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世界早產兒日,40名早產寶寶回「娘家」過節

2020-11-18 株洲晚報融媒體

他們是一群提前降生的天使,還未來得及感受父母的喜悅愛寵,就被送進了保育箱。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40名在市中心醫院出生、搶救,如今各項指標正常甚至趕超同齡兒的早產寶寶,和爸爸媽媽一起回到「重生」的家。

活動現場 記者 楊凌凌 攝

早產兒出現概率增大

隨著我國全面放開二孩政策,迎來新一輪生育高峰的同時,由於新生兒基數變大,加上生二胎的多為高齡孕婦,早產兒出現的概率更大。市中心醫院新生兒重症救治中心(NICU),作為全市的危重症新生兒救治中心,每年救治約100名早產兒。

該院救治的體重最輕的一對早產雙胞胎,女寶寶出生890g,男寶寶765g,胎齡僅27周。「那是一場異常艱難的搶救,兩個孩子體重太輕,在這樣小的身體裡,各種臟器都『伸展不開』。孩子的應激能力及臟器儲備功能很差,稍有不慎,病情就會變得更為難治甚至不治。」回憶當時的情況,新生兒科的醫生護士們仍心有餘悸,在大家85個日夜的精心治療後,兩個孩子順利出院。

救治早產兒儘早幹預是關鍵

據了解,除了高齡、先天遺傳外,孕婦在懷孕期間的生活習慣不良、工作生活環境汙染及工作壓力大等原因,都是致使早產兒出現的重要因素。

早產兒未足月就出生,機體還未發育完全,許多併發症可能接踵而至。早產寶寶全身臟器發育不成熟,可能出現發育遲緩、先天性心臟病、新生兒敗血症等疾病。因此需要嚴密監護和長期隨訪,儘早幹預。

醫生表示,0-3歲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期,也是早產寶寶追趕生長的關鍵時期,早期康復至關重要,尤其是出生6個月以內的家庭早期幹預。

世界早產兒日

每年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世界衛生組織呼籲更多人關注早產問題,加強相關研究,採取有效行動,減少早產導致的健康問題和死亡。

(株洲晚報記者 楊凌凌 通訊員 宋璽)

