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兒童體格發育水平超過世衛組織頒布的生長標準

2020-12-23 中國網新聞中心

中國網6月8日訊 6月8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婦幼司發布了我國第五次兒童體格發育調查結果。結果顯示,40年來我國兒童體格發育水平顯著提高,城鄉兒童身高體重差別逐漸縮小,我國兒童體格發育水平超過世界衛生組織頒布的兒童生長標準。

原衛生部自1975年開始,每隔10年組織對北京、哈爾濱、西安、上海、南京、武漢、福州、廣州、昆明9個城市及其郊區農村的兒童開展一次定時間、定地點、定人群的大樣本連續性兒童體格發育調查。此項調查不僅掌握了我國兒童生長發育和營養狀況的變化規律及長期發展趨勢,也為制定國家相關政策、標準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2015年,國家衛生計生委委託首都兒科研究所開展了第五次兒童體格發育調查,共調查九市7歲以下健康兒童161774人。

我國兒童體格發育水平提高 超世衛頒布的兒童生長標準

我國九市7歲以下兒童的體格發育水平較10年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以5~5.5歲年齡組為例,2015年男童體重、身高分別為20.17kg、113.6cm,較10年前分別增長0.99kg、1.7cm;女童體重、身高分別為19.29kg、112.5cm,較10年前分別增長0.89kg和1.8cm。除出生組和1月組外,其它各年齡組均有明顯增長。以5~5.5歲年齡組為例,男童和女童體重分別增長了3.70kg和3.28kg,身高分別增長了8.0cm和8.2cm。以4~5歲年齡組為例,從1975年到2015年,男童身高的城鄉差由4.0cm縮小到0.6cm,女童身高的城鄉差由4.3cm縮小到0.4cm。我國九市城鄉7歲以下各年齡組兒童體格發育平均水平均己明顯超過了世界衛生組織頒布的兒童生長標準。其中,城區兒童體重超出0.1~1.2kg,身高超出0.5~2.1cm。農村兒童體重超出0.3~0.9kg,身高超出0.3~2.1cm。

未來深化醫改 助力兒童健康狀況改善

2009年深化醫改以來,國家圍繞孕前保健、孕產期保健、住院分娩、兒童保健、計劃免疫,實施了一系列惠及億萬兒童的公共衛生幹預措施,對改善兒童營養和健康狀況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是將孕產婦和兒童健康管理納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向城鄉居民免費提供兒童體格檢查、生長發育和心理行為發育評估以及母乳餵養、輔食添加、合理膳食指導等服務。二是針對貧困地區兒童營養和健康問題,實施了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善項目,為兒童提供營養補充劑,項目地區兒童營養不良患病率等指標不斷改善。三是實施了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項目,為農村孕產婦提供住院分娩補助,顯著提高了住院分娩率,降低了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有力地保障了母嬰安全,從源頭上改善了兒童健康狀況。四是強化出生缺陷綜合防治,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推進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實施葉酸增補等項目,預防和減少出生缺陷發生。實施貧困地區新生兒疾病篩查項目,減少先天殘疾,提高了患兒生活質量。五是兒童醫療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制度銜接更加緊密,減輕了兒童看病就醫負擔。

下一步,國家衛生計生委將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提升婦幼健康服務能力。圍繞保障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強化婦幼健康服務體系建設,推進生育全程基本醫療保健服務。二是改善貧困地區兒童健康狀況。繼續組織實施兒童營養改善項目,預防和治療兒童營養性疾病,推動貧困地區兒童健康發展,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三是積極倡導合理營養膳食。倡導合理營養、健康飲食,促進兒童體格均衡發育。四是推進兒童早期發展。重視和促進兒童早期發展,逐步建立健全服務網絡,加強專業隊伍建設,為後期健康成長打下堅實基礎。五是建立完善相關標準體系。結合此次調查結果,建立完善我國兒童生長發育評價標準指標體系,為兒童生長監測和生長評價的規範化和標準化提供參考依據。

