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少兒英語:「規模效應」與「後發先至」之爭

2020-12-17 藍鯨財經

投稿來源:知頓

備受矚目的在線少兒英語終於盈利了,連最難賺錢的在線1對1業務都等來了這樣的好消息。

今年3月份,51Talk宣布首次實現整體盈利,這一事件的統計周期發生在疫情之前。也就是說沒有疫情的助推,在線少兒英語行業也開始自我造血,源源不斷地輸出現金流。

這一結果讓美股市場等待了四年,而51Talk實現這一目標用了八年。整整八年的時間,在線少兒英語尤其是1對1模式,終於找到了一條完整的盈利閉環,可見過程實屬不易。

01

規模效應的B面

2013-2019年,在線少兒英語賽道的融資數額位居整個在線教育行業第一,以VIPKID、DaDa、51Talk、vipJr四家為代表的在線少兒英語第一梯隊累計融資超過百億元人民幣。根據2018年的分析報告,VIPKID佔據55%的市場份額,這四家總體份額在80%左右。

然而在狂奔四年後,少兒英語「四小龍」的格局形勢急劇分化,最終呈現出來的局面令人唏噓:VIPKID遭遇融資事故,DaDa繼去年裁撤數百人後又在二月下旬裁員70餘人,vipJr連同母公司iTutor集團整體出售給了中國平安,唯一的好消息只有51Talk。

根據51Talk最新公布的財報數據,去年第四季度實現利潤516萬元,現金流達到1.671億元,菲教一對一業務佔比達到86.2%。雖然利潤單薄,但好歹還是給2020年開了個好頭,菲教業務為實現盈利打了頭陣。

但是關於少兒英語行業的一個問題來了,為何是排在後面的51Talk率先盈利,難道傳說中的「規模效應」失靈了?

規模效應描述的是一家企業逐步實現盈利的過程,主要是指隨著生產規模擴大,變動成本逐漸降低,從而實現盈利。但從行業的角度來講,因為在線教育本身屬於薄利型行業,通常要通過做大規模才能實現盈利。因此規模效應又可以指市場上的其中一家或幾家獨大,在行業中形成了對資源的壟斷能力和客戶的議價能力,最終往往能憑藉龐大的規模耗死後面的競爭對手,並實現整體盈利。

但在去年跟誰學率先盈利上市時,就曾有人對規模效應提出質疑,51Talk的案例則又一次證偽了部分規模效應的存在。規模效應並不一定具有先發優勢。

從這次51Talk公布的財報數據中能夠發現,實現盈利並不能只靠單一的擴大規模,而是降本增效組合拳的結果。

首先是51Talk在運營費用上的「三降」,銷售費用同比減少4.6%,研發費用同比減少13%,管理費用同比減少19.2%。這三降對應到的是減少低轉化的品牌廣告投放與人員工資支出,但是在另一方面我們也發現針對員工股權激勵的金額在增加。

人員減少、人均工資增加、管理費用降低,是典型的人效和組織效率獲得提升的表現,同時針對營銷費用的ROI要求也在相應提高。除此以外,菲教1對1業務在三四線城市突飛猛進,又進一步實現了營收增長,最終形成盈利閉環。

51Talk的故事在反襯著規模更大的少兒英語巨頭,因為規模效應的另一面就是「尾大不掉」。

從2019年開始,優化組織效率的口號被各家打出,但實際執行下來的結果卻是裁員。越是信仰規模效應的機構反而面臨著」規模陷阱「,因為員工和組織體系龐大,效率出現下降,缺乏有效的績效體系和管理體系,最終導致用戶和業績的雙輸。

02

後發先至的縱身一躍

令第一梯隊擔心的不僅是組織體系無法應對新挑戰,還有虎視眈眈的外圍對手。教育行業的高度競爭性,讓創業者們既有如狼似虎的野心也有如臨深淵的恐懼,存在競爭必然代表著新機會。

