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澳洲牛排的大PK,M5眼肉對抗澳洲和牛誰更強?

2020-12-17 創意大神周老師

最近從一位做扒房的朋友拿離安利了一些高級牛排的食材,也是因為疫情的原因,他本來準備應對春節高消費人群的高級食材,因為商鋪所在商場採取的停業方案,所以這些食材也就被我們幾個損友瓜分了。說實話心裡有些不好受,平時不怎麼佔朋友的便宜,這次人家如此割愛,心痛之餘問了一句他冰櫃裡藏的高檔紅酒要不要也處理掉?這位朋友差點掄我一銅鍋......

這次拿回來兩塊牛排,分別是在扒房裡售價破千一份的M5澳洲眼肉和售價近兩千的澳洲和牛一塊。我一直覺得對於美食有一個亙古不變的理論:越好的食材越不需要複雜的加工。今天咱們就通過一個簡單的、直接的對比,來看看在高級扒房裡上千塊錢一份的牛排到底有多厲害?國家對牛肉進口有嚴格的管制,而某些國家(日本)對牛肉的出口也有非常嚴格的管控,因此在國內能吃到的高檔牛排,常規的渠道就只有澳牛。當然澳洲也有和牛的品種,因此那些號稱自己是幾級的和牛,其實也都是澳洲的品種。當然你要是特別有錢,當然也是可以買到性價比不那麼合適的美國牛排,而且可能你買到的相當於在美國頂級牛排的價格卻只能吃到工薪牛排的貨色啦。

不嘮叨了,咱們趕緊進入正題。先看看這塊澳牛M5的眼肉,關於肉本身的位置、口感啥的那些掃盲內容不多說了,現在掃盲都上度娘!牛排之前是放在冷凍的冰櫃裡的,拿回來就放在冰箱的冷藏室裡大概一天一夜的解凍,基本上就是這個樣子了。

肉從密封袋裡取出以後,先用廚房用紙洗一下化凍後肉表面的血水和化凍後的汁水。

貼近看一下這塊肉的肉質和紋理,白色的脂肪部分越是均勻、細膩地排列在肉裡,那說明這個牛排的品質越高。為什麼說日本的牛喝啤酒、聽音樂、做按摩,就葛優癱一輩子,因為不活動所以肌肉群都變成了脂肪群了啊!這塊肉的品質屬於中等吧,不屬於特別高檔次的那種,所以外面的扒房也不都是超級貨哦,你花上千買的牛排可能和大型高檔超市裡賣的一兩百的牛排品質上相差不大!

網上很多的介紹都建議用黃油、橄欖油來熱鍋。直到有一次我看了一個美國的美食節目裡,西餐的名廚建議用正好烹飪的這塊牛排上的脂肪來熱鍋。這樣能最大限度避免黃油、橄欖油自己的口味去影響牛排的口感。因此這次咱們也來一個「原湯化原食」!用小刀切一些脂肪來煉油。

小刀切下兩塊肥肉,反正這塊肥肉也沒人愛吃,倒不如物盡其用了!

之前做炒鍋的PK的時候,很多網友說兩個鍋做不同的菜那就不是公平的比較。所以這次為了公平的對比,所有的烹飪方式都是一摸一樣的,配料也都是一模一樣的,而且統一的都不加牛排醬料,就吃最原味的!

先進行一個簡單的「醃製」,牛肉表面撒上海鹽和黑胡椒,這個就是山姆超市買的最基本的研磨瓶裝調料。當然很多人說黑胡椒不應該這樣撒,否則煎的時候會糊掉,而且搞得鍋很難刷,口感更差。其實扒房大廚兄弟說,先撒的話更進味,而且那一丁點的焦糊味並不影響什麼,大部分人是能接受的。好吧既然有了專業指導,那我就先撒為敬!兩面都撒一下,然後放置一小時。

牛排鍋,這個小玩意沒什麼特別的。就是一個鑄鐵的小鐵鍋,網上到處都是,價格也是千差萬別。唯一的竅門就是儘量買厚一點的,能買多厚就買多厚的!進口的大部分還是比國內的品質要好,所以儘量買進口的。千萬別被國內那些善於炒概念的廠家各種奇葩概念忽悠了,這個就是鑄鐵的最好,什麼不粘、塗層、高科技塗層,一律沒用!

