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員編制中,公務員、參公、事業編哪種好?看完心裡有數了!

2020-12-11 小偉大綜合

三種類型人員,公務員優於參公,參公優於普通事業編人員,排序公務員〉參公〉事業編。首先理清一個概念,公務員和參公人員的編制類型。根據公務員法規定,公務員使用的是行政編制,參公人員即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編制人員,使用的是事業編制,但不像普通事業人員那樣執行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而是公務員法。因此,參公人員雖然享受的工資待遇和晉升和公務員一樣,招錄也必須通過公務員考試,但實質上還是事業人員,在編制類型和普通事業編制人員無異。

關於公務員、參公人員和普通事業編制人員敦優孰劣,可以通過幾個方面比較分析。

1、工資待遇。公務員和參公執行一樣的工資制度,有車,有年終績效。普通事業編制人員工資待遇與公務員相差不大,但因為缺少車補及年終績效及部分地方性補貼,比如電話補貼、餐補、房補等,總體收入低於公務員和參公人員。

2、晉升空間。公務員和參公人員職務晉升方式相同,表面上看沒什麼區別,但由於部分地區沒有實現參公人員和公務員之間自由流動,參公人員要轉換公務員身份仍存在障礙,屬於逆向流動,需要提拔或調任才能置換身份。至於事業編制人員,專技崗走的是職稱路線,不存在比較,管理崗因為職數崗位較少,上升空間很小,與公務員和參公人員完全不在一個等量水平。