「短期內(未來3-5年)來看,在線少兒英語行業格局基本已定。但從長期(未來5-10年)來看,不排除行業格局重組的可能。「旭源資本創始人兼董事長彭數學認為,在線教育行業的發展趨勢可以參考電商行業,不排除未來有像拼多多這樣的在線教育黑馬出現。

從2011年開始集中湧現出第一批在線少兒英語品牌算起,至今已有30多個少兒在線英語教育品牌分布於北京和上海等一線城市。與此同時,新東方、好未來、精銳教育等傳統教育巨頭也紛紛推出自己的在線少兒英語品牌參與市場搏殺。

大小品牌共同參與競爭,按理說整個少兒英語市場已經被充分激活,市場遐想空間不再,但在今年2月份,仍有三家在線少兒英語機構獲得了C輪前的早期融資。這充分說明二級市場仍然沒有放棄尋找在線少兒英語的新機會,以及少兒英語仍然是創業的高發領域。

首先大小小超過30家的在線少兒英語品牌目前只競爭到第一階段,在一二線市場形成了較為明顯的發展梯隊,尤其以1對1模式為代表。但在更大的三四線下沉市場以及大班、小班課,反超與追趕的競速賽沒有角逐出終局。一些決意偏離一線城市用戶的少兒英語品牌在更快地進入下沉市場。

其次諸如VIPKID這樣的頭部選手已經調整了盈利的優先級,以速度換取盈利的過程在所難免。這就意味著在二三梯隊的後來者有了見縫插針的追趕機會。此外,在線少兒英語的「長尾效應」也在增強,尤其在本輪疫情的助推下,下沉市場的在線少兒英語發展形勢將快速分化,對於中尾上的機構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機會。

「雖然這幾年整個教育行業在完成從線下到線上的遷移,但這一次可能大加速了。原來需要三年的時間,現在短短一個月就實現了,疫情對於在線教育行業是一個加速的過程。」伴魚創始人兼CEO黃河認為,整個在線教育都面臨大規模的用戶流入,首先是K12學科賽道,接下來是少兒英語,同時疫情對在線少兒英語的機遇與挑戰共存。

春節期間,伴魚擴充了幾倍的服務容量來迎接新用戶,對新員工的線上招聘也開始迅速啟動。黃河表示疫情期間伴魚的用戶規模基本翻了一倍。

「一部分家長之前沒有接觸在線教育的形式,在使用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對於很多企業來說,短期承接大量用戶,怎麼把服務跟上是最大的挑戰。」相比於平時,黃河認為疫情期間最大的缺口是服務,由於這些新湧入的用戶大多沒有接觸過在線教育,他們對在線化這種教育方式的寬容度更低,如果企業沒有很好的承接能力,反而給教育產品的體驗服務和品牌口碑帶來壓力。

去年,黃河曾認為2020年將出現少兒英語的發展拐點,並把全年目標定為衝擊「少兒英語第一品牌」。因為從後端來看已經沒有太多進入機會,頭部又開始出現兼併整合的趨勢,反倒是一些堅持長跑的產品有可能出現龜兔賽跑式的勝利。

這樣的目標也基於目前伴魚自身的營收來源,伴魚繪本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的家長只佔比15%,85%都在偏二三四五六線的下沉市場。

03

賽道規模論背後的本質是什麼?

討論賽道規模論的本質仍要回到四年前,2016年陸續有在線少兒英語平臺進入C、D、E輪的成熟輪融資。而在當時,花錢請巨星代言成為平臺廣告大戰的標配。

「前兩年行業內比較流行燒錢圈地的模式,即使這個模式不掙錢。這個模式是擴大規模,搶佔市場,先把對手打敗,再慢慢調整自己,但往往這樣做,其實到後來問題越來越大。「伴魚創始人兼CEO黃河認為,在線少兒英語的競爭不一定要靠大規模的廣告投放獲客,而是去尋找更優的運營模型。

2015年創立伴魚時,黃河研究了市場上幾乎所有的競品,從中發現了兩個問題:

第一、所有的產品都是單場景。比如一對一的形式,只是跟外教直播上課,但這種形式不可能做到高頻,因為成本高,一周兩到三次是比較正常的頻率。但是一節課25分鐘,一周三次就是一個多小時,這對練耳朵是遠遠不夠的。

