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團體諮詢」教育小組--精華知識點節選(一)女兒滿嘴髒話與父母對著幹
關鍵詞:保護色&適應孩子的成長
媽媽對女兒很不滿,因為女兒高一之前非常乖巧聽話,高一以後(現在高三),變得「滿嘴髒話」,總是跟媽媽爸爸對著幹。例如,洗衣機裡就等著女兒那件衣服拿下來放進去,然後就可以啟動清洗了。女兒卻說:「我就不!我偏不!」媽媽很生氣卻沒有辦法,的確讓人生氣。聽的人心裡都會想:這個女兒怎麼變成這個樣子了?
當家長們想要痛斥兒女錯誤的時候,他們會把孩子描述的極為差勁,甚至浮誇渲染。這就是青春期父母的憤怒吧,哈哈。
事實上,女兒在同學圈裡,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所謂的滿嘴髒話,只不過是青少年們在一起的一些口頭禪,這些孩子在不同的場景裡自由切換著面具。當然,這些口頭禪在我們耳朵裡,尤其作為媽媽,聽到孩子有這樣的口頭禪shi會很不舒服。孩子大概並不是像媽媽說的那樣滿嘴髒話,誇張是因為媽媽內心接受不了這種表現,她內心感到很震驚,所以對這些口頭禪非常敏感。一天說個兩三回,而且都是跟媽媽對話的時候蹦出來的,自然會讓人皺眉頭。
小女孩以前在老師和家長面前表現的非常乖,是因為她能夠在同學面前流暢、自由自在的表達自己,所以在老師和家長面前,她可以假裝自己是一個符合他們要求的那種「好」女孩兒。這是一層保護色,就像變色龍,是孩子對於不同於自己的人進行的自我隱藏的適應行為。
這個適應性的自我隱藏行為,能讓她生存的更好。因為她知道老師喜歡什麼樣的人,家長喜歡什麼樣的表現,有意識的隱藏是為了與這些人和睦相處,否則就要被懲罰啊!所以,她選擇了適應環境,這個環境指的是人際環境。這說明女孩在人際中能夠靈活變通,人際關係適應性強大。(雖然飆髒字的口頭禪會讓人皺眉,可是對著幹的行為卻很有可能無效。)
對孩子和家長們來說,中考和高考是兩個非常重要的考試,在經過一個非常重要的中考之後,女兒的性情向外釋放,暑假期間可能玩的比較瘋,回到家以後沒有及時的剎住車,沒有及時戴好乖小孩面具面對媽媽,被媽媽聽到口頭禪後,決定暴露自己真實的樣子。這也是因為日常跟父母之間的關係相處的相對安全,就算暴露了,她內心認為父母還是能夠接受的,可是沒想到的是她的媽媽不適感很強烈,導致關係崩裂。
於是媽媽就對女兒表達了自己內心的震撼,說「你怎麼變成這個樣子了?」這句話一出口,女兒就註定了不會糾正自己了,她心裡默默的對自己說:「已經這樣了,算了,讓她早點看清楚我的真面目也好。」這種否定的言語一直持續在母女的對話中,關係就變得緊張了。
我們總是希望孩子能像我們內心希望的那個樣子,讓我們內心有安全感,因為這樣的女兒我們熟悉。媽媽對女兒的強烈的不適應,使得她經常會指責反感。可是女兒已經暴露了呀,那就沒有辦法重新假裝是一個乖乖女了!不過這樣很輕鬆!女兒跟媽媽說:「我就是這樣的!以前都是裝的!」哈,暴露了就像面具碎了一樣,沒有辦法假裝回去。
所以這個媽媽要認識到,自己對女兒的不適應是別有原因的,是因為「媽媽的安全感」被衝擊了,她跟不上女兒成長的節奏,她一直以為那是她心裡那個乖乖聽話的小女孩兒。這就是青春期的孩子給父母帶來的一堂課。這堂課的名字叫:我不是小孩子了,請你來適應我吧!
教育攻略
最好的處理方式是淡化,不要去掐架。用淡化的方式,用低調的方式表達不適應,例如輕聲嘆氣、默默無語的走開,都比直接衝上去指責要好很多。這類小孩的心態是吃軟不吃硬的,乖乖女一旦翻臉,就不會怕你跟她幹架了。可是當她變成小壞蛋去刺激你的時候,你也能接住,她就會覺得你是真的愛她,無條件的接受了她的一切,不因為她表現的好而對她表達愛,你隨時都能表達愛給她。情緒的軟化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前提條件,你的目標不是讓她變回乖乖女兒的樣子,而是與她因此事而增加她對你的信任,同時讓她明白「你的言行也要顧及家人的感受,所以你在同學面前可以這樣做,我能接受你的小魔鬼的一面,也需要你照顧一個家的內在環境氛圍。在家裡,是不適合這樣講話的,所以要注意避免哦。」
不去把女兒的言行當作是為了敵對自己而做的,你眼神飄過去的地方沒有任何敵意,這就是教育者四兩撥千斤的內在力量。於是,這場戰爭在還未開始的時候就被結束掉了,一拳砸在棉花上的女兒,也會偃旗息鼓。青春期不易,情緒複雜混亂,半大不小的人,擾了父母的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