鍋的加熱就是最粗暴的辦法,大火加熱,就算冒煙了都沒問題!就是繼續加熱!大廚兄弟說你起碼得把鍋燒紅了吧......不過我覺得真的燒紅了也不行啊,反正就是你覺得鍋裡的熱氣都已經讓廚房的溫度熱了一個等級,那就差不多了。

肥肉塊兒可以先放進去了。不用擔心肉會糊掉,沒事的,這個糊不了的!大概就是煉油的過程,能看到肉逐漸萎縮,而牛肉逐漸滲出。

當牛油開始充盈到鍋裡的每一個縫隙的時候,就可以準備下牛排了。

牛排下鍋以後,轉為中火。能看到牛排在「滋滋」聲音中逐漸有了一些顏色上的變化。

煎牛排的時候,隨時關注一下牛排側面肉色的變化,牛排到底煎多久翻面?這個其實也沒任何一個大廚能給到明確的數字,只能是自己來掌握。但是從側面看肉色的變化是一個竅門。

一般來說,翻兩次面就可以了,也就是兩面各煎兩次。其實這個油煙特別大,感謝國產油煙機的強大,讓我能拍清楚照片。

注意看上面三張圖牛排側面肉色的變化,到了這個階段就差不多可以出鍋了。五成熟妥妥的!口感是最好的時候!

這塊澳牛M5眼肉就建好了,扒房廚子說,一般煎好以後放一小會兒,肉會膨脹一點點,看起來會顯得更大一點,不過自己家吃沒那麼多的毛病,煎好了就趁熱趕緊吃吧!

家裡沒特別準備專用的牛排刀,不過好的食材最關鍵,工具都是其次的!

看這個肉色和肉質,是不是很誘人?五分熟的肉質是最好的,真的是口感特別棒啊!這個肉不要放醬汁,記得早先開飯莊的姥爺說過,你吃的飯館裡的菜,要是醬油和鹽味道特別重的話,大概率是食材不新鮮!所以這麼好的肉為什麼要用醬汁去侮辱它呢!

肉中間的位置,肉汁充盈,真的能吃到高級牛肉的爽快感!

能看到肉汁的!那不是血水,謝謝!原味的牛排口感就是這麼棒!!!

小孩子的話,其實日本小孩也就這麼吃牛肉,也沒說要求大廚做全熟啊。當然你如果太擔心小孩子不能吃半生的肉,算了就別給孩子吃了,等他長大了掙錢了,他會吃的比你還高級的!

以上就是第一塊澳牛M5級眼肉,咱們抓緊時間看看第二塊,M8級澳洲和牛的味道如何?這塊和牛的烹製方法和前面一塊的眼肉是完全一樣的!重複的過程我們就略過,只展現最關鍵的區別哦!和牛的肉質是完全不一樣的,好的和牛能做到入口即化,吃起來完全不像牛肉的口感。

看看這塊和牛牛排的肉質,所謂的雪花紋理,看到這塊肉是不是就完全理解了呢?這不叫肥瘦相間,而是肥瘦相融啊!不誇張的說,這塊肉光賣相就值得兩千的價位了吧?

忍不住多看幾眼!肉質簡直就是藝術品啊!我慶幸疫情讓我們有這麼一個趁火打劫的機會,不然平日裡哪有渠道吃到這麼高級別的牛排啊!

同樣的調料,同樣的醃製一小時,既然對比就儘量公平!

再次細緻觀察一下這塊和牛的肉質,煎完就看不到這麼高級的質感了!欣賞啊!

還是切下和牛的肥肉來熱鍋,這個脂肪層明顯就不如眼肉的厚重,不過出油的速度倒是快了許多!

下鍋以後,隨著烹出的味道,能感到和眼肉不一樣的感覺,沒有那麼油膩的味道,反而聞到了另一種清新,我猜那是人民幣的清香!

