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維生素和葉酸的攝入對於準媽媽和寶寶都非常重要。但是市面上價格昂貴、品類繁多,該怎麼選擇?
碳水化合物、油脂、蛋白質、維生素、水和無機鹽是維持人體健康的六大營養素。而在懷孕這個特殊的生理過程中,日常膳食既要滿足準媽媽的營養攝入,合理增重,又要給寶寶提供源源不斷的營養物質。
對於孕產婦來說,這六大營養素的科學攝入是在日常生活中最需要關注的事情。
維生素對於準媽媽到底有多重要?
維生素A、B族維生素、維生素C、D、E、F、G…一股腦向寶媽們湧來,如此多的種類簡直讓人頭昏腦漲,這些字母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玄機呢?
維生素既不參與構成人體細胞,也不為人體提供能量。但它卻是我們維持正常生理功能的一類微量有機物質,在生長、發育、代謝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舉個慄子,各位一定知道,為了預防嬰兒神經管缺陷,準媽媽需要常規補充葉酸,這常說的葉酸,其實就是維生素B9。
再比如說,寶媽擔心寶寶缺乏維生素D就很有可能會患上佝僂病,然而有研究顯示,一旦孕婦缺乏維生素D,同樣可以顯著增加其發生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壓、妊娠期糖尿病等妊娠併發症的風險。
此外,已經有動物實驗發現,懷孕期間母體中維生素A缺乏或過量都可以導致胎兒一系列的先天性缺陷,包括心臟、視覺、肺和神經系統發育的異常等等。
早在2007年就已經有研究證明,多種維生素的補充降低了低體重兒和小於胎齡兒的發生率,而一旦母體缺乏維生素,可能會使得整個妊娠向著不好的結果發展,因此,所有準媽媽都應該重視維生素的攝入,這一點,刻不容緩!
2塊錢的維生素C和98塊錢的維生素C,聽說差的是96塊的智商稅?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維生素的攝入對於準媽媽和寶寶都非常重要,可是,市場上各種維生素補充劑魚龍混雜,功效參差不齊,簡直讓人挑花了眼。
這其中,又有什麼樣的陷阱需要被準媽媽防著呢?
首先,相信大家一定不會對這兩個標誌感到陌生:
然而,大家可能心裡並不是很清楚兩者之間的區別,我想或許可以用「更慢、更高、更強」來總結一下。
- 1 -
更慢:
藥品的上市過程更慢。
所有進入市場的藥品都需要進行4期的臨床試驗,全部完成長達5-8年。如此長的試驗時間取決於國家對於藥品的嚴苛要求:
獲得CFDA審批的藥品臨床試驗批件
符合規範的藥檢報告
內容齊備的研究者手冊
具有資格的藥物臨床研究機構
合格的研究人員
規範化設計的新藥臨床試驗方案
制定可操作的標準操作規程(簡稱SOP)
簡單來說,臨床試驗許可證、合格的場所、合格的研究員、動物實驗和人體試驗都必須通過、不能有嚴重的副作用…要符合這麼多條件才能進行的試驗時間自然是極長的,但這些規定能夠滿足我們對藥品的最基本要求—有效性及安全性。
與之相對應,作為食品的保健品,僅僅需要檢驗汙染物、細菌等衛生標準即可上市。
- 2 -
更高:
藥品的性價比更高。
藥品在國內的銷售渠道相對固定,而且我們國家也不存在「送禮送藥品」的現象,因此價格相對親民。
與之相對應,保健品銷售一般都存在營銷環節(此處劃重點!羊毛出在羊身上!),價格略高,而且商家為了改善保健品的口味,一般會加入較多的輔料,有效成分的含量則會大打折扣。(所以吃了半天,有可能你吃進去的只是一個小糖片 ̄へ ̄)
- 3 -
更強
藥品的可靠性更強。
藥品的生產能力和技術條件,都需要經過國家的嚴格審查,長期臨床前研究和臨床試驗所得到的大量數據,為藥品的適應證、禁忌證、藥理,毒理、不良反應等貢獻了極大的力量。
與之相對應,僅僅具有調節機體功能的保健品則遠遠達不到上述標準。
所以,如果選擇維生素補充劑的話,當然還是藥品維生素作為首選咯!
看到這裡,有些媽咪可能處於崩潰的邊緣,家裡一堆剛買的保健品啊!
好吧好吧,這裡還有一個彩蛋留著呢!請大家仔細查看不同瓶子上描述的維生素含量,如果和藥品維生素含量相差無幾的話,這多出來的費用,呃,再晚幾年生二胎吧,嘻嘻~~
吃!我最後一記安利!
說完了why和what,接下來自然是how了。那麼,孕婦作為一類特殊人群,不同維生素的補充量該如何選擇呢?不必擔心,中國營養學會把一切都為準媽媽想好了,2006年發布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專門為這一時期的女性制定了標準。
除了藥物之外,我們平時的食物之中也有很多的維生素。舉個慄子:
維生素A:動物肝臟、蛋類、乳製品、胡蘿蔔、南瓜、香蕉、橘子和一些綠葉蔬菜中
維生素B1:葵花籽、花生、大豆、豬肉、肉類
維生素B6:肉類、穀類、蔬菜和堅果中
維生素B12:豬牛羊肉、魚、禽、貝殼類、蛋類中
維生素C:檸檬、橘子、蘋果、酸棗(維C之王)、草莓、辣椒、土豆、菠菜中
這樣的話,各位準媽媽就可以比對著化驗數據進行維生素的補充了,不管是日常膳食還是藥物輔助,哪裡不足補哪裡,so easy~~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圍產期的保健也由傳統的保健模式向適應現代化的產前保健發展,在專業人員的大力宣傳下,孕婦攝入營養素補充劑及改善營養素缺乏的情況越來越普遍。但在選擇維生素補充劑時一定要有維生素缺乏的指徵,不要僅憑經驗就盲目補充,也不要僅僅因商家的宣傳和推銷決定攝入營養素補充劑。
這其中葉酸除外,眾多研究證明,不論孕前葉酸水平,妊娠前後每天服用單純葉酸400μg都能極大地降低寶寶神經管缺陷的發生率。
然而,所有藥品都不應長期大量服用,既有可能干擾其他營養物質的正常吸收,也有可能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營養素補充劑必須合理補充才有效,孕期過量補充是有危害的,特別是孕初期存在對胎兒致畸的危險性。
營養素補充劑的攝入用量,必須要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既滿足機體需要,又不能過量,以免給機體帶來危害。舉例來說,長期應用大量維生素C可以引起尿酸鹽、半胱氨酸鹽或草酸鹽結石,超劑量維生素D3可引起高血鈣、高尿鈣和高血磷等等。所以一定要按照醫生推薦劑量來服用藥品維生素,一旦出現不良反應及時諮詢醫生,這才是對孕媽和孩子的最好保護。
不過,藥品維生素始終只是「治標」,孕產婦積極調整膳食結構,保證各類營養素均衡攝入,這才是更重要的呀!
妊娠期是女性一個特殊的生理階段,妊娠期保健對於母嬰健康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孕期營養是關乎母子兩代人健康的重要因素,合理調整飲食結構,如有疑問及時就醫,各位準媽媽,你準備好迎接這個挑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