第二、大部分公司都是通過投放轉換,導致整個獲客成本越來越高,所以在商業模型、獲客效率上不夠好。

伴魚最終找到的方法是通過內容工具型產品打造一個用戶池。首先是在最底層的伴魚繪本,第二層是AI雙師課,根據不同的年齡階段分為低年齡段的童謠課、居中年齡段的自然拼讀,高年齡段的精讀課,用戶池最頂端則是外教一對一課程。

這樣的產品矩陣既解決了日常高頻的聽說,又解決了用戶池低成本獲客的問題,比較好地對用戶需求進行分層和循序漸進式教學。基於這樣的商業模型,伴魚已經實現現金流為正,UE 模型基本也是正的。

「線上教育公司盈利是一個三級跳的過程:第一個就是首先要做到運營現金流為正,第二要做到現金收入貢獻為正,第三才會達到一個會計準則成本的盈利。」

51TalkCFO徐珉認為,現金流為正只是第一步。有時候為了實現盈利,主動降速也未嘗不可。3月3日,豌豆思維宣布產品上線20個月後,實現首單UE為正,就是這種選擇的結果。

2016-2018年是在線少兒英語的風口期,整個網際網路行業都存在砸錢獲客的現象。但隨著下半場資本寒冬的到來,越來越多機構開始意識到通過廣告線索獲客只會是填不滿的現金坑。

」教育機構獲取流量後將規模擴大,到一定規模後謀求下一輪融資,融資後燒錢買流量。資本市場利好,邏輯行得通。但在資本寒冬期,流量打法難以跑通模式。「鯨魚外教培優 CEO 吳昊認為,規模效應與流量打法相對應,本質上是花錢買量思維造成的結果。流量打法成立的前提是佔住足夠多的市場份額,並憑藉規模效應盈利。而流量競爭是跨行業的競爭,成本註定越來越高,教育機構教學效果和口碑轉介紹率無法提高,規模越大,經濟模型反而越差。

伴魚創始人黃河認為,未來三四年還有很多可以優化的空間,過去行業對一對一、大班課、小班課都有嘗試。但終局一定是在用戶需求、商業模式、獲客成本三者之間尋找到平衡點,誰能在這裡跑得最快,誰就一定會贏得這個市場。

在2019年Q1財報公布時,51Talk曾表示對於盈利沒有具體時間表。在Q4,51Talk宣布盈利消息時認為自身做對了四件事:第一,聚焦菲教青少一對一;第二,聚焦營銷效率,拒絕燒錢式的營銷;第三,聚焦下沉市場和普惠教育;第四,聚焦效果外化和口碑傳播。

