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要做新時代的「國民車」,還有特斯拉什麼Business?

2020-12-16 非常好車

說到國民車,這個世界上沒有第二個品牌比來自沃爾夫斯堡的大眾更有資格。畢竟,「Volkswagen」這個詞本身,就是「國民汽車」的濫觴。費迪南德·保時捷在1934年設計出的甲殼蟲——大眾汽車的初創作和代表作、全球單一車型銷量第一紀錄的保有者,絕對名副其實。

中國消費者錯過了甲殼蟲,卻在機緣巧合下與另一個掛著VW車標的車型結下了不解之緣。儘管,在2020年的今天,上汽大眾桑塔納「SANTANA」已經很少出現在中國的大街小巷,但說起它的大名,依然沒有一個中國人不知道。

它是中國最早大批量引進的合資車型,對於70後、80後、90後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無數人在駕校開過它、坐過桑塔納計程車、它曾經是「高級私家車」的代名詞、也見證了汽車社會在中國的興起與發展——在中國,桑塔納毫無疑問是第一個堪稱「國民車」的車型。

站在汽車未來時代的大門口,在汽車「新四化」的潮頭,人們在問,下一輛「國民車」將是誰?或者說,第一輛電動國民車將花落誰家?

不管你承不承認,當前的一個事實是,汽車正逐漸改變舊有的模樣——發動機是整個20世紀汽車的技術核心和工程核心,而今天,強大的計算能力、高級的傳感器、先進的軟體算法,正在取代發動機。以前和現在,人們津津樂道於「買車送發動機」,或許未來,買車送的「軟體」夠不夠好才是最重要的。

在如此趨勢之下,傳統的汽車巨頭並不甘心被時代所拋下。

作為「國民車專業戶」的大眾,給出了自己的答案——2020年10月27日,上汽大眾ID.4 X投產儀式在上海安亭的MEB新能源汽車工廠舉行。隨著一輛黃色ID.4 X緩緩駛下生產線,上汽大眾首款ID.家族車型正式批量投產。

ID.4 X量產下線,意味著上汽大眾歷時兩年建設、股東雙方投入超過170億元的大眾汽車集團全球首個專為MEB平臺車型生產而新建的工廠正式投產。作為新能源汽車工廠的首款量產車型,ID.4 X的到來也意味著上汽大眾加快新能源汽車戰略在中國落地的序幕。

值得一提的是,ID.4 X也是上汽大眾成立以來累計生產的第2300萬和第2300整車。上汽大眾的每一個「百萬」都是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要車型,從第2000萬輛的帕薩特插電混動版到第2100萬輛的純電朗逸,上汽大眾明顯開始加速新能源的導入,而此番亮相的ID.4 X,則更是意義非凡。

與特斯拉競爭國民車的地位,ID.4 X有自己的獨到實力。

在產品設計方面,傳統車企交付給消費者的,幾乎都是經過長期測試、細節把控過後的成品,而特斯拉的產品往往是「半成品」,後期的很多調整都是通過推送OTA升級來完成的。

在做工方面,特斯拉是出了名的「粗糙」,前段時間爆出了一批海外車主因為Model Y質量太差而拒收的新聞。在車主投訴中,Model Y存在座椅壓痕、安全帶鬆動、車身面板間隙不均、遮陽板下垂、後備箱蓋損壞等問題,更極端的是,座椅甚至都沒有固定在底座上……

ID.4 X家族基於大眾汽車集團MEB模塊化電驅動平臺打造。MEB平臺採用全新的電動車專屬設計,創新平板式的電池模組布置方式使車輛具有更長的軸距和更短的前後懸,相比傳統燃油車,在空間上更具優勢與舒適度。

ID.4 X的車身尺寸是4612/1852/1640mm,軸距為2765mm,位於車輛中部的電池位置使車輛實現接近50:50的前後重量分配與低重心,從而獲得動感而均衡的行駛表現。

