蚵仔煎發源於泉州,一種經典的小吃,口味讓人回味無窮

2020-12-22 社會生活分享者

蚵仔煎發源於泉州,起源是先民在無法飽食下所發明的替代糧食,是一種貧苦生活的象徵,蚵仔煎據傳就是這樣的一種在貧窮社會之下所發明的創意料理。是閩南、臺灣等地的經典小吃。

蚵仔煎的做法步驟:

1、蚵仔煎的做法步驟

蠔肉(選用中小型的,如一元硬幣大小的)400至500G,雞蛋1-2個,紅薯粉、玉米澱粉各少許,總數120G左右,(比例為4:1,地瓜粉佔4,澱粉佔1,攪到稍稠點的米漿,自個掌握),蔥末,香菜,胡椒粉,魚露。蠔肉先用鹽泡一下,然後清洗乾淨,燒開一鍋水,將蠔過一下開水快速倒出來,依然可以保持蠔的鮮嫩口感。

用一碗,分別放入紅薯粉,澱粉,蠔肉,鹽,胡椒粉,魚露,雞蛋液一起攪勻,注意要攪到麵糊沒有顆粒狀,再放入蔥花攪一下,攪拌均勻,開大火熱鍋,水幹後倒入植物油,燒得有些許冒煙後,將攪好的麵糊倒入鍋裡,用手把著鍋柄轉動鍋體,讓麵糊能均勻的平鋪在鍋體內,中大火讓麵糊極快的凝固和膨脹至酥,當九成的麵糊都凝固後,將整個餅翻個面,繼續中大火的煎,由於之前放了足夠的油,所以翻面後麵糊也能很快的煎出金黃色,此時就可以出鍋了。可以灑上香菜末,配上泰式辣醬。

2、生蠔的營養價值

人體若欠缺微量元素鋅,則引起性功能下降,而蠔含鋅頗多,可稱「腎虧」男子恩物。男人常恐性機能衰退。事實陽痿由於病理原因的較少,由於心理因素者多。也有些因缺乏某些食物成分而致者。如「鋅」這種微量元素,人體缺少則呈性機能不佳,而蠔、淡菜、狗肉、蝦、蟹等含鋅不少;黃鱔、白鱔、海參、魚肚及植物的黃豆、豆腐、花生、核桃含精氨酸頗多,均屬益精之品。雞肝、羊腎和蛋類,含膽固醇和卵磷脂,但也含性激素和合成激素,能促進精原細胞分裂和成熟,若非過胖或膽固醇過高,宜適量吃之。生蠔殼 (牡蠣) 含碳酸鈣、磷酸鈣、鎂、氧化鐵及有機質,有制酸、鎮靜、降壓及抑制腫瘤細胞等作用。

3、生蠔的食用注意

急慢性皮膚病患者忌食;脾胃虛寒、慢性腹瀉便池者不宜多吃。生蠔肉膩滯,有消化不良症狀的人,腸胃衰弱人群吃太多生蠔往往會容易感到胃脹或發生腹瀉;同時吃生蠔也要注意,如果沒有洗乾淨的話,生蠔中會有大量寄生蟲存在,容易衣服各種各樣的疾病,如果一定要吃,最好先將生蠔放在4°C的環境下冷凍一到兩個小時,然後在淡鹽水中浸泡之後再食用。

生蠔的選購方法:

1、在選購優質牡蠣時應注意選體大肥實,顏色淡黃,個體均勻,而且乾燥,表面顏色褐紅。煮熟的牡蠣,殼是稍微打開的,這表示煮之前是活的。如果是死後去煮,殼是緊閉的,因為活著的,煮的時候有反應,故貝殼張開,而死的沒有反應。

