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長沙縣:總分館制讓公共文化服務「潮」起來

2020-12-19 中國經濟網

環境舒適、服務貼心、延時開放,日前,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圖書館利用儲藏室改造的「悅讀空間」吸引了大批年輕人前來。

自2018年成為湖南省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工作試點縣以來,長沙縣將總分館制建設作為一項重點文化惠民工程,以實現「資源共享、服務聯動、供需對接」為重點,以提高縣域公共文化服務效能為目標,構建上下聯通的一站式服務平臺和覆蓋城鄉的網絡體系,長沙縣的公共文化服務慢慢「潮」了起來。

資源共建共享:公共文化設施「活」了

24個圖書分館、12個全天候開放的「悅讀空間」、140個基層服務點,連同建築面積1.3萬平方米、藏書120萬冊的縣圖書館總館,構成了長沙縣圖書館總分館體系。

「通過這個總分館體系,全縣讀者可輕鬆便捷享受閱讀服務,我們的總分館資源服務與長沙市圖書館實現了『一卡通』,圖書可在全市範圍內通借通還。」長沙縣圖書館館長劉宇田說,「不僅設施設備完善,還建立了長沙縣圖書館總分館數字管理中心,使總分館制的管理更加順暢。」

劉宇田介紹,每月都有三五百本圖書從長沙縣圖書館總館流通出去。「我們建立了完善的圖書物流系統,圖書流通車每天都去『悅讀空間』,每周多頻次前往各分館,每月多次赴基層服務點。讀者查詢到想要的圖書在哪個館或服務點,告知管理員,圖書流通車就會在下次來的時候把書帶來。」劉宇田說。

長沙縣文化館總分館制體系包括場館開放面積1.2萬平方米,擁有實驗劇場、多功能活動廳、輔導培訓教室等多個免費開放場地的總館,以及18個文化分館、120個基層服務點。

長沙縣文旅廣體局副局長沈俊介紹,長沙縣將文化館圖書館數位化建設與總分館建設同步推進,依託微信小程序,以「網際網路+」模式創新打造「悅生活·星沙文旅雲」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平臺。平臺整合縣、鎮、村三級公共文化服務網點及場館大量文化資源和數據,設置文化地圖、培訓報名、視頻直播、活動搶票、場館預約、資源下載、新聞速遞等功能,為群眾提供方便快捷的文化服務。「平臺自2018年12月17日上線運行以來,註冊用戶超過27萬,點擊量突破140萬人次,單個視頻月均訪問量近4000次。」沈俊說。

服務上下聯動:參與的群眾「多」了

近日,長沙縣文化館舞蹈專幹楊璟在縣文化館總館運用「雲視訓」平臺,為分布在全縣18個文化館分館的文藝愛好者上了一堂舞蹈課,近千人參加培訓。

長沙縣文化館館長蔡震介紹,該館於2018年開始啟動「雲課堂」線上公益培訓,在總館和分館安裝了23個設備終端,以文化館總館為主會場,鎮(街)分館為分會場,將總館打造的「悅藝益課堂」民族舞、二胡、太極拳等課程及講座,通過數字網絡向各分館進行同步傳送。「線上公益培訓可以讓分布在長沙縣18個鎮街的7萬多名文化藝術愛好者共享優質文化資源,老師與學員之間可實時互動,效果非常好。」蔡震說。

沈俊介紹,為推進總分館制建設,近兩年,長沙縣還打造了「田漢大舞臺」群眾文化品牌、「雅韻星沙 周末有戲」惠民演藝品牌,以及「書香星沙」「松雅書院」等閱讀品牌。其中,「田漢大舞臺」群眾文化品牌組織群眾開展文藝匯演、合唱比賽、全民健身廣場舞大賽、全民才藝大賽等大型文化賽事,5年來累計開展活動超過1000場次。長沙縣圖書館組織開展的「書香星沙」「松雅書院」閱讀品牌推出大量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全民閱讀活動,形成了以圖書館總分館體系為陣地的「書香星沙」全民閱讀品牌活動,每年開展各類全民閱讀活動達1200場次。