相關焦點

  • 兒醫須知:中國兒童發育水平超WHO生長標準
    國家衛生計生委6月8日召開例行發布會,婦幼司司長秦耕介紹了我國第五次兒童體格發育調查結果的有關內容。據介紹,1975年,在原衛生部領導下,由首都兒科研究所(原中國醫學科學院兒科研究所)牽頭,成立了九市兒童體格發育調查協作組,對北京、哈爾濱、西安等9個城市及其郊區農村的兒童進行了體格發育調查。
  • 學會看寶寶生長發育曲線圖
    兒童之間雖然存在個體差異,但是在區域和全球大規模人群之間,平均生長顯著相似。例如,印度、挪威和巴西的兒童在生命早期向他們提供健康的生長條件時均顯示相似的生長模式。新的標準證明,在兒童生長至5歲方面的差別更多地受到營養、餵養方法、環境以及衛生保健而不是遺傳或種族特性的影響。
  • 小鯉魚育兒建議:堅持記錄生長發育曲線,守護寶寶健康童年
    對於BMI的數值,小鯉魚app同樣採用百分位生長發育曲線的形式予以體現,而BMI百分位則是數值越接近50,說明寶寶身材越好。「BMI指數為評估體重與身高比例提供了有效工具,能夠嚴格監控並顯著規避孩子的肥胖症發生率,而這項指數不僅是國內評估兒童健康的一個重大革新,同時也是世衛組織首次在嬰幼兒生長發育指標中引入的創新評估機制。」該專家解釋說。
  • 您的孩子生長達標了嗎?中國兒童體格生長評價建議
    生長是兒童健康的重要指標,評價兒童體格生長是兒科醫師的日常工作。兒童體格生長測量與評價是用以監測、幹預個體和群體兒童健康和營養狀況的最簡便、經濟、無創的方法,對早期診斷營養性、慢性系統性和內分泌性疾病有重要意義,進行幹預對降低兒童發病率與死亡率有重要意義。
  • 寶寶體格發育的標準,哪些現象提示體格發育遲緩?
    ,也不是固定的標準,每個人的發育狀況和飲食結構都,體格上肯定也會有一定的偏差!檢查主要包括下面幾項:1、醫生的詳細問診2、體格檢查 :一般的體格檢查,看孩子身高、體重是否落後。對於語言發育落後的孩子,尤其注意孩子口腔器官的情況,排除結構病理性疾病導致的問題。
  • 我國發布不同出生胎齡新生兒生長評價新標準
    推薦理由我國現有的不同出生胎齡新生兒生長評價參照標準頒布於1988年,30餘年間無論是足月新生兒還是早產兒的出生狀況都隨時代變遷發生了變化因此,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婦幼健康司的組織領導下,由首都兒科研究所牽頭、九市兒童體格發育調查協作組於2015年6月至2018年11月開展了中國不同出生胎齡新生兒體格發育專項調查,並在調查獲得的數據基礎上,研究制訂了中國24~42周出生胎齡新生兒出生體重、身長和頭圍的生長參照標準及曲線。
  • 課堂筆記:主任醫師張立琴談學齡前兒童體格生長發育
    長期致力於兒童生長發育、早期心智開發、營養及餵養、新生兒疾病篩查、內分泌遺傳代謝病等工作;擅長矮身材,性早熟,生長發育遲緩,青春期發育異常,甲狀腺、腎上腺、垂體等內分泌及苯丙酮尿症、甲基丙二酸血症等遺傳代謝病的診斷及治療。已完成並獲獎科研6項;核心期刊發表論文50篇,論著6部,現承擔科研課題2項。  學科方向:兒童生長發育、內分泌遺傳代謝病。  (一)什麼是生長和發育?
  • 新疆和田地區維吾爾族學齡前兒童膳食與體格發育調查
    新疆地處我國西北部,較全國其他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落後,且新疆維吾爾族居民具有獨特的飲食結構和習慣,為了解維吾爾族學齡前兒童體格發育及營養狀況,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保障維吾爾族學齡前兒童健康成長,本研究於2012年10月對新疆和田地區維吾爾族學齡前兒童膳食攝入和體格發育情況進行了調查,現報導如下。
  • 學前兒童生長發育的規律
    三、身體與組織器官生長發育的不均衡性生長發育貫穿卵細胞受精到人的發育成熟。人體的生長發育是快慢交替的.發有速度曲線呈波浪式上升。這期間有兩次生長突增高峰,第一次在胎兒期,第二次在青春發育初期。身體各部分的生長速度並不完全相同,因此,各部分的增長幅度也不一樣。如在出生後的整個生長發育過程中,頭顱增加1倍,軀幹增加2倍,上肢增加3倍,下肢增加4倍。
  • 0~7歲兒童體重、身高的生長標準值
    >0~7歲兒童體重、身高的生長標準值2009-09-11 12:34:11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近日,衛生部發布了首都兒科研究所完成的《中國7歲以下兒童生長發育參照標準》(下稱《標準》)。該套《標準》是受衛生部委託,根據2005年全國兒童生長發育調查結果,由首兒所生長發育研究室牽頭組織兒科、兒童保健、兒童營養、衛生統計及流行病學等方面專家充分論證並制定。  體格發育水平是反映兒童營養及健康狀況的主要指標,也是反映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評價衛生服務需求的重要內容。
  •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童生長發育專科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
    一、業務介紹針對不同年齡段兒童的生長發育特點,定期開展體格檢查,促進兒童生長發育和體質健康;對生長發育偏離兒童給予評估、早期診斷、幹預和治療;開展兒童生長發育健康教育;對轄區兒童生長發育監測及相關業務工作提供技術指導和質量控制。
