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地,為何簡稱「冀」?細數「九州之首」背後那些故事

2020-12-25 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

長城內外,燕山太行

家鄉的美景近在身邊

讓久「宅」的我們走出家門

放飛心情、擁抱自然

「愛家鄉,遊河北,發現身邊的美」

◆ ◆ ◆ ◆ ◆

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河北日報報業集團

聯合策劃出品

河北新聞網、河北省旅遊協會導遊分會

聯合製作的

「名牌導遊帶您遊河北」系列音頻節目

帶您一起

探尋河北美景,講述河北故事

天下九州,冀州為首夏鑄九鼎,冀鼎最重

這裡是歷史古城、文化名城、大美湖城

今天就讓我們跟隨名牌導遊郜文英

走進河北衡水冀州,感受冀州魅力

名牌導遊

郜文英

(點擊收聽音頻:《暢遊冀州》)

這裡是「九州之首」

河北省簡稱「冀」的來源地

冀州歷史悠久,相傳上古時期,黃帝劃野分州,冀為「九州」之一;大禹治水,重新劃分「九州」,冀為「九州之首」河北省的簡稱「冀」便來源於此。自西漢起,冀州便為州、郡、縣三級治所,至今已有2200餘年建制史,現留有漢代古城遺址、諸侯王古墓20餘處,漢獻帝南巡碑等古碑刻107處。

冀州是一座底蘊厚重的歷史古城。冀州自古儒風昌盛、人傑地靈,「頭懸梁、自勤苦」的漢代大儒孫敬,東晉高僧釋道安,北燕國君馮跋、馮弘,北魏改革家馮太后等皆出於冀。近代以來,冀州商幫在京津興起,北京全聚德烤鴨創始人楊全仁、金雞鞋油創始人傅秀山等都是冀州商幫的傑出代表。幾千年來,厚重的歷史文化,孕育了冀州人民「崇文重商、大氣謙和、自強不息、敢為人先」的九州之首精神。

這裡坐擁「京南第一湖」

被比作「鳥類的天堂」

冀州坐落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京南第一湖」——衡水湖南岸,是北方少有的內陸濱湖城市。冀州城區環湖而建,擁有「湖水相連,城湖相依,城中有湖,湖中有城」的獨特水城風貌,打造出融南方水韻和北方風情於一體、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的優秀旅遊城市。在此不禁讓人感嘆:「造化亦偏心,冀地何因,竟借得瑤池一角;煙波能洗月,衡湖藏妙,信掬來春色十分。」

衡水湖現有水域面積75平方公裡,是華北平原唯一保持水域、草甸、沼澤、灘涂等完整溼地生態系統的自然保護區。

人們常說:「從來鳥兒最聰明,偏向好山好水行。」衡水湖吸引了數以百萬計的候鳥在這裡停歇駐留、營巢繁殖,包括丹頂鶴、震旦鴉雀、鳳頭鸊鷉等珍貴鳥類。截至2014年,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記錄到鳥類17目50科324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鳥類8種。此外,國內外有關專家在衡水湖監測到青頭潛鴨種群數量有308隻,為世界上已知青頭潛鴨的最大集群,衡水湖已成為極危物種青頭潛鴨的重要繁殖、遷徙及停歇地。

人們把衡水湖比作「鳥類的天堂」。湖內人鳥共生,更增添了幾分詩情畫意。難怪有人吟誦:

閒來作客到漁家,歸醉秋風橫水涯。

落雁聲聲吟日暮,炊煙出處是雲霞。

這裡曾創辦冀魯豫邊區省委黨校

徐向前、陳再道等在此執教

1938年,在戰火紛飛的冀南根據地,冀魯豫邊區省委黨校創辦,一大批軍政幹部在這裡接受革命教育,磨礪昂揚鬥志,並從這裡走向抗日戰場。冀魯豫邊區省委黨校共舉辦了四期培訓班,歷時四個多月,培養黨政軍幹部1000多人,徐向前、陳再道、宋任窮、楊秀峰等曾在該校執教。