在續航水平方面,MEB平臺車型電池組通過其強大的擴展能力,可根據車輛用途調整驅動力水平,最高可實現550公裡以上長續航裡程。此外,MEB平臺還可集成全新的車載輔助、信息娛樂、控制和顯示系統,實現整車高度智能網聯化,為用戶打造始終在線、全面數位化的生態系統和互聯體驗。

基於MEB更加靈活的模塊化設計,上汽大眾還將陸續推出多款大眾、奧迪、斯柯達品牌的不同級別、不同車身形式的純電動汽車,覆蓋不同的細分市場。

據說,德國人確實希望ID.4的「國民認可度」能夠達到高爾夫、甚至甲殼蟲的水準。但是在溝通環節中,上汽大眾製造執行總監徐明峰卻十分「謙虛」,他表示,一款車要讓消費者接受「需要一個過程」,更要「一步一個腳印」。

特斯拉的產品設計理念、軟體算法上有著可取之處,但是背後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一款真正的國民車,應該做到最大程度上的兼顧,而非是取捨。當ID.4 X閃亮登場之後,特斯拉或許應該真正正視這樣一個對手;而對於大眾來說,堅持自我、不斷前行,打造出屬於未來的「國民車」大有可能。

能否與甲殼蟲、桑塔納獲得相同的「國民車」地位?留給ID.4 X的時間不多,但也不算少。我們且看它如何表演。

相關焦點

  • 上汽大眾光荷4X和特斯拉Model 3 智能化時代的殊途同歸|特斯拉|...
    對於特斯拉Model 3的絕大部分用戶而言,購買它的理由並非是單純的因為城市限號,而是切實的想要去體驗這輛車所能夠帶來的智能化科技,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未來智能化汽車發展方向的體驗感。至於純電動車的續航裡程什麼的,說實話,沒有哪個特斯拉車主會像其他電動車那樣去過分的關注和焦慮。嗯,就像現在我們關注智慧型手機時不再強調電量能用多長時間一樣。
  • 雷丁舒欣:微型電動車是中國普遍民眾的第四代國民車
    基於這樣的初心雷丁從2008年開始一直基於對消費者需求的理解做我們電動汽車的產品,經過2008年-2016年8年時間我們的想法不斷的在成熟。 雷丁提出了國民車的概念,2013年雷丁就提出要做中國的國民車,什麼是國民車?最重要的一點是國民車是中國老百姓用的最多的,而且老百姓能夠買得起的,普遍能用得起,很方便使用的車輛,它未來的市場前景會比較大。
  • 《大黃蜂》後記:到底什麼樣的車,才能被稱為「國民車」?
    菲亞特500 Topolino出現在二戰後經濟恢復時段,價格低廉可靠耐用是時代賦予它的特徵,真正讓它風行起來的是「米老鼠」的外號和一個愛情故事。類似的故事還有甲殼蟲,相近背景下誕生的雪鐵龍2CV也被戲稱為醜小鴨。「你想明白什麼是國民車了嗎?」
  • 動作頻頻的特斯拉 讓誰最緊張?新勢力、大眾還是ABB?
    儘管特斯拉Model Y降價蔚來、小鵬等國內造車新勢力紛紛發聲表示對自身影響不大,但其自身面臨的壓力恐怕自己最清楚。特斯拉就好比茅臺,不一定真的有多好喝,但是真香,最少對國內的消費者來說是這樣的。特斯拉贏在哪?
  • 一汽-大眾與特斯拉獨家供應商的美麗"邂逅"
    作為大眾集團在華合資企業,一汽-大眾在過去幾年時間選擇了多家新能源車配套供應商。  那麼,在新能源這樣一個對傳統車企幾乎全新的領域,一汽-大眾對供應商是怎樣做出選擇的?這些合作夥伴又有怎樣的來頭,為什麼會在非常嚴苛的篩選中勝出呢?
  • 電動車銷量才是特斯拉一個零頭,大眾拿什麼打敗特斯拉?
    新車資訊丨購車指導丨用車技巧丨專業解答 新能源車主都在關注的公眾號 大眾集團在3月17日下午發布了它2019財年的報告,