  • 世衛組織的權威指南在這裡
    去年,世界衛生組織的專家們頒布了一份指南,是關於5歲以下兒童的身體活動、久坐行為和睡眠的,這是世衛組織首次發布。這樣的日常模式也引起了世衛組織的關注。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博士說:「實現人人健康意味著,從人生一開始,就要做對其健康最有利的事情。幼兒期是一個快速發育的時期,也是可以調整適應家庭生活方式以促進健康收益的時期」。
  • 我國兒童生長發育遲緩發生率已達9.9% 或致未來勞動力損失
    目前,中國兒童生長發育遲緩發生率高達9.9%,總數居全球第二,兒童發育遲緩將導致體格、智力發育遲緩、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發生率增加,導致未來勞動力損失,給社會和家庭帶來巨大負擔。為此,健康時報社攜手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婦幼保健中心、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內分泌遺傳代謝學組聯合發起「中國兒童生長發育健康教育日」 倡導,呼籲將每年8月設立為「中國兒童生長發育健康教育月」,將每年8月18日設立為「中國兒童生長發育健康教育日」,旨在喚起全社會對矮小症等兒童生長發育遲緩疾病的關注。
  • 世衛組織建議每日游離糖攝取不應超過熱量5%
    據相關報導,世界衛生組織4日發布的「隱形糖」攝取新指針建議,為減少肥胖,保護牙齒,人們日常生活糖攝取量最好每天不超過25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1990年制定的標準,成年人每日攝取的游離糖不應超過當天攝取全部熱量的10%。如今,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提高這一標準,成年人每日攝取的游離糖不應超過當天攝取全部熱量的5%,也就是相當於每天攝入不超過6茶匙糖。但是喝一罐蘇打水,可攝入至多40克糖,相當於10茶匙糖。
  • 中國兒童生長發育健康與疾病防控戰略研究訪談-羅小平專訪
    為落實國務院《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和國家健康委員會《健康兒童行動計劃(2018-2020)》的文件精神,謀劃「十四五」期間我國兒童生長發育戰略發展方向,國家衛生健康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立項開展「中國兒童生長發育健康與疾病防控戰略研究」,特邀有關領域專家獻言獻策,暢言我國兒童健康成長事業的發展和未來
  • 全球超1億兒童錯過接種麻疹疫苗 世衛組織發出警告
    麻疹疫苗(圖源:美聯社)【海外網4月15日|戰疫全時區】據加拿大廣播公司報導,當地時間4月14日,世界衛生組織(WHO)警告說,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封鎖,今年全球有超過1.17億兒童錯過麻疹疫苗接種。
  • 學前兒童生長發育概述
    一、 生長、發育及成熟人的生長發育是指從受精卵到成人的成熟過程。生長和發育是兒童不同於成人的重要特點,我們要關注幼兒的成長,為幼兒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為家長提供專業的教養指導,促進幼兒健康成長。生長是兒童身體器官、系統和身體形態上的變化,以身高(身長)、體重、頭圍、胸圍等體格測量表示,是量的增加;發育是指細胞、組織、器官的分化與功能成熟,是機體在質的方面的變化。生長和發育兩者緊密相關,生長是發育的物質基礎,生長的量的變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身體器官、系統的成熟狀況。
  • 世衛組織發表全球道路安全「事實檔案」
    ,全球道路安全水平將大幅提升。這是世衛組織對全球170多個國家道路安全狀況的第一次廣泛評估。 世衛組織指出,全球每年約有130萬人死於道路交通事故,並有2000萬至5000萬人遭受非致命傷害。 「事實檔案」揭示的現狀顯示,超過90%以上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發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但這些國家僅擁有全世界註冊車輛的48%;全球道路交通死亡人數的大約46%是相對處於弱勢的道路使用者,包括行人、騎自行車和兩輪摩託車者及乘坐者等。
  • 世衛組織最新年齡劃分標準,超過這個歲數才算老人,你同意嗎?
    最近在網上看到了所謂的世界衛生組織對年齡的劃分標準,看完之後,刷新了我對老年人標準的認知。 該文章表示世界衛生組織在對全球人民的身體素質以及平均壽命進行了測定,並最終出臺了新的年齡劃分標準,當然這個所謂最新的年齡劃分標準也出臺有一段時間了。
  • 寧波兒童發育現狀調查:6歲童逾1成是胖墩
    昨天,《寧波市7歲以下兒童體格發育現狀研究概況》調查結果發布。  兒童生長水平遜於發達城市  從研究結果來看,寧波市7歲以下兒童體格發育已達到WHO(世界衛生組織)頒布的同齡兒童生長標準,各年齡組兒童的體重、身高均值均高於WHO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