相關焦點

  • 【世界早產兒日】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賦能
    每年的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今年世界早產兒日的宣傳重點為「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賦能」。世界衛生組織等積極倡導在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進行人乳餵養,首選親生母親母乳,其次為捐贈人乳,以降低早產相關疾病的發生率。出院後母乳仍為早產兒的首選餵養方式,至少應持續母乳餵養至1歲齡以上。
  • 這些早產兒昨回「娘家」啦 巴掌寶寶成長記!
    每年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早產兒是這個世界上的早到天使,需要更多的關心和呵護。加倍呵護連續「闖關」昨天上午,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開展了「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賦能」為主題的活動,25名曾在該院新生兒科住院的早產小朋友參加了活動。出生時體重僅890克的超早產兒、超低出生體重兒小寶(化名)也回到醫院「省親」。經過醫護人員和家人4個多月的守護,出生時僅巴掌大的他,如今已長成11斤多重的胖寶寶。
  • 這些早產兒昨回「娘家」啦 巴掌寶寶成長記
    每年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早產兒是這個世界上的早到天使,需要更多的關心和呵護。加倍呵護連續「闖關」昨天上午,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開展了「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賦能」為主題的活動,25名曾在該院新生兒科住院的早產小朋友參加了活動。出生時體重僅890克的超早產兒、超低出生體重兒小寶(化名)也回到醫院「省親」。
  • 11月17日「世界早產兒日」,守護早來的天使,您的寶寶早產了嗎?
    2017年11月17日,世界早產兒日,關注早產兒群體,守護早來的天使,傳遞健康,助力早產兒!早產兒:是指在妊娠滿28周不足37周體重小魚2500g出生的嬰兒,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顯示,全球每年約出生1500多萬早產兒,其中,中國每年早產兒出生率約10%。
  • 「世界早產兒日」系列活動——「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賦能」
    每一位早產寶寶都是早到的天使,他們的出生就伴隨著危險,他們的成長也面臨著重重困難11月17日為「世界早產兒日」,旨在呼籲全社會關愛早產兒及其家庭,提高早產兒生存質量,促進母嬰健康。2020年世界早產兒日的宣傳重點為「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 · 賦能」。
  • 2020年世界早產兒日|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 · 賦能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顯示,全球每年約出生1500多萬早產兒,其中我國每年早產兒約110萬。為倡導人們更多關注早產兒的生存與發展,採取有效行動,降低早產導致的疾病與死亡風險,2012年由世界衛生組織呼籲,將每年11月17日設立為世界早產兒日。
  • 2020年世界早產兒日|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 · 賦能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顯示,全球每年約出生1500多萬早產兒,其中我國每年早產兒約110萬。為倡導人們更多關注早產兒的生存與發展,採取有效行動,降低早產導致的疾病與死亡風險,2012年由世界衛生組織呼籲,將每年11月17日設立為世界早產兒日。
  • 廣西婦幼保健院陪「早到天使」過節 5名貧困早產兒獲贈5萬救助金
    廣西婦幼保健院供圖廣西新聞網南寧11月15日訊(記者 陶媛 通訊員 何芸)每年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日」。為了改善早產兒健康狀況,提高早產兒生命質量,讓更多家長正確認識早產兒早期幹預的重要性,11月15日,廣西婦幼保健院聯合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合生元母嬰救助基金舉辦主題為「有愛,有未來」的2020年廣西婦幼保健院「世界早產兒日」公益活動,60多個早產兒家庭開心互動,現場醫護人員和家長們一起慶祝「早到天使」共同的生日,氣氛溫馨熱鬧。
  • 「世界早產兒日」用愛呵護未來
    可是由於各種原因,有的寶寶沒在媽媽肚子裡待夠時間就急急忙忙來到人間。由於胎齡小、出生體重低,早產兒的生存能力低下,這也成為新生兒死亡的首要原因。怎麼預防早產?早產的症狀是什麼?如何護理早產兒?相信這是不少市民關心的話題。
  • 2020年「世界早產兒日」活動
    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這個宣傳日的設立旨在呼籲世人更多關注早產問題,加強相關研究,提高醫療水平,從而提升早產兒的生命質量,改善早產兒家庭撫育水平,減少早產導致的健康問題和死亡。在「世界早產兒日」來臨之際,11月15日,由深圳市婦幼保健院、中國優生科學協會早產與早產兒管理分會、深圳市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
  • #全民素養提升v計劃#【世界早產日】早產兒貧血,你了解嗎?
    ,體重偏輕的早產兒。在「世界早產兒日」,我們來聊聊早產兒貧血那些事!為什麼早產寶寶更容易發生貧血預防★純母乳餵養的早產寶寶應從2-4周開始補鐵,劑量1-2mg/kg.d,直至一周歲,鐵劑在兩餐之間口服,可同時口服維生素C促進鐵吸收。
  • 世界早產日:「早產兒」與「足月兒」有何不同?主要表現在6方面
    導語: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日,那就來說說關於早產兒的話題。上一篇提到了關於早產兒的呵護和孕期造成的原因與預防方法。這一篇講的是「早產兒」與「足月兒」的區別,主要表現在6方面。早產兒是在懷孕28到37周出生,懷孕38周及之後出生的寶寶都是足月兒。那早產兒和足月兒到底有什麼不同呢?主要表現在下面6個方面。
  • 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賦能——蕪湖市婦幼保健院開展2020年世界早產兒日主題活動
    早產兒是這個世界上的早到天使,需要更多的關心和呵護。為倡導人們更多關注早產兒的生存與發展採取有效行為,降低早產導致的疾病與死亡風險,2012年由世界衛生組織呼籲,將每年11月17日設為世界早產兒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司在2016年將「有愛,有未來」設立為世界早產兒日中文永恆主題,旨在呼籲全社會關愛早產兒及其家庭,提高早產兒生命質量,促進母嬰健康。
  • 世界早產兒日:關注早產兒健康成長
    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市婦幼保健院開展早產兒關愛活動,為已經出院的早產兒進行健康檢查,幫助早產兒健康成長。市民龍女士的寶寶是胎齡28周的早產兒,出生時只有1200克,自主呼吸困難。市婦幼保健院及時採取幹預措施,維持寶寶的呼吸功能、防止感染,同時保證營養供給,全面監測寶寶發育情況。經過兩個多月的住院治療,寶寶順利出院,目前已經5個月大了。
  • 你知道「世界早產兒日」嗎?
    但是也許你不知道全球每年約有1500萬的新生兒並沒有達到37周胎齡而過早地離開了媽媽溫暖的子宮,醫學上稱這些寶寶為「早產兒」。💕 在中國每年約有1600萬新生兒出生,早產兒接近120萬,居全球第二;近些年早產兒的發生率有明顯上升趨勢,尤其是在城市地區。
  • 世界早產兒日|加油,早到的天使
    「世界很大,我很小,像爸爸媽媽的手掌一樣大,大家親切地稱我為『巴掌寶寶』。請不要因為我小,丟下我,我想堅持下來……」如果早產兒會說話,這大概便是他們的心聲。寶寶的出生對於很多家庭來說都是件很愉快的事情,然而對於早產兒的家庭來說卻讓人揪心。早產不是簡單的出生「早一點」,要面對的,可能是想像不到的難題和挑戰。
  • 如何科學改善早產兒營養?一文讀懂早產寶寶餵養問題
    11月17日是第10個「世界早產兒日」,旨在呼籲社會關愛早產兒及其家庭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顯示,早產是新生兒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每年大約出生1500多萬早產兒,其中100萬例新生兒死於早產併發症,許多存活下來的兒童也面臨終生殘疾。可喜的是,隨著圍產醫學以及新生兒救治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早產寶寶得到救助,不過早產寶寶要真正健康成長,也離不開家庭的正確照顧。
  • 世界早產兒日,幫寶適啟動中國首個「袋鼠抱抱」小屋
    廣州2018年11月17日電 /美通社/ -- 全球每年約有1500萬名早產寶寶降生,中國早產兒出生率高達10%。由於器官發育不成熟,抵抗力低下,他們一出生就要被送進 NICU 搶救,直到各項指標都允許才能與父母有第一次身體接觸。在此之前,寶寶要一個人面對可能長達600多小時的治療,父母也要忍受600個小時的分離。
  • 多少周出生算「早產兒」?什麼情況下,早產寶寶要住院?
    每年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借著這個機會,我想和各位準媽媽及早產寶寶的家長,一起學習一些關於早產兒的相關知識,讓早產寶寶和足月兒一樣健康成長。一、多少周出生算「早產兒」?早產兒是指出生胎齡<37周的新生兒。
  • 世界早產兒日丨保護胎兒、預防早產需要注意的N件事
    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 孫駿 通訊員 魏林玲)「早產兒」問題已成為全球關注焦點,缺失了最後幾月來自母體的各種營養物質和免疫因子,「早產寶寶」抵抗力低下、各臟器發育不成熟、適應外界環境能力低下、易合併多種併發症、甚至會影響其存活率和生存質量。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顯示,全球每年約出生1500多萬早產兒 ,中國每年早產兒出生率約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