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內涵的漢字:除了北大校長念錯的鴻鵠,有些字念對了也尷尬

2020-12-13 有內涵段子手

近日,北大校長在網絡上著實火了一把,因為其在北大校慶典禮上,把鴻鵠的「鵠(hu)」念成了「hao」。小編只能說漢語太博大精深了,有些漢字念錯了很正常,也有些漢字,即使念對了,也會發現周圍人看你的眼神的不對,哈哈!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一起念出那些讓人尷尬的漢字吧。

(提示: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一定要大聲念出來,讓周圍人聽到,否則你會感受不到漢語的魅力)

1.我的名字叫黃軍

有一位黃先生,他兒子叫黃軍,

他經常帶兒子乘8路公交車,

所以經常有這樣搞笑的鏡頭:

黃先生帶著兒子走向車站,

看見遠處公交站臺駛進一輛8路車,

立刻對身邊的兒子大喊:

黃軍,快跑,8路來啦!

2.詩詞:臥春

暗梅幽聞花,(俺沒有文化,)

臥枝傷恨底。(我智商很低。)

遙聞臥似水,(要問我是誰,)

易透達春綠。(一頭大蠢驢。)

岸似綠,(俺是驢,)

岸似透綠,(俺是頭驢,)

岸似透黛綠。 (俺是頭呆驢。)

3.生命之歌

瘸子和瞎子同騎一車外出。

瞎子騎,瘸子看路。

突然瘸子發現前方有一深溝,

急呼:溝、溝、溝!

瞎子回唱道:噢勒 噢勒 噢勒!

隨後二人一起掉入溝中。

(不知道這兩句歌詞的童鞋,請搜索生命之杯)

4.不吃了,改日吧

我對漂亮妹子說:「今天我請你吃飯。」

她說:「不吃了,改日吧~」

我對兄弟說:「今天我請你吃飯。」

他說:「不吃了,改日吧~」

漂亮妹子對我說:「今天我請你吃飯。」

我說:「不吃了,改日吧~」

5.全球通

峨眉派掌門人去少林寺挑戰,

指著少林寺的四大護法僧人喊道:

「來者何人,報上名來!」

四大護法僧人道:

「貧僧申通,貧僧圓通,貧僧中通,貧僧匯通!」

掌門怒道:「難道你們方丈是順風?」

突然,方丈從後面閃出,

說道:「阿彌陀佛,貧僧法號全球通!」

6.你們聊,我先走了系列

老張家的門是柳木做的,

老張說:「我家的門是木門。」

老王家的門是磚頭做的,

老王說:「我家的門是磚門。」

老劉家的門是鋼做的,

老劉說:「你們聊,我先走了!」

李宗仁將軍說:我這人,有仁!

傅作義將軍說:我這人,有義!

霍去病將軍說:你們聊,我先走了!

鐵道學院的學生說:

我是「鐵院」的 。

職業學院的學生說:

我是「職院」的 。

技術學院的學生說:

你們聊,我先走了。

7.外國人說漢語系列

有個外國小哥到中國來,

給自己取了個中國名,叫魏茂。

他在中國找工作,

來到一個公司應聘。

面試官問他:「你姓什麼?」

他答:「我姓魏。」

面試官再問他:「魏什麼?」

外國小哥不悅,扯著嗓子說:

「為什麼?難道我姓魏也要說為什麼嗎?」

有一個外國妹子嫁到中國來,

在吃早飯時,婆婆對她說:

「油條蘸著吃才好吃」(部分地區有油條蘸醬的吃法)

於是外國女孩馬上站了起來,

婆婆一頭霧水,又說:「你蘸著吃!」

外國女孩此時,已進入完全懵B狀態,

委屈地說:「我已經站起來吃了,還要站到哪兒去?」

與一外國朋友去館子吃水餃,

漂亮的服務員過來招待。

外國朋友練習漢語很努力,

不放過任何實踐的機會,

搶著說道「睡覺(水餃)多少錢? 「

服務員大窘,且十分生氣,

我趕忙解釋,他是問水餃多少錢。

餃子端上來,我問他要不要芥茉。

他又招來小姐,請問有沒有「節目(芥末)」啊?

