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古人的菜譜裡面有些什麼。做鵝、包粽子、蜜漬梅花和紅燒肉這些古人就會做的經典美食和現代人做的有什麼不同呢!
一、 古人菜譜裡的做鵝的方法
首先,買一整隻鵝,將鵝洗乾淨之後用粗鹽大力地擦鵝的肚子,一定要讓鹽入味,可以讓塗鹽的時間長一點。再把香蔥塞滿鵝的肚子,在鵝的外面用蜂蜜攪拌料酒塗滿鵝的全身。取一口大一點的鍋,鍋中放入一大碗酒、一大碗水,以此來蒸鵝。一定要注意不能讓鵝接觸到水。用小火慢煮,讓鵝慢慢的入味。古人用的是土灶臺,蒸灶內用山茅二束,緩慢燃燒盡為度。我們可以用家裡的鐵鍋,天然氣慢煮來代替土灶臺。等到鍋內冷卻後揭開鍋蓋,將鵝翻身,並將鍋蓋封好,再次用茅柴燒光是一束度。
而我們在學習這道菜時,可以先用小火慢慢煮四十分鐘然後關火,冷卻後揭開鍋蓋將鵝翻身。再蓋上鍋蓋,再用小火慢煮。要注意鍋蓋的密封性,不得有任何的漏氣。起鍋時,不驚是鵝肉非常的爛,湯也很鮮美。用這種方法來燒制鴨肉,味道也非常的鮮美。額外注意擦鹽後,加入的香蔥、料酒和生薑要均勻加入。
二、古人是怎麼包粽子的
洪府制粽子,選取的是又細又長的糯米,需要有專門的人檢查糯米的完整度以及糯米的顏色是否潔白。把糯米淘得很熟後用大的粽子葉包住,中間放上一大塊火腿肉。這粽子的精髓之處在於要把鍋悶煮一天一夜,這期間一定不可以關火,但是火不可以太大。這樣做出來的粽子吃起來爽滑細膩,火腿肉和糯米融在了一起。也可以將火腿肉剁碎和糯米混合在一起,這樣會更好吃一些。
三、古人的甜品怎麼做
這一道蜜漬梅花,需要食材梅肉、純淨水、蜂蜜或者用酒代替。首先將梅肉去果核,把去過果核的梅肉泡在純淨水中。加入梅花泡一宿後加入蜂蜜或者酒浸泡。就做好了。在冬日裡取一些茶來泡茶喝,吃著蜜漬梅花,別有一般滋味。
四、古人的紅燒肉和現代人有什麼不同
可以用甜醬,或者有秋油,甚至可以不用秋油、甜醬。每有一斤肉,就可以用三兩鹽,純酒浸泡它;也可以用水,但須炒幹水氣。三種製作方法都可以使得紅燒肉紅如琥珀,不可加糖炒色。對於紅燒肉起鍋的時間是有要求的。如果起鍋起得早紅燒肉的顏色就會偏黃,適當則紅,起鍋時間太遲顏色就會由紅色變為紫,並且瘦肉會變得非常硬。經常起鍋蓋,那麼味道都在油中了。大多數紅燒肉都切得非常方正,等到爛到不見稜角鋒利就可以了,最好使得精肉都軟爛為最好。全以火候為主。俗話說:「緊火粥,慢火肉。「這真是至理名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