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國家三大獎,上交大船院厚積薄發,獲最高科技獎、進步特等獎

2020-12-14 五道口的顏學姐

這次國家三大獎的頒獎裡,風頭最健的是上交大。

黃旭華

上交大有兩個獎,一個是最高科學技術獎,兩位獲獎者,一位就是上交大的校友黃旭華院士。還有一個大獎,科技進步特等獎。

科技進步特等獎沒有像自然科學一等獎那麼理論性強,但都是國家的重大項目中的科技成果,比如青藏鐵路、京滬高鐵、載人航天、北鬥衛星等,因此,這個特等獎的含金量很高。

上交大這兩個獎,其實都跟上交大一個系有關,造船系,現在是船院。這是上交大真正安身立命的一個系。

我曾經寫過幾篇關於上交大和西交大的故事。它們原來都是一家,交通大學,也是錢學森的母校,在民國時期被稱為東方的MIT。

建國後,1956年,政府決定把交大搬到西安去,在上海只留幾個系,並合併了上海造船學院,上交大一開始只有機械製造、運輸起重機械製造、電力工程、電工器材製造、船舶製造、船舶動力、動力機械這7個系。所以,很長時間內,上交大被人蔑稱為船院。

上交大當時隸屬於船舶工業總公司。我聽上交大的老師聊,說當時的部長特別看重上交大,剛打開國門,部裡就出錢讓上交大的校長們出國考察,校長們考察的結果是,上交大要求離開船舶工業總公司,要去教育部。那時,船舶工業總公司比教育部有錢,上交大是它最好的高校,很不理解。上交大的校長說,看了國外的大學就知道,大學的方向是綜合大學,而不是專業型大學,最終船舶工業總公司忍痛割愛。

至此以後,上交大回歸教育部,而且一直往綜合大學發展,現在上交大的理科、醫學、經濟等都非常不錯,已經沒有人認為上交大是船院了。

上交大的飲水思源井

但這次獲獎的兩個獎都是船院的,說明上交大的船院確實非常厲害啊,幾十年的底蘊,還是它最根本的系。

每個學校都有這樣類似的系,中科大是物理,不用說。大家知道西交大的王牌系嗎?

