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王琳琳 中國環境
生態環境文學的參與者、推動者
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王蒙先生便與生態環保結下了不解之緣。
當時,中國環境報副刊「綠地」從1985年起先後開展「祖國環境美」「勝利杯」「綠色三明杯」等多次環境文學徵文活動,大量的環境文學作品應運而生。隨之,陸續開了八次作家座談會,討論環境文學創作和發展問題。
這些活動得到了眾多知名作家朋友和業餘作者的熱心關懷和積極支持。這些知名的作家中,起到核心與關鍵作用的就有王蒙。
在一次作家座談會上,時任國家環保局局長曲格平談到,人類面臨著嚴峻的環境挑戰,包括土地沙化、森林減少、氣候變暖、臭氧層破壞等,這些都給人類生存帶來威脅,希望作家們在拿起筆謳歌人們美好心靈、祖國壯美河山的同時,也要鞭撻某些因襲的愚昧,來喚醒人們的環境意識。
當時,有作家建議,應把大家組織起來,並儘快建立一個發表環境文學作品的陣地。這個主張得到與會作家的一致擁護。
經過王蒙和知名作家馮牧以及時任中國環境報副刊部主編高樺等人近一年的努力,環境文學研究會在1992年初正式成立。在成立大會上,王蒙倡議創辦一種環境文學刊物,並親自起名為《綠葉》,得到大家的贊同。
1992年1月,《綠葉》雜誌正式創刊。在創刊號上,王蒙傾情寫下了文章《讚美綠葉》。文章裡,王蒙深情地寫道「我們讚美象徵生命的綠葉,我們歡迎它的降生」,並呼籲「讓我們擁有更多的綠樹和綠葉吧,讓我們做一片又一片的能夠起一些淨化空氣和調節溼度作用的綠葉吧,讓我們呼籲減少一點化學汙染、噪聲汙染、水土流失、沙化和野生動植物的毀壞吧,讓我們生活在更加美好、更加純潔、更加健康的生態環境中吧」。
王蒙在文章中還旗幟鮮明地提出「作家天生應該與環境保護工作者攜起手來」,「作家天然是環保工作者的同盟軍」。
王蒙說,作家總是更容易接受環境保護的理論和實踐,並非作家都懂多少環境保護的理論和知識,而是說作家畢竟更富有對於自然、對於祖國河山、對於一切生命的感受和熱愛。作家也往往更早一點自覺或者不自覺地發出保護自然、保護環境的呼聲,警報環境破壞的危險。
在以後很多重要的場合,王蒙都向外傳達著同樣的觀點和看法。已故作家趙大年記得,在一次會上,王蒙說,過去都講戰爭和愛情是文學的兩個永恆的主題,我看還應該加上環境這個主題。
此外,王蒙先生還付出大量時間和心血,推動了兩次世界環境文學研討會的召開,團結和聯繫了一大批國際生態文學的創作者,促進了生態文學和生態文化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王蒙先生身體力行,極力推動著環境文學的發展壯大,促進了全民生態環境意識的提高。
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寫作者和記錄者
作為著作等身的文壇大家,王蒙先生體味過「半生多事」的苦難艱辛。但他始終保有「九命七羊」、永不言敗的激情與活力,始終不變地熱愛著生活,熱愛著大自然,從大自然中汲取能量和智慧。
他十分熱愛大自然。
1997年,王蒙前往北京郊區雕窩村居住寫作。他十分享受那裡清新的空氣。看滿山的柿子、山楂、板慄、梨、杏與花椒,欣賞那裡的石與土峰,既有奇石峭壁,也有鬱鬱蔥蔥,仿佛不論哪一塊都是李可染畫出來的。
在他的眼裡,雕窩的小動物也「實在可愛」。當時,他住的屋子外有一盞電燈,有一天,拉線電門突然不靈了。經過檢查,最後發現是一隻飛蛾往電門內部甩了卵,成為不良導體,隔斷了電路。村裡還發生過一次自來水停水事故,經查,是因一條小蛇咬斷了電源線。至於雕窩的蟲聲、鳥聲,更是盛大的交響樂,「是一個天籟樂隊」。
王蒙享受著這樣的田園風趣。曾經,他與金宏達在雨中舉傘漫步,來回有十四五裡地,但他卻說,「人生能澆幾次雨?風風雨雨,不也正是人生的樂趣嗎?」他也曾好幾次在入冬前,欣賞讚嘆著遍山遍野的怪石,體味著寒風漸起的肅殺,觀看歸林的倦鳥,心中生出無限感慨。
在大自然中,王蒙體會著人生快樂的極致。曾經,他從一句「明月落山中」這樣的佳句出發,寫下了很多關於「明月落山中」的詩句——
明月落山中,世界經水洗。
……
秋月升懸鏡,星辰近可語。
……
皓月正當空,高居臨廣宇。
高潔自無言,含羞更岑寂。
……
月清不自驕,月滿不自溢。
高處不勝寒?冷暖知而已。
……
既是寫月亮,也是寫自己。王蒙以月為榜樣,以月為風格,也被月亮感動著、吸引著。
王蒙還下決心務過農,種過蔬菜、玉米以及一大片草莓。後來,他還種過很多樹,專門從遵化東陵移來了兩棵梨樹、兩株黃楊、一株香椿,還找人嫁接過柿子樹。一株長得很好,另一株也嫁接成活,但因為遭遇「非典」,嫁接好的柿子樹最終也夭折了。
第二年,王蒙又將柿子樹嫁接了一次,極為不放心。即使不在北京,出了國,他還惦記著打越洋電話給孩子,囑咐他們把母樹上出的芽摘除,保證柿子樹能成活。
此外還有一株杏樹、兩株小核桃樹,不論走到哪裡,都是王蒙心裡所惦念的。
他說,「有樹木可以越洋掛念的人是幸福的。樹木就是親人。」他也寫過小說《無言的樹》,託物言志,表達了對樹木的敬意。
有一首詩,王蒙先生十分喜愛,可以說表達了他的心聲。那就是——
草密蟲啼好夢酣,一腔平淡愛高山,
怡然嘆詠晴空夜,欲枕星辰抱月眠。
「一腔平淡愛高山」,寫得多麼好。這是王蒙先生的胸襟與情懷,也是他一生的追求。
來源:中國環境報
編輯:秦超
更多精彩,請關注中國環境APP
長按識別二維碼下載↓↓↓
版權聲明
中國環境報社旗下媒體包括中國環境報、《環境經濟》雜誌、中國環境APP、中國環境網、中國環境微信、中國環境微博等。為維護自身版權利益,制止非法轉載行為,特此鄭重聲明如下:
1、任何媒體機構及營利性組織,凡在網際網路、移動客戶端、微信和微博等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中國環境報社所屬版權的新聞作品,須事先取得中國環境報社的書面授權後,方可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和轉載,且必須為作者署名,並註明來源,同時按有關國際公約和我國法律的有關規定向中國環境報社支付版權費用。
2、任何媒體機構及營利性組織,未經書面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中國環境報社所屬版權的新聞作品。對於侵權行為,中國環境報社將予以警告。
3、對於警告無效者,中國環境報社將採取包括但不限於公開譴責、向國家版權行政主管部門舉報、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權訴訟等多種措施以維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屆時產生的一切後果由侵權人承擔。
4、對於各類非法轉載行為,歡迎讀者舉報。
本作品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及時刪除。
原標題:《一腔平淡愛高山 王蒙先生的綠色情緣》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