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二線城市讀書上班的年輕人花兩個小時打扮再出門,是必要的儀式。白天塗最泫雅的眼影,穿最侃爺的鞋,晚上和朋友蹦迪,必須打扮得最野最潮最拔尖才好意思在舞池中央扭,身上的修身吊帶腳下的yeezy滿天星比誰都惹眼。
「天哪,你這條破洞牛仔真好看是自己剪的嗎?」「OMG,快來看看他新買的WTAPS工裝褲,我敢打賭穿這個發ACU絕對能搶熱門!」
個性另類的打扮是他們在朋友們面前彰顯品位的基本操作。但每逢周末節假回家,收拾行李的時候,潮人們箱子裡裝的樸素衣服又是另外一種風格。
為了避免被臭罵,當代年輕人學會了在外面一套在父母面前一套。當然,我說的是衣服。
有種代溝叫你媽覺得你醜
「去參加婚禮,你就準備穿著睡衣出門了?要不我再給你批層毯子?」這真不是睡衣,可以和襯衣一樣外穿的。
「今天穿工地制服啊?準備出門搬磚補貼家用呢?」這叫工裝,時尚著呢。
「女孩子放著好好的裙子不穿,天天女扮男裝來氣我?」這是中性風,很舒服的,又好搭配。
「頭髮這麼長褲子這麼破,像個臭要飯的!」我這就換一身,您可別把我褲子補咯。「你這雙小鞋挺好看,多少錢買的?」也就一千多,發售的時候排隊買的,限定款AJ。「一雙破球鞋鞋一千多?是不是我平時給你的零花錢太多了讓你飄了?」大多父母對於服飾還存在著很多保守的意見,從小孩子們都是在父母嚴厲的家教下被限制穿衣。就像是青春期的你我,喜歡嘗試破洞牛仔褲,松松垮垮的大T恤,修身吊帶裙,希望通過這些另類服飾來擺脫千篇一律的校服。
但父母就會嫌棄,認為女孩就得穿得乖乖的,男孩要大方得體。不然你就是父母眼中的野孩子,你就是在存心氣爸爸。
在穿搭上要和父母握手言和
除了玩笑似的吐槽,當然也會有令人沮喪的嚴厲指責。穿得太另類了會被當成壞孩子,穿得太花哨了被說成是妖怪,和父母出去應酬被指責提不上檯面。
有人說自己穿原宿風的衣服不被父母認同,她也表示理解,由於父母生活的年代信息比較閉塞,審美單一也不是他們的錯。
儘管他們也年輕過,或許也曾趕過時髦,但現在很多父母也並不一定能跟上現在不斷更迭的潮流。
他們很難理解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偏偏不好好穿褲子套個大T就完事兒。那些帶著粗口的圖案印在身上怎麼好意思穿出門?女孩子穿衣服偏偏要露肚臍露關節這麼不愛惜自己的身體?一雙普通的運動鞋炒到了天價為什麼還有人要排隊去送錢?
在父母的觀念裡,衣服要耐穿,穿出去要精神得體,也不是不無道理。或許他們大多都是比較傳統和保守的。但傳統不等於落伍,對於服飾,傳統中也有值得堅守的東西。
在出席正式的場合如婚禮、宴會,穿著破洞牛仔褲、拖著一身叮叮哐哐的原宿風掛飾就不那麼合時宜,在正式場合穿著整齊和得體也是一種禮儀。還有傳統的節日如春節,老一輩希望晚輩穿紅色圖吉利,但你偏要穿暗黑系就會煞風景,配一條紅圍巾、一雙小紅鞋,也不會很土氣。
父母指責你的穿衣搭配時,先不要急著爭吵,當然你也吵不過。找個時間和他們聊聊你喜歡的這些「奇奇怪怪」的衣服,說不定爸爸心情一好還能把衣櫃裡那件你覬覦很久的機車夾克送給你。
帶上父母玩穿搭
與父母在時尚方面取得一致見解始終是一場漫長的惡戰。但想雙贏,最高級的方式就是化敵為友,帶他們一起玩穿搭。
身為泰國時尚編輯的Peepy從小偏愛誇張、奢華、鋪張的服裝風格,平時也一手包辦媽媽Lee的穿搭。好玩之餘將他們的母子造型分享到Instagram,沒想到意外走紅。
由於造型奢侈,網上也流傳著一些關於炫富的負面言論,Peepy不是很理解,他說,「我的錢都是通過工作、努力獲得的。做這些事讓我和媽媽都很開心,我不在意別人的看法。」
在2017年他們還上了雜誌,Peepy坦誠地說:「媽媽就是我的一切,是我的老師,我的朋友,我的靈感源泉。」
國內有一位時尚博主,喜歡和媽媽一起玩穿搭。三木和媽媽的審美和氣質都極度相似,偏愛法式復古和簡約純色,這是兩人常年交流和分享培養出來的默契。
「互相探討服裝搭配可能佔了我和我媽日常交流的70%,有好的靈感一定第一時間和對方分享。」
三木媽媽已經五十多歲,但依然沒有放棄身材管理,她和女兒時常分享和交流穿搭,街拍起來倒像是兩姐妹。
時代背景以及成長環境不同,註定了當代年輕人和爸媽有著不同喜好和思維差異,但,理解萬歲。
老一輩能夠與時俱進,看看當下年輕人的流行,給孩子多一點空間培養穿搭興趣,保持年輕的外貌和心態也未嘗不是一種樂趣。
男孩子追求個性沒有錯,穿破洞褲子、朋克印花T恤、破舊夾克的不一定就是壞小子。工裝風越來越受歡迎,女孩子穿沒有問題,遇到志同道合的男朋友,還可以一起學穿衣。父母堅持傳統也沒有錯,穿衣是一種禮儀,傳統也並非老土,誰知道爸爸的舊衣櫃裡,有沒有下一個時尚單品。
From蟬市。
聲明:本人與文中品牌無任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