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視覺規律-我在實戰中的碎碎念

2021-03-02 應謀鬼計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文章是格式塔視覺規律,本篇文章作者如是說:「這篇文章是寫給大多數人看的關于格式塔心裡學規律我在項目裡面的碎碎念。當然這會是全網最容易看懂的格式塔原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全文共計2724字,閱讀約需要12分鐘)

我在大三的時候第一次聽說到這個名詞「格式塔」。當時就看了一些有關於他的文章等資料,但是可能是我並不聰明的緣故,當時並沒有太懂格式塔是一個什麼東西。現在工作了幾個年頭在看的時候就很容易理解。下面就是我理解的格式塔希望對你有幫助。


格式塔全稱應該叫格式塔心裡學又叫完形心裡學(完形心裡學是這幾個字是重點)。基本思想是視覺形象首先是作為統一的整體被認知的,而後才以部分的形式被認知。主張以整體的動力結構觀來研究心理現象(這句是重點整體的去看待一個事物)運用到視覺感知上、他總結了幾個我們視覺感知上的原則:接近性相似性連續性封閉性對稱性共同命運主體/背景

如果看不懂,不知道格式塔是做什麼的。沒關係,你可以這樣理解,我們在看東西時會有一些習慣,格式塔解釋或提出了我們的這些視覺習慣的規律。

接近性

接近性就是我們會把靠近的物品看成一個整體,換言之物體間的距離會影響我們的視覺感知。這個就很好理解。

相似性


我們會把相似的物體歸於一個整體,比如顏色,形狀,大小,方向,以及紋理等視覺元素,組成相近的樣式。

連續性

我們傾向於把連續的事物看成一個整體,而不是離散的碎片。(我們很容易把有導向性的或規律的事物看成一個整體)

封閉性

我們的視覺感知對傾向性的導視,有補缺功能。

對稱性

我們會把具有對稱性質的事物看成一個整體。(對稱在中國古建築裡面的運用非常的多,故宮就是最典型的一個)對稱的元素簡單、和諧、美觀。我們的眼睛尋求這些屬性,以及秩序和穩定,以了解世界。

共同命運

視覺系統會將運動規則一致的物體感知為一個整體。(古代一支衝殺的軍隊,我們注意到的是整支軍隊而不是軍隊裡的某個人)

主體/背景

我們的視覺感知會自動區分主體和背景。(我們傾向於把畫面中間的視覺作為主體)

我們的視覺感知


我們的視覺感知多數情況是遵循格式原理的,根據這些原理可以給我們提供工作中所遇到的設計視覺問題的大多數解決方案、當然也可以讓我們看的懂設計作品。

這裡說一個我自己的故事,大學在上專業課時(標誌設計)要做一個logo作為結課作業。然後我就做了一個特別簡單的圖形。然後交給了老師。當時老師很驚訝,說你這是啥。我就理直氣壯的說logo呀。你看那些大牌logo不都很簡潔嗎。然後老師笑著說人家那個叫簡潔,你這個叫簡單。哈哈。我想說的是簡潔的背後是無數複雜的支撐而並非簡單。

整體


我們的視覺感知是從整體到局部的。簡單的整體感覺會讓我們更容易接受,感覺會更舒服。所以我們在設計時總是要不斷的尋求視覺上的平衡和簡潔。

左邊圖像,我們模仿是有規整邊緣的視覺元素、右邊為不規整的視覺元素。很顯然我們更容易接受整體簡潔的視覺反饋。

創意

創意是吸引我們的點是我們可以駐足的關鍵,好的創意是對我們視覺的一種刺激。更能激發我們的視覺欲望。

創意運營到UI設計裡面,本身在這樣的表格申請單裡面並沒過多可進行視覺優化的點。但在表頭用小的的創意點來優化整個界面使界面美感升級更趨近於用戶情感化設計。

細節

用現在流行的一句話說這個圖片有內味,細節是我們視覺感知內味的關鍵所在。這個篇文章寫的還挺好的,說的如何提升UI界面設計的細節。

http://www.sj33.cn/archives/202002/52452.html

撤點自己的感受,細節這個東西真的是在項目裡你用心了就能很真切的體會到他的重要性。注重細節設計的界面看上去真心和趕工所作出來的不一樣。以前面試的時候簡歷裡總是寫著注重每一像素的細節。那可能大部分是寫給公司看的。現在如果在面試我不會再去說注重每一像素了。我會在項目裡講出來界面背後我所做的努力。注重細節不單單是說而是在項目裡去