2015年,冀州以冀魯豫邊區省委黨校創辦發展歷程為主線,籌建冀魯豫邊區省委黨校展覽館,整個展館佔地面積1045平方米,收藏抗日戰爭時期圖片600餘幅,全面呈現了該校艱苦卓絕的辦學歷程,以及為冀南抗日根據地輸送大批軍政幹部人才,為抗戰的最終勝利奠定良好基礎的壯麗畫卷。冀魯豫邊區省委黨校展覽館的落成,為冀州增添了一處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更進一步豐富了河北的紅色文化旅遊資源和內涵。

冀州,是一座千年古城,卻激蕩著蓬勃朝氣;冀州,是一座內陸之城,卻洋溢著水鄉靈氣。「三分秀色二分水,一城風景半城湖」的濱湖新城楚楚動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和諧家園溫馨浪漫。特色小鎮詩意深,農家庭院賽園林。美麗鄉村景如畫,鄉愁嫋嫋迎旅人。讓我們一起相約,暢遊冀州!

- End -

來源 | 河北新聞網 攝影/閆新松

提早預約,錯峰出遊

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

正式啟用文旅分時預約平臺

推行門票預約管理制度

引導遊客提早預約、錯峰出遊

1

樂享冀

2

暢遊冀

相關焦點

  • 河北為什麼簡稱「冀」?
    春秋戰國時期,河北地屬燕國和趙國,故有「燕趙大地」之稱,漢代屬幽州、冀州。明清又為直隸省。河北的簡稱,可以是燕、也可是趙,或者幽,或者隸,甚至可以魏,或者邯,其實還有多,河北人最了解。但最後,河北省簡稱了「冀」,這是古九州中的天下之首,確實很霸氣,河北還有一座霸州,也很直白地表達了強大的渴望。實際上這個冀州當時還包括山西、河南、山東、遼寧,以及京津等地,不如幽州更加精準,舜分置十二州,河北為幽州。
  • 這裡是「九州之首」,河北省簡稱「冀」的來源地……
    ,發現身邊的美」大家好這裡是「名牌導遊帶您遊河北」系列節目一起探尋河北美景,講述河北故事天下九州,冀州為首00:0006:26(點擊收聽音頻:《暢遊冀州》)這裡是「九州之首」,河北省簡稱「冀」的來源地冀州歷史悠久,相傳上古時期,黃帝劃野分州
  • 河北的簡稱為什麼是「冀」?
    河北省名字的來歷,很多人都知道,因為坐落在黃河以北,所以叫做河北,與河南相對應。河北省的簡稱是冀,有什麼含義呢?在 金、元、明、清四個朝代中,首都都是北京,而河北則是環繞著北京城,所以河北大地有「畿輔之地」或「京畿」的美名。現在,河北省依然作為首都北京的屏護,也常常被稱為「畿輔之地」或「京畿」。河北的簡稱是「冀」,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河北古代叫做冀州,所以河北省的簡稱是冀。
  • 河北簡稱「冀」代稱「燕趙」與大禹治水有關
    河北省簡稱「冀」,又以「燕趙」代稱,有時又稱為「京畿」或「畿輔」重地。  中國各省的名稱,細細研究起來,都有其一定的含義和來源。「河北」這個名稱,是因為它位於中國第二條大河黃河下遊之北而得名。  河北省簡稱「冀」。說起河北省的簡稱,這裡包含著一段史話。
  • 河北省為何簡稱「冀」,而不簡稱「燕」或「趙」
    文|小河對岸提起省份的簡稱,有很多省為體現其歷史文化底蘊,而以先秦時期的諸侯國名為簡稱。如山東省簡稱「魯」,山西省簡稱「晉」,陝西省除了簡稱「陝」還簡稱「秦」,四川省除了簡稱「川」還簡稱「蜀」。而提起河北省,戰國七雄中有兩雄的核心區域,都位於今天的河北省,此即燕國與趙國,而今人亦常以燕趙之地代指河北省。那為何河北省棄「燕」與「趙」的深厚歷史文化底蘊不用,而簡稱為「冀」呢?
