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詩詞#
【原詩】
訪益上人蘭若
嚴羽 〔宋代〕
獨尋青蓮宇,行過白沙灘。
一逕入松雪,數峰生暮寒。
山僧喜客至,林閣供人看。
吟罷拂衣去,鐘聲雲外殘。
【譯文】
獨自一人去尋訪益上人的廟宇,路上經過了一片潔淨的沙灘。
一條小徑延伸到積滿白雪的松林深處,幾座山峰在斜陽中隱隱生寒。
山僧高興地迎接我到來,帶著我在林中佛閣四處賞玩。
吟罷詩歌我拂衣告別,身後的鐘聲斷斷續續傳來,最後消逝在雲端。
【賞析】
這首詩就是記敘作者為了尋訪一位法名益的上人,過沙灘,穿松林,踏積雪,冒嚴寒,跋山涉水,隻身進山的情景。
首聯「獨尋青蓮宇,行過白沙灘。」兩句寫詩人獨自啟程,去遠尋自己尊敬的益上人的寺院。「獨」字寫出了詩人的超然灑脫。他獨來獨往,身心自由,別無牽掛,貴在適意。「尋」暗示了益上人的住處地處幽僻,很難找到,所以必須去「尋」。青蓮,就是青色的蓮花,它的葉子長而寬,青白分明,好像人的眼睛,所以常用來比喻佛的眼睛。青蓮宇指寺院。「行過白沙灘」,暗示了可能走了比較遠的路,可能還穿過了河流。「白沙灘」以少總多,代表走過的各種地形。
頷聯「一逕入松雪,數峰生暮寒。」詩人走到松林之前,發現一條小路通入林中,遠望群峰,寒氣籠罩,散發著陣陣的寒意。「一徑」說明人煙稀少,只有一徑通幽。用一「入」字,說明路的窄小,在白雪覆蓋的松林下,一條小路曲折蜿蜒,鑽人其中。像一幅「寒山雪松圖」,把雪松和小路的比例關係處理得恰到好處。
「山僧喜客至,林閣供人看。」在這樣幽僻的地方,本來很少人來訪。在這寒冷的冬天的傍晚,想必更是無人來訪。今天詩人來到,山僧大喜,趕忙殷勤地帶領客人參觀自己的寺院。兩個人一邊遊覽,一邊吟詩,沉浸在遊覽山林樓閣的愜意中。
「吟罷拂衣去,鐘聲雲外殘。」詩人乘興而來,遊興已盡,瀟灑的揮一揮衣袖,踏上返回的路。看來,詩人不執著於外境,也不執著於友情。他心無掛礙,辭行以後,心地一片空淨澄明,不喜也不憂,只有身後的鐘聲在迴響,時斷時續,恍若飄出天外,恍若飄人心中,那麼靜穆、幽遠。
詩人踏雪而來,又盡興而去,不吝情於去留之間。廟宇、沙灘、青松、山峰自在自然。詩歌無一句不在寫景,而又無一句不在寫詩人從容淡泊的胸懷,「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亦盡得禪之三昧。
【相關連結】
現代詩——訪定光寺
作者/陳娘來
這個季節的風是冷的
山是冷的
簇簇的山花握緊人間輕寒
不肯打開
站在一粒花苞溢出的梵唱,經聲裡
我只希望
三面環山的定光寺是溫暖的
就像歲月的記憶
大地披著金黃的陽光如僧人披著袈裟
從容地走來
我願看見,祈福的人流如脈搏跳動
在山谷中
只是現在
榕樹上輕輕搖晃的氣根
寂寞像一朵慢慢散開的浪花
在午後的時光裡,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