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內外,燕山太行
家鄉的美景近在身邊
讓久「宅」的我們走出家門
放飛心情、擁抱自然
「愛家鄉,遊河北,發現身邊的美」
◆ ◆ ◆ ◆ ◆
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河北日報報業集團
聯合策劃出品
河北新聞網、河北省旅遊協會導遊分會
聯合製作的
「名牌導遊帶您遊河北」系列音頻節目
帶您一起
探尋河北美景,講述河北故事
天下九州,冀州為首夏鑄九鼎,冀鼎最重
這裡是歷史古城、文化名城、大美湖城
今天就讓我們跟隨名牌導遊郜文英
走進河北衡水冀州,感受冀州魅力
名牌導遊
郜文英
(點擊收聽音頻:《暢遊冀州》)
這裡是「九州之首」
河北省簡稱「冀」的來源地
冀州歷史悠久,相傳上古時期,黃帝劃野分州,冀為「九州」之一;大禹治水,重新劃分「九州」,冀為「九州之首」。河北省的簡稱「冀」便來源於此。自西漢起,冀州便為州、郡、縣三級治所,至今已有2200餘年建制史,現留有漢代古城遺址、諸侯王古墓20餘處,漢獻帝南巡碑等古碑刻107處。
冀州是一座底蘊厚重的歷史古城。冀州自古儒風昌盛、人傑地靈,「頭懸梁、自勤苦」的漢代大儒孫敬,東晉高僧釋道安,北燕國君馮跋、馮弘,北魏改革家馮太后等皆出於冀。近代以來,冀州商幫在京津興起,北京全聚德烤鴨創始人楊全仁、金雞鞋油創始人傅秀山等都是冀州商幫的傑出代表。幾千年來,厚重的歷史文化,孕育了冀州人民「崇文重商、大氣謙和、自強不息、敢為人先」的九州之首精神。
這裡坐擁「京南第一湖」
被比作「鳥類的天堂」
冀州坐落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京南第一湖」——衡水湖南岸,是北方少有的內陸濱湖城市。冀州城區環湖而建,擁有「湖水相連,城湖相依,城中有湖,湖中有城」的獨特水城風貌,打造出融南方水韻和北方風情於一體、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的優秀旅遊城市。在此不禁讓人感嘆:「造化亦偏心,冀地何因,竟借得瑤池一角;煙波能洗月,衡湖藏妙,信掬來春色十分。」
衡水湖現有水域面積75平方公裡,是華北平原唯一保持水域、草甸、沼澤、灘涂等完整溼地生態系統的自然保護區。
人們常說:「從來鳥兒最聰明,偏向好山好水行。」衡水湖吸引了數以百萬計的候鳥在這裡停歇駐留、營巢繁殖,包括丹頂鶴、震旦鴉雀、鳳頭鸊鷉等珍貴鳥類。截至2014年,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記錄到鳥類17目50科324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鳥類8種。此外,國內外有關專家在衡水湖監測到青頭潛鴨種群數量有308隻,為世界上已知青頭潛鴨的最大集群,衡水湖已成為極危物種青頭潛鴨的重要繁殖、遷徙及停歇地。
人們把衡水湖比作「鳥類的天堂」。湖內人鳥共生,更增添了幾分詩情畫意。難怪有人吟誦:
閒來作客到漁家,歸醉秋風橫水涯。
落雁聲聲吟日暮,炊煙出處是雲霞。
這裡曾創辦冀魯豫邊區省委黨校
徐向前、陳再道等在此執教
1938年,在戰火紛飛的冀南根據地,冀魯豫邊區省委黨校創辦,一大批軍政幹部在這裡接受革命教育,磨礪昂揚鬥志,並從這裡走向抗日戰場。冀魯豫邊區省委黨校共舉辦了四期培訓班,歷時四個多月,培養黨政軍幹部1000多人,徐向前、陳再道、宋任窮、楊秀峰等曾在該校執教。
2015年,冀州以冀魯豫邊區省委黨校創辦發展歷程為主線,籌建冀魯豫邊區省委黨校展覽館,整個展館佔地面積1045平方米,收藏抗日戰爭時期圖片600餘幅,全面呈現了該校艱苦卓絕的辦學歷程,以及為冀南抗日根據地輸送大批軍政幹部人才,為抗戰的最終勝利奠定良好基礎的壯麗畫卷。冀魯豫邊區省委黨校展覽館的落成,為冀州增添了一處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更進一步豐富了河北的紅色文化旅遊資源和內涵。
冀州,是一座千年古城,卻激蕩著蓬勃朝氣;冀州,是一座內陸之城,卻洋溢著水鄉靈氣。「三分秀色二分水,一城風景半城湖」的濱湖新城楚楚動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和諧家園溫馨浪漫。特色小鎮詩意深,農家庭院賽園林。美麗鄉村景如畫,鄉愁嫋嫋迎旅人。讓我們一起相約,暢遊冀州!
- End -
來源 | 河北新聞網 攝影/閆新松
提早預約,錯峰出遊
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
正式啟用文旅分時預約平臺
推行門票預約管理制度
引導遊客提早預約、錯峰出遊
1
樂享冀
2
暢遊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