3、社會地位。公務員和參公行使的是行政執法權,掌握的社會資源比一般事業單位人員強的不是一點點,不比也罷。

相關焦點

  • 省考不全是使用行政編制的公務員,還有參公人員和純事業人員
    省考,有公務員崗位,包括使用行政編制、是公務員身份的行政部門、公檢法司、黨群機關人員;也包括行政執法、行政類參公事業單位中使用事業編制、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參公人員。省考也有事業崗位,或者叫省招,包括基礎醫療衛生工作者、中小學校教師、其他事業單位人員。
  • 2020年事業單位改革後,參公人員成公務員編制?看完這2點就明白
    事業單位改革中,執法類的事業單位在這次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中,被明確劃分為行政類或者公益一類的行政輔助單位。其執法職能是屬於行政職能的,所以是由行政單位內設的事業單位或內設機構授權執法的。這類人員是參照《公務員法》進行管理的,一般我們都是簡稱為「參公」,就是我們常說的參公執法類事業單位。
  • 公務員、參公和事業單位人員屬於什麼編制?
    如果你對自己的職業規劃,不是華麗麗的辦公室白領,希望走上一條福利高,待遇好的穩定道路,你需要了解公務員,參公和事業編分別都是做什麼的。公務員屬於行政編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
  • 行政機關中的公務員和參公事業單位人員的異同
    還是參公管理嗎?接下來警花就來和大家嘮一嘮「參照國家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的那些事兒—小板凳,筆記本,小水杯準備好哦。參公管理單位:編制是事業編制。參公單位的管理辦法和福利待遇都是和公務員一樣的,只是編制不同而已。但是具體的管理辦法要以單位的規章制度為準。
  • 行政編=公務員,參公編≈公務員,工勤編≠公務員
    在中國,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由此可以看出行政編=公務員,我國公務員數量為700多萬,而在每年的公務員招錄中,行政編的數量極少,無論是國考還是省考,招錄表中僅10-20%為行政編,很多考生踏進機關後才知道自己所考的不是公務員,抱怨自己考了個「假公務員」,因此筆者提醒各位考生,公務員報名時一定要仔細查看崗位表中的「崗位性質」。
  • 事業編制人員算不算公職人員,是公務員嗎?
    事業編制崗位肯定是公職崗位,事業人員也肯定是公職人員,但卻不是公務員,最多只能算參公人員。公務員使用的是行政編制,事業單位人員使用的是事業編制,本身省份就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只有通過公務員考試,且在政府單位使用行政編制的職工,才能被登記為公務員。像黨委、人大、政協等機關的職工,也只能是按《公務員法》管理,並不能算是真正的公務員,充其量算是使用行政編制的參公人員,等同於公務員並是真正的公務員。
  • 參公編制,到底是不是公務員?全方位認知參公編制的特點!
    何為參公編制,權威解讀!根據2005年頒布的《公務員法》和2006年的《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管理的單位審批辦法》等文件,參公管理事業單位制度在實踐中開始落地生根。事實上,參公編制的人員還不少,據不完全統計,上百萬是肯定有的!
  • 事業編與公務員有什麼區別嗎?看完這個你就知道了!
    還有重要的一點,目前事業編和公務員都需要逢進必考,也就是說,只要進崗進編,必須要經過公開招考的方式進行,現在來說是越來公平了。面對這些福利待遇,導致現在考公務員和事業編的人是越來越多,成為大多數畢業生們首選職業。
  • 「參公」是什麼?參公就是公務員嗎?
    其實在很多公務員招聘公告中,大多數同學都會發現「參公」這個字眼,那麼什麼是「參公」哪?難道「參公」就是公務員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什麼是「參公」一、參公的定義眾所周知,公務員作為國家公職類人員,是具有一部專門的法律對公務員進行規定,就是《公務員法》。
  • 鄉鎮事業編制會成為行政編制(參公)嗎?
    大學畢業生在畢業之後,選擇考取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崗位,無疑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一旦考上之後,就不會擔心因為中年危機的到來而失業,而鄉鎮或者是街道辦事處作為最基層的政府,都是每年招聘公職人員的大頭,特別是事業編制更是如此。
  • 事業編真比不上公務員?看完這篇就懂了!
    在這裡科普一下,機關單位工作人員從身份上說可以分為公務員、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編、全額撥款事業編、差額撥款事業編、自收自支事業編、工勤編,還有少數臨時工和政府僱員。  一、公務員和參公事業編  公務員和參公事業編可以說是處於金字塔的最高端,待遇好、晉升空間大,那麼兩者有什麼區別呢?
  • 網友:參公人員就是個大坑!到底什麼是參公?跟公務員有啥區別?
    網友:參公人員就是個大坑!到底什麼是參公?跟公務員有啥區別?大家好!歡迎來到「獵奇大本營」,帶你了解更多最新資訊,如果想持續了解最新資訊,關注小編的每天動態!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網友:參公人員就是個大坑!到底什麼是參公?
  • 參公事業單位是公務員嗎?參公後能升遷嗎,參公有何好處
    參公即參照公務員管理辦法管理的一類事業單位。如果按照目前的行政編制、參公待遇、事業序列看,參公是居於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之間的一種存在狀態。很多人就會問,那麼他到底好不好呢?上升空間有多大,相比一般的單位有多少好處?
  • 事業單位有編制和沒編制的區別是什麼?看完心裡有數了!
    事業單位有編制和沒編制的區別是什麼?看完心裡有數了!在中國的體制中,編制是非常重要的東西,不管是行政單位還是事業單位,入編與不入編的人員之間就是天差地別。在小編這,機關事業單位在編人員的工資包含五險一金是非在編人員的兩倍左右,而年終的一些獎金更是差距非常大,甚至一些獎金非在編人員是沒有的。工作情況非在編人員大多都是招進來幹活的,因此即便是清閒一些的單位,非在編人員也永遠是最忙的。畢竟沒有編制,自然也就沒有地位,機關是一個很現實的地方,科員都可以使喚非在編人員。
  • 2021國考筆試時間確定,參公是公務員嗎?參公和公務員哪個好?
    在國考職位表中,每年都有大量「參公」崗位,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招錄24128人,其中參公崗位招錄2123人,佔比約8.8%,崗位主要集中在公安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統計局、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地質調查局、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氣象局、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地震局等部門。
  • 鄉鎮事業編制改革之後會成為行政編制(參公)嗎?
    大學畢業生在畢業之後,選擇考取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崗位,無疑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一旦考上之後,就不會擔心因為中年危機的到來而失業,而鄉鎮或者是街道辦事處作為最基層的政府,都是每年招聘公職人員的大頭,特別是事業編制更是如此。在整個事業單位改革過程中,涉及鄉鎮街道辦事處的事業編制有可能改為公務員或者參公編制嗎?
  • 公務員、參公和事業的區別在哪裡
    但有優勢也就有劣勢,很多剛剛踏出校園的大學生對於公務員、參公和事業編這三類身份並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有時候考上了反而無法發揮自己的優勢。下面我就橫向比較一下這三類身份的優缺點。三種身份的背景概念公務員:簡單說就是國家公務人員的簡稱。無論是中國還是世界上其他國家,政府這個概念是非常虛化的。什麼是政府?政府在哪裡?比如說北京市政府,大家想到的是北京市正義路2號那個紅色小院。
  • 2020年鎮江靖江市公務員及參公人員招錄使用空缺編制計劃申報通知
    2020年鎮江靖江市公務員及參公人員招錄使用空缺編制計劃申報通知已公布,江蘇公務員考試網現將其公布如下:   關於申報2020年度公務員及參照管理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招錄使用空缺編制計劃的通知 各鎮
  • 公務員和事業編制區別是什麼?事業編和公務員的5點區別在這裡?
    公務員和事業編制區別是什麼?事業編和公務員的5點區別在這裡?事業單位編制和公務員編制是許多同學所嚮往的,涼山華圖教育小編了解到的狀況,許多同學在悶頭預備考試的時候,其實對事業單位和公務員的差異卻並不是那麼清楚。其實,在考試之前了解清楚他們之間的差異是非常有必要的。
  • 參公事業單位要取消嗎?能轉公務員嗎
    事業單位改革2020年是關鍵之年,也是事業單位改革轉型之年,去除一部分行政編,合併一些參公管理,撤銷一些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完全走市場化路線。在這其中有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參公事業單位要不要取消,要取消哪些單位會首當其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