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韓信典故,修自己身心

2020-12-27 遺素涵

韓信--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漢初三傑」之一,他被後人奉為「兵仙」、「戰神」。「王侯將相」韓信一人全任。

他是中國古代著名的軍事統帥。關於他的典故太多了,提起韓信就會想起漂母贈飯、胯下之辱、傳檄而定、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背水一戰、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成敗一蕭何,生死兩婦人。然而讓我學到最多,最受益的是他超強的情緒控制能力。

韓信從小失去父母,經常遭到歧視。有一次,一個五大三粗的屠夫看到韓信腰間配劍,猜想他是膽小之輩,於是想羞辱韓信,當眾對他說:「要麼從我褲襠下跨過去,要麼把我殺死。」韓信自知形單影隻,沒有勝算。毅然選擇了前者,忍受著巨大的侮辱,從屠夫胯下跨過。然後,在眾人的嘲笑中從容而去。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韓信胯下之辱」的故事。

面對一群「無賴」的挑釁,韓信沒有一怒之下拔刀相向,而是通過冷靜的分析判斷後,做出了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

雖受一時之辱,卻化解了一場危機。

短短幾年後位極人臣,統領百萬兵馬,成為戰無不勝的一代「兵神」。

看韓信典故,修自己身心。生活中,不僅要學會忍耐更要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很時候面對突如其來的困境,要麼膽怯退縮,要麼失控發火,最終問題沒有解決,自己卻落得一身傷。情緒如同魔鬼一般 ,一個控制不住情緒的人能力再大也無濟於事。

我們經常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糟糕事情,比如你開開心心的去上班,剛到公司卻被上司莫名其妙的指責批評一通、 你在醫院看病時被小偷偷走了手機和錢包、你時間很緊但沒趕上地鐵或公交、或者與人發生口角,當這些事情發生後如果不加控制,你的委屈、憤怒、怨恨、焦慮,會滋生出更多負面能量,一旦情緒失控就會失去理性,後果不堪設想,最終輸掉的只是你自己。

