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安全是個很有意思的話題,每個人都能如數家珍般的侃侃而談,只是大家對於汽車安全的理解往往則是雲泥之別。基於技術和專業的門檻過高,其實大部分人都不是很清楚應該如何發問汽車安全這個陌生的領域。諸如有看車皮(覆蓋件)厚度的,有看電子配置的,有聽關門聲音的,甚至有看五花八門的事故照片的……能達成認知共性的不多,看前後防撞鋼梁算是其中一個。
汽車前後防撞鋼梁作為汽車碰撞安全的第一道防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不過因為防撞鋼梁藏於保險槓內部,消費者倘若沒個「較真」勁兒,還真的看不到,所以在不少廠家看來,與其將成本花在看不到的地方倒不如花在消費者看得見,並且吸引人的地方,比如內飾材料、輪轂尺寸、大到全景的天窗等等。編者認為汽車防撞鋼梁是一個很能從細微之處考驗廠家對於汽車安全態度的細節,越是價格親民的車型越是如此。
我們首先來看一下防撞鋼梁是起到什麼作用的,在碰撞中,防撞鋼梁的作用是什麼。
通常,車輛前後發生碰撞時,碰撞力的傳遞順序是保險槓——緩衝泡沫(有些車沒有)——防撞鋼梁——車身縱梁——乘員艙,防撞鋼梁可以抵禦和緩衝外來較大的碰撞力,是乘員艙的第一道防線。
打個比方,汽車前後防撞鋼梁相當於現代高層建築結構中的磚牆,既有硬性防護,抵擋衝擊力不大的撞擊;也有軟性緩衝,避免框架結構損傷。汽車前後防撞鋼梁道理一樣,既能「硬碰硬」抵禦撞擊,也能像「打太極」般的緩衝,保護車身大梁。如果沒有車身防撞鋼梁的保護,車身結構無異於「裸奔」狀態,一旦發生前後碰撞事故,第一時間抵禦外來撞擊力的將是車身前後大梁,此時的大梁則極其容易發生彎曲形變。在絕大多數發生死亡事件的交通事故中,車內人員都是因為車體結構發生了嚴重的變形,從而受到了致命的擠壓。
即便只是較輕的事故,有無前後防撞鋼梁的後期修復成本也有著「天壤之別」,有防撞鋼梁通常只需要對防撞鋼梁修復或者直接更換即可,對15萬元的轎車而言,成本大約在千元左右。而沒有防撞鋼梁往往則需要對大梁進行大刀闊斧般的矯正,成本之高工作量之大都是不可比擬的。另外,從物理角度來看,鋼鐵金屬在反覆發生彎曲之後,其自身的剛性也會變差,防禦能力也會跟著降級,轉向系統、底盤都會產生連鎖影響,成為大家常說的「藥車」。這也就是為何那些職業二手車老司機對發生重大碰撞事故的二手車「敬而遠之」的主要原因。
本篇文章我們就以最受市場歡迎的10萬元起的合資緊湊型轎車為例,看看防撞鋼梁都做的如何。我們從德美日法四大派系中分別挑選一款代表車型:寶來、英朗、卡羅拉以及C4世嘉,四款車型都是該細分市場中的代表車型。
寶來
英朗
卡羅拉
C4世嘉
先從防撞鋼梁的材質來看,四款車型都採用了市面上主流的兩種材質,一種是鋼鐵材質,一種則是成本相對較高的鋁合金材質。相對於鋼鐵材質,鋁合金金屬質地更輕,密度更低(鋼鐵的1/3左右)。鋼鐵橫梁往往是通過減輕材料厚度去提升吸能效果,但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剛性不足,防禦效果差。鋁合金防撞鋼梁則可以通過優化內部結構和設置材料不同厚度,去提升橫梁的剛性和吸能效果,從而對大梁和車身框架保護的更加周全、牢固。
鋁合金材料近年來逐漸在高端汽車領域鋪開,包括車身覆蓋件、懸架、車身框架等等都有涉及,更低的質量不僅可以提升車輛的動態表現,還可以降低油耗和排放。四款車型當中,只有C4世嘉前後防撞鋼梁為鋁合金材質,英朗僅前防撞鋼梁為鋁合金,寶來和卡羅拉前後均為鋼鐵材質(老款寶來沒有後防撞鋼梁,2016款才加回的)。
四款合資A級車前防撞鋼梁對比
