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圈裡有句經典的話:假期你對孩子有多「放縱」,等開學就會有多「傷神」。這不,隨著一些省份開學時間的敲定,家長們的各種神傷也來了。
「怎麼看家裡的孩子個子沒見長,圍度越來越圓潤了呢!」這樣下去變成胖墩怎麼辦?家長各種擔心,還要和長輩的各種「說教」發生激烈碰撞:「孩子就要胖點好!」「小時候胖壓根不算胖!」……
近年來,隨著小胖墩越來越多,一些疾病也有年輕化的趨勢。相信和小編一樣擔憂孩子變成小胖墩的爸媽們一定不在少數。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講講,關於寶寶胖瘦的那些事。
首先,小編帶家長們一起來看看國家衛健委婦幼健康司研究制訂的《中國7歲以下兒童生長發育參照標準》吧!
圖為:7歲以下男童體重標準值(kg)
圖片數據來源:國家衛健委網站
圖為:7歲以下女童體重標準值(kg)
圖片數據來源:國家衛健委網站
這裡要說明的是「中位數」,表示處於人群的平均水平;如果在「-1sd~中位數~+1sd」即:中位數上下一個標準差範圍之內,屬於「正常範圍」。如果在「(-2sd~-1sd)或者(+1sd~+2sd)」即:中位數上下兩個標準差範圍之內,則定義為「偏瘦(胖)」;如果在「(-3sd~-2sd)或者(+2sd~+3sd)」即:中位數上下三個標準差之內,則定義為「瘦(胖)」。
精
小時候胖沒事,長大後就好了?
錯!錯!錯!
小時候特招人喜歡的胖寶寶,就算長大後憑藉種種努力瘦了下來,但還是可能一胖再胖!
孩子成長過程中,不良的生活方式、飲食方式,祖輩給孩子的過度進補,都會讓孩子們的體重劇增。小胖墩兒的背後是在透支健康,無形中增加疾病患病風險。
有研究發現,肥胖少年兒童不僅身體笨重、行動遲緩、活動能力下降,其生長發育過程中生理、心理都會受到影響。小胖墩的免疫系統受到抑制,抗病能力差,容易被疾病侵襲。集體活動中,小胖墩表現笨拙,成為被嘲笑的對象,使其產生自卑感和精神壓力。
精
如何讓娃健康成長不做小胖子?
PART01
戶外鍛鍊
對於胖娃,最好的減肥方式之一就是每天讓孩子堅持1-2小時左右的戶外有氧運動,運動形式以快走、慢跑、球類(足球、籃球、排球等)、遊泳等運動為主。
一開始孩子可能會覺得不適應,覺得運動枯燥無味,難以堅持。爸媽們可以一起陪孩子參與,增加運動樂趣,引導讓孩子愛上運動,達到一定目標,家長要對孩子的成績予以鼓勵和肯定。
PART02
調整飲食
胖娃減肥飲食控制很重要。家人要統一意見及時糾正孩子不健康飲食。爸媽們一定要給孩子養成早中晚三餐定時定量的飲食習慣,按時吃早餐,不暴飲暴食,控制每天總熱量的攝入。
寶寶飲食要清淡,控制油、鹽、糖類的攝入。兒童膳食應該秉持「食物多樣性」原則,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每天吃適量的魚、禽、蛋、瘦肉、每天保證奶類攝入、適當服用益生菌。
PART03
高質睡眠
假期中很多孩子喜歡熬夜看電視、玩電子產品,這種黑白顛倒的睡眠模式持續時間長了,會使孩子的免疫力出現嚴重問題,甚至增加患病風險,給身體健康埋下很嚴重的隱患。
所以,從現在開始,爸媽們要督促孩子保證充足高質量的睡眠,一般來說,晚上10點前入睡,早上6點鐘起床。規律的作息也可以讓孩子提前進入新學期的節奏,不必措手不及。
PART04
營養補充
2017年《中國婦幼保健》刊物刊載:關於「兒童血清25-羥基維生素D水平與肥胖的關係」一文中提到的:「血清25-羥基維生素D水平不足,顯著增加兒童肥胖發病風險。」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年版)標準:嬰幼兒每天維生素D的攝入量應至少達到400IU,直到兩歲。2歲以後,需要結合日常生活來定,最好補充到青少年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