先處理情緒,後處理事情,情緒處理不好,事情只會更糟糕。 遇事不輕易動怒,不是沒有情緒,而是沒有被情緒困住心智。能控制住情緒,就是一種休養,也是一種人生智慧。

看典故,取精華,修身心。保持情緒穩定,內心平和,只有很好的控制住情緒,才能控制人生。

相關焦點

  • 韓信「身負」20個成語典故,個個經典,堪稱成語專業戶
    筆俠也不喜歡背自己不喜歡的東西,但,如果裡面有故事,那就另當別論了。「兵仙」韓信就是一個有故事的人,發生在他身上的成語典故多大20個(或許還不止),不由得不讓人稱奇。且這些典故個個堪稱經典,韓信真可謂是「成語專業戶」。接下來,筆俠就給大家獻上韓信的成語大餐。
  • 與韓信有關的10大成語典故,你知道幾個?
    韓信,淮陰人,西漢開國功臣,功績很大:「涉西河,虜魏王,禽夏說,引兵下井陘,誅成安君,徇趙,脅燕,定齊,南摧楚人之兵二十萬,東殺龍且,西鄉以報。」,與蕭何、張良並列為「漢初三傑」。下面我們一起盤點與韓信有關的十大成語典故!
  • 渾身是「梗」的男人——韓信一人便身負20餘個成語典故
    韓信是漢朝的有力大將,西漢的建立他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同時他在思想、軍事上都有他獨特的見解,文武均擅長。這麼著名的人物在他的身上也有許多出名的故事和典故,因此他也被成為"成語專業戶",是成語"代言人"。
  • 韓信到底有多厲害?
    關於韓信,這個人到底有多厲害,相信很多聽到或者讀到韓信故事的人,都會覺得哇塞,這個人太牛了,有很多軍事方面的成語或者典故都與韓信有關,或者有著他的影子。這些只是一部分,當我們讀《史記》時,就會發現,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或者歷史典故都發生在韓信身上。
  • 星耀韓信看小仔爺,王者韓信看寂然,什麼段位看夢淚韓信呢?
    星耀韓信看小仔爺,王者韓信看寂然,什麼段位看夢淚韓信呢?王者裡塑造的韓信,要顏值有顏值,要難度有難度,能打能跑,是很多玩家手中的寵兒,是這個遊戲裡罕見的「全民英雄」。說到韓信主播,喜歡看直播的玩家肯定會想起很多玩韓信超秀的主播,比如說夢淚,寂然,小仔爺,心態,念青等等。這些主播手裡的韓信,可以一人帶起整個團隊,可以一人逆轉乾坤。那麼他們玩韓信的玩法有區別嗎?適合什麼段位的玩家看呢?這裡,我挑其中的典型——夢淚、小仔爺、寂然,給大家分析這三個主播韓信玩法的區別。
  • 韓信不但是戰神,還是成語之王
    河北省邯鄲市與西漢初年的戰神韓信之間,有一個非常另類的共同點,就是邯鄲堪稱是「成語之都」(山西省臨汾市曲沃縣被稱為「成語典故之鄉」),而韓信堪稱是「成語之王」。與邯鄲有關的成語非常多,與韓信有關的成語也是多到讓人眼花繚亂。
  • 韓信依靠這一戰成名,為劉邦立下功勞,更被後人稱為「兵仙」
    說起韓信,我立馬想到了一些歷史上的典故,就比如說"胯下之辱""一飯千金""十面埋伏""背水一戰"和"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從這些典故成語來看,關於韓信的一些典故是非常多的。在我們的印象中韓信就是一個"戰神",他幫助漢高祖劉邦奪得了天下,立下汗馬功勞,更是有自己著名的戰役"十面埋伏"和"背水一戰"了。
  • 兵仙韓信是如何一步步將自己逼死的?劉邦:真叫人可喜可憐
    那麼我們簡單的聊一下,韓信到底是如何一步步將自己逼入絕路,一步步讓自己走向失敗深淵的。稍微看過一些歷史劇的親們都知道,韓信的出身非常低微,但是他卻劍不離手,劍在古代了象徵著士,這原本就是不符合韓信的地位階級配件,所以經常就有人覺得韓信這個人很裝。
  • 韓信不幸,一生曲折多變,用多少成語譜寫了自己的不朽故事
    韓信說:「皇上您不(善於)指揮士兵,但善於指揮將官,這就是韓信我之所以被皇上您所控,為您效命的原因了。而且皇上您指揮將官的能力是天生的,不是人們努力所能達到的。」【國士無雙】成語典故及主人公介紹國士無雙:指一國獨一無二的人才。國士:國中傑出的人物。
  • 韓信點兵背後的數學故事
    韓信點兵的典故出自《史記》。漢高祖劉邦問大將韓信:「你看我能帶多少兵?」韓信回答說:「陛下你最多能帶十萬兵吧!」漢高祖聽了不大高興,於是問:「那你呢?」韓信非常驕傲地說:「我來點兵,當然是多多益善!」劉邦心中更加的不高興了,就想了個方法為難韓信。
  • 韓信被奉為「兵仙」,為什麼甘願受胯下之辱,封王后才知他的高明
    韓信閉口不答。這時候,湊熱鬧的人圍了上去,地痞流氓公然侮辱他說道:「韓信,你敢與我拼一拼嗎?你敢,就拿刀來刺我;害怕,就從我兩腿之間爬過去!」講完,他岔開兩腿,立在那邊。韓信端詳了一會兒,趴著身體從他的腿間鑽了過去。湊熱鬧的人一陣鬨笑,都認為韓信是懦夫。但見韓信站起來,拍一拍手上的灰塵,坦然地離開了。
  • 韓信點兵:1000多士兵,韓信如何在極短的時間裡清點出具體人數?
