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詩作畫,豐子愷的古詩漫畫啟蒙無數小學生

2020-09-12 玩學世界

即使你不認識豐子愷,你也一定記得小學學過的那篇課文《白鵝》。「譬如吃了一口飯,倘水盆偶然放在遠處,它一定從容不迫地踏大步走上前去,飲水一口。再踏大步走到一定的地方去吃泥,吃草。吃過泥和草再回來吃飯。這樣從容不迫地吃飯,必須有一個人在旁侍候,像飯館裡的堂倌一樣。」寥寥幾筆便將大鵝的個性盡數展現,生動有趣。

豐子愷先生是中國現代著名的書畫家、文學家、散文家,被譽為「中國現代漫畫鼻祖」。豐子愷的漫畫,一類以兒童為題材,盡顯童趣;另一類以古典詩詞為題材,託古喻今,頗具創意。下面就和小編一起欣賞豐子愷先生的古詩漫畫吧!(都是小學必背古詩哦)

1.孤帆一片日邊來

這幅畫表現的詩句來自李白的《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這首詩寫於李白25歲之時。彼時正當青春,他不識人間愁滋味,奔放灑脫,無拘無束。他乘船經過天門山,看到長江水浩浩蕩蕩,奔騰遠去洶湧澎湃,好似劈開天門山,便寫作這首盪氣迴腸的詩歌。

2.春城無處不飛花

這幅畫的是唐朝詩人韓翃的作品《寒食》。寒食節是我國古代的傳統節日,在清明節的前兩天。按照傳統,人們要在寒食節禁火,吃冷食,以紀念傳說中被火燒死的晉國忠臣介之推。此詩的第一句「春城無處不飛花」,將長安城陽春時節飛絮亂飛的風光描繪得栩栩如生。

3.一片孤城萬仞山

此句來自唐朝詩人王之渙的《涼州詞》其一,全詩為「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首詩還有一個有趣的小故事。王之渙和高適、王昌齡去旗亭喝酒,看到歌伎表演。三個人就打賭歌伎唱誰的詩最多誰就贏。結果,王昌齡的的詩被唱了兩首,高適的詩被唱了一首,王之渙一首也沒有。但王之渙並不著急,他指著最美的歌伎說,「她一定唱我的詩。」結果歌伎一開口,便是黃河遠上白雲間。這就是「旗亭壁畫」的故事。

4.柳暗花明又一村

這首小學古詩我們再熟悉不過了,哪怕不能背誦全詩,「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兩句也是家喻戶曉。這是宋代愛國詩人陸遊的《遊山西村》,全詩為「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彼時陸遊主張抗金北伐,遭到朝廷主和派反對,被罷黜回鄉。陸遊心中苦悶激憤,卻並沒有心灰意冷,他在樸素的鄉村生活中得到慰藉和希望。「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描繪的是他一波三折的遊歷過程,也是他的人生感悟,人生總有峰迴路轉之時。

5.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這首詞是宋代詞人辛棄疾被朝廷議和派打壓排擠,閒居於江西上饒時所作。現世安穩、恬淡靜好的鄉村生活給鬱郁不得志的辛棄疾諸多安慰,使他處廟堂之外獲片刻喘息。

