,進行祭祀。不過,在這舉國祭祀的日子裡,筆者發現了一個奇怪現象:人們掃墓時,通常是先祭拜后土,後拜先祖。這種現象在小時候就有,大人們也沒有說是為什麼,一到墓地便叫人先在后土前燒香。那時候還是小孩,只能按照大人的話去做,然後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種習慣。而且筆者發現,人們會把這種習慣一代一代地傳下去。
  • 我們總說「皇天在上,后土在下」,可知「皇天后土」是誰?
    皇天后土,實鑑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但是,我們是否又知道「皇天后土」指的又是麼呢?皇天即指道教神話中的皇天上帝、昊天上帝。舊時常用與「后土」並用,合稱天地。《左傳·僖公 十五年》:"君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實聞君之言。」
  • 清代祭祀的種類有一百多種,哪些必須是皇帝親自主持的?
    這個級別是最低的,有先醫、火神、炮神、北極佑聖真君、東嶽、都城隍、龍神、司土、司工、窖神、倉神、門神等,以及賢良祠、昭忠祠、雙忠祠、諸功臣祠等。群祀神祇比較多,規格也低,所以皇帝不親祭,均遣官祭。上面三個不同等級的祭祀,包含了很多內容,這裡無法一一進行描述,下面將幾個最重要的祭祀列舉說明:冬至祭天。冬至在古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有一種說法叫「冬至如大年」。為何把冬至當作重要的節日進行祭祀呢?因為在古人看來,冬至這天陰氣結束,陽氣開始回升,有「冬至陽升」之說。
  •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
    原來,漢語是活的,是有生命的。看完本書,你再也不會錯用、誤用和濫用中文了!「三更半夜」為何含有陰謀成分「五更」是漢代開始通行的夜間計時制度,一夜分為五個更次,每個更次大約兩個小時。「五更」也叫「五夜」,最初以甲、乙、丙、丁、戊命名,稱作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叫「五鼓」,更夫用鼓打更報時。宮廷巡夜的警衛交接班,都以五夜來劃分安排,聞鼓聲交接班。
  • 十八路諸侯為何打不贏董卓,這則成語故事道出關鍵原因
    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鑑之。」洪辭氣慷慨,聞其言者,無不激揚。自是之後,諸軍各懷遲疑,莫適先進,遂使糧儲單竭,兵眾乖散。這段記載的大意是:張邈立即召見臧洪並與之交談,便請臧洪去見兗州刺史劉岱、豫州刺史孔伷,結成了很好的關係。
  • 網友美文:滿族皇帝過年的祭祀活動
    於是,筆者春節前就開始整理這篇關於「皇帝過年」的文章。這裡也有不少學術問題,如祭祀神像,北京故宮和瀋陽故宮的看法和結論不相同,筆者均沒採用。希望能為有關人士和讀者做些參考。滿族皇帝過年有其鮮明的民族特色。皇家過年除了沿用漢族傳統的風俗外,還要舉辦朝賀、祭祀、家宴等大型活動,其中祭祀為主要內容。滿族早期信奉薩滿教,這是一種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
  • 成語「入幕之賓」是啥意思,背後的歷史典故引人深思,漲知識了!
    成語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也是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詞彙,但是有很多成語比較冷門,我們很少用到,但是背後的道理卻是每個人都應該學會的。想要學好成語,就應該讀懂成語背後的歷史典故,這樣才能更好的應用成語。今天我們給大家講解兩個成語,分別是入幕之賓和請君入甕,那麼這2個成語到底是什麼意思,讀懂背後的歷史典故,你就豁然開朗了!
