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於小溪邊的天然野菜,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夏季曬乾煲湯最合適
對於土生土長的農村人來說,野菜就是一種家常美食,因為農村一年四季都長有不同的野菜,只要人們想吃,到荒地、溪邊或者路旁隨便一摘就有很多了,帶回家不管涼拌還是清炒都很美味。而且野菜的種類繁多,比如蕨菜、薺菜、馬齒莧、婆婆丁等等,真是多到吃不完的。
像圖中這種野草在農村就很常見了,經常生長在溪邊、河灘、路旁、田埂等土壤溼潤的地方,關鍵是一年四季都有,隨吃隨挖,等過段時間又會長出來了,這就是魚腥草,又稱折耳根。相信很多農村人都沒少吃魚腥草吧,春天挖嫩莖來涼拌,清脆爽口又開胃,帶有一股特殊的味道,愛吃的人會越吃越上癮的。
等到夏天的時候,魚腥草就長得很高了,根部也不脆嫩了,但是人們依舊愛吃魚腥草,只是吃法不一樣罷了。一般來說,長老的魚腥草連根拔出之後,清洗乾淨後曬乾,平時用來煲湯就很不錯了,味道也是很香濃的,夏天吃開胃,還能清熱解毒,所以農村人也會拔來吃的。
像這個農村大叔就在小溪邊發現了一大片魚腥草,看起來長得可真茂盛,差不多有三四十分高了,鬱鬱蔥蔥的真喜人。隨後大叔直接把魚腥草連根拔起,不到半小時就收穫了好幾斤,這分量可真不少,而小溪邊的魚腥草依舊是很多的,一時半會兒也吃不完呢。
當大叔拔夠魚腥草之後,就拿到小溪裡的清洗乾淨,帶回家直接攤開在院子裡曬乾,儲存一年都不會壞,夏天用來煲湯就最合適了,有清熱解毒、利尿利溼、健胃消食的功效。而魚腥草也能用來煲涼茶,夏天喝也是很消暑的,能預防中暑。所以說魚腥草真是一種好野菜,不僅一年四季都能吃到,而且營養價值還這麼高。不知道大家平時愛吃魚腥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