豐子愷先生把耳熟能詳的古詩畫成漫畫,這是一種閒情逸緻,是一種生活情趣。屏幕前的小學生家長們也可以讓孩子拿起畫筆,鼓勵孩子在想像的世界徜徉。


相關焦點

  • 豐子愷:漫畫是溝通繪畫與文學的畫種
    原標題:豐子愷:漫畫是溝通繪畫與文學的畫種   豐子愷儘管他一再強調,中國漫畫非由其開啟,但後人仍將他敬稱為「中國抒情漫畫的創始者」。1924年,他憑著一幅古詩新畫《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一舉成名。評價子愷漫畫時,國內專注收藏子愷漫畫、民國漫畫理論研究者吳浩然認為,其古詩新畫與兒童相兩大題材最佳,影響力亦最大。   豐子愷自幼喜歡繪畫,十二三歲即臨摹《芥子園畫譜》。十六歲考入浙江省第一師範學校。
  • 人生不開懷,需讀豐子愷
    事實上,豐子愷先生的確如此。巴金先生說:我的腦子裡有一個「豐先生」的形象:一個與人無爭、無所不愛的人,一顆純潔無垢的孩子的心。朱自清曾評價說:「我們都愛你的漫畫有詩意。一幅幅的漫畫如一首首的小詩——帶核的小詩。你將詩的世界東一鱗西一爪地揭露出來,我們這就像吃橄欖似的,老覺著那味兒。」
  • 紀念| 豐子愷誕辰120周年,西子湖畔重溫「人間情味」
    1937年春,豐子愷在緣緣堂二樓書房作畫1948年,豐子愷應開明書店創辦人章錫琛邀請,帶著豐一吟懷著惆悵的心情去了臺灣,只呆了兩個月,終因當地買不到他每餐必飲的紹興酒,舉家轉到廈門,1949年輾轉回到江南,並舉家定居上海,仍經常回杭州小住。
  • 從小背古詩的孩子,以下優勢很明顯,將來學習差不了
    記得我小時候,我家周圍幾乎是家家戶戶都教孩子念詩、背詩,可現在不少家長都覺得,小孩讀不懂詩,背了也沒用。甚至還有人說:小孩子背古詩是「填鴨教育」,會「傷害」孩子的大腦!向《經典詠流傳》節目就將很多古詩譜曲,不用改詞就可以唱出來。所以,古詩是具有一定音樂性的文字,孩子即使一時不能理解詩的含義,也能像學兒歌一樣輕鬆記憶,而且讀的越多孩子的語感就越好。
  • 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豐子愷的茶漫畫
    豐子愷1914年入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受業於李叔同和夏丐尊,1921年東渡日本留學,學習美術和音樂。1923年,浙江宿儒經亨顧創辦春暉中學,豐子愷回國後受聘於該校擔任美術和音樂教員。子愷漫畫的誕生地就是白馬湖畔的春暉中學。何謂漫畫?一般是指使用簡單而誇張的手法來描繪生活或時事的圖畫。
  • 豐子愷漫畫:一鉤新月天如水,畫筆皆是人情味!
    漫畫藝術的特點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徵並加以放大,常用寥寥數筆勾勒,卻有飽滿的畫面和豐厚的內容。豐子愷不是漫畫的創立者,但他的子愷漫畫是對這門藝術的強力推動,他的文人品質為後人褒揚。兒童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畫品即人品」—藝術家之人格、性情、思想,無一不展現在作品中—之美學觀。其次「抒情」是中國文化美學主流,豐氏作品以此為主要表現方式。
  • 往事|豐子愷初見曾「疑為自己所作」的次愷漫畫
    豐子愷在《漫畫概說》中曾說:「吾國今日盛行漫畫,亦皆西洋之漫畫,惟趙望雲有中國風,次愷學吾筆意頗得真似。能充實是內容,則不難養成『中國』漫畫家也。」豐子愷讚賞的次愷是誰、其漫畫最早何時發表、他與豐子愷有何往來、漫畫之外,他又緣何被稱為「怪人」?
  • 豐子愷畫集《阿咪》將面世 收錄超4000幅漫畫
    ■本報記者 傅盛裕  從1925年的第一本漫畫集《子愷漫畫》,到1971年「今生畫緣盡於此矣」的《敝帚自珍》,豐子愷的漫畫裡常有貓的身影。明年1月,新經典文化的新書《阿咪》行將面世。  這本書的策劃,源自「新經典文庫·豐子愷作品」系列責編楊宇聲的一個念頭:豐子愷寫貓、畫貓、養貓,留下好幾幅有貓相伴的照片,關於貓的書卻從未出版過。
  • 讀古詩要知其所以然,「詩的秘密」都在這裡
    近日,語文教育名家陳正治為小學生打造的古詩詞啟蒙讀本《詩的秘密:給孩子的28堂詩詞課》由北京新華先鋒出版。在本書中,兼具語文教師、詩人、學者三重身份的陳正治帶著孩子一起細細品讀中國古典詩詞佳作,為小學生欣賞、閱讀古詩詞指引了全新道路。
  • 豐子愷的人性與佛心:變幻無常中,始終保持自由自在的精神
    豐子愷自己從不諱言異國前輩對他的影響,他在《繪畫與文學》一文專門談及夢二的漫畫,「這種畫的畫題非常重要,畫的效果大半有了畫題而發生。」「畫題用得巧妙,看了也勝如讀一篇小品文。夢二先生正是題畫的聖手……他的畫善用對比的題材,使之互相襯託。加上一個巧妙的題目,猶如畫龍點睛,全體生動起來。」豐子愷也同樣注重標題,或詩或文,或諧或莊,文成畫眼。
  • 豐子愷的畫掩蓋了音樂教育家散文家和翻譯家的光芒
