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安利電視劇《想見你》的時候,一直說非常好看,這才決定入坑的。這部電視劇豆瓣評分從開播的8到如今的9.2,可以說是一部高開高走的良心劇。
在編劇簡奇峰與林欣慧的設定下,這部電視劇另闢新徑,「這既是關於穿越和輪迴的愛情故事,也是一個陰暗少女找回自己靈魂和身體的故事。」劇中講述了2019年的黃雨萱魂穿成1998年的陳韻如,遇見了兩個男生莫俊傑和李子維,而李子維居然長得跟自己離世兩年的前男友王詮勝一樣。在這部電視劇中,包含了愛情、懸疑、奇幻等元素,然而最為關鍵的內核是青少年自我認同。
人生最大的悲劇,莫過於無法正視自己的特別
編劇林欣慧告訴我們:「其實我們寫的三個青少年主角身上都有一些特別的地方,而他們無法正視自己的特別。」事情都有正反兩面,劇中的主角也如此。性格開朗的李子維和黃雨萱是大家喜愛的對象,而耳朵有缺陷的莫俊傑、喜歡同性的王詮勝、不自信的陳韻如則顯得格格不入。
莫俊傑因右耳聽不見,自小就戴助聽器而顯得跟別人不同,吸引了大家異樣的眼光,自卑的他感覺大家都在嘲笑他、同情他。所幸的是,他遇到了性格開朗的李子維,李子維將助聽器當成可以探測外星人信號的儀器,吸引了其他同學的興趣,從而讓大家對於莫俊傑右邊耳朵聽不到聲音這件事變得沒有那麼在意,治癒了他的童年。
反觀王詮勝和陳韻如就沒那麼幸運了,因為他們的特別,遭到了身邊人的惡意對待,從而在根本上否定了自己。還沒被李子維魂穿的王詮勝喜歡男同學阿哲,結果遭到了同學們的歧視和暴力,最終生無可戀的他選擇了跳海自殺。陳韻如則通過扮演別人來獲取溫暖,卻不小心迷失了自己,從而走上了極端。
相同的人生,相同的遭遇,卻有不同的結果
陳韻如敏感又不自信,從不敢直視別人的眼睛,即便是在假扮黃雨萱的時候,她的第一動作也是先眼睛閃爍,然後才有勇氣直視對方。反觀黃雨萱的性格,開朗又活潑,燦爛的笑容總是可以很快地吸引別人的眼球。
當人們對敢愛敢恨的黃雨萱產生自我代入感的時候,自閉、不擅長處理人際關係、膽小而又敏感的陳韻如則顯得那麼不順眼。不僅如此,對於她假借黃雨萱的性格和李子維談戀愛,身為觀眾的我們覺得非常的氣憤,認為陳韻如這樣的行為非常的可恥,這根本就是在欺騙李子維的感情。
而當陳韻如的偽裝被李子維戳穿之後,她放棄假扮黃雨萱,做回原本的自己,卻遭到了身邊人的嫌棄,大多數的人都在吐槽,原來的她如何的失敗。
「好不容易才喜歡你,拜託,不要再變回以前討人厭的樣子。」
「你不要再變回以前的陳韻如了,以前的你超級討厭的。」
「……」
看到這裡,我開始心疼那個假扮黃雨萱的陳韻如了。
比起那些黑化論,陳韻如更像是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次次劃開火柴取暖。
黃雨萱的一次次穿越,為陳韻如編織了一場美夢。
與其說後來黑化的陳韻如奪回了主動權,模仿黃雨萱的一顰一笑,更像是她傾盡全力去抓住生命中的那束光。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只是沒有找到對的那個人而已
缺乏自我認同的陳韻如假扮黃雨萱的性格去面對其他人,如同一個孤獨靈魂的求救,渴望自己被這個世界溫柔接受。
可惜的是,偷來的幸福根本不屬於她,戴著面具得來的溫暖也不是她的。
那個敏感又脆弱的陳韻如,真的沒有人喜歡嗎?
