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徐先生認識大概在一年前,那時候徐先生帶著自己的孩子出現在我們校區。小小的孩子就那樣怯生生地躲在他父親的腿跟上。孩子那時才剛上五年級。
徐先生和愛人都不是南寧本地人,但現在一家人都在南寧工作。平時在南寧市經營著自己家的鋪面,生意還算不錯。
他說:」老師,孩子交給你們了,平時有什麼的你儘管教育他。「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因為大部分家長把自己的孩子含在嘴裡怕化了,是不捨得教育的。
平時可能是生意太忙,不常遇到徐先生來接孩子。可這一天,他卻 早早地來到了校區,一見我下課就和我聊了起來。
他說今年孩子就要升初中了,但聽說今年又有了新政策,現在很迷茫,也很焦慮。
我問他,為什麼啊?他說,像他們這樣在南寧工作的外地人員,孩子只能算隨遷子弟。如果想在南寧讀書,得向南寧市教育局提交材料,讓教育局審批,然後統籌安排就近入學。
「可是統籌安排的基本都沒什麼好初中,更何況江南區也沒什麼好初中啊!」徐先生無奈道。
其實,我很理解徐先生想法。這也代表了大部分在南寧打拼的外地家長的心聲。
外來務工人員在南寧打拼,大部分是拖家帶口的。他們有些已經在南寧落地生根多年,可因為客觀和主觀的原因,很多人沒辦法在南寧落戶。可是卻想讓自己的孩子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可靠教育局統籌安排,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好學校的,於是他們唯一的希望就落在了民辦學校上。自己吃了一輩子沒文化的虧,現在自己苦一些都沒關係,就是想讓孩子不走自己的老路。
可是今年的新規定似乎讓他們的希望破滅了。按照廣西教育廳《關於規範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意見》:」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在審批地的範圍內招生,嚴禁跨市招生。「那麼這些外地務工人員的子女將不具備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的報名資格,連搖號的資格都沒有了!
要知道,像徐先生這樣的家庭其實早早就在為孩子能夠就讀南寧三私做準備了。包括讓孩子補習奧數、補強差科等等。可這些努力都將付諸東流,心情低落可想而知。
我不知道怎麼安慰他,只能跟他說,孩子很優秀,到其他學校一定也能發光。而且現在發布的《意見》只是指導性的文件,具體的招生細則現在不也還沒定嘛?
他嘆了口氣,卻不接我的話題,繼續說道:我也想買二中、十四中的學區房,讓自己的孩子和本地的孩子一樣。可是一下子也拿不出那麼多錢。三私的學費雖然也高,但至少還能負擔得起。可現在看來,有錢也沒辦法了啊……
像徐先生這樣的外地家長還很多,他代表了南寧市的一個群體,他們在這座城市裡打拼,希望自己的子女在享受教育資源方面能和當地的孩子一樣。
後話:2020年南寧市中小學招生工作的細則文件還沒有出臺,文中所指《關於規範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意見》並不是最後執行方案,家長面對孩子升學的焦慮可以理解,但還需要以最後發布的招生方案為準!
口述:在南寧市打拼的外地家長
整理:南寧升學君
如果你喜歡我的分享,請多關注、點讚、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