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繼河南省通許縣政府發布「關於網傳硃砂鎮36位村醫集體辭職及有關情況的通報」後,該縣大崗李鄉28名鄉村醫生集體辭職報告又被曝出。7月8日,有媒體報導,稱開封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基層指導科介紹,該部門領導已到通許縣進行全面了解,目前正對此事進行調查。
據悉,7月5日,有自媒體公號「衛柏興說醫改2」發文稱,通許縣硃砂鎮全體鄉村醫生集體辭職,並附上有多個籤名和手印的「辭職報告」。
從這份標題為「硃砂鎮全體鄉村醫生辭職報告」、落款為「硃砂全體鄉醫」的文件中可以發現,請辭事件導火索或為「工作壓力越來越大,上級撥款越來越多,到村醫手裡的錢越來越少,工資發放不到位,上級層層剋扣」,導致現在村醫生活不能自理。
這份落款日期為6月28日的「辭職報告」還稱,過去的一段時間,「我們村醫的表現不能讓自己感到滿意,對醫院的照顧深感愧疚,且沒有給醫院做過貢獻,更由於我們自身的能力不足,無法勝任醫院的各方面需求。」特此向醫院提出辭職申請。
據媒體報導,7月7日,該公眾號再次刊文稱,通許縣的大崗李鄉出現28名鄉村醫生集體辭職的事情。文中附圖辭職信顯示內容與硃砂鎮內容一致,僅抬頭、落款為「大崗李鄉全體鄉醫」。
此前,7月6日,通許縣人民政府官方網站刊文稱,針對此事,已抽調相關職能部門成立工作組,約見有關當事人,對該文反映的問題進行調查核實。目前,全縣村醫都在堅守崗位。
7月8日,通許縣人民政府官網發布《關於網傳河南省通許縣硃砂鎮36位村醫集體辭職有關問題調查情況的通報》,通報稱,得知網傳「河南省通許縣硃砂鎮36位村醫集體辭職」情況後,通許縣委、縣政府立即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的專項工作組,抽調財政、衛健、醫保等部門人員,查閱相關資料和憑證,對36名村醫進行走訪,對反映問題逐一核實。經了解,村醫的主要訴求是負擔過重、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補助資金和基本藥物補助資金撥付遲延。經調查:
一、「報新農合要扣30%的報帳款,5%的保證金」問題,經過調取憑證核對該情形不存在。
2018年硃砂鎮村衛生室報補門診統籌金額與硃砂鎮衛生院實際撥付數相等,無村級定點醫療機構和村醫被剋扣現象,也不存在另扣5%的質量保證金現象。
二、「基本藥物價格成倍加價」問題不存在。
基層醫療機構藥品採購流程是通過河南省醫藥採購平臺進行集中網上採購,採購過程公開透明,議定價格及過程公開透明,並進行公示,然後由醫療機構進行集中網上帶量採購。
三、「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年年加碼,村醫工作不堪重負」的問題不存在。
我縣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嚴格按照《公共衛生服務規範(第三版)》操作,不存在增加服務內容的情況。
四、「2018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下撥到村醫手中,人均不到10元,一般診療費,基藥補助,村衛生室補貼都沒有」及「2019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至今一分未領取」的問題。
2018年硃砂鎮基本藥物補助資金人均5.07元,達到國家規定5元的標準;硃砂鎮衛生院按標準向村衛生室全額撥付一般診療費,不存在「一般診療費都沒有的問題」;目前,村醫享受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基本藥物和一般診療費補助,其餘暫無相關政策,反映情況不屬實。2018年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補助資金目前已撥付人均14.53元,所反映不到10元不屬實。2019年上半年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補助、基本藥物補助等資金,縣委、縣政府責成財政、衛健、醫保等部門7月20日前撥付到位。
以上問題反映出縣有關部門在撥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補助等資金方面存在遲延,影響了基層衛生工作的順利開展。下一步,縣委、縣政府將舉一反三,開展大排查、大調研活動,查漏補缺,認真落實相關政策,高度關注基層村醫服務體系建設,為開展基層公共衛生服務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歡迎社會各界繼續監督和關注。
編輯:崔曉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