其實格式塔原理在我們設計的解決方案裡一直在用,只不過你不知道它利用的是格式塔原理。下面我將介紹一個應用主頁的形成經歷。

主頁的九九八十一難

這裡我要說的是這個主頁從初稿到現在線上的一段經歷和迭代。這裡不僅是說格式塔理論,更多的是介紹在項目裡我們遇到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

項目:某某應用2.0迭代

需求:優化現有應用交互、增加資訊模塊等。

某某1.0版本應用的首頁就是聊天列表和微信差不多。某某2.0要新增首頁為公司資訊頁面提升企業文化宣傳。

1、總之改了很多版本設計,第一個版本開始要灰度了。灰度兩個部門後我們收到一些用戶反饋主頁一些功能模塊的問題。功能模塊icon容易出現誤觸。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提了幾種方案。

01最直接的方法,把這幾個功能icon從首頁拿掉,他不存在就自然就不會出問題了。但是這樣處理的弊端是違背了我們優化交互提升用戶體驗的原則相違背。(這個方案被out掉了)

02採用鴕鳥的辦法,暫時不動。因為灰度的人並不是太多可能是用戶接觸新界面不習慣。過段時間在進行優化處理。

03設計進行調整、解決現在出現的誤觸問題。

當然最後我們決定對設計進行調整馬上更新一版繼續灰度。

在修改設計時首先考慮為什麼會出現誤觸問題?當然原因可能很多,我們就對我們能優化的原因比如icon之間的距離等進行優化。

我們修改了icon的大小、之間的間距、圖像的樣式和位置。這些都吻合了格式塔原理。距離近的容易被看作一個整體。所以我們要拉開距離。做出icon之間的區別。

2、因為各手機尺寸問題,出現實現後的效果和效果圖差別很大,造成給部分用戶呈現的界面視覺效果非常不理想。

在做設計時我們把手機狀態欄直接做在了banner裡。所以遇到蘋果X這樣帶劉海的屏幕顯示效果特別差所以我們就加大了banner高度來應對不同機型之間的兼容問題。

3、增加諮詢信息流每個模塊的顯示元素。(領導要求,要顯示一些詳情裡的元素到首頁)評論數、點讚數、查看數、未閱讀。

這個擺放位置其實調了很久,最後確定按數據的真實顯示自動適應評論、點讚、查看之間的距離。(這個和開發探討了很久、學到了不少)

