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度寶寶知道 月丫兒和晚晚
文/圖:大衛·香農
譯:餘治瑩
《大衛上學去》,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繪本,調皮的大衛上學了,他的老師跟媽媽一樣,很喜歡說不可以。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學校有學校的規矩,如果小朋友不講規矩,就可能給自己和別人帶來麻煩。為了保證正常的教學和生活秩序,老師必然要強調在學校裡的規矩,所以,大衛的老師總是說:
不可以大叫
不可以推人
不可以在走廊上奔跑
老師的很多很多不可以
不可以遲到
門被推開一條縫,大衛的頭探了進來,老師對他說:「大衛,你遲到了!」
因為大衛的遲到,他打斷了老師的進度,也吸引了其它小朋友的注意力,擾亂小朋友的思路,所以,大衛的遲到,並不只是他自己少學幾分鐘那麼簡單,實際上,他影響了所有人。
德國哲學家康德認為,守時是一種美德,代表著禮貌和信譽。所以,即使是幼兒園的小寶寶,也要培養正確的時間觀念,做守時的人,這是對自己的負責任,也是對他人的尊重。
要遵守課堂紀律
上課的時候要坐在座位上,要認真聽講,回答問題要先舉手,不要發出奇怪的聲音,不要吃東西……
課堂紀律是學校最重要的紀律,剛入園的小朋友,年齡比較小,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也比較短,而且這些課堂紀律平常在家裡幾乎是用不到的,多數小朋友可能都沒有接受過這方面的鍛鍊,遵守課堂紀律,對他們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不能打架
吃飯的時候,大衛沒有排隊,果然,他跟同學一言不合就打起來了,結果弄的一片狼藉。
「我不管是誰先開始的」老師如是說。幼兒園是集體生活,小朋友之間有摩擦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如果大家都動手,學校就亂套了,所以,不管誰先動手,打架都是是不被允許的。
要愛護公物
大衛在他的課桌上畫滿了畫,老師只好讓他放學之後留下來,把所有的課桌都打掃乾淨。
不但要學校是公共環境,學校的公物是大家學習生活都需要用到的,每個小朋友都應該愛護學校的各種設施,這也是學生在學校需要遵守的重要規矩之一。
很多小朋友剛入學的時候覺得不適應,也是因為幼兒園比家庭多了很多的規則約束,讓他們感到不安、受束縛。了解規則是為了更好的適應規則,《大衛上學去》可以讓寶寶了解幼兒園的規矩,看書的時候家長也可以對寶寶進行適當的引導。
作為家長,我們也必須了解,每個寶寶都是在挑戰規則的過程中學會哪些事是可以做的,會被表揚的,哪些事是不可以做的,會被禁止甚至懲罰的,面對他們不守規矩的行為,不用過分焦慮。
現在網絡很發達,很多家長都覺得國外主張釋放幼兒的天性,不對寶寶進行懲罰,所以,經常聽到有朋友抱怨自己的寶寶在幼兒園被老師懲罰的事情,其實我覺得不對寶寶進行懲罰也許只是大家的一種誤解,就像《大衛上學去》裡面,大衛的老師最後留下了大衛,讓他把所有桌子擦乾淨,這也是懲罰,只不過不是體罰而已。我感覺只要不是體罰,懲罰並非不可以。被懲罰也不代表不被喜歡,大衛的老師在大衛擦完桌子後,給了他一個星星做獎勵,這也是值得我們借鑑的。
繪本的最後一頁,大衛回家去的背影,開心的感覺躍然紙上。規矩也許會給人約束,但會給更多人帶來規矩沒的安全與自由,守規矩是會被人喜愛和尊重的,告訴寶寶這一點,也許他們會更容易接受規矩哦。
文章來自百度寶寶知道,更多孕產育兒精彩內容,請下載「寶寶知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