總結起來,51Talk就是在三點之間找到了平衡,最終慢一點、穩一點、好一點。在這樣「小步快跑」的行業節奏下,今年的在線少兒英語將更具看點。

相關焦點

  • 在線少兒英語教育市場規模超260億元 有道少兒英語持續發力
    在線教育是以網絡為介質的教學方式,通過網絡,學員與教師即使相隔萬裡也可以開展教學活動,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真正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政策門檻的提升,加速了在線教育行業的整合,品牌頭部效應更加明顯;而2020年的疫情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推動在線教育的市場規模和滲透率不斷提升。
  • 瘋狂的在線教育:投資機構湧入,在線少兒英語領跑
    但在線教育領域卻風景獨秀,吸引著大批投資機構不斷湧入。  十一長假後,多家在線教育機構宣布獲得融資。  其中,老牌在線教育公司龍之門宣布完成近億元人民幣 A 輪融資,本輪由晟道投資、鼎暉投資聯合投資,獲得資金主要用於繼續加大教研和技術的開發投入。公開資料顯示,龍之門成立於2000年,是國內最早開展在線教育業務的公司之一。
  • 2020年中國在線少兒英語教育市場規模達到260億元,行業分化愈發明顯
    核心觀點2020年中國在線少兒英語教育市場規模將超260億元互動性和趣味性成為選擇重要考量關注優質產品推進在線少兒英語教育產業升級,下沉市場存在新機遇以下為報告節選內容在線教育概念範圍在線教育是指以網絡為介質的教學方式,通過網絡,學員與教師即使相隔萬裡也可以開展教學活動
  • 行業邊界逐漸消失,在線少兒英語的出路在哪兒?
    當身經百戰的少兒英語賽道挺進在線教育大戰場,其有哪些底牌,又如何自處?百億押注後,單一模式行至拐點2013年前後,在用戶對優質外教教學需求與現存外教質量參差不齊的矛盾持續激化下,連線優質外教與學員的在線英語1對1模式很快得到市場及家長認可。
  • 在線少兒英語的2019:賽道趨冷,從拼規模到拼效能|盤點
    資本市場對在線少兒英語企業的估值冷靜了不少,融資事件數、整體總金額都有所下降。「通過燒錢做大規模,再尋求外部輸血」的循環變得越來越難,企業的發展,走到了審視自身盈利能力的階段。同時,在2019這個時間點,頭部的在線少兒英語企業體量已經足夠大。這一階段,競爭的重心不再是規模,而是效能。
  • 在線少兒英語教育市場規模達到260億元 1對1教學模式受青睞
    在線少兒英語教育市場規模達到260億元 1對1教學模式受青睞 談到2020年的在線教育發展,可以說疫情加速了大眾對在線教育的認知,為在線教育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2月至4月,在各創投市場動力不足、各行業發展受限的情況下,在線教育逆勢而行,需求火爆。同比去年,融資總規模增長275%,行業滲透率快速提升。
  • 在線少兒英語教育市場規模達到 260 億元 1 對 1 教學模式受青睞
    談到2020年的在線教育發展,可以說疫情加速了大眾對在線教育的認知,為在線教育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2月至4月,在各創投市場動力不足、各行業發展受限的情況下,在線教育逆勢而行,需求火爆。同比去年,融資總規模增長275%,行業滲透率快速提升。
  • 在線少兒英語成績單出爐:鯨魚外教培優3月營收超7000萬
    近日,在線青少兒英語頭部品牌鯨魚外教培優宣布,3月份營收已突破7000萬,3月環比增長近3倍,單日營收突破1500萬,這也是疫情期少兒英語行業,第一家交出亮眼「成績單」的頭部品牌。小班模式開始發力,鯨魚外教培優後發先至在線少兒英語行業,一直被認為起量快、規模效應明顯的1V1模式近兩年發展不如預期,反而一直被盈利問題困擾,深陷「規模陷阱」,甚至逐步走向其反面「尾大不掉」。而曾經被質疑發展緩慢的小班模式反而憑藉「兼顧學習效果和經濟模型」迎來了發展契機。
  • 著眼大教育,少兒英語出徵在線教育大混戰
    一個可以佐證的數據是,2015年3月,VIPKID開始投放市場,一年半後,銷售額從一個月幾十萬元猛增至近兩億。急速的用戶規模增長,徹底刺激了投資人的想像力和信心,之後的在線少兒英語賽道投資,如暴風雨般降臨。從2013-2018年,短短5年間,僅VIPKID、Itutor Group、DaDa、51Talk四家企業的融資額就超過16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10億元。
  • 少兒英語賽道競爭加劇,GOGOKID空間幾何?|教育|在線教育|英語|少兒...
