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對減肥很重要,但是什麼時候運動可以更有效地減輕體重呢?飯前運動還是飯後運動呢?
吃飯前運動會提高全身的血液循環,尤其會讓腸胃內的血液循環水平得到提升,讓大腦收穫到飽腹信號,對緩解飲食慾望和控制飲食量都有顯著的效果,有助於保持身材和減肥瘦身。
因此在吃飯前半小時運動,能夠有效的降低飲食慾望,可以防止飲食過量和暴食狀況的發生。
進食後,食物中所含的糖分會流到全身,並且血糖水平會在30分鐘到1小時內急劇上升。然後,胰腺分泌一種稱為「胰島素」的激素以降低血糖水平,然後2小時左右血糖值又會恢復到餐前水平。此時無法消耗的糖和脂類會變成脂肪,並儲存在體內,導致肥胖的發生。
因此,在血糖水平快速升高的時間進行運動(進食後30分鐘至1小時),糖和脂類會作為能量被消耗掉,能夠有效保持身材和抑制脂肪堆積。
綜上所述,無論是餐前還是餐後運動都有助於減肥。但要想收穫更顯著的減肥效果還要注意運動的具體時間。
餐前餐後最有助於減肥的運動時間:
建議餐前半小時運動,運動時長在十五到二十分鐘。
餐後適當輕運動十五分鐘左右,然後一小時左右進行系統運動,這樣就可以更高效的燃燒熱量和減肥瘦身。
餐前餐後最有助於減肥的運動形式。
餐前最好進行輕運動,避免低血糖情況的發生。
餐後一小時左右可以根據自身喜好挑選一些系統運動,運動後還要確保有充足的肌肉拉伸,緩解肌肉疲勞和促進血液回流。
減肥所需要的運動是「質量,而不是數量」。如果沒有在正確的時間運動,很可能付出諸多的努力都不會有任何收穫。找到合適的運動時間,進行充足的運動才可以輕鬆變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