4、每個信息塊之間分割不明顯界面視覺過於鬆散。

這個收穫很大。調了五六個版本,真心是一輛像素的調。真心體驗了一把細心的收穫。

這次首頁優化後真心是在細節和品質上都有了質的變化。


說這麼多其實這也是我學習的過程。寫這篇文章最初的初衷是為了徹底的弄懂這個概念。在設計裡更從容去應對所有需求。設計評審時能有力的反擊對手堅持自己的觀點。 

小編:@Kerr Xu

作者已經授權本公眾號發布

相關焦點

  • 神奇的「格式塔」理論~《視覺思維》讀書筆記二
    一、什麼是「格式塔」格式塔心理學誕生於1912年,是由德國心理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試圖解釋人類視覺的工作原理。他們觀察了許多重要的視覺現象並對它們編訂了目錄。其中最基礎的發現是人類視覺是整體的:我們的視覺系統自動對視覺輸入構建結構,並在神經系統層面上感知形狀、圖形和物體,而不是只看到互不相連的邊、線和區域。「形狀」和「圖形」在德語中是Gestalt,因此這些理論也稱做視覺感知的格式塔原理。
  • 於平:「視覺美學格式塔」敘事理念中的舞劇《騎兵》
    正是由此,我腦海中冒出了「視覺格式塔」這個概念,它其中的一個理念便是動態形象的「結構骨架」(包括舞臺調度的路徑與速率),即一種重要的舞劇敘事手段。正是由這一幕朝魯、珊丹和尕臘的特異「三人舞」、以及尕臘等群駿拖拽朝魯的「視覺格式塔」表意,我們看到了《騎兵》對舞劇敘事理念的開拓與建構。
  • 來自我自己的碎碎念
    我太愛說話了,無時無刻不在自言自語。如果沒有寢室的人提醒,我甚至都意識不到自己有這個癖好。我在想你,希望你也是。記得是高中的舍友說,她觀察我好久了,總是在碎碎念,打開柜子也要說話,但是不是對別人說也不求別人回應,就自顧自的一堆論亂說,洗個衣服也說,晾曬衣服也要說,哪兒哪兒都說。
  • 快開學了,我對研究生同學們的碎碎念
    又到了 「秋高氣爽,金菊飄香」 一年一度新生入學的時候,每年都會開研究生新生見面歡迎會,然後每年我都會把研究生單獨叫到辦公室,開始我的新生「碎碎念」。有些同學聽進去,有些則過耳便忘,於是在之後我會繼續碎碎念,以至現在有點「絮叨」的職業病。想了想,不如把我的碎碎念寫下來,供新來研究生參考,也至少省得我說太多。既然是碎碎念,那就想到哪寫到哪。
  • 我很樂意聽你的碎碎念,我想每天聽你的碎碎念
    我很樂意聽你的碎碎念,我想每天聽你的碎碎念。1:如果你愛一個人,就好好活著,你好好活著,就是對他最好的愛。如果你恨一個人,就好好活著,你好好活著,就是對他最大的傷害。2:想和你喝酒是假的,想醉你懷裡是真的;在古代,我們不電話,不簡訊,不網聊,不微博,不漂洋過海,不被堵在路上如果我想你,就翻過兩座山,走五裡路,去牽你的手。
  • 周四碎碎念
    英語課老師幾乎每周都會來一封郵件催我交作業,收信人那欄總是我和掘口同學兩個人。然後總是第二三天點擊自動回復「Will do,thank you」。 今天收到郵件學校有人感染新冠了,心情居然出奇的平靜,明天後天繼續去圖書館蹭暖的計劃也不想改動。 有時回頭再翻看自己以前寫下的日記,通篇都是雞毛蒜皮的碎碎念,真正想記的事情卻總無從下筆。
  • 廣告設計中的格式塔心理!
    文/韓斌 格式塔源於德文「Gestalt」一詞的音譯,是指形狀、形式或一種用視覺分離出來的整體,包括兩種含義:①事物具有獨有的形狀或者形式;②指一個實體部分對知覺所表現出的整體特徵,就是完形。格式塔心理學認為人在視知覺過程中,會自然地有一種自我完善事物的結構整體或完形的行為,當外界的一個事物呈現在我們面前時,內心會有一個格式塔與之相對應,如果內心的格式塔與這個事物不相符時,格式塔就出現「缺失」,這時我們的內心就表現出彌補缺失的活動傾向,活動的結果讓我們內心的格式塔本身達到完善化,形成良好的
  • 引人注目的「格式塔」設計技法!
    在設計創作中,如何通過不完全的形、模糊的形、重複的形和形與形的組合等等,造成更大的形式意味或刺激力,這就需要充分運用格式塔原理,使得設計畫面的張力最大化。格式塔心理學依據人們的視知覺和視覺思維,提出了一系列圖形的視覺原理,運用這些原理進行視覺設計,可以豐富我們的視覺語言,形成畫面的審美張力。
  • 格式塔在構圖中的應用
    回憶、情緒、思維、運動等多種過程,而我們只研究格式塔在視覺領域的應用。這一句話我覺得可以很好的解釋格式塔的含義。下面我們會看一下,格式塔在構圖中的具體應用。接近性原則圖形之間的相對距離會影響人們對它們的組織形式的感知,較為靠近的圖形看起來屬於一個部分,而那些較遠的圖形則自動被排除在範圍外。
  • 人工智慧在格式塔心理學測試中表現得像一個人
    這個領域的目標是發現人類思維的基本規律——本質上也是一個誘人的黑盒子——如何運作,Kim和她的同事寫道。在一篇上傳至預發布伺服器arXiv的新論文中,該團隊描述了一種對神經網絡進行人類認知測試的方法。這個測試探究我們如何自動地完成我們所看到的東西的間隙,從而使它們形成完整的物體——例如,從一串排列在鐘面上的鬆散點感知一個圓圈。