2、用筷子將生蠔與盆底隔開,因為生蠔的位置一直都是在水盆中央,吐出來的沙子,直接沉底了,懸在中間的生蠔再吸進來的水又是乾淨的。

3、買生蠔時向老闆要一點海鹽,溶於清水中,營造海水的味兒。然後在盆中放兩隻平時不咋用的筷子,目的是不讓小筐沉底,最後將裝滿生蠔的漏筐放在上面浸泡,再滴幾滴麻油,2-3小時後就會看到盆底的髒東西會有很多。

生蠔有哪些做法:

1、蒜茸生蠔,新鮮生蠔洗淨瀝乾擺盤。大蒜剁碎,油鍋中小火燒熱,將蒜倒入煸炒(小心油爆),炒至金黃色撈出。將炒好的蒜加入適量的耗油、糖攪勻後鋪在生蠔上,沿盤邊轉圈倒少許生抽。蒸鍋水燒開,將粉絲鋪底放入生蠔大火蒸8分鐘出鍋。

2、焗烤生蠔,熱一鍋放入奶油、洋蔥末、蒜末以小火炒香後,放入調味料拌勻,再放入40公克的乳酪絲拌勻,即為餡料。將作法2的餡料填入生蠔殼內後,再放入作法1的生蠔,再撒上乳酪絲,放入預熱烤箱以上下火200℃烤10分鐘即可。

