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隨母嫁子圖謀親子之業」案說起,論宋朝血緣與財產分割的關係

2020-11-06 吟古記

宋人不注重血緣/血統嗎,為何沒有血緣關係的繼子也可分家產?

《名公書判清明集》是一本名公們判案所參照的案例,類似於歐美法系,法官會參照以往審判過的案例,來決定現案該如何判。

「隨母嫁之子圖謀親子之業」一案中,婦人阿魏帶其親子李子欽一同再嫁給譚念華,李子欽雖然不是譚念華的親生兒子,卻被譚念華撫育到三十歲。在這個背景下,毫無血緣關係的李子欽是否擁有譚念華遺產的繼承權呢?

先不看判案的名公是如何決斷的,單論譚念華本人,他很樂意讓這個毫無血緣的兒子繼承他的財產,在臨終前讓其親子訂立契約將財產(部分為其兄產)全部轉入李子欽名下。

譚念華死後,其親子譚友吉自然不滿,於是「起訴」李子欽。

案件梳理

李子欽甫數歲,即隨其母嫁於譚念華之家受其長育之恩,凡三十年矣,其與的親父子何異。

李子欽還年幼時,就隨他母親改嫁至譚家,受譚家撫養三十年,他和譚父與親生的兒子沒有什麼區別。判詞首語就有中國傳統很深的「禮」觀念,很明顯「君子大居正」的儒家傳統觀念和原則。

而李子欽背德忘義,與其母造計設謀,以離間譚念華之親子,圖佔譚念華之家業。

譚念華愚蠢無知,呢於後妻之愛,墮(hui 毀壞)於李子欽之奸,遂屏逐其前妻所生之子,勒令虛X契字,盡以田產歸之於李子欽。今將李子欽所X到朱契一十道,遂一點對,內五契是嘉定十年以後所立,五契是紹定、端平年間所立,皆譚未死時事也。譚念華未死,則其兄產業皆譚念華主之其子譚友吉安可擅自典賣?縱出於譚念華之意,則所立之契,譚念華併合著押,何為嘉定年間五契、紹定年一契,皆無譚念華押字,其所有者,獨紹定三年、五年與端平元年、嘉熙元年四契而已。

又將投印年月考之,其嘉定年間立契,內有三契,系淳祐二年二月之所投印,相去凡二十四、五年,紹定已後五契,亦有一契是同時印者,相去亦有十三、四年。以此兩項大節目論之,已於條法大段違礙矣。

在公堂上,李以譚生前訂立的十一道契約作為證據證明其清白,筆者列了一個表格,可以清晰看出只有四道契約有畫押。


曾宇《<名公書判清明集>中不動產爭訟研究》中,認為:「契約所表達的社會關係是一種經濟關係,它承載的是發生於私有者雙方在平等的交換過程中所產生的權利與義務,並將其固定在紙面上。契約寫成之後經官投印,便標誌此契約所承載的權利義務關係建立,這是契約具有法律效力的依據,同時也是交易出現爭議時的評判依據」,所以這畫押的四張契約視為有效。

按照表格直觀來看判文依據是紹定、端平年間和嘉定十年以後所立契約蓋了同一個投印,所以投印涉嫌造假,未畫押契約也必然不成立。

而且此事又牽涉進譚念華的親子譚友吉,據贅述造假實為譚念華的親子譚友吉在譚念華逼迫下所作,且轉讓財產為李子欽所得,導致契約有效性大打折扣。

又據鄰保所供究實狀,李子欽系戊辰年隨母嫁譚念華,隨身並無財本,前父亦無田業,李子欽長成以後,亦不曾作是何生事,並系譚念華所有,而譚友吉兄弟並不染指焉,此豈近於人情也哉!譚念華之撫鞠李子欽,過於親子,則李子欽之視譚念華如親父,則譚友吉兄弟皆親兄弟也。父母在堂,兄弟之間,其可自為交易乎?論至此,則所立之其,非特無譚念華押字者不可用,雖紹定以後四契,內有譚念華押字,亦不可用矣。

按照判文來看,家中長輩如知曉子孫進行了不動產的交易,則沒有了「其可自為交易」一說,有的甚至是子孫按照家長的授意進行的,《唐開元十五令雜令研究》一文表示:「其有家長遠令卑幼質舉、賣者,皆檢於官司,得實,然後聽之」,可見,官府在核查了確實有家長的授意,就可以認定契約是有效的。無效的認定是發生在瞞昧的基礎之上。