  • 河北省為什麼簡稱「冀」?河南省為什麼簡稱「豫」?
    一方面,河北省,簡稱「冀」,因歷史上大部分位於黃河以北而得名;另一方面,河南,古稱中原、中州、豫州,簡稱「豫」,因歷史上大部分位於黃河以南,故名河南。那麼,問題來了,河南省為什麼簡稱「豫」?河北省為什麼簡稱「冀」?這兩個簡稱歷史由來是什麼呢?
  • 為什麼河北省簡稱「冀」呢?
    在歷史上,河北省和河南省相對應,因地處黃河以北而得名,並且簡稱「冀」。那麼,問題來了,河北省為什麼簡稱「冀」呢,冀字又有什麼含義呢?一首先,對於「冀」這個漢字,從北,從「異」( yì),「異」亦聲。「北」指「北方」、「中原之北」。「異」意為「共有的田地」。
  • 中華上下五千年,品歷史故事,談九州方圓,話百姓生活!
    中華上下五千年,品歷史故事,談九州方圓,話百姓生活!大禹當上了夏朝的國君後,沒有忘記肩負歷史的重任,雖然身居高位,卻不貪圖享樂,為了天下的長治久安,他還是一如既往的外出巡遊,體察民情。於是他就下令各個部落把所有的銅獻出來,用這些銅造了九個大鼎,象徵著九州。每個鼎上都鑄著各州的地理出產珍禽異獸,然後把這九鼎運到宮裡,號稱鎮國之寶,各個部落定期向禹王進貢時,都要向九鼎致禮,擁有九鼎的禹王就成了九州大地的主人,各地的部落理所當然的聽從他的指揮。這個九鼎就成了國家權利的象徵,把各個部落鞏固的統一在一起。
  • 山東是「齊魯大地」,為什麼簡稱不是「齊」是「魯」?原因很簡單
    大家好,這一篇小編打算寫一下老家山東的小故事。大家應該都知道山東的簡稱是「魯」吧,畢竟初中地理課的時候,老師應該讓大家背過中國各地的簡稱的,今天小編要寫的就和山東的簡稱有關係。山東是「齊魯大地」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那你知道為什麼這樣說法嗎?
  • 古中國也被稱為「九州」,為何是九不是八?你的家鄉在哪個州
    但在不同時期,九州的情況會出現變更,這裡我們以《禹貢》為準,看看如今你的家鄉在哪個州?看過《三國演義》的人一定對這些州名很熟悉,主角劉備也稱「劉豫州」,豫是如今河南省的簡稱,河南大部分地區古屬豫州,「豫」拆開就是「予象」,古中原野象成群,豫州是九州中心,所以也叫「中州」。河南鄭州、洛陽、開封、南陽、許昌、周口、商丘等都屬豫州。
  • 我國各省簡稱的您知道嗎?敲黑板劃重點做筆記嘍
    我們所熟知的各省簡稱,其實就是對每個省的概括。有些是人文方面的,有些是地理方面的,不概而論。但是由於歷史歲月的衝刷,現在很多人只知道省份的簡稱,但是對於這個簡稱是怎麼來的,卻是不怎麼了解。下面我們一一分析。河南:簡稱豫,這個簡稱可謂是相當古老,是當年大禹治好水患之後鑄九鼎定九州中的豫州。
  • 中國各省都有簡稱,山東省位於齊魯大地,為何簡稱是魯而不是齊?
    眾所周知,我國的三十幾個省級行政區,都有一個字的簡稱,什麼遼京津滬,山東省的簡稱是魯,這個很好理解,春秋戰國時期山東省大概是魯國,所以就簡稱魯了。但是長久以來也有很多朋友們,尤其是山東朋友說,其實在春秋戰國的時候,山東這塊地也屬於齊國,為什麼我們山東不能簡稱齊而要簡稱魯呢?
  • 山東自古被稱作齊魯大地,為什麼山東省的簡稱是魯呢?