    轟轟烈烈的暑期大戰隨著開學季的到來已經拉下了帷幕,但歷史會銘記在線教育行業千軍萬馬呼嘯而過的這個夏天。以少兒英語一對一這個賽道為例,歷經幾年的火熱與沉澱後,今夏行業洗牌加速,兩極分化趨勢愈發明顯。擠出水分後,有的玩家黯然退出,有的選手逐漸沉寂。雖然因備受爭議的模式讓整個賽道在2020年風頭銳減,但少數頭部企業的表現仍舊亮眼。
  • 在線少兒英語大數據報告:VIPKID市場佔有率近七成
    5月14日,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監測平臺Trustdata發布《2018年中國收費類在線青少兒英語教育市場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在線青少兒英語全年用戶規模超1500萬人,年度增長168.3%,預計2019年市場規模突破50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在線青少兒1對1英語教育市場格局初現,頭部品牌效應明顯。
  • 三雄逐鹿在線少兒英語 VIPKID、51talk及伴魚誰更勝一籌?
    經歷資本狂潮中的百花齊放、度過資本寒冬下的優勝劣汰,再加上一場突如其來的特殊情況,在線少兒英語賽道戰至最後的玩家屈指可數,其中一對一模式包括VIPKID、51talk及伴魚這三家。眾多玩家大戰中,它們何以突圍頗具看點。
  • 共享經濟的新戰場 在線少兒英語誰主沉浮?
    從2013年的在線教育元年開始,過去的幾年間教育領域融資事件頻發,據統計2016年中國教育行業共發生303起投融資案例,投融資總額約155億人民幣。其中,在線英語成為各路資本關注的焦點,哪怕是經歷去年一輪資本寒潮,各行業投融資速度減緩,在線英語這一塊的資本卻依然保持活躍。
  • 半月三起巨額融資 在線少兒英語爭奪決賽門票
    有業內專家表示,少兒英語領域內的頭部線上玩家已經開始抱團,呈現出和線下搶用戶的新特點。1月28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在線少兒英語品牌阿卡索擬完成了C5輪融資,在此輪融資後,阿卡索在C輪的累積融資額已接近10億元,而這只是近期獲得大筆融資的在線少兒英語培訓機構之一。
  • 在線少兒英語市場規模達260億元 hellokid為孩子提供專業教育服務
    根據艾媒諮詢發布的《2020上半年中國在線少兒英語教育行業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在線少兒英語教育市場規模達到260億元,用戶規模約580萬人,市場滲透率達22%。預計到2021年底,中國在線青少兒英語市場滲透率將達37%,2022年將增長至51%。
  • 在線少兒英語賽道漸窄 VIPKID市場規模超競爭對手總和
    2015年6月二級市場哀鴻遍野,寒流迅速傳導至一級市場,O2O倒閉潮、企業估值縮水、巨頭抱團取暖宣告合併……「雙創」熱潮還沒冷卻但投資圈早已有人喊出「凜冬已至」。相比2015年這個資本盛夏,投資人「大手大腳」的日子確實過去了,但好項目從來不缺錢,縱觀近兩年在線教育成為了吸金的風口,而這個風口上的豬——VIPKID已經集齊了中國投資圈的半壁江山,成了在線教育賽道上的獨角獸。
  • 少兒英語融資競速: 爭食教育市場的存量與增量
    少兒英語融資競速: 爭食教育市場的存量與增量 作者:趙娜 發布時間:
  • 噠噠英語「被收購」,在線少兒英語一對一要涼涼?
    1對1規模不經濟,屢遭詬病市場上湧現出了越來越多的在線教育機構,其中主打1對1模式的機構成為了「主流」之一。而眾多賽道中,在線少兒英語將「1對1模式」發揮地淋漓盡致,而資本也不斷投注。2016 年 51Talk 赴美上市,在線一對一模式一時風頭無二。
  • 2020上半年中國在線少兒英語教育行業研究報告
    ,2020年中國在線少兒英語教育市場規模達到260億元,預計到2021年底市場滲透率將達到37%,2022年將達51%。 核心觀點 2020年中國在線少兒英語教育市場規模將超260億元 互動性和趣味性成為選擇重要考量 關注優質產品推進在線少兒英語教育產業升級,下沉市場存在新機遇 以下為報告節選內容
  • 在線教育深度研究:少兒英語賽道火熱、格局初定
    根據中科院報告,四家頭部玩家大約佔在線少兒英語八成市場,由此可預計,2017年在線少兒英語市場規模約100億。根據艾瑞諮詢,2016年中國在線少兒英語市場規模達19.7億元,在線少兒英語在2017年呈現全面爆發趨勢。另外,根據艾瑞諮詢,2016年在線少兒英語用戶規模達到321.5萬人,同比增長了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