  • 寫作:鮮為人知的格式塔心理療法(中)
    寫在前面上篇文章,我在提及之前的認知行為療法和精神分析療法後,引入了新的心理療法——格式塔心理療法,並探討其與寫作的關係。可見,寫作完全可以作為一種系統的修行、規範的修煉和有效的心理療愈方法。>格式塔心理療法與寫作的關係1.
  • 格式塔心理學,讓畫面更具視覺吸引力
    那麼,今天來聊一聊攝影構圖中的「潛規則」——格式塔心理學,讓你對這些構圖法則有一個全新(理性)的認知。格式塔(Gestalt),在心理學領域翻譯為「完形」。格式塔心理學,亦即完形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重要流派。格式塔到底是什麼?說「完形」似乎也很難理解,簡單來說,它是人類的知覺系統所感知的客觀形象的整體結構和形式。
  • 如何運用格式塔原理進行攝影創作?
    一、文章綜述在攝影的創作中,格式塔原理在攝影的構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運用各種有趣的元素的進行空間組合,組織成一幅完美的畫面,通過攝影的用光,色彩的構成,等其它攝影藝術手段,創作出優秀的攝影藝術作品,這就是格式塔原理在攝影創作中的應用。二、運用格式塔原理進行攝影創作的時候,有幾個重要的關鍵的特徵:
  • 第一天,感謝你們願意聽我的碎碎念
    之所以想要創辦這個,可能是實在找不到願意聆聽我的碎碎念了吧。其實也就是一些無聊的想法,可能別人也不願意聽吧。也記不清自己有多久沒有像現在這樣靜靜的去寫一些文字了,以前的我是有多喜歡熱鬧啊,五音不全還喜歡K歌,總喜歡那麼酣暢淋漓的唱上幾個小時,總覺得那時候的時光可以肆意揮霍。當然也是想哭就哭,想笑就笑。那時候的戀愛好像都是冒著粉色泡泡的。
  • 心理科普丨關于格式塔心理學
    20世紀30年代後,他們把格式塔方法具體應用到美學中,與心理的各個過程結合,促進了具有格式塔傾向的美學研究。如把對視覺的研究與對藝術形式的研究結合,視覺成為對視覺對象結構樣式整體把握的感覺能力。"格式塔"(Gestalt)一詞具有兩種涵義。一種涵義是指形狀或形式,亦即物體的性質。
  • 情人節的碎碎念
    好像不用我提醒大家都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吧?昨天男朋友問我要買什麼花?我無奈地打下了玫瑰花三個字。直男問這種話的時候我一點都不驚喜。我在之前就做了很多鋪墊,比如在新周刊發了一篇《沒有女孩子能拒絕鮮花》之後,我點了在看,儘管那是篇稍微有點寡淡的廣告。
  • 幼兒園趣事多 老師製作「碎碎念」漫畫送給孩子們
    「孫老師的碎碎念」系列漫畫。讀幼兒園時發生的趣事你還能記得多少?也許很多人都記不起來了。可是,對於風和幼兒園的小朋友們來說,只要看到「孫老師的碎碎念」,就能想起自己在幼兒園時的學習生活。「孫老師的碎碎念」漫畫系列一經「發表」,就受到了很多家長和小朋友們的喜歡。近日,很多家長的微信圈裡都轉發了一組漫畫。漫畫裡有孩子們外出郊遊的場景,有老師之間相處的趣味故事等等,而這一組照片都出自孫豔之手。孫豔是合肥市風和幼兒園大(2)班的老師。
  • 格式塔心理學理論
    以上這些組織規律是心理學家在認知領域中的研究成果。 格式塔在德語中就是「整體、形狀」的意思,因此,格式塔理論,也被稱作為「完形理論」。在與地理環境、行為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人被視為一個開放的系統。人類是一個整體,其行為並非由作為個體的人所決定的,而是取決於這個整體的內在特徵,個體的人及其行為只不過是這個整體過程中的一部分罷了。格式塔理論恰好能解釋這整體的內在特徵。
  • 運用格式塔心理學做設計
    我們在做設計的時候利用好格式塔心理學,很可能你的設計就能吸引別人的眼球,從眾多設計中脫穎而出。格式塔心理學,又叫完形心理學。格式塔心理學重要的概念便是「整體不等於並且大於部分之和」而我們在做設計時就要利用格式塔心理學 「整體不等於個體之和」 這一重要概念人類的大腦有一些神奇的功能,因為世界是如此複雜,所以我們的大腦會聰明地嘗試組織各類視覺元素,將他們組成「完整個體」。
  • 格式塔心理學在景觀中的應用
    這一觀念,意味著導向與建築外部空間無限延伸的自然不同的、作為有限的人為目的空間的」「外部空間構成」據我所知,最初把「圖形」與「背景」觀念應用於建築和城市空間中的,是丹麥建築史家拉斯姆森,他在《作為經驗的建築》一書中論述「建築的實體與空洞」時,舉出埃德加·羅賓的「杯圖」加以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