3、日式炸生蠔,將生蠔在水裡煮熟後,將蠔沾上生粉和麵粉放入蛋漿再沾麵包糠,炸至金黃,吸去多餘的油。

原本是貧民美食的蚵仔煎也變得精緻美味了,那種甜中帶鹹、鹹中帶辣的繽紛滋味,口口都叫人回味無窮。

相關焦點

  • 品味泉州風味小吃 領略泉州煙火氣
    潤餅菜春卷的一種,發源於泉州,又稱潤餅、嫩餅菜,泉州清明、除夕等傳統節日裡,幾乎家家戶戶備有潤餅菜,是古時寒食節食俗之遺風。潤餅餡料中的主食有:五花肉、胡蘿蔔、高麗菜、嫩豆乾、淨筍乾、海蠣等。輔料有:芫荽、花生仁(末)、海苔、米粉條、豌豆、青蒜等。
  • 臺灣經典「蚵仔煎」,偶像劇標配美食,是驚豔味蕾的夜市小吃
    導語:臺灣經典「蚵仔煎」,偶像劇標配美食,是驚豔味蕾的夜市小吃臺灣夜市大家都不陌生啦!臺灣夜市裡面的小吃可謂是品類眾多、口味一絕。而大部分看過臺劇的朋友可能都會對「蚵仔煎」有深深的執念,想要吃一次「蚵仔煎」,特別是看過《轉角遇到愛》的朋友,「蚵仔煎」差不多是貫穿了整部劇的食物。那麼今天來給大家講講到底什麼才是「蚵仔煎」。臺灣蚵仔煎是一道以鮮蚵、雞蛋、太白粉、地瓜粉、青菜、香蔥及海鮮汁作為原料製作而成的特色小吃,口味鮮香。而蚵仔煎分布的區域呢,不外乎就是東南沿海的地區和臺灣島。
  • 廈門特色小吃海蠣煎家常做法,泉州人蚵仔煎經典做法
    海蠣煎,也叫蚵仔煎,閩南語是「oa煎」。是閩南地區的特色小吃。廈門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海蠣煎。生活在廈門的我們海蠣煎也是常出現在我們家的餐桌上,可以當作主食,也能當菜。海蠣煎的吃法很多,在家裡吃,一般選擇更健康的海蠣煎餅模式,泉州小夥伴更喜歡做成餅狀。海蠣煎主要是牡蠣,牡蠣算是一種比較便宜的海鮮,外形像是生蠔,但一般沒有生蠔那麼大。海蠣營養價值豐富,被人比喻為「深海牛奶」。
  • 廈門小吃之光-蚵仔煎,難忘的閩南特色小吃在家也能做!
    大家好,歡迎來到我的百家號:拿手好菜;久久未訪廈門,偶爾會想起一道廈門夜市海味小吃,這曾被點名為經典的廈門小吃-蚵仔煎,Q彈、帶有香煎微脆的粉漿餅皮,蚵仔煎一入口,邊在軟Q的漿皮間感受牡蠣在嘴中散發的鮮美,至今想起仍是回味無窮
  • 福建十大傳統小吃,給你不一樣的味道!
    土筍凍口味:清爽、香嫩、不油膩土筍凍是發源於福建泉州的特色食品,是一種由特有產品加工而成的凍品。它含有膠質,主原料是一種蠕蟲,屬於星蟲動物門,學名可口革囊星蟲,身長二、三寸。經過熬煮,蟲體所含膠質溶入水中,冷卻後即凝結成塊狀,配上好醬油、北醋、甜醬、辣醬、芥辣、蒜蓉、海蜇、白蘿蔔絲、辣椒絲、番茄片等就成了色香味俱佳的風味小吃。
  • 泉州十大小吃
    泉州十大著名特色美食小吃有哪些?泉州歷史悠久,始建於周秦時期,至今遺留下了諸多傳統美食名菜與小吃。 1、潤餅菜 潤餅菜泉州的傳統美食,它不僅僅是泉州本地的特色名菜,也是整個閩南地區及臺灣地區的特色菜餚。
  • 和你去泉州赴一場美食約會,盤點那些具有閩南特色的可口小吃
    提到福建的小吃,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沙縣小吃,其實福建還有很多好吃,需要自己親自來一睹美食的真容。泉州是一座「低調」的城市,不僅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有著豐富的人文景觀旅遊景點,更是一座藏著美食的寶藏之地。1.
  • 臺北人吃海鮮發揮的淋漓盡致創意料理:蚵仔煎
    在福建有種特色海鮮這道菜、臺北人吃海鮮發揮的淋漓盡致:蚵仔煎,閩南話叫--ou a jian,普通話譯作「海蠣煎」,在臺北說到小吃第一個想起的幾乎都是蚵仔煎,發源於福建廈漳泉地帶,是臺灣,潮汕等地經典的漢族小吃。起源是沿海地區人民在無法飽食下所發明的替代糧食,是一種貧苦生活的象徵。
  • 閩南經典小吃——蚵仔煎,口感香脆,內陷香滑,做法簡單易上手!