依舊是兩面各煎兩次,成熟的速度和眼肉類似,看來並沒有因為雪花肉的質感而讓肉本身的質感發生變化。肉質還是槓槓的!

雖然看不到了雪花質感,但是不是也是一看就刺激的口水直流啊!

這是五成熟的M8級和牛的質感,明顯感覺肉汁比眼肉的更豐富!而且真真做到了入口即化啊!

原味的味道,這塊和牛的味道上面,口感更細膩了些。但我覺得可能熱愛牛排的人們可能不會太喜歡這種綿密的口感,怎麼說呢,就是不太像牛肉了,沒有那種會咬不動、會塞牙的痛快感覺。

不得不說,M8級的和牛與M5的眼肉區別還是很明顯的!入口即化的感覺是真的存在的,我不去評價和牛的味道更像是什麼肉質,因為這種口感真的是無法形容啊!大概這才是吃到好牛肉的快樂感覺吧!

比較的結果自然是貴的、級別更高的更好吃!當然扒房兄弟說,M8隻是一個入門級而已,上面更好吃的級別裡,極品的存在就是讓那些對牛排追求極致的人,能夠體會到的快樂!好吧我聽出來他這句話的背後充滿銅臭氣的炫耀了。

總體來說,和牛比普通牛肉更好吃!級別高的更好吃!這個道理真的沒錯!我看了看扒房的菜單,有一道價格是9800的牛排,大概如果疫情再持續一段時間,我也能趁火打劫到那塊肉吧?哈哈哈