小姐爽快的說,「有啊,您想要點什麼樣的芥末啊? 」

外國朋友答「就是那種黃色的啦...」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有內涵的漢字全部內容,童鞋們,下課,回家記得要反覆朗讀,同時別忘了點讚和分享

相關焦點

  • 山東秀才念半邊,也談北大校長念錯讀音
    北大校長在北大120周年校慶致辭時,把「鴻鵠(hú )志」念成了「鴻浩(hào)志」,引起人們熱論,北京普思資本董事長、萬達集團董事王思聰也發出了質疑聲音。「鴻鵠之志」對我印象最深的應該是學習文言文時,陳勝的一句對話「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當時學文言文有個習慣,就是大家一起朗讀,這樣就知道是否讀錯了。北大校長的道歉信中,說出了自己基礎教育是處在特殊年代,沒有打好基礎,其實80年代以前,人們文化素質普遍的不高,念錯讀音也是經常的事情,在那個特殊年代,也算是情理之中。
  • 論北大校長念錯「鴻鵠之志」及我家「鴻鵠」的來歷
    北大校長林建華在致辭的時候,把「鴻鵠(hu)志」念成了「鴻浩(hao)志」。網絡上一片譁然。在莊嚴的日子裡,在如此名牌的大學裡,一個校長在致辭的時候念錯字,這算是一場不大不小的笑話。頓時,挖苦聲一片,仿佛林校長有多大的罪過。 確實不該念錯。鵠這個字,如果各另提出來,混雜在一篇文章裡,多數人都會念錯。
  • 那個念錯「鴻鵠」的校長,應該被批評指責嗎?
    前幾天,北大校慶演講時,校長林建華讀錯"鴻鵠"發音事件,在網上炒得沸沸揚揚,很多人覺得作為中國最高學府之一的北大校長不應該讀錯漢字的讀音,更有甚者,挖出了很多雞毛蒜皮的事情拿來說事。微君認為不應該被念錯「鴻鵠」兩字所抹殺,林校長在重大、浙大、北大任職期間大幅引進優質人才,推動教育改革,是有據可查的。
  • 專家:北大校長才是國學大師,沒念錯!鴻鵠就是念hao,鐵證來了
    校長沒念錯,就是鴻鵠hao之志! 第一個證據是古文字學證據 就是鐵證如山,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是中國古文字領域最權威的字典,裡面有個卷四「鳥部」,專門講各種鳥字怎麼念,其中就有「鵠」:「」鵠,鴻鵠也。從鳥告聲。胡沃切。」
  • 理解網友的指責和嘲諷,但北大校長讀錯字是每個人對照反思的鏡子
    5月4日,北京大學舉行建校120周年紀念大會,北大校長林建華發表主題為《大學是通向未來的橋》的講話。在講話中,林建華將「鴻鵠」的「鵠」念成「hao」,這引起了廣泛關注。昨天,林建華在北大未名BBS上發表致歉信。
  • 北大校長念錯字,一錯引發千重浪:不是我也醉了,而是天鵝哭了!
    原題:燕雀」和「鴻鵠」都是什麼鳥近來,北大校長將鴻鵠之「鵠」念錯了讀音引發諸多熱議。「鵠」本是一個多音字,在《康熙字典》中就列出了4 種讀音,除了hú,還可讀為hè或gǔ、gào,讀音不同,「鵠」所指也不一樣。
  • 北大校長讀錯「鴻鵠」,清華迎新寫錯字,網友:還配稱百年名校?
    可就是這麼一個常見的詞,幾乎人人都能念對的詞,北大校長林建華居然念錯了。2018年的時候,正是北京大學建校120周年,在校慶會上,林建華在自己的致詞中,居然將「鴻(hóng)鵠(hú)」念成了「鴻(hóng)鵠(gào)」一時間貽笑大方,引起了輿論一片譁然。北大是何等學府?
  • 為什麼不能接受北大校長讀錯「鴻鵠」?領導念錯字,事大!
    5月4日,在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大會致辭中,北大校長林建華要求北大學子「要勵志,立鴻鵠志」但他將「鴻鵠(hú)志」讀成了「鴻浩(hào)志」,引發網友們的廣泛關注和討論。林校長有沒有想過,北大在大家心目中究竟代表著什麼,是什麼樣的公眾形象。我相信,大家普遍的觀念和,北大是中國最好的文科類大學。北大是人文聖殿。北大是中國的最高學府,曾是眾多莘莘學子理想中的殿堂。北大剛成立時,甚至兼著教育部的職能。人文聖殿的校長,人文素養不太過關,這才是讓大家痛心疾首的。
  • 北大校長讀錯鴻鵠,清華迎新寫錯熱烈,名校教授不識耄耋,翻車?
    你有多久沒用筆寫字了?是不是有時候看到一些字很面熟就是不知道怎麼讀,或者一個很熟悉的字冷不丁就是想不起來怎麼寫?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提筆忘字,對常人來說,這是很正常的事,也是經常會發生的事,忘了也就忘了,查查字典,百度一下就行了,並沒有什麼大問題,但是如果是一個名人,在公眾場所出現這種問題,那就有點尷尬了,甚至會對自己的職業生涯產生很大的影響。
  • 北大校長在120周年校慶上將「鴻鵠」讀成「洪浩」,可理解但不縱容