    閩菜,是我國傳統八大菜系之一,它由中原漢族文化和閩越族文化融合二者糅合而成的,是一種獨具特色的飲食菜系。閩菜的發源地是福州,所以閩菜的基礎構架就是福州菜,二道後來融合了閩東、閩西、閩南、閩北、莆仙子五個地方的風味菜系,因此現在的閩菜體系是非常完美的。
  • 廈漳泉特色美食——蚵仔煎
    大多數人對於蚵仔煎的認識是來自羅志祥與徐熙娣主演的《轉角遇到愛》,這部以蚵仔煎店為背景的偶像劇,可謂是80,90後的回憶,現在去廈門旅遊還能看到很多賣蚵仔煎的小攤販上擺著裡面的劇照。去廈門除了看海看建築,最不能缺的就是那豐富美味的小食了。
  • 福建泉州十大小吃排行榜,開封還有哪些特色小吃?
    泉州十大著名特色美食小吃有哪些?泉州歷史悠久,始建於周秦時期,至今遺留下了諸多傳統美食名菜與小吃。1、潤餅菜潤餅菜泉州的傳統美食,它不僅僅是泉州本地的特色名菜,也是整個閩南地區及臺灣地區的特色菜餚。其原料豐富,食用時,用薄如蟬翼的潤餅皮把各種菜餚製成的餡料包捲成枕頭狀,然後根據個人嗜好蘸各種醬料。
  • 細數5種臺灣風味小吃,第三種本地人都沒吃過,你都吃過幾種?
    臺灣小吃,是一系列在臺灣的特殊街頭食物的總合,也是臺灣在地文化的最佳代表之一。有些小吃因地域不同而有地域名稱在前,如萬巒豬腳中的萬巒兩字,就是地名。這些小吃經常都是沒有店面的,而僅有一個攤位,它們也經常使用免洗碗盤、塑膠袋,而且不會開發票給消費者,多數小吃的單價都相當低廉。
  • 學做臺灣經典美食:美味蚵仔煎
    學做臺灣經典美食:美味蚵仔煎 ǒu ā jīan是蚵仔煎在閩南語中的叫法,發音聽起來非常非常可愛,可惜從小就屬於北方語系的我,一直都發不好這三個圓潤的音節。普通話也會把蚵仔煎叫做海蠣煎,這種美味的小吃發源於泉州,在閩南、臺灣等地區,都是非常經典的傳統小吃。
  • 蚵仔煎是生蠔做的嗎 蚵仔煎的做法竅門
    蚵仔煎是生蠔做的嗎 蚵仔煎的做法竅門【導讀】:蚵仔煎很多人應該都聽說過,但對它卻不是很了解,那麼蚵仔煎是生蠔做的嗎?蚵仔煎普通話譯作「海蠣煎」,發源於福建廈漳泉地帶,是臺灣,潮汕等地經典的漢族小吃。起源是沿海地區人民在無法飽食下所發明的替代糧食,是一種貧苦生活的象徵。蚵仔煎據傳就是這樣的一種在貧窮社會之下所發明的創意料理。關於它的起源,有一則有趣的故事。
  • 在臺灣,怎麼少得了這6種美食,讓人想不關注都難!
    筒仔米糕是一樣常見於臺灣各地的糯米類小吃,與油飯類似,但卻是在竹筒或鐵罐中炊煮而成,口味濃鬱。蚵仔煎發源於泉州,起源是先民在無法飽食下所發明的替代糧食,是一種貧苦生活的象徵,蚵仔煎據傳就是這樣的一種在貧窮社會之下所發明的創意料理。是閩南、臺灣等地的經典小吃。
  • 閩南臺灣美食蚵仔煎(海蠣煎)製作方法 營養價值(圖)
    蚵仔煎(閩南語為ou2a3zian1,普通話譯作「海蠣煎」),發源於福建泉州,是福建閩南,臺灣地區,廣東潮汕的經典小吃。起源是先民在無法飽食下所發明的替代糧食,是一種貧苦生活的象徵。蚵仔煎據傳就是這樣的一種在貧窮社會之下所發明的創意料理。
  • 走進臺灣|嘗嘗美味的臺灣小吃
    3|臺灣蚵仔煎 蚵仔煎,(閩南語讀做é-ā-jiān,普通話譯作「海蠣煎」),是一道常見的家常菜,起源於福建泉州,是福建沿海,臺灣,潮汕等地區經典的傳統小吃之一。 關於蚵仔煎的起源,是一則有趣的故事。
  • 蚵仔煎:貧苦精神的象徵!
    蚵仔煎 中國臺灣小吃銷售排行榜第一名的蚵仔煎是先民困苦,在無法飽食下所發明的替代糧食,是一種貧苦生活的象徵。 據說,蚵仔煎的發源地在中國臺灣鹿港天后宮前的一個露天的大排檔,有一郭姓人士,是日據時代退伍下來的阿兵哥,擺攤做海鮮小吃生意,由於蚵仔的帶有較重的海腥味,他就無師自通發明了蚵仔煎的吃法
  • 深圳東門老街,集齊各地著名小吃,每一種都特別美味
    大家出行遊玩,除了景點最吸引的就是當地的特色小吃了。每到一個地方不嘗試一下小吃,總覺得會有遺憾,這次到深圳就打聽到一個叫東門老街的地方,人家說東門的時候我還以為是韓國的東大門,才知道這個是叫深圳東門老街,以前叫做深圳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