相關焦點

  • 將和牛推廣到全世界——澳洲和牛的知識
    前者保證了速凍時牛肉內部會均勻地降溫,除了整體覆蓋率也要求了覆蓋脂肪厚度不得小於3mm;後者對於口感的影響比較大,MSA Score和MSA Grade的質量最終影響MSA Marbling。目前國內市場標註的M Level澳洲和牛說法其實是來源於更早的AUS-Meat標準。
  • 廣告|格瑞雅Tomahawk 澳洲戰斧牛排霸氣登場,等你來挑戰!
    採用特殊且嚴格的切割方式——於牛肋骨部位切割出帶骨的眼肉,其外形像一把威風凜凜的戰斧,故稱「戰斧牛排」。」斧柄「是牛肋骨,」斧頭「則是牛肋眼。戰斧牛排(Tomahawk),牛排家族中的「霸氣王者」。戰斧牛排對牛的年齡、飼養方法及尺寸都有相當嚴格的標準。
  • 足不出戶,品全鮮澳洲谷飼牛排
    不到百元, 就能買一塊 正宗澳洲谷飼安格斯眼肉牛排, 享受居家烹飪的樂趣, 還能為中澳現代產業園助力, 為澳牛項目紓困。
  • 吃牛排為什麼選谷飼牛排?帝牛澳洲谷飼牛排的優勢是什麼?
    吃牛排為什麼選谷飼牛排?帝牛澳洲谷飼牛排的優勢是什麼?牛排分谷飼和草飼兩種,很多人不懂這兩種的區別。谷飼是指牛在屠宰前一段時間,不再吃草,而是吃各種穀物育肥,而草飼是指牛的一生都是吃草,而不吃穀物。草料的飼料轉化率低,所以草飼牛肉比較瘦,而穀物的轉化率高,所以谷飼牛肉育肥後花紋比較漂亮,牛肉也比較嫩,也就更適合用做牛排。總結來說,谷飼牛也是吃草的,不過會在屠宰前一段時間改吃穀物。市面上很多谷飼牛排都是打著澳洲進口的旗號,那麼澳洲的谷飼牛排有什麼優勢嗎?
  • 調理牛排、醃製牛排、靜醃牛排、整切牛排、原切牛排的區別
    ),贈送鍋、刀叉、醬料,更能吸引自己,煎制起來也方便。這種看法也是誤區,一是調理牛排之所以便宜,一是它是碎牛肉,而且不是牛排部位的牛肉,更不會用好的牛種、好的部位、好的級別的牛肉了。二是由於添加劑啊水啊佔了淨含量。可是說那麼多,調理牛排價格在那呢。有消費者提到推薦一些調理牛排中大的品牌,在淘寶天貓和京東裡主要以大希地、小牛凱西、聯豪、潮香村等,都是非常有名的商家。
  • 帝牛M9+的原切牛排怎麼樣?
    帝牛M9+的原切牛排怎麼樣?日本和牛是公認的超高品質牛種,和牛肉被許多人所追捧,不遠萬裡去日本本土吃的人也絡繹不絕。對於一些老饕而言,怎麼可以不出國也可以享受到如此高品質的牛肉呢?因為這裡有時下最流行的澳洲黑毛和牛!雜交和長時間的谷飼,澳洲黑毛和牛到底優秀在什麼地方?首先,品質上的提升,精心培育的和牛牛排品質可以突破澳洲牛肉M9的最高級別,達到M10或者M11。其次,是牛排口感上的提升,高品質的牛排脂肪分布均勻,還有奶油冰激凌一樣的自帶香味。
  • 西冷、眼肉還是菲力牛排?牛排買什麼部位肉?什麼牌子好?
    三大經典牛排分別是:西冷牛排、眼肉牛排、菲力牛排,這三款分別牛身上什麼部位?各有什麼特點?當然其他使用臀肉黃瓜條米龍保樂肩等部位更不能算了。1、三大經典牛排之一:西冷牛排(見牛肉分割圖1)選自牛後腰脊,牛運動量極少的部位。側面有一圈肥肉,煎烤的時候,可以豎立牛排側面先煎。肉質鮮嫩又帶油花嫩筋,嫩中帶腴,香甜多汁,嚼起來滿口肉感,相當過癮,其豪邁又具個性的風味,令人回味無窮。
  • 幾百塊和幾十塊的牛排區別在哪裡?
    一頭牛屠宰後只有兩條裡脊才能被稱為菲力牛排,而一條大概有2.5公斤,除去損耗,也就是說一頭牛能做好牛排的最多不超過4公斤,一頭這麼大的牛,只能產出不到4公斤的牛排,因此,牛的裡脊至少每公斤要價400塊。
  • 在家做牛排,有哪些牛排可以挑選呢?
    1、戰斧牛排地道的戰斧牛排,對牛的年紀,飼料以及尺寸都有相當嚴格的標準。通常約6個月大的小牛在戒奶之後餵養70天再進行宰割,於肋骨部位切出長約30釐米的骨頭以及重約1公斤的連肉骨,由於形狀像斧頭,於是稱之為「Tomahwak」。
  • 在成都吃M級澳洲和牛,能烤能涮!
    在火鍋中涮煮,蘸油碟、裹蒜泥也不會讓它本身的鮮味被覆蓋掉搭配上鮮辣讓人慾罷不能~- 澳洲M6和牛 -店內還有澳洲M6和牛比起M9和牛,M6的肉質更肥嫩一點紅白相間的色澤看上去很是舒服~牛肉吃起來肥美嫩滑混合這肉質本身的絲絲鮮甜味
