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平時很安靜,基本上只有老人和孩子,成年人大都外出了,
只有春節和暑假,比較熱鬧,回來的人多。
春節是因為都趕回來團聚,過年,
不過這個春節,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原本十來天的春節假期放成了幾個月,
經此一事,不知道以後的春節們,
大家還會不會再這樣扎堆地回來。
而暑假回來,則是因為要解決孩子們上學的問題:
有的孩子是從小就帶出去,在工作地點就近上學的,
但是戶口還在老家,
所以考慮到後續的中考、高考,
稍微大一點,孩子就得轉學回來上學了。
鄰居霞妹妹就是這種情況,這個暑假帶著孩子們回來了,在老家找學校上學。
有的孩子是一直就在老家,由老人照顧著上學的,
但是老人家們年紀越來越大了,帶不了,
有的家庭就是夫妻倆回來一個,放棄外面的工作,通常是女方,回來照顧孩子上學。
這樣一來,
家裡的收入就少了一截,
回到老家的女方,又是忙老人又是忙孩子,很多都沒有辦法再就業,
就算能夠再就業的,也能就近找點事情做,但是很難找,而且薪資很低。
鄰居雪姐姐就是這種情況,每天圍著廚房、老人、孩子和菜地轉,
苦笑著說:掙錢的事情只能指望老公了。
有的孩子是戶口在外地,
上班的成年人自己帶不了,放在老家讓老人幫忙帶著上學,
現在同樣因為老人家們帶不了,要轉學到外地去,
結果因為疫情,目前還被耽擱停滯在家犯愁。
……
目前老家的情況是:
以前學校很多,尤其是小學,基本上孩子們都可以走路就近上學,
後來,
聽說是響應國家的「撤點並校」的政策,撤掉了好多學校。
網上查到的資料說:
1997年到2010年的14年間,全國減少小學371470所,其中農村小學減少302099所,佔全國小學總減少量的81.3%。
教育部的數據是:鄉村學校現在從51萬所學校並成23萬所學校,農村小學生平均上學距離為5.4公裡。
數據不太直觀,我個人觀察到的直觀的印象是:
現在孩子們上學,不像我們小時候都是自己走路,
現在基本上都需要家長們接送,
老人家們用人力三輪車,電動三輪車和電動摩託車等接送,
近年來,尤其經濟條件改進,出現了小轎車接送。
每天上學、放學的時間點,學校門口擠得水洩不通,各種車車都有,蔚為壯觀。
而且老家附近碩果僅存的這一所學校,
還只有小學低年級,
要上小學高年級和中學,
要麼去挺遠的鄉裡中學寄宿,要麼去附近鎮上的中學上,
同樣是因為戶口問題:沒有鎮上的戶口,上不了鎮上的公立學校,
於是,就把孩子送到了鎮上的私立學校寄宿。
鄰居三嬸家(好吧,又提到了三嬸家),
大孩子讀私立中學,一學期學費9千左右;
小孩子讀私立小學,一學期學費6千左右,
如果再加上生活費、交通費……一年下來,5萬能不能包圓還未可知,
夫妻倆一起在外面打工都壓力很大,
目前聽說準備讓女方回來,因為孩子們半個月放一次假,老人家估計搞不定。
三嬸老人家表示:頭疼啊,這可怎麼得了。
還有的是想辦法把孩子轉入鎮上的公立學校上學,
但是同樣有問題:公立學校必須走讀,沒有寄宿,
所以家長就得就近在鎮上租房子照顧孩子,
這樣一來:租房子的費用,各種費用,也是一筆支出。
而且同樣是女方留在家裡照顧孩子上學,老公一個人外出工作,壓力很大。
鄰居雨妹妹就是這種情況,房子已租好,
勤勞的她倒是心態好:沒事,我路上多跑跑,白天孩子上學了,我就回來幹活。
這些,還都是哪怕再難,咬咬牙,為了孩子上學,
出得起錢的情況,
那些咬碎了牙,也出不起錢的情況呢?
難道就不上學了,輟學了,
不敢想。
女孩子估計是被家裡催著嫁人了,
網上有個數據說:63%的農村孩子一天高中都沒上過。
同樣是網上的資料:
僅2008-2011三年間,全國小學生輟學率倒退到了1999年前的水平,一、二年級的輟學率達到了歷史最高峰。
對於老家學校為什麼不開設高年級,為什麼不多一點學校?
我根據得到的零星答覆,自己總結了一下:
1.沒孩子,好多孩子都被父母帶出去了,在外地上學了;
2.沒有孩子,孩子太少,學校規模起不來,加上本身郊區學校條件有限,
學校就要不來好的老師,多的老師,
就那麼幾個老師苦苦地撐場子,還算不錯,堅持下來了;
3.沒有好的老師,沒有足夠多的老師,家長們沒信息,孩子就繼續流失……
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也有堅持下來的不撤學校的,
這是湖北竹山的一所學校,整個學校就兩個娃,學校還開著。
也有的地方,村子裡自發申請重建學校,
例如這所光明小學,
我有真地跟老家學校建議過:
學校教室也有,環境也不錯,而且因為疫情,這樣空蕩蕩的環境反而比較安全,
能不能把孩子們召集一下,把家長們招呼一聲,把高年級恢復起來呢?
結果……
好吧,我一個不懂辦學的外行人,就不多瞎說了,
不過,看著老家的人們為了孩子上學,
這樣地費勁,人力、物力上的投入和無奈,我也挺無奈的。
希望以後情況能有所改觀吧,
我還是希望老家,這個一向看重讀書的地方,能多謝書聲。
發小燕妹妹和我是老家的兩個奇葩,
我們一個把孩子從大城市弄回來上學,一個把孩子從灣灣弄回來上學。
目前發小和孩子正在上海因入境隔離,得滿14天後才能回家,
發小很懂事:隔離是必須的,安全最重要。
回來後再一起頭疼上學的問題吧。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