此外,長沙縣80%的鄉鎮、街道打造了自己的群眾文化品牌。「我們加強了對縣域內群眾文化活動的統籌,年初由總館制定活動計劃,分館、基層服務點根據總館安排開展各類活動。」沈俊說。

供需有效對接:受眾「年輕」了

「長期以來,圖書館的開放時間與廣大青年人的學習工作時間重合,限制了公共文化設施的功能發揮。」沈俊說,「為此,我們轉變服務理念,開始打造圖書館『悅讀空間』和文化館『悅藝空間』等延時開放、更符合年輕人和親子家庭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務空間。」

不僅開放時間和設施環境考慮讀者需求,館藏內容也處處想群眾之所想。長沙縣圖書館泉塘街道分館位於長沙經開區內,周邊居住的產業工人較多,且分布著多所中小學。泉塘街道分館管理員胡文倩告訴記者,根據周邊讀者群體特點,該館1.8萬冊藏書皆以學生用書和工業用書為主。

在長沙縣文化館「悅藝空間」,唱吧亭、電子鼓、智慧鋼琴等現代智能文化藝術設備受到年輕人和親子家庭的熱捧。蔡震表示:「『悅藝空間』開放時間延長至晚上9點,周六、日全天開放。今後,我們還將利用這些設備定期舉辦趣味挑戰、競技賽等,並計劃在更多文化館分館建設『悅藝空間』,拓展公共文化服務陣地。」

沈俊介紹,長沙縣文化館開展的各類公益培訓內容根據群眾需求確定,開班前會通過調查問卷徵求意見,每期培訓中會根據學員反饋適時調整。「以樂器培訓為例,在全縣廣大農村群眾中,二胡是最受歡迎的樂器,所以我們的樂器培訓班就以二胡為主。」沈俊說。