  • 神秘的奧迪「Artemis」項目與大眾集團「T小組」:挫敗特斯拉
    現如今,特斯拉已經成為一個必須要重視的對手,大眾集團正卯足了勁準備「硬剛」特斯拉。這將是世界汽車工業史上值得記錄的歷史性事件。 文丨AutoR智駕 伊麗 世界最大的汽車集團大眾集團內部成立了特斯拉專案小組並將首款車型命名為「特斯拉鬥士」,一石激浪。
  • 全世界領土面積排名前十的國家的國民車大盤點
    每個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國民車,那個車雖然不一定是銷量最高的,但一定是人們心裡最認同的。接下來缸哥就要介紹九款車,他們是全世界領土面積排名前十的國家的國民車。當然,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出於實際生活考慮,在擁有極高人工成本的美國,但凡是自己能做的事情美國人民都會自己做,所以像平時買一些大件物品、修車、補房頂、修花園、放羊、下地都是自己做,一輛大皮卡對於美國普通老百姓來說必不可少。
  • 特斯拉、大眾、領克 殊途同歸!三大集中式電子架構已經呈現
    車展結束前,某車企高管向《新車新技術》感慨說:「舊時代正在落幕,新時代已經開啟。過去幾年汽車行業發生的變化,比過去100年加起來的還要多。」是啊,奔馳發明汽車,特斯拉重新定義汽車。特斯拉開創的汽車由交通工具向移動智能終端的技術革命,正在劇烈地衝擊著傳統汽車工業的護城河。
  • 特斯拉工廠發生爆炸?「人紅是非多」拐彎抹角也要扯上特斯拉
    而且不管是不是真實的,只要能夠扯上邊的,都要向這個人靠攏。不為別的,就是因為有吸引力,能夠將所有的眼光都轉向他。而在汽車界,也有這樣的現象。當然有好也有壞,好的產品吸引力當然還是比較硬氣的,而壞的現象也要分場合。特斯拉就經歷了這一切,因為現如今的汽車圈內,特斯拉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也是能夠吸引大眾眼球的,所以特斯拉除了產品性能好以外,還有更多的事情。
  • "宮鬥戲"告一段落 大眾將全力挑戰特斯拉
    然而,該計劃遭到了大眾集團首席勞工代表貝恩德·奧斯特洛的反對。迪斯隨後在一篇評論文章中表示,沃爾夫斯堡的大眾總部存在著陳舊、被束縛的組織結構,並要打破這種結構,而這讓工會和一些高級管理人員感到不安。隨著監事會聲明的發出,迪斯與勞工代表的一系列紛爭也塵埃落定。據接近監事會的人士透露,迪斯最終放棄了提前續約的訴求,這也被認為是貝恩德·奧斯特洛的勝利。
  • 如果大眾ID.4還是特斯拉Model-Y?可能會與新能源的矛盾之爭嗎?
    要說明年純電動SUV市場最受車叔關注的車型,肯定就是南北大眾的ID.4和特斯拉的ModelY了。這兩款車型既是傳統車企和新興造車力量的碰撞,又是新能源市場上的一場矛盾之戰。2018年,大眾汽車在全球銷量排名中名列前茅, ID.4是其電動化戰略中厚積薄發的「盾牌」;而特斯拉則是造車新勢力的天花板,並頻繁在科技領域創造奇蹟,而 Model Y正是特斯拉正處於蓬勃發展時期的「長矛」。矛與盾的較量,誰能贏得最後的勝利?
  • 蘋果汽車:庫克拒絕收購特斯拉是要做終結者嗎
    他是個網際網路行業的創業者,以投資者的身份進入特斯拉,帶領這家電動車公司連續推出幾款顛覆性產品,成為了新興電動車行業的領頭羊。  儘管表面上對蘋果各種公開貶低,但或許馬斯克自己也清楚,特斯拉未來的最大對手可能不是那些傳統車企巨頭,而是消費電子行業的巨頭蘋果。沒人喜歡自己的競爭對手,馬斯克多次嘲諷的對象還有貝佐斯的 Blue Origin——Space X 的最大競爭對手。
