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臺區首經貿北路,東西雙向四車道,東到首都醫科大學附屬衛生學校,西到橋安路,全長約一公裡。首經貿地鐵站路口把道路分為東西兩段。近日,市民關女士撥打北京12345市民熱線反映,長約300米的首經貿北路東段被當成了停車場,其中中央綠化帶以南情況更嚴重,還在路口設卡,只有小區業主交年費、辦車證才能進入停車。
首經貿北路的東段路南緊鄰萬年花城小區,路北有商場,出行需求大。好好的一段路為什麼變成了停車場?這條路什麼時候才能順暢通行?
8月17日上午十點半,記者來到首經貿北路東段,道路中間設有中央綠化帶,南側的兩條車道停滿了約200輛車。路口還設有一道阻車杆,上面寫著「內部車場非本小區車輛禁止入內」。但首經貿北路東段的路面上沒有施劃任何道路標線和車位線,記者也沒找到收費藍牌。
首經貿北路區位/記者製圖
停車場路口阻車杆/記者拍攝
停車場內停有約200輛車/記者拍攝
首經貿北路東段南側是萬年花城小區,小區業主向物業交納約1600元停車管理年費,辦理停車證後,才能把車停到路面上。底商、非小區業主或社會車輛均不能進入停車。市民表示,所謂「車位」並不固定,哪裡有空就停在哪兒,相當於花錢買了一個停車「資格」。
首經貿北路東段南側停車場車證/記者拍攝
停車場內並沒有施劃車位線/記者拍攝
記者採訪當天,一輛麵包車想進入首經貿北路東段臨停,保安衝司機擺了擺手,沒有開門放行。麵包車司機等了兩分鐘,只好掉頭開走另尋他處。但是首經貿北路東段南側還有眾多底商,他們表示,道路不讓臨停,客戶來辦事只得去別處停車,再來回步行,因此流失不少客戶。
臨停車輛無法進入停車場/記者拍攝
受影響最大的要數底商中的一家租車公司,公司的待租車輛只能停到三公裡外的一處正規停車場。客戶下單後到店裡提車,需要店員騎著電動車帶客戶去停車場。租車公司員工表示,如果門口的這家停車場確有資質,他們願意花錢租車位。但是公司多次與停車管理方溝通未果,並因「沒有車位」、「這裡不是車位」等理由被拒絕。
路段內底商眾多/記者拍攝
路口封閉騎行者只好通過便道進入道路內/記者拍攝
記者調查得知,首經貿北路北半幅屬地為豐臺區花鄉人民政府,儘管路面也有停車但不收費,路北商戶和顧客可以憑條臨停。而南半幅屬地為豐臺區新村街道,這個停車場屬於萬年花城小區,小區物業北京興邦物業管理公司人員說,小區地上、地下和路側車位都歸保安部門管理。然而記者撥通停車場座機電話後,保安只重複「沒有車位」、「我不知道」這幾句話,沒有作出其他解釋。
底商商戶與物業溝通停車需求/記者拍攝
追問 1
首經貿北路東段南側停車場正規嗎?
經與豐臺區交通委核實,首經貿北路東段南側停車場沒有在區交通委備案,但是有收費行為,屬於黑停車場。
追問 2
非法停車場能取締嗎?
8月24日,屬地豐臺區新村街道城管執法隊約談了停車場負責人,並處罰一萬元,但暫時無法取締該停車場。
新村街道城管執法隊教導員鄭林宏表示,這與道路權屬有關。由於首經貿北路尚未移交給主管部門,執法存在業務操作難點。若道路已交付市政,則其主管部門為區交通委及屬地交通隊。但首經貿北路尚未移交,因此這條路暫時處在界定模糊的管界地帶,停車場物業管理方就打了「擦邊球」。等到道路真正交付市政後,黑停車場就能從完全意義上認定違法,必須取締。
追問 3
首經貿北路道路產權歸誰所有?
經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豐臺分局核實,首經貿北路東段應由負責該區域土地一級開發單位——北京萬年花城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實施建設。此前北京萬年花城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已完成此路段建設但未及時移交,後續作為臨時停車場使用至今。目前道路產權仍為開發商所有,暫不在區交通委的管理範疇內。
追問 4
首經貿北路何時移交?
經與豐臺區交通委、豐臺區住建委諮詢,按照市規劃國土法【2017】1號文印發的關於《北京市代徵城市道路用地規劃實施管理意見》和市住建委京建發〔2017〕406號文件規定,2018年之後建成的道路必須及時移交至主管部門,但首經貿北路這類2018年以前建設道路則暫無明確要求,屬於一事一議類型,需經由區規自分局等單位共同配合,完成移交。
市規劃國土法【2017】1號文印發的關於《北京市代徵城市道路用地規劃實施管理意見》/北京市人民政府官網
市住建委京建發〔2017〕406號文件/北京市人民政府官網
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豐臺分局核驗科科長路春秀表示,經分局多次與北京萬年花城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溝通,目前建設單位已明確表明有移交意願。但今年年初,因北京市「聚焦攻堅」的排水管網工程建設需要,該路段被市排水集團臨時佔用,暫時無法移交。待年底市排水集團騰退撤場後,分局將督促開發商對道路進行修繕,爭取2021年第一季度前將道路移交給區交通委。
追問 5
此類道路能否不再失管?
為避免此類現象發生,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豐臺分局已按照市、區工作部署,對豐臺轄區內代徵道路用地情況進行調查核准。下一步,區規自分局、區交通委等相關部門將通力合作,加大對代徵道路用地的騰退、移交和接收力度,按照「先易後難、先收後管、同步處置」的原則,加快完成本區代徵道路用地移交和接收工作。
首經貿北路上「長」出黑停車場,佔路、收費只是表面現象,深層原因還是道路常年「放養」、監管不力。道路建設容易監管難,難的不僅是需要投入的人力、財力和精力,更難在源頭的精細驗收和及時移交。「1039調查團」曾報導過多條道路因未移交而產生的種種問題,雖然已有相關規定讓道路建設移交有據可依,但歷史遺留問題龐雜繁瑣,希望相關部門梳理核准,及時推進移交進程,讓道路都找到「主人」,也就少一些因失管產生的真空地帶,少一些衍生問題。
記 者 | 李天一
編 輯 | 趙明聰
主 編 | 程 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