來源:中國文化報

相關焦點

  • 新源縣:推進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
    新源縣推進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 群眾閱讀更便利  為更好發揮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效能,新源縣圖書館有力推進「總分館制」建設項目,將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延伸到基層  新源縣圖書館副館長李紅勝介紹說:「2020年4月,新源縣圖書館開始籌劃總分館建設,通過前期購買軟體和圖書錄入,現在已經基本完成全縣總分館建設,工作完成後,能夠實現通借通還,老百姓能夠在家門口的村圖書室借到圖書,還到咱們縣圖書館,同樣也在縣圖書館借到書,還到就近的社區或村隊,進一步方便讀者的閱讀需求。」
  • 一座城市圖書館的文化追求與夢想——長沙圖書館以總分館服務體系...
    有了「總分館制」,便能形成「1個總中心館+9個總館+多個分館+若干自助圖書館+流動圖書點」的布局,總分館之間圖書實現通借通還,數字資源實現「一卡通」共建共享,優質文化資源就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利用。 這些都是長沙圖書館「城市閱讀社會化」工作的初步探索,民辦公助,鼓勵和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建設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也包含閱讀服務的社會化。
  • 雙峰縣大力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讓人人享受文化滋養
    戲臺上,大媽們邊看視頻邊舞動著身子;健身器材上,伸胳膊拉腿的大伯們好不愜意;籃球場上,有運球對抗的青少年;閱覽室內,孩子們正津津有味地閱讀著自己喜愛的書本……近年來,雙峰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統籌規劃、因地制宜、加大投入,著力構建縣、鄉、村三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大力提高文化產品供給能力,初步建立了比較完善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讓城鄉居民實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雙峰著力構建三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村民樂享文化滋養
    村民樂享文化滋養 ——雙峰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速寫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周俊 通訊員 馮兵田 歐陽海希 「主要看一些養殖技能的書,想多掌握點養殖技術,發展養殖業。」12月21日,雙峰縣圖書館洪山殿鎮分館閱讀區,村民史思琴正認真翻閱書籍。自分館開館以來,她一有時間就來這裡閱讀。 2018年,雙峰縣啟動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改革,依託縣文化館、圖書館總館,在16個鄉鎮建立分館。洪山殿鎮分館毗鄰洪聯小學,輻射大旗村、金橋村等多個村,為附近萬餘名群眾打造了一處讀書、學習、交流的溫馨空間。
  • 水富市:總分館制建設促全市圖書館舊貌煥新顏
    水富市圖書館自2019年9月啟動總分館制建設以來,著力優化縣域圖書館資源配置、創新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初步建立起1個縣級公共圖書館總館,4個鄉鎮圖書館分館,19個村(社區)圖書服務點的總分館體系,實現市內圖書資源的互聯互通、通借通還,圖書服務環境得到改善,運行管理更加規範,服務層次和水平大幅提升
  • 2471個文圖分館走近身邊!重慶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見實效
    據市文旅委有關負責人介紹,深化文圖總分館制改革的初衷,就是希望能擴大公共服務觸角,讓市民有更多元、更便捷的渠道去享受文化。具體而言,文圖總分館制改革在建立標準上進行了多種嘗試:在範圍上,總館由縣一級拓展到區一級,做到區縣全覆蓋;分館在以鄉鎮(街道)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為主的基礎上,拓展到有條件的村(社區)、學校、科研機構、企業等的圖書館(室)、職工書屋、文化室,以及民營書店、文化機構等。
  • 縣文化館啟動藝術培訓直播課程,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後一公裡」
    9月8日上午,湘潭縣文化館2020年免費開放藝術基礎培訓班課程首次在縣文化館數字平臺直播亮相。今後,我們將持續通過縣文化館微信公眾號數字平臺對培訓班課程進行全程直播,歡迎我縣有藝術學習需求的文藝愛好者關注「湘潭縣文化館」微信公眾號參與學習。
  • 【婁底市】村民樂享文化滋養——雙峰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速寫
    12月21日,雙峰縣圖書館洪山殿鎮分館閱讀區,村民史思琴正認真翻閱書籍。自分館開館以來,她一有時間就來這裡閱讀。  2018年,雙峰縣啟動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改革,依託縣文化館、圖書館總館,在16個鄉鎮建立分館。洪山殿鎮分館毗鄰洪聯小學,輻射大旗村、金橋村等多個村,為附近萬餘名群眾打造了一處讀書、學習、交流的溫馨空間。
  • 北京西城區文化館分館在新街口街道社區服務中心揭牌
    昨天,社區居民來到新街口街道社區服務中心剛剛揭牌的西城區文化館新街口分館,這是本市首家完成總分館制的一個試點。文化館總分館制,就是把現在一個個分散獨立的文化館、文化站連接成一個體系,實現資源共建共享和服務上下聯動,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效能。
  • 晉城公共圖書館:免押金信用積分制 助推讀書熱潮