  • 大眾汽車新目標:電動車產量三年內趕上特斯拉 【圖】
    日前,邦老師獲悉,大眾集團工會主席伯納德·奧斯特洛在近日接受德國媒體《星期日世界報》採訪時表示:到2023年甚至更早的時間,大眾的電動車產量將趕上特斯拉。據了解,在奧斯特洛看來,得益於大眾旗下的MEB模塊化電驅平臺,可以藉助該平臺設計、生產行駛各樣的汽車,大眾有望超越目前全球領先的電動汽車製造商特斯拉。
  • 豐田章男喊話特斯拉,新勢力也不必過於急切
    與長安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中國比較成功的新勢力的三家之一的何小鵬,也曾經隔空喊話特斯拉,要打得特斯拉找不到北。是不是有點故意炒作的意思?如果說特斯拉都不肯與豐田、大眾為對手的話(至少表面上),那小鵬離特斯拉就是太遠太遠了,豐田有廚房和廚師,特斯拉有菜譜,那小鵬的菜譜還遠在編制之中,同樣,豐田和大眾也必不以他為敵,無論是體量還是擁有的潛力,豐田和大眾都可以藐視他。
  • LG化學業績爆表,寧德時代還有機會嗎?|焦點分析
    藉助歐洲市場和特斯拉上海工廠的新能源車產量爆發,LG化學創出歷史最好業績之後,寧德時代還有機會麼?發生了什麼就算在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全球車市遭遇了嚴重衝擊,LG化學也並沒有受到過多的影響。不過,對於寧德時代來說,儘管已經與寶馬、奔馳籤署了合作協議,但是市場對其能否打開市場還是存疑的。寧德時代還有機會麼?自從成為特斯拉的供應商之後,寧德時代的股價一路上漲,業績走高的同時,也通過資本市場完成自身的擴張。
  • 想要複製特斯拉的奇蹟,網際網路造車最需要做什麼?
    同樣的還有來自中國的汽車廠商,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曾公開表示:「傳統汽車企業如果不創新,不轉型,那就面臨著生死存亡的時刻。」國內網際網路造車潮始於2014年,也正是在這一年,特斯拉公開了一連串和電動汽車相關的專利,或許有以開放專利來搶奪行業標準的嫌疑,卻也讓中國的創業者們如獲至寶。國內的造車新勢力想要複製特斯拉創造的奇蹟,自然要面臨特斯拉所遭遇的問題。
  • 特斯拉降價搶市場,自主品牌卻選擇「漲價」,邏輯是什麼?
    今年以來,自主品牌車企扎堆做高端新能源品牌,比如東風嵐圖品牌、上汽智己汽車,以及長安即將推出的新品牌,再加上起步就高舉高打的蔚來、理想、高合等,自主高端新能源車品牌數量驚人。
  • 豐田章男喊話特斯拉,新勢力也不必過於急切_易車網
    不同的是,迪斯是評價中國的三個新勢力,說如果不考慮成本的話,自己也可以做出那樣的極致的產品。看起來這是兩個陣營的鬥爭,新舊勢力交替之時的兇猛的纏鬥,剌刀見紅。事實上,無論是豐田還是大眾,單就造車這事上來說,造出極致的電動車,都沒有問題。但是,這兩家百年企業有太多的因素要考慮,就算預見到了危險,怕也不是那麼容易地轉身。
  • 特斯拉股價神話,什麼時候戳破?
    不管什麼估值方法,其實都只是一個思維方式。一個新能源車的龍頭企業,將來硬體、軟體都能變現的企業,市值過萬億美金,這點想像空間過不過分?不過分。但是,我們說的是未來,不是現在。我認為,一切不談時間點的想像,就是耍流氓。資本市場要耍一時流氓可以,要一直耍,那就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