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6月8日訊 6月8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婦幼司發布了我國第五次兒童體格發育調查結果。結果顯示,40年來我國兒童體格發育水平顯著提高,城鄉兒童身高體重差別逐漸縮小,我國兒童體格發育水平超過世界衛生組織頒布的兒童生長標準。
原衛生部自1975年開始,每隔10年組織對北京、哈爾濱、西安、上海、南京、武漢、福州、廣州、昆明9個城市及其郊區農村的兒童開展一次定時間、定地點、定人群的大樣本連續性兒童體格發育調查。此項調查不僅掌握了我國兒童生長發育和營養狀況的變化規律及長期發展趨勢,也為制定國家相關政策、標準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2015年,國家衛生計生委委託首都兒科研究所開展了第五次兒童體格發育調查,共調查九市7歲以下健康兒童161774人。
我國兒童體格發育水平提高 超世衛頒布的兒童生長標準
我國九市7歲以下兒童的體格發育水平較10年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以5~5.5歲年齡組為例,2015年男童體重、身高分別為20.17kg、113.6cm,較10年前分別增長0.99kg、1.7cm;女童體重、身高分別為19.29kg、112.5cm,較10年前分別增長0.89kg和1.8cm。除出生組和1月組外,其它各年齡組均有明顯增長。以5~5.5歲年齡組為例,男童和女童體重分別增長了3.70kg和3.28kg,身高分別增長了8.0cm和8.2cm。以4~5歲年齡組為例,從1975年到2015年,男童身高的城鄉差由4.0cm縮小到0.6cm,女童身高的城鄉差由4.3cm縮小到0.4cm。我國九市城鄉7歲以下各年齡組兒童體格發育平均水平均己明顯超過了世界衛生組織頒布的兒童生長標準。其中,城區兒童體重超出0.1~1.2kg,身高超出0.5~2.1cm。農村兒童體重超出0.3~0.9kg,身高超出0.3~2.1cm。
未來深化醫改 助力兒童健康狀況改善
2009年深化醫改以來,國家圍繞孕前保健、孕產期保健、住院分娩、兒童保健、計劃免疫,實施了一系列惠及億萬兒童的公共衛生幹預措施,對改善兒童營養和健康狀況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是將孕產婦和兒童健康管理納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向城鄉居民免費提供兒童體格檢查、生長發育和心理行為發育評估以及母乳餵養、輔食添加、合理膳食指導等服務。二是針對貧困地區兒童營養和健康問題,實施了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善項目,為兒童提供營養補充劑,項目地區兒童營養不良患病率等指標不斷改善。三是實施了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項目,為農村孕產婦提供住院分娩補助,顯著提高了住院分娩率,降低了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有力地保障了母嬰安全,從源頭上改善了兒童健康狀況。四是強化出生缺陷綜合防治,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推進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實施葉酸增補等項目,預防和減少出生缺陷發生。實施貧困地區新生兒疾病篩查項目,減少先天殘疾,提高了患兒生活質量。五是兒童醫療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制度銜接更加緊密,減輕了兒童看病就醫負擔。
下一步,國家衛生計生委將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提升婦幼健康服務能力。圍繞保障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強化婦幼健康服務體系建設,推進生育全程基本醫療保健服務。二是改善貧困地區兒童健康狀況。繼續組織實施兒童營養改善項目,預防和治療兒童營養性疾病,推動貧困地區兒童健康發展,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三是積極倡導合理營養膳食。倡導合理營養、健康飲食,促進兒童體格均衡發育。四是推進兒童早期發展。重視和促進兒童早期發展,逐步建立健全服務網絡,加強專業隊伍建設,為後期健康成長打下堅實基礎。五是建立完善相關標準體系。結合此次調查結果,建立完善我國兒童生長發育評價標準指標體系,為兒童生長監測和生長評價的規範化和標準化提供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