    山西省晉城市以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為契機,大力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7月14日,晉城市圖書館啟動以「書香家園 悅讀同行」為主題的親子讀書活動,旨在利用這個「特殊」假期,在家庭環境中形成良好的閱讀氛圍,讓濃鬱書香飄進每個家庭。此次活動是以「家庭」為單位,至少需要3位家庭成員參與,每人每周借閱不少於5冊圖書,最終以借閱量來進行評選的親子讀書活動。
  • 公共文化服務過去五年工作總結
    2013年5月,以總得分全國第一的成績,榮獲第一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項目。在示範區創建過程中,我市進一步完善提升,在全國率先制定了公共圖書館總分館服務體系標準,全面提升圖書館總分館服務體系運行質量,重點推動鎮(街道)分館功能全面升級。與此同時,探索推廣統籌農家書屋與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融合發展的「嘉興做法」,實現資源統一檢索、通借通還、共享共用。
  • 縣文化館:創新服務、提升水平,築牢群眾文化主陣地
    縣文化館是我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主要組成部分,承擔本縣群眾文化活動策劃、組織和群眾文藝指導、輔導等職能。2018年以來,縣文化館創新服務手段,積極轉變服務方式,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場館全年免費為群眾開放,為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做出了積極貢獻。
  • 盈江縣舉行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業務培訓
    2020年11月10日,為推進盈江縣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形成規範管理和高效運行的縣、鄉、村三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有效整合全縣公共文化資源,促進資源共建共享。盈江縣文化和旅遊局舉行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業務培訓。
  • 湖南十大圖書館 你都去過沒?
    湖南十大圖書館 你都去過沒?湖南有哪些圖書館?除了湖南圖書館、湖南大學圖書館、長沙圖書館你還知道湖南有哪些圖書館麼?下面來看看湖南十大圖書館有哪些?湖南師範大學圖書館館藏特色鮮明湖南師範大學圖書館已形成以二裡半校區總圖書館為主體,同時在南院、鹹嘉湖等校區設立分館的格局;紙質館藏達375萬冊(含學院專業分館),訂購各類文獻資料庫85個(含共享高數圖資源),包含電子圖書、電子期刊、學習平臺和二次文獻資料庫等。
  • 陝西發文推進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
    意見指出的主要措施包括:把總分館制建設納入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明確功能與運行機制,因地制宜推進總分館制建設,創新服務方式和手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總分館制建設,進一步健全城鄉基層公共文化設施網絡  推進以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為中心的總分館制建設,是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任務,對於有效整合公共文化資源、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效能、促進優質資源向基層傾斜和延伸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 《四川省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實施方案》解讀
    近年來,我省部分地區已經先行試點,探索開展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需進一步加強和規範全省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豐富服務資源,提升服務效能,全面提高公共文化資源和服務的配送水平,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快速增長的文化需求。
  • 開封市「文化館總分館制」已全面建成
    近日,市文化館通許縣分館、杞縣分館、尉氏縣分館、蘭考縣分館、鼓樓區分館、城鄉一體化示範區分館和龍亭區分館相繼成立,這標誌著開封市「文化館總分館制」已全面建成。
  • 這個縣的百姓有這樣一份文化「福利」大禮包!
    旬陽縣以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為基礎,以鎮級分館為抓手,充分發揮村、社區輔導點觸角優勢,構建起覆蓋全縣的「總分館制」公共文化服務標準體系,將公共文化資源向基層下沉延伸,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文化服務。為村民提供圖書閱覽、文化演出、社區教育等各種文化服務活動,眼下正是旬陽縣段家河鎮櫻桃採摘季,由當地群眾排練的《採收櫻桃》文藝節目,讓村民喜上眉梢。
  • 西安市高陵區文化館:服務觸角伸向基層百姓 公共文化浸潤群眾心田
    」;12月,獲得陝西省文化館、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陝西省群眾文化學會頒發的「2020年全省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優秀團隊」榮譽稱號;同時11月高陵區文化館館長甄陵獲得中共西安市高陵區委、西安市高陵區人民政府頒發的高陵區「涇渭之星」稱號……一份份沉甸甸的榮譽背後,是西安市高陵區文化館以高度的責任心、使命感積極踐行文化館職能、高效推進公共文化服務的切實體現。
  • 25個街道文化館分館邀您家門口品嘗文化蛋糕 蘭州城關區居民群眾有...
    隨著近年來國家大力推進公共文化建設,總分館制模式給文化館帶來新的生命力。自去年在3個街道試點建設文化館分館,至今年6月底剩餘22個街道都建設分館,並於7月舉行城關區文化館街道分館授牌儀式,標誌著該區25個街道文化館分館開始啟動運行,通過下沉藝術人才,統籌安排活動節目,讓更多居民在家門口的文化館裡,盡情地品嘗「文化蛋糕」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