    這首詩寫的是東嶽泰山的氣勢磅礴和高大。詩中的齊魯就是說的現在的山東省。山東省之所以被稱作齊魯,來自先秦時期齊國和魯國兩國的合稱。魯在泰山的南面,齊在泰山的北邊。齊國和魯國剛出現時,都是百裡的地盤,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山東省基本上只有齊國和魯國了。
  • 江西為什麼簡稱「贛」,你猜這背後,真正的原因是什麼?
    中國幾十個省級行政區,每個行政區都有自己的名字和簡稱。每一個名字的背後都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歷史和故事。那麼江西為什麼簡稱「贛」呢?每一個身份背後的故事今天答案來了,中國人不管是人名地名的命名都是有規則的,有的是根據歷史文化,引經據典而來。最具代表的就是山西省的簡稱「晉」,山東省的簡稱「魯」,河北的簡稱是「冀」這省的簡稱都與歷史上的諸侯國息息相關。
  • 野史,中國各省簡稱中隱藏的秘密。
    在這32個省級行政區域中,很多都有自己的簡稱,比如上海簡稱滬、貴州簡稱黔、湖南簡稱湘,而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統一稱為東三省或者乾脆直接叫東北。那麼,這些省份的簡稱從何而來,其中又蘊含著那些深意或者秘密?今天,我們就從正史和未經證實的野史兩個方面,和大家一起聊聊,各個省簡稱中的那些事。(當然,部分內容屬於非正式的小道信息,大可不必過分較真。
  • 明朝時山東簡稱為齊,但為何後來山東的簡稱又變成了魯?
    山東又被稱為齊魯大地,這是因為在周代時,山東地界上曾有齊國和魯國這兩個主要的諸侯國。當然,論國力魯國還是無法與齊國抗衡的,齊國在戰國時成為了七雄之一,還一度與秦國並駕齊驅,號稱東西二帝,而魯國在戰國時已淪為一個小國,最終被楚國所滅。
  • 山東號稱齊魯大地,為何簡稱「魯」而不是「齊」?
    詩聖杜甫的這首《望嶽》,寫的是東嶽泰山的雄偉磅礴。而「齊魯」,就是現在的山東省。之所以山東省稱作「齊魯」,是先秦時期齊、魯兩國的合稱,就像河北合稱「燕趙」。魯居泰山之陽,也就是泰山南方,齊居泰山之陰,也就是泰山北邊。
  • 江蘇簡稱蘇,為何包郵區卻稱江浙滬?
    那也有人會好奇,江蘇省不是簡稱為「蘇」,為何包郵區稱江浙滬而不是蘇浙滬?這其實有其背後的歷史底蘊。就如我們稱北京為北平時,在你腦海中就會浮現一出民國風。我們稱南京為建業,就會浮想到三國時期的東吳政權。不同的稱呼,往往就蘊含著不同的文化底味。
  • 中國古稱九州大地,具體是哪九州?名字熟悉,所轄地區不一定知道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與「九州」有關的詩句,比如:曹植的「四海一何局,九州安所如」;岑參的「萬裡江海通,九州天地寬」;李商隱的「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陸遊的「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黃遵憲的「兩帝東西爭戰國,九州大小混方書」……這些詩句中的九州所代指的正是那些詩詞大家生活的古代中國
  • 河南簡稱豫和大象有關係嗎?
    河南省簡稱豫是無人不知的基本常識。然而,卻很少有人知道為什麼簡稱豫。在古代根據方位,即八個方位和八方之中,將天下劃分為九州。位於八方之中的區域就是中土,中土指的是豫州。河南的簡稱來源於豫州,古時候為什麼把這裡叫豫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