其實並非如此。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有的人喜歡陽光點的,有的人喜歡安靜點的,有的人喜歡話多的,有的人喜歡惜字如金的…
如果遇到不喜歡你的人,並不是什麼要緊的事情,那麼多花點時間,總會找到真正喜歡的那個人。
雖然陳韻如的性格不是李子維喜歡的那款,但還是有人喜歡陳韻如的。
莫俊傑是喜歡陳韻如的,喜歡她的安靜,喜歡她聽歌的樣子,喜歡她淺淺的笑容。
媽媽是喜歡陳韻如的,她日夜顛倒,賺辛苦錢是為了讓孩子過上好日子。
弟弟是喜歡陳韻如的,偽裝出來的叛逆只是為了讓爸媽更喜歡姐姐而已。
舅舅也是喜歡陳韻如的,安排她去唱片行打工,除了想要讓她靠自己賺錢之外,還想要讓她多交朋友。
即便是學校那些看起來不好相處的同學,其實也想要靠近陳韻如,並非真正意義上的討厭陳韻如。
然而,因為陳韻如缺乏對自己的認同,覺得大家愛的是那個性格開朗的黃雨萱而非她,這才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願所有特別的人都被溫柔以待,在愛中獲得自我認同
陳韻如之所以對自己不認同,來源於她的原生家庭:父愛缺位的童年、陪酒養家餬口的媽媽、重男輕女的家庭。
古希臘哲學家愛比克泰德曾說過:「孩子生了出來,想要不愛他已為時過晚。」
大多數父母都是愛孩子的,然而因為他們的不善言表,經常讓孩子會錯了意。
在《相見你》中,每回陳韻如生日,媽媽因為工作繁忙,經常會錯過,念及陳韻如懂事,應該會原諒她的,也就沒有放在心上,更沒重新為她補過,也沒有跟陳韻如解釋自己的理由。
在媽媽的心目中,認為陳韻如懂事,會理解她的行為。殊不知陳韻如則認為媽媽不愛她,因此越發懂事,害怕被拋棄。
後來陳韻如的父母感情不合要分開,爭奪孩子的撫養權。
對於弟弟,父母勢在必得,卻把選擇權給了陳韻如,這讓陳韻如產生了被遺棄的感覺,認為父母重男輕女,誰都不想要她。
其實對於陳韻如的媽媽來說,兩個孩子都是她的心肝寶貝,她兩個都想要養在身邊,只不過不善言表的她沒有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這才讓陳韻如產生了誤解。
一次次感受不到家庭溫暖的陳韻如,極度缺乏安全感,因此在看到家中一團亂,媽媽和弟弟都不在家了,立馬就慌了神。
只見她哭著打電話給舅舅,說自己被拋下了,沒人要她了。
無助的她出門尋找,差點出了車禍。
然而事情並非是陳韻如想像的那樣,媽媽和弟弟根本沒有拋棄她。而是弟弟想要父母多關心姐姐,選擇了離家出走,媽媽出門追。
畢淑敏在《愛怕什麼》中告訴我們:「愛怕沉默,太多的人,以為愛到深處是無言,其實,愛是很難描述的一種情感,需要詳盡的表達和傳遞。」
比起含蓄的表達,導致對方胡思亂想,愛更應該大膽地說出來,讓對方知道。
就拿莫俊傑的助聽器來說,在小莫俊傑的心目中,這代表著缺陷,身邊的人都會帶著嘲笑的目光看待他,然而經過李子維的開導之後,感受來自這個世界的善意,莫俊傑坦然接受了自己的特別。
面對陳韻如的不自信,莫俊傑也可以坦然地拿出自己的助聽器給她看,直視自己的特別。
值得一提的是,每次莫俊傑感到周圍嘈雜的時候,總會用手遮住左耳,享受自己特有的安靜世界,這何嘗不是一個與眾不同的技能,不亞於當初李子維編出來的那個勘測外星人信號的理由。比起精神上的富足,更需要找到自我認同。
正如陳韻如在樓頂的無聲喊話一樣,「其實我是希望能有那麼一個人是懂我的,是在乎我心裡在想什麼的。」
殊不知,想要尋找一個懂自己的人,更需要先認同自己。想要迫切消失在這個世上的人,並不是因為對這個世界太過失望,而是因為對這個世界有太多的期望,這才會走上了極端。
願所有特別的人都被溫柔以待,願他們在愛中獲得自我認同,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