相關焦點

  • 2019年,上海交通大學船院:最高科技獎,進步特等獎,厲害啊
    剛剛過去的國家三大獎,最讓人忘不了的是什麼?不少南開大學的自科一等獎,也不是北航的技術發明一等獎,而是上海交通大學的幾個大獎。上海交通大學共有7項第一完成單位成果獲得黨中央和國務院表彰,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第一完成人是譚家華;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第一完成人是賈金鋒和師詠勇;
  • 華東五校的2020三大獎:浙大榜首、上交大第三、復旦含金量最高
    三大獎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這裡面,國家自然科學獎主要是頒發給理科領域的,另外兩項主要是工科領域。國家自然科學獎的獎項一般會少於後面兩項的數量。因此,工科學校在三大獎裡面佔優勢,理科學校的優勢不明顯。華東五校包括復旦、上交大、浙大、中科大和南京大學。
  • 最高榮譽 | 交大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校友黃旭華院士...
    頭條新聞今天上午(2020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習近平、李克強、王滬寧、韓正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大會並為獲獎代表頒獎。習近平為最高獎獲得者頒獎。
  • 船建學院科研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造船系校友黃旭華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今天,在剛剛結束的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船建學院科技成果「海上大型絞吸疏浚裝備的自主研發與產業化」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實現了交大辦學歷史的新突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國家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黃旭華院士,是船建學院1949屆造船系的校友,與特等獎項目都來自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集中體現了船建學院在學校指導下,不斷加強學科建設、持續提升創新能力、服務國家戰略和社會經濟發展所取得的顯著成效。
  • 近四年國家科技獎各高校獲獎數量排名:清華第一,但無特等獎!
    那麼我們在接下來的篇幅中來看看,在過去的四年中各高校在國家科技獎這一獎項中的獲獎情況統計吧! 1、清華大學第一,但無特等獎 但是值得一定要說的是,雖然清華大學的國家科技獎總數是非常多的,但是在這四年中,清華大學沒有去的一個國家科技獎的特等獎,沒有特等獎對於清華大學而言還是比較尷尬的,沒有特等獎也表明清華大學在數量上是佔據了優勢的,但是質量上還是差了點意思的。 2、除清華外,三所高校在北大之前,北大也無特等獎
  • 近四年國家科技獎通用項目
    近四年國家科技獎(一等獎以上) 2016-2019年度,國內高校以第一完成單位共獲得37個一等獎以上項目,這些均是含金量最高的項目。其中哈爾濱工業大學、陸軍工程大學和南京理工大學各有1位教師斬獲最高科技獎。
  • 福建7項成果獲國家科技獎 特等獎一等獎各1項
    特等獎、一等獎各一項,二等獎五項東南網-福建日報2月15日訊(記者 李柯) 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在14日舉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我省7項成果榮獲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我省參與完成的項目有4個:福建省地質調查研究院參與的「青藏高原地質理論創新與找礦重大突破」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廈門鎢業股份有限公司參與的「難冶鎢資源深度開發應用關鍵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集美大學等單位參與的「壇紫菜新品種選育、推廣及深加工技術」、福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參與的「工業產品中危害因子高通量表徵與特徵識別關鍵技術與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齊魯政情丨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公布,解碼山東近五年獲獎項目
    1月10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公布了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和人選名單,山東省共32個項目獲獎。作為我國最權威的政府科技獎勵,國家科學技術獎的頒發,每年都是科技界的盛事。五年來,山東在獲獎數量繼續保持高位的同時,質量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 圖說| 2019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有哪些亮點?
    本次上海科技獎中,田禾、陳亞珠榮獲上海市科技功臣獎,10位優秀科技人才榮獲青年科技傑出貢獻獎;「四大獎」特等獎3項;率先設立科普獎及科技知識;有42個項目的第一完成人為「80後」,所有第一完成人中最年輕的僅31歲……2019年度上海科技獎還有哪些亮點?
  • 昆明理工等多所雙非大學獲國家科技獎!衝擊雙一流大學更有希望!
    在第一輪「雙一流」大學評估中,河南大學、寧波大學就是憑藉在國家科技獎評選中,獲得了自然科學二等獎,成功入圍了一流學科建設大學。那麼,目前的雙非大學中,那些大學獲得過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呢?讓我們來盤點盤點。NO1,山西大學★2018年,山西省第十次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揭曉。山西大學共獲得80項,其中一等獎10項,二等獎20項,三等獎28項,優秀獎22項。
  • 中北大學張治民教授獲第八屆「中國兵工學會科學技術獎」特等獎
    近日,第八屆「中國兵工學會科學技術獎」評審結果揭曉,中北大學張治民教授榮獲特等獎。本次評審共評出22位獲獎者,其中,特等獎1名、一等獎2名、二等獎8名、三等獎11名。這是中北大學首次獲得該獎項。
  • 中國核潛艇之父、天氣預報奠基人分別獲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
    最高科學技術獎提名15人,歷年人數最多。他們才是我們應該追的「星」!恭喜黃旭華、曾慶存兩位院士獲得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他曾被世界衛生氣象組織授予國際氣象科學最高獎——「國際氣象組織獎」。提名制度改變:取消填寫論文期刊影響因子自1999年國務院發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以來,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就是我國最權威的政府科技獎勵,每年都是科技界的關注重點,該獎項分為5個,包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等。
  • 深圳大疆獲廣東科技進步特等獎
    深圳大疆獲廣東科技進步特等獎金羊網  作者:董柳  2020-03-25 隨著無人機的廣泛應用,保證飛行安全成為行業健康良性發展的前提
  • 僅次於國家最高科技獎!這項大獎公布:天津大學一舉躋身全國前列
    全國創新爭先獎是國家科技獎勵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補充,是"國家科技獎項"與"重大人才計劃"的有機銜接,是僅次於"國家最高科技獎"的一個科技人才大獎,是繼"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之後,國家批准設立的又一個重要的科學技術獎項,全國創新爭先獎獲獎者是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和創新團隊的傑出代表。
  • 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出爐 它是真正的國之重器
    今天,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作為第一完成單位,上海交通大學今年收穫頗豐。最為難能可貴的是,交大「海上大型絞吸疏浚裝備的自主研發與產業化」,摘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這麼多年來,一所高校作為主體,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的特等獎,可謂是鳳毛麟角,實屬難得。
  • 2016-2019全國高校!獲國家科學技術獎排行榜!上交第3,北大第6
    【2016-2019全國高校!獲國家級科學技術獎排行榜!北航第2,北大未入前五】 眾所周知,三大獎是國家級最高獎項,代表國內科技創新的最高水平與最高成果,競爭激烈,淘汰率很高,擁有極高的含金量。
  • 14個項目通過本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透露深圳科創秘密
    、科技進步獎特等獎等國家科技獎項共135項,凸顯深圳科技創新實力節節攀升。特別是近幾年,深圳所獲國家科技獎凸顯出三大特點,即:獲獎數量持續上升,獎項成色十足;領軍企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成為國獎名單上的常客;以民營企業為主的深圳企業,成為獲獎主體,彰顯深圳企業的創新活力
  • 武大再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武大再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2020-01-10 12: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中國大學國家科技獎排行榜發布,清華大學雄居第一
    國家科技獎是中國科學技術領域的最高獎,是全國學科評估最重要的標誌性指標之一國家科學技術獎是中國科學技術領域的最高獎,分為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和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五個獎項。
  • 今年國家科技獎阿拉上海表現蠻好哎
    1月10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召開。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96個項目和12名科技專家,合計308項(人)。今年國家科技獎最大的亮點是,上海交通大學譚家華團隊歷經18年研發的海上大型絞吸疏浚裝備的自主研發與產業化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全國共3個),是2002年以來上海市牽頭項目首次獲得特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