    在北大120周年校慶致辭時,北大校長林建華把「鴻鵠(hú)志」念成了「鴻浩(hào)志」。可能很多人在很早的時候就知道了這個詞語,尤其是在語文課本中還有「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的文章,如果說這樣的詞語不認識,確實有點說不過去,而且讀錯的人還是北大的校長,素來被人以文科為長項的高校,北大校長的這個錯誤也被無限放大。
  • 家長給孩子起名,由五個漢字組成,真是頂天立地!
    啜(chuài)妮有人可能要說,我們是普通人,又不是北大原校長林建華,硬是把鴻鵠(hú)之志念成了鴻鵠(浩)之志。說我們普通人念錯字這不算啥,也是,不就念錯了嘛,查字典,或者問問會念的人,改正就是。我們由上述現象想到現在的家長給孩子起名,那真是五花八門,有時候真的很好玩。就說有些家長的偏好吧,好像很多人就是為了教育老師一定要多多認字,否則開學第一堂課點名就要鬧鬧笑話了。
  • 家長給孩子起名,由五個漢字組成,千萬別笑
    有人把鞠婧禕(jū jìng yī)讀成鞠婧偉,有人把張鈞甯(níng)念成張鈞蜜……有人可能要說,我們是普通人,又不是北大原校長林建華,硬是把鴻鵠(hú)之志念成了鴻鵠(浩)之志。說我們普通人念錯字這不算啥,也是,不就念錯了嘛,查字典,或者問問會念的人,改正就是。
  • 「鵠」這個字,生性羞澀,社交能力不強
    北大校長告誡大家要立「鴻浩(鵠)志」,念字念錯了讀音,也可以理解,因為漢字和拼音文字不一樣,漢字的獨體字不表音(它本身就是需要死記硬背的音節
  • 北大校長致歉信近千字:並非為自己辯護 只想讓學生知道真實的自己
    剛剛過去的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紀念大會出現了意想不到的「花絮」,校長林建華在致辭中將「鴻鵠」一詞中的「鵠」字念錯,迅速在網上引發討論。昨天,林建華在北大未名BBS論壇上發文向學生致歉,這封近千字的致歉信處處透著真實、坦誠,受到北大師生、校友以及校外人士的稱讚。
  • 北大校長為「鴻鵠」二字發千字長文道歉,卻引來更大的爭議和指責
    5月4日,在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活動上,北大現任校長林建華在大會致辭過程中,將「鴻鵠」二字讀成「鴻浩」,這件事很快引爆網絡,大家對林校長所犯的低級錯誤感到無法理解。「鴻鵠」二字是我們在上初中的時候就學過的字,幾乎每個中國人都會念出農民起義家陳勝這一千古名句: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 【北大校長道歉】
    在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大會致辭中,北大校長林建華要求北大學子「要勵志,立鴻鵠志」,但他將「鴻鵠(hú)志」讀成了「鴻浩(hào)志」。昨天,林建華在北大未名BBS論壇上發文向學生致歉。知錯能改也是一種精神。嚴於律己,寬於待人。
  • 北大校長的「鴻鵠志」引發一系列網絡熱議
    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發表了題為《大學是通向未來的橋》的講話,講述了北大面向未來的辦學思考。發言中講到「希望新時代的青年人要愛國,忠於祖國,忠於人民;要勵志,立鴻鵠志,做奮鬥者;要求真,求真學問,練真本領......」這段話的時候,其中「立鴻鵠志」的「鵠」字讀錯成「皓」音,一字之誤引發了網絡熱議。
  • 「鴻鵠」怎麼讀?北大校長給你開個玩笑而已
    北大,中國最牛逼的大學之一,或者可以去掉之一。北大校長林建華,在北大120周年校慶致辭時,把「鴻鵠(hú )志」念成了「鴻浩(hào)志」。很多人都在質疑:堂堂北大校長,怎麼還讀錯字呢?夢中的北大小編有幸,16年3月,去過北大一趟。
  • 北大校長林建華先生在北大校慶發表講話讀錯字:原諒還是不願意?
    5月4日,在北大120年的校慶時,北大校長林建華先生發表講話。然而,正是因為這次講話,讓林建華先生差點「晚節不保」。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原來林建華先生在發表講話時,把好幾個非常普通的字讀錯了。林建華先生把「鴻鵠(hu)之志」讀成「鴻鵠hao之志」,把"莘莘(shenshen)學子"讀成"莘莘(jingjing)學子"。由於林建華先生是堂堂一校之長,而且還是身為中國著名學府之一的北大的校長,讀錯這些難度不高的漢字,這個錯的確犯得有些不應該。當日,北大校長林建華先生發言時讀錯字一事,迅速在網上熱論開了。
  • 「百廿北大」的「廿」到底念什麼?
    昨日,朋友圈已經被北大校長刷屏,深為其鳴不平。你們80後念書時學過《陳勝吳廣起義》,知道鴻鵠,人家校長小時候不一定學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