另一本幾乎與《名公書判清明集》具有同等史料價值的《天一閣藏明鈔本天聖令校正》中,載:「若不相本問,違而輒與,及買者,物追原主。」家長可能以贊同的態度表示卑幼可以為之,亦可能只是不反對,從現實案件看來,不反對的程度即可認定為交易成立

對比《名公書判清明集》「正典既子母通知不得謂之違法」一案中,法官經調查審理後認定,典賣、絕賣兩契之上的母親押字都是其親自為之,所以不存在不同意的說法,該筆交易是經母親同意而為的,因此認定有效,周家母親乃是妄訴。法官的判決正說明家長在不反對的情況下,交易後是不得主張交易無效的。


但在宋代,人們在進行不動產交易時,一般都會在契約上註明,「明言無卑幼」以避免爭訟。

這一部分「抒情描述」後緊緊跟著一段判詞,因為要「近人情」並且「父母在堂」所以「兄弟之間」不可以「自為交易」的習慣法理念在此處表現的很明顯。在後世對於古代司法的研究中,這一判詞往往是「屈法從情」、「屈法從孝」的證據,法律要符合情理與孝道,雖然李子欽處事不端,但需要顧念其父譚念華。

揆(揣度)之法意,揆(揣度)之人情,無一可者,而李子欽乃欲以口舌之爭,其可得乎?李子欽雖一村夫,而其奸狡為特甚至,三十年包藏禍心,以毒害譚友吉兄弟,苟可以遂其兼併之圖者,無所不用其至,使譚友吉兄弟不少知禮,則以不肖之心應之久矣,安肯遂之出外,則安心於出外,勒之書契,則俯首以書契,隱忍以至今日,而後與爭哉!

其意蓋恐重傷父之心耳。及其父已死,然後有詞於官,蓋其勢有不容己者矣。

官司若不與之從公定奪惑於李子欽之奸謀,以成譚念華之私志,則譚友吉兄弟必將飢餓而死,譚氏之鬼不其餒乎?昔歐陽公作五代義兒傳,有曰:世道衰,人倫壞,親疏之理反其常,幹戈起於骨肉,異類和為父子。

歐陽公做文章就曾明確表示過:「幹戈起於骨肉,異類和為父子」。

中國政法大學2000年出版的一本《唐代婚姻家庭繼承法律制度初論——兼與西方比較》書中,第二頁就表明:一定時期一定社會,存在著調整這一領域社會關係的其他社會規範,包括禮俗、習慣法」,「名公」判案時常考慮這些習俗,有時可不符合法律明文規定,是法理也是人情。

今譚友吉兄弟為譚念華親子,遭讒被逐,而不得有其家,而李子欽乃有之,豈非反親疏之常理耶?蕞爾小人,雖不足以鬥世道人倫之興衰隆替,然履霜堅冰,所由者漸,不可不早正而預定之也/所和將李子欽X到契書十道,並當聽毀抹,送縣行下本保,圖佔人家產之最,卻難饒恕,從輕杖一百,


人物關係如圖

最後法官判令將十件契約當庭毀抹,產業按照律條諸子均分。

可以從這篇判文中可以發現人性的猜忌和扭曲,阿魏為了自己的親生兒子「慫恿」其第二任丈夫,把財產通過讓丈夫親子訂立契約的方式轉交給自己的親子,但第二任丈夫譚念華並沒有全部畫押;譚念華親子譚氏兄弟也等待其父親死亡打官司爭奪家業,阿魏親子李子欽三十年籌謀家產一事;不論從哪種角度、站在誰的立場上來看都「各懷鬼胎」。