    我曾看過一張老照片:豐子愷作畫時,肩膀上都坐著一隻小貓。他本身信佛,一切以善良為本,包括後來他幾十年堅持完成老師李叔同的《護生畫集》,既是知恩圖報,也是他「護生」的心路歷程。許多人都知道豐子愷的畫非常有名,往往掩蓋了他音樂教育家、散文家和翻譯家的光芒。音樂與繪畫、文學相比,是更能夠直指人心的藝術,豐子愷非常清楚音樂對人的教化作用,因為好的性情比什麼都重要。
  • 「中國現代漫畫之父」豐子愷,因病去世留下7個子女,後來怎樣?
    引言「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中國近代以來積貧積弊,國家動亂不堪,然而這個不幸的時代又是幸運的。在這誕生的諸多大師中,有一位開創了中國現代漫畫先河,被稱為「中國現代漫畫之父」,他就是豐子愷。▲豐子愷舊照1898年末,豐子愷出生於浙江嘉興。16歲時,豐子愷考上了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在這裡開始了他的美術之路。
  • 中國文化幼兒園詩畫啟蒙課程--幼兒國學課程《詩情畫意》
    翻開歷史的詩卷,一字一句詩詞集萬象之大成,濃墨重彩抒寫祖國秀麗河山,溫柔繾綣抒發小我心情種種。幼兒國學課程簡介《詩情畫意》作為中華文化幼兒園詩畫啟蒙課程,以國家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為指導,以國家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為標準,將古詩、古文作為題材,吟誦詩文,感知意境,將詩文中所蘊含的情趣,用水墨畫作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 豐子愷的「文學相」 可暫時脫離塵世的「白日夢」
    經豐子愷翻譯「注釋」的日本漫畫家北澤樂天《樂天全集》,因為抄家前被借走而得以保存。這套漫畫集反映了當時日本的社會生活,書裡的日文都由豐子愷翻譯成中文,端端正正寫在書邊空白處。版本: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2018年2月《小故事》作者:豐子愷 版本: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8年5月我們熟知的,是畫家豐子愷,但豐子愷並不只有畫家一個面相,在漫畫的基底背後,是他由師從夏丏尊開始萌發的文學誌趣
  • 幼兒古詩啟蒙教育探索
    我們嘗試將捉迷藏、跳房子、跳皮筋等民間傳統遊戲融會貫通到幼兒古詩啟蒙教育的實施中,在保有民間遊戲本身獨特趣味的同時帶動古詩互動的遊戲性。戲曲,嘗試古詩吟詠新格調。戲曲是中華民族獨有的表演藝術,它凝聚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學思想精髓。我們嘗試將中華戲曲獨有的曲調、表演與古詩吟詠熔鑄為一,在保有戲曲原有韻味的基礎上改編新曲、填詩為詞,綻放古詩的韻律和諧之美,成為幼兒朗朗上口之歌。
  • 一輪圓月曾喚起沈周的畫,文徵明的詩,與豐子愷的夢
    據詩中「老夫老及六十年,更問中秋賒四十。」可推知此卷為沈周於成化二十二年即1486年六十歲時所作。此作曾在紐約蘇富比拍賣。《有竹莊中秋賞月圖卷》《有竹莊中秋賞月圖》局部明 文徵明 《梅竹雙清 行書中秋詩卷》看來,中秋放假三天還是有古典傳統的。
  • 豐子愷漫畫:欲上青天攬明月
    【簡析】這首詩想必是詩名遠播,因為它是體現李白性情的很典型的一首詩,物象是他常用的:酒、明月、秋景,感情表達上豪情萬丈,跌宕起伏,所以每每讀這首詩,尤其是讀到「不可留」、「酣高樓」、「攬明月」、「抽刀」、「散發」等詞句時候,就如同一個氣勢磅礴的英雄臨崖站立,放聲高歌。
  • 豐子愷:長大後再也無心吃個螃蟹,就兩碗米飯
    其中文學小說第一名是美國新晉作家塔拉·韋斯特弗的處女作《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第二名是劉慈欣的《三體》,第三的豐子愷先生的《萬般滋味,都是生活》。豐子愷先生被譽為「中國漫畫鼻祖」「現代中國最藝術的藝術家」,是20世紀中國藝壇上不可缺席的重量級人物。
  • 142篇古文,數千幅漫畫,看完這套書,中小學古詩文全會了!
    體裁上從《詩經》到清詩,從兩漢論文到明清小品,歷史散文、古風、民歌、律詩、絕句詞曲也均有涉及。可以說以後「得古詩文者得語文,得語文者得考試」。古詩文持續升溫的背後,一邊是人們驚嘆,才女武亦姝是怎麼做到2000多首古詩詞儲備量的?高考613分(上海滿分660分)的高分又是如何煉成的?
  • 最頭疼的古詩文,竟能用一套「漫畫書」搞定,孩子們超愛看!
    你們看:書中用幾幅漫畫就把故事說清楚了,對照著原文再看一遍,孩子理解起來就基本沒什麼難度了。在漫畫表現上,手法幽默、詼諧,一來讓人物形象更生動,二來也能用誇張的表情讓孩子準確理解故事人物的心理變化。▲簡簡單單四幅圖,將五句詩表達的情景描繪得清清楚楚,對照著原文看上一遍,合上書本,原文呼之欲出,是不是更容易背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