    韓信(未知-前196年),漢族,淮陰(原江蘇省淮陰縣,今淮安市淮陰區)人。韓信是我國古代傑出的軍事家,兵家四聖之一,是中國軍事思想「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神帥」。在這其中,「韓信點兵」 這個故事包含一個非常著名的數學問題。「韓信點兵」在數學上又被稱作中國利餘定理或是孫子定理。那麼韓信點兵有什麼特別之處呢?又是如何快速點出人數的呢?其具體由來是這樣的:據說秦朝末年的時候,戰火四起,楚漢相爭。在一次戰鬥中,韓信率領著1500名將士同楚軍將領李鋒的軍隊交戰。
  • 蕭何把韓信推薦給劉邦,韓信是如何向劉邦證明可以擔任大將軍的?
    一蕭何月下追韓信回來,就去給韓信求官職去了。劉邦說道:「好,看在你蕭何的面子上,就封他一個將軍。」問問韓信,看看他是否能擔當此任。就真的要封韓信為大將軍了。劉邦開始按照和蕭何商議的來做了。二這時候全軍的人同時也關注到了一件事,那就是劉邦派人在修大將軍壇了。
  • 聖嚴法師用3句話,開示身心秘密,詳解參禪實修法門
    隨後,聖嚴法師四方行腳,拜謁眾多禪宗大德,請益佛法,印證所學,後來創建了臺灣三大道場之一的法鼓山道場,弘揚自己的禪學思想,除親身參禪實修外,還著書立說,為新時代佛學的發展奉獻了自己的一生。在弘法過程中,聖嚴法師常常被問及參禪實修中的許多問題,特別是在入手階段怎樣才能儘快進入禪修的靜境。
  • 源於漢中的著名成語典故大全,看看你知道幾個
    公元前206年,劉邦手下的大將軍韓信用「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策開始軍事行動,韓信先派樊噲、周勃率兵一萬佯修已被劉邦進漢中時燒毀的棧道,擺出要從褒斜道出兵的架勢,章邯聞訊立即加強斜谷防禦。 西漢元年,漢王劉邦率部隊入漢中,韓信棄楚歸漢。本想出人頭地,但歸漢以後也僅為「連敖」這種有職無權的小官。後來韓信又因與十三人犯法被判斬首。非常幸運的是,在行刑時,被滕公夏侯嬰保釋。經滕公推薦,劉邦讓韓信當管理糧草的軍官,這樣便有了接觸總後勤官蕭何的機會。蕭何聽韓信談兵,頭頭是道,極為讚賞。到了漢中首府南鄭,韓信見自己仍然未得提拔,便不辭而別。
  • 成語故事最多的人—韓信
    四、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韓信第一次從漢中出兵時,一面命令大將修棧道迷惑敵軍,另一方面自己悄悄率軍從陳倉小道殺出,出其不意,韓信以前臨大敵,後無退路的處境來堅定將士拼死求勝的決心,結果大破趙軍。背水一戰就是置之死地而後生,跟破釜沉舟差不多,也是軍事史上的經典戰例。不過這一招也得看誰用,三國時的馬謖後來也想來一個「背山一戰」,置之死地而後生,結果軍士們都很害怕,不戰自亂,造成街亭之失。
  • 蕭何也知道趙括的「紙上談兵」,為何就那麼肯定韓信是真材實料?
    這個典故出自《史記》,主人公是趙國一位非常有名的大將趙奢的兒子趙括,他從小酷愛學習兵法,談論起兵事來頭頭是道,在長平戰役中,秦國對趙國用了反間計,趙國只能讓趙括代替廉頗,誰知趙括只知道一味地按照兵書辦事,由於缺乏實戰經驗,根本就不懂得變通,只會貿然進攻。
  • 「世上萬般皆是命,果然半點不由人」,後人是怎麼看韓信的
    司馬遷在對韓信生平經歷描寫時,就沒有將漂母賜食、胯下之辱等事件忽略。 司馬遷的《史記》作為私史,又不同於後世政府傳聲筒似的官修歷史,其在歷史書寫中亦摻雜了不少自己對歷史事件的看法,寄託了自己的心志。如韓信謀反一事,經歷宮刑,見識了最高統治階層殘酷一面的司馬遷在反覆鋪陳中微微透露出韓信謀反實則是冤殺所致。
  • 關於「漢初三傑」,給我們留下了多少成語典故
    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範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漢初三傑劉邦的這番話,客觀正確地評價了張良、蕭何、韓信三人。這也是「漢初三傑」之稱的由來。從一定程度上說,劉邦是靠這三人奪取了天下,三人缺一不可。但是,後來這三人的結局並不同。三傑之一的韓信,還被以謀反的罪名殺害。
  • 軍事奇才韓信,被宮女群毆用竹子捅死,成就兩個經典成語發人深省
    家喻戶曉的「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的典故,便是指的他。漂母飯信,給了韓信再生的機會,而呂雉直接殺死了韓信。韓信他死得很慘烈,很不值,被一群女人用竹籤捅死,留給後人無盡的深思和感慨,韓信的死也成就了兩個成語,說到這裡估計大家都已經猜到了,就是小姐姐前面加了引號的兩個成語,那麼讓我們一起透過歷史的煙雲來了解下韓信成敗的足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