但也為我們展示了宋代的「人情味」,血緣有時並不能代表全部,「養恩大於生恩」這句話或許值得現代人深思。

相關焦點

  • 宋朝時期,女性可以改嫁,中間有哪些有意思的故事?
    眾所周知宋朝民間經濟取得了極大地發展,平民階級中的手工業和商業從事者不論男女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個人財富,加之宋代有厚嫁的風俗,以及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夫妻雙方的共同積累,待分割的財產是一筆複雜且可觀的數目,因此,婚姻關係解除時的財產分割就成了重中之重。
  • 追劇說法:「斷絕」親子關係 蘇明玉仍需養老父
    由於受不了母親的「偏心」,蘇家小女兒蘇明玉自18歲起就與父母約定斷絕了親子關係。然而,血緣關係是說斷就能斷的嗎?蘇家父母對子女如此厚此薄彼是否違法呢?  在關注這部熱播劇的同時,關於親情、法理及贍養、遺產等法律問題也成了網友們熱議的話題。  「斷絕」親子關係後  明玉養不養父親?
  • 離婚財產分割的50個法律重點
    (案號:(2010)二中民終字第524號)35.具有獨立房屋權屬證書的閣樓與其所依附的住宅在離婚財產分割中是否作為兩個獨立的不動產處理,不能簡單以房屋權屬證書來判定,應根據離婚協議的條款文義和財產的法律屬性合理判定。夫妻共同按揭購房時,父母有小部分出資的,不能視之為婚後一方父母為子女購房。
  • ...以案釋法——《分居協議書》中約定的財產 在遺產中如何分割?
    【潯姐姐微普法】④|案例解讀,以案釋法——《分居協議書》中約定的財產 在遺產中如何分割?案情簡介 唐某與被告李某系夫妻關係,二人生育一子唐某乙。唐某與前妻曾生育一女唐某甲,離婚後唐某甲由其前妻撫養。唐某父母均早已去世。唐某甲於2011年9月16日在外地出差期間突發疾病死亡,未留下遺囑。唐某名下財產有位於北京市財富中心某房屋(以下簡稱財富中心房屋)等多處房產、銀行存款、轎車等。
  • 共有財產如何分割 依法析產等分處理
    2019年6月3日,尚某某起訴離婚,經法院調解,尚某某和賀某某解除婚姻關係,子女均隨賀某某共同生活。後因財產分割產生糾紛,尚某某將賀某某、賀某某之母蔣某某訴至法院。法院查明,婚後尚某某與賀某某、賀某某之母蔣某某及子女一起共同生活,在共同生活期間,家庭共有財產為:海東市互助縣丹麻鎮某村宅基地1處,並在宅基地新建房屋10間(價值60000元)、江鈴牌皮卡車1輛(價值13000元)、陸風牌轎車1輛(價值60000元),位於互助縣威遠鎮某小區住房1套(價值523070元)及屋內家具家電(價值80000元)。家庭共有債務為88538.16元。
  • 代孕視角下《民法典》親子關係確認規則 | 至正 • 論法
    王某稱,沈某與王小某沒有血緣關係、沈某也並非孕母,故王某作為王小某的法定代理人起訴要求確認王小某與沈某不存在親子關係;沈某卻稱,她與王某系同居男女朋友,因自身取卵受孕失敗,只能借他人卵子和王某精子體外受精後植入其體內生育王小某(審理中查明,產檢記載的孕母,血型、身高等均與沈某不符),其一直照顧王小某。
  • 離婚財產如何分割婦女權益有法保障
    法院認為,家庭共有財產是家庭成員在家庭共同生活關係存續期間,共同創造、積累、添置並用於家庭共同生活的財產。家庭共有人在共有的基礎喪失時可以請求對共有物進行分割。在分割時,應根據等分原則處理,並且考慮共有人對共有財產取得的貢獻大小,適當照顧共有人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等情況。
  • 金錢「買斷」親子情——代孕引發的撫養權與探望權司法困境
    一旦孕母生出的孩子包含自己的血脈與基因,其後續爭奪孩子撫養權或探視權的可能性將非常之大,為潛在糾紛埋下無盡的爭端。由此引發的代孕孕母和委託代孕的夫妻間關於代孕所生子女親子關係的確立、子女撫養的糾紛以及履行代孕合同過程中產生的多種不可預知的風險需要予以關注。
  • 離婚財產分割的法律規定
    婚姻法的離婚自由原則,是在法律層面對婚姻自主權利的尊重,而在離婚過程中必然涉及夫妻財產分割。結婚之初,往往是男方購車買房;女方也不再是「嫁漢嫁漢,穿衣吃飯」,為自己的新家庭投入大量資金。男女雙方婚前婚後的財產來源複雜、數額巨大,在離婚進行房產分割時,是雙方必爭之地,寸步不讓,於是離婚房產分割變得難解難分。針對離婚房產分割,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釋作出規定。1、婚前一方出資購買,並登記在本人名下,屬於婚前個人財產。2、婚前或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一方將本人名下的房產贈與對方,但未過戶,屬於不產生效力的贈與,仍然屬于贈與方的個人財產。
  • 離婚財產分割的50個法律要點(含《民法典》新規,建議收藏)
    (案號:(2010)二中民終字第524號)35.具有獨立房屋權屬證書的閣樓與其所依附的住宅在離婚財產分割中是否作為兩個獨立的不動產處理,不能簡單以房屋權屬證書來判定,應根據離婚協議的條款文義和財產的法律屬性合理判定。夫妻共同按揭購房時,父母有小部分出資的,不能視