其實除了鋼鐵和鋁合金以外,還有一種材質屬於小範圍內流行,那就是玻璃鋼——纖維強化塑料,沒錯就是一種加強過的「塑料」,這一材料運用於不少韓系車型(如K3、智跑等)的後防撞鋼梁上。單就材質而言,顯然不如普通鋼鐵,更不如鋁合金。
除了防撞鋼梁的材質以外,防撞鋼梁的設計結構也是關乎到安全高低的重要指標之一。以本文的四款車型為例,寶來的防撞鋼梁為單片鋼板衝壓而成,而其他三款都是形成閉合的立體梁柱,從物理力學來看,無疑柱狀的防撞鋼梁比單片鋼板所能承載的力更大。此外,防撞鋼梁後方的第一道緩衝線——緩衝盒也至關重要。全新英朗和C4世嘉的緩衝盒都是更加粗壯的立體緩衝盒,而其他寶來和卡羅拉則是一張鋼板,緩衝極限較低。
再看後防撞鋼梁部分。因為前防撞鋼梁是保護車頭部分,發動機機艙內部都是成本高昂的核心部件,加上重大事故一旦發生機艙內部的零部件擠到駕駛室都會帶來致命的傷害,於成本於安全都極為重要。相比之下,後防撞鋼梁因為有後備箱緩衝空間,加上後排乘坐率不如前排,所以很多廠家對於後防撞鋼梁都會減配。本文的四款車型中,除了C4世嘉以外,其他三款車型都是採用了結構更簡單的後防撞鋼梁和緩衝盒,其中全新英朗後防撞鋼梁則不再是鋁合金。只有C4世嘉後防撞鋼梁不管是用料還是結構,都保持了和前防撞鋼梁一致的水準。
四款合資A級車後防撞鋼梁對比
至於圖中全新寶來所說「A級車獨有後防撞鋼梁」,大家只當是個「笑話」看看就好,認真你就輸了。
其實,除了大家都會關心的諸如前防撞鋼梁以外,許多安全配置在各大網站的配置表中都不會體現,本文藉此舉幾個例子。
你可能不知道的安全帶安全帶大家都不陌生,不管是幾座車型,一人一安全帶是明文法規明確要求的。不過汽車安全帶也分為多種,有兩點式、三點式、五點式,越多方向的束縛自然也會更安全。最常見的是三點式,兩點式多用於後排中間座,五點式通常用於競技用的賽車。此外,安全帶的工作形式也有了改進,不再只是在危險發生時,安全帶立刻「剎車」,目前有種叫「預張緊限力式」安全帶,可以在車輛發生碰撞時,安全帶主動收縮,減少乘客身體前傾的位移量,並將乘客牢牢的系在座椅上。如C4世嘉採用的就是美國天合的預張緊限力式安全帶,安全帶可以瞬間收縮120mm,比一般的安全帶收縮距離長20-30mm,安全性更高。
上圖展示的便是C4世嘉採用的美國天合的預張緊限力式安全帶
增加車門剛性的「防撞銷釘」大家都知道車門內部往往都會設計有防撞鋼管或者加強筋,來抵禦側面的撞擊。但是相比B柱而言,單車門的防撞抵禦力顯然弱很多,一旦遇到了撞擊面積較小,且B柱沒有完全受力的情況下,車門則顯得「勢單力薄」了。如何將車門所受到的外力轉移到B柱或A柱/C柱上成了至關重要課題。
比如C4世嘉便是採用了神龍汽車專利的「防撞銷釘」,在車門處於關閉狀態下,增加車門與A/B柱的剛性連接。當車門受到了側面撞擊時,車門所受的力可更直接的傳遞到高強度的A/B柱上,緩衝撞擊力,從而保證車內駕乘人員安全。此外,C4世嘉還設計有車門自鎖系統,當發生側面碰撞時,車門會自動落鎖,提升車門的剛性。
上圖是C4世嘉的防撞銷釘/神龍汽車專利
上圖是C4世嘉車門自鎖系統設計
幾年前,還有幾款熱銷的合資A級轎車是沒有配備後防撞鋼梁的,即便是海外原型車有配備,可國產車型依舊沒有同步,原因有很多,有成本原因,有法規漏洞,當然有「水軍」所說的「沒必要」。而隨著消費者越來越「精明」,大多廠家已經不太敢觸及該底線了。從本文盤點的四款主流合資A級轎車來看,且不論材質和結構設計的用心程度,至少是都配備了前後防撞鋼梁。只是像C4世嘉那樣前後配備鋁合金防撞鋼梁,卻是極少的。由此也能看出C4世嘉在安全層面的態度是值得肯定的。對於對汽車安全性有較高要求的消費者,不妨多關注C4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