  • 這兒的大殿皇帝常來,還有過場浩劫
    打從在這兒佔用了60多年的北京市少年宮騰退之後,這一修就是4年,到底修成啥樣了?大家都想一睹真容。在一個嚴寒的冬日,京範兒在多位朋友的推薦催促下,深入景山公園尋訪壽皇殿。長大後再來北京市少年宮是為兒子報英語輔導班,因為聽說這裡老師好又便宜,但是來晚了沒報上,依然只能默默羨慕。其實在曾經在這裡唱歌跳舞上課讀書的小夥伴們大概都不知道,自己身處的這座大殿有著怎樣的歷史,它們曾經是做什麼用的?這裡曾經來過多少位皇帝?實際上,這幾十年的使用已經對古建本身造成了不小的破壞,是時候恢復它的本來面貌了。
  • 泰山封禪的皇帝為何只有6位?1人拉低了標準,其他人不願與之為伍
    厥之有章,不必諄諄。依類託寓,諭以封巒——司馬相如中國有5000年的文化傳承,歷經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經歷了上百位皇帝。有明君自然也就會有昏君,在中國古代帝王為了加強自己的統治,都是以君權天授的理論來治理國家。
  • 清代吉禮的祭祀對象們
    滿族以軍事徵服入主中原,滿漢矛盾始終存在,而且少數民族向來被漢族視為夷狄,認為他們文明落後,所以清朝皇帝非常重視自己在漢文化方面的修養,以虔誠頻繁的祭天,來表示作為少數民族滿族的皇帝也完全稱職做天之子.勤職盡職地管理天下蒼生,愛護老百姓,比之漢族皇帝有過之而無不及。清代皇帝的口頭禪經常是「我朝敬天法祖,勤政愛民」,皇帝的遺沼中也要求下一代謹記「敬天法祖.勤政愛民」。
  • 此女在皇后裡面無人能比,先後嫁給6位皇帝,50歲還能迷倒李世民
    文/歷史陳年趣事此女在皇后裡面無人能比,先後嫁給6位皇帝,50歲還能迷倒李世民在古代,女子一般地位低下,美貌便成了她們改變自己命運的武器在中國五代唐朝這段時間,就有這樣一位貌美的女子。堪稱是皇后當中最厲害的阿,她一生嫁給六個皇帝,最後到了五十歲,還能迷倒李世民,她就是蕭美娘。蕭美娘自小就是沉魚落雁之貌,美貌過人的她,之後被陳朝皇帝看上,特將其納為妻子,可是陳朝很快就趨於滅亡,蕭美娘知道陳朝不保,所以她毅然離開了陳後主,投入了隋煬帝的懷中。
  • 乾隆是清朝「大」才子,他在奏摺上批了四個字,誰也不知道啥意思
    乾隆是個任何人都不可否認的「大」才子,小編之所以在大字上加了引號,道理簡單不複雜,因為乾隆皇帝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他不僅是個文學家,還是一個書法家,他還是一個精通漢、滿、蒙、藏和維族五種語言的語言學家,可是在清朝的時候,論文學他比不過紀曉嵐,論精通外語他比不過和珅,論書法他比不過劉墉,甚至用這句話來形容乾隆:幹啥啥都中,幹啥啥都松——一點都不過分。
  • 口裡有四面八方,是啥字?山西這個叫「圐圙」的地方火了,誰認識
    一個「口」字裡面有「四面八方」,是個什麼字?最近,山西的一個地名火了!這兩個從來沒見過的漢字,把不少網友給難住了!這倆字到底怎麼念?是啥意思?事情起因是,一位旅遊博主發了一張圖片,配文:這兩個字第一次,見誰認識?
  • 導遊帶團沒啥講了?!講有用的詩詞成語啊!!
    以上這幾個就是豐富你講解的,忽然來了一個有用的成語有用的: 幹戈是啥?武器啊,也就是要打仗,要死人的,是不友好的,玉帛是啥,是玉跟絲綢啊,我有絲綢你有玉,我喜歡你的絲綢,你喜歡我的玉,我們為什麼不停止殺戮,做生意呢?這成語出自什麼省我也不知道,總之這成語放在甘肅講,再合適不過了,你說是不是呢?還可以把玉簡單描述下【多多關照】 關:邊塞關口,照,進出關的身份憑證,出自嘉峪關。
  • 山西太原這個縣,縣名「詩情畫意」,是山西老陳醋發源地
    幾年前王菲演唱的清風徐來成為熱門歌曲,至今仍有清風徐來,水波不興,這首歌出自大文豪蘇東坡的前赤壁賦,山西省太原市有個縣叫清徐縣,聽到這個充滿文藝氣息的縣名,不免聯想到清風徐來。清徐縣與「清風徐來」無關,因兩縣合併而得名,1952年,原清源、徐溝兩縣合併,並取兩縣縣名的首字母命名為清徐縣,清徐縣區位獨特,是太原市最南端的縣,連接省會南大門,清徐交通比較便利,有兩條國道、青銀高速公路、太中銀鐵路穿境而過,平原面積比較大,土地肥沃,水系、湖泊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