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顧:
基督教初信栽培、小組聚會課程:《使徒信經》第一課
基督教初信栽培、小組聚會課程:《使徒信經》第二課
基督徒初信栽培·小組聚會課程:《使徒信經·第三課》
「在本丟彼拉多手下受難,被釘在十字架上,受死,埋葬」
01關於本丟彼拉多
使徒信經中出現的兩個人物,馬利亞主要是關乎耶穌的生(出生及成長的過程),彼拉多是關乎耶穌的死——親自下命令將耶穌釘在十字架上。
彼拉多是一個歷史的人物,有考古上的證據證明他是真實存在的人。(1961年,考古學家在凱撒利亞發現的題詞,證明了彼拉多的存在。)彼拉多是歷史人物,從這個角度也可以一定程度地證明,耶穌是真實進入歷史中的上帝的兒子。
彼拉多本不想將耶穌釘上十字架
——彼拉多願意釋放耶穌,就又勸解他們。無奈他們喊著說:「釘他十字架!釘他十字架!」 彼拉多第三次對他們說:「為什麼呢?這人作了什麼惡事呢?我並沒有查出他什麼該死的罪來。所以,我要責打他,把他釋放了。」他們大聲催逼彼拉多,求他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他們的聲音就得了勝。彼拉多這才照他們所求的定案。(路23:20-24)
從聖經的記載中可以了解到,迫於猶太人的壓力,彼拉多才做了這樣的決定。
從政治的角度看,彼拉多沒有很嚴重的過錯。畢竟他作為羅馬政府的官員,要盡最大的能力去維護羅馬政府在巴勒斯坦地區的統治。因此只能以犧牲耶穌一人的代價,換取猶太人的支持;
但從法律的公正性的角度,他明知耶穌無罪,仍然將耶穌釘上了十字架,他仍然要負上所當負的責任。
02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1、體現耶穌受難的痛苦程度
1)十字架是最羞辱的記號
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他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 神寶座的右邊。(來12:2)
任何一個人,不管因為何事成為罪犯,都是一件羞辱的事。即使在今日的社會中,一個人若是坐過牢,便成為他一生的汙點,無法抹去。
(雨果的《悲慘世界》中的男主人公,就是一生背負著罪犯的記號,無論如何都無法消除)
耶穌來了,並且承受了世上最為羞辱的刑罰。
2)十字架是對人身體最大的傷害
當耶穌復活之後,向門徒顯現。而多馬錯過了一次主的顯現,他不相信門徒見過主。之後復活的主親自向多馬顯現,並說:「伸過你的指頭來,摸我的手;伸出你的手來,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總要信。」
耶穌的雙手、雙腳都被大釘刺透,留下釘痕。可以想像他在被釘十字架時,肉身遭受何等的痛苦。
3)世人的辱罵和攻擊
以色列的王基督,現在可以從十字架上下來,叫我們看見,就信了。」那和他同釘的人也是譏誚他。(可15:32)
當時的很多以色列百姓,是屬於「吃餅得飽」的群眾。耶穌施行「五餅二魚」的神跡時,有許多的百姓跟隨。
但當耶穌被釘十字架時,門徒四散,彼得三次不認主,這些已經令耶穌非常的傷心。而眾多的百姓,卻寧願要釋放罪犯巴拿巴,也要將耶穌釘上十字架。
耶穌為世人而來,世人卻將他釘上十字架。我們細細思想,這是何等悲涼痛苦的事!
4)父神的離開
申初的時候,耶穌大聲喊著說:「以羅伊,以羅伊!拉馬撒巴各大尼?」(翻出來就是:我的 神,我的 神,為什麼離棄我?)(可15:34)
耶穌因著背負世人的罪,成為替罪的羔羊。在十字架上,他代表罪人而死,受到天父的棄絕。這對於耶穌來說,是無可比擬的痛苦。
想一想,當一位原本慈愛的父親卻不願意接納自己的兒子時,他的孩子該何等的失落和痛苦。
2、耶穌被釘十字架帶來的救恩
1)罪得赦免
我們藉這愛子的血得蒙救贖,過犯得以赦免,乃是照他豐富的恩典。(弗1:7)
人靠著行律法,靠著自身行為的表現,無法真正地除罪。保羅說:我也知道在我裡頭,就是我肉體之中,沒有良善。因為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羅7:18)
許多宗教,想要教導人活出好行為,脫離罪惡,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人無法靠自己除罪。
2)靈得拯救
我們卻不是退後入沉淪的那等人,乃是有信心以致靈魂得救的人。(來10:39)
人的生命不僅是血肉之軀的身體,更有擁有靈魂。身體會隨著歲數的增長,慢慢軟弱朽壞,以致死亡。但靈魂卻是一直存在的,只是將來去向何方,卻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沉倫,一種是得救。
倘若你一隻手或是一隻腳叫你跌倒,就砍下來丟掉。你缺一隻手或是一隻腳進入永生,強如有兩手兩腳被丟在永火裡。(太18:8)
3)與神和好
既在十字架上滅了冤讎,便藉這十字架使兩下歸為一體,與 神和好了。(弗2:16)
人因著犯罪,與神的關係受到破壞,這從始祖偷食禁果被趕出伊甸園起始。但感謝神,因著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救贖,人與神的關係得到恢復,與神和好。
4)得著永生
但現今你們既從罪裡得了釋放,作了 神的奴僕,就有成聖的果子,那結局就是永生。(羅6:22)
要區分永遠活著,與永生是不一樣的。人不信神的兒子,將來仍然存在,某種意義上說也是永遠活著,只是在痛苦和刑罰中活著。但永生指的是永遠活在神的裡面,享受一切的豐富。
永生其實不一定是指身體的死亡之後才擁有,永生從信耶穌的那一刻就開始,並且延續到永恆。
正如一句歌詞所唱:耶穌同在,就是天堂。在地如同在天。
03耶穌的受死、埋葬
1、證明他真正嘗過死味
聖經清楚講到耶穌是真正肉身死去,親嘗死味。
耶穌又大聲喊叫,氣就斷了。(太27:50)
對面站著的百夫長看見耶穌這樣喊叫斷氣,就說:「這人真是 神的兒子!」 (可15:39)
2、為復活做預備
耶穌受死、埋葬。埋葬需要有墳墓。
——到了晚上,有一個財主,名叫約瑟,是亞利馬太來的,他也是耶穌的門徒。這人去見彼拉多,求耶穌的身體,彼拉多就吩咐給他。約瑟取了身體,用乾淨細麻布裹好,安放在自己的新墳墓裡,就是他鑿在磐石裡的。他又把大石頭滾到墓門口,就去了。(太27:57-60)
埋葬的墳墓,是為復活做預備。因為墳墓是真正有人埋在裡面,並且有兵丁把守,而最後卻變成空墳墓。
彼拉多說:「你們有看守的兵,去吧!盡你們所能的把守妥當。」他們就帶著看守的兵同去,封了石頭,將墳墓把守妥當。(太27:65-66)
兵丁把守的墳墓,最後卻成了空墳墓,體現出基督雖受死被安葬,最後卻復活了。
問題討論:
1、本丟·彼拉多需要為耶穌的受難負責嗎?
2、你認為耶穌一定要死在十字架上嗎?可以換一種受難的方式嗎?
3、當你思想耶穌的受難時,會帶給你什麼樣的觸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