  • 牛排小孩可以吃嗎?有什麼好處?適宜兒童的靠譜牛排品牌推薦
    我以為兒童牛排是個偽概念,我們說它適合兒童的牛排,應該符合這四個要素:營養、健康、安全、口感不老。而不是便宜、不是吃起來嫩得像蝦滑,不是點蠟燭送刀叉,更不是包裝袋上設計個卡通形象很好看。天的西冷或眼肉牛排價位大概在三十到八十元左右,眼肉略比西冷貴;4、避開一些牛排口感老的部位,比如上腦。
  • 外媒曝光:中國市面上銷售的澳洲牛肉有些是假的!價格還貴了5倍!
    從促銷價9.9元的牛排,到高檔牛排餐廳人均500元+的消費,你可能沒法完全了解同樣是被稱為牛排,為何有如此大的價格差距。 「兒童牛排、草飼牛排、微醃牛排」,市面上牛排種類繁多,你可能也不太清楚這些牛排名稱的背後,對一塊牛排到底意味著什麼?更不清楚該怎麼如何做出最合適的選擇。
  • 日本、澳洲、美國都養和牛,但哪個國家的牛肉更合你口味?
    但無論是在餐廳或者線上線下商城,美國和牛都沒有像澳洲和牛一樣與食客產生更深層次的情感連接。 澳洲 當前有兩種分級系統用於對澳大利亞和牛進行分級——MSA和AUS-MEAT,可對比使用。
  • 戰斧牛排為什麼價格不菲?和牛和戰斧誰更勝一籌?牛肉中LV之爭
    跟同事聊天,發現最近他們都喜歡上了吃牛排,而且說得頭頭是道,西冷牛排,菲力牛排,日本和牛,澳洲和牛,戰斧牛排等等,但是在誰才是最好吃的牛肉問題上和另外一個同事爭論不休,是戰斧牛排還是日本和牛,這兩個可以說是牛肉的"LV」,價格不菲,隨便吃一頓就頂得上普通人半個月的工資。
  • 西冷、菲力和眼肉牛排原來區別這樣大!
    菲力牛排這塊就是傳說中的菲力牛排啦!菲力牛排呢是取自腰內肉的裡脊肉,又稱牛柳,是牛身體中不運動的部位!因為該部位運動少所以肉質嫩。尚滋菲力大家可以看看尚滋的谷飼菲力,脂肪分布均勻,是油花和脂肪含量最少的部位,所以鮮嫩多汁容易咀嚼消化。西冷牛排呢,就是長成這樣啦!
  • 奇怪的知識增加了:眼肉、肉眼、肋眼傻傻分不清楚
    或者Rib Eye,是整頭牛身上最經典的牛排部位,也是判斷整頭牛雪花紋理等級的標杆部位,澳洲牛肉的等級認定通常就以第12與13根肋骨中間部位(也就是與西冷交界的位置)切開的眼肉等級作為整頭牛的MS等級認定。
  • 牛排選購終極指南
    >國產和牛尚未有正式標準,級別上主要參考日本和澳洲的分級機制。因市面上常見的進口牛排大部分都是澳洲的,品種上來說市面上還是以雜交和牛和安格斯牛為主。電商自營裡雜交和牛能上到F2已經難能可貴,幾乎很少看到有F4或純血和牛,基本上還是F1級別為主(理論50%和牛血統)。
  • 澳洲谷飼原切牛排是牛排的首選?帝牛牛排就是這樣
    澳洲谷飼原切牛排是牛排的首選?帝牛牛排就是這樣原切牛排就是牛肉排酸屠宰後,直接取出相應部位進行切割的牛排,不添加任何化學添加劑及食用膠,也不進行調味和調理。所以從原切牛排的加工方式來看,選擇原切牛排就是選擇了健康和營養,而且,能夠被用做原切加工的牛都不是一般的牛,所以原切牛排的品質也是非常高的。那麼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高品質牛,為什麼澳洲谷飼牛是最好的選擇?
  • 大家會吃牛排麼?什麼是原切牛排、什麼是調理牛排?
    疫情這個長假期修煉了一身廚藝,簡單說說牛排。我個人比較挑剔但動手能力也還算可以,已經學著把牛排做出了花兒,香煎牛排、蒜煎牛排、黑胡椒紅酒牛排…不謙虛的說,自認還是有些手藝。做出好吃的牛排不容易,在挑選優質食材上更需要做功課,畢竟根正苗紅的材料是一切美食的基礎。小小一塊牛排,講究的還挺多。
  • 吃牛排前,必須了解這些牛排常識,起底西冷、菲力、眼肉幾大牛排
    這裡聚集眾多美食內容和資訊,而且每天都會有所更新!既然進來了,就先點擊關注一下吧!每次去吃牛排時,看到西冷、菲力、眼肉等牛排,究竟要點哪一種?五分熟還是七分熟……?面對菜單上所給出的選擇,和服務員站在身邊的等待,我想,大多數人都會顯得有點兒不知所措了吧!選來選去,想了又想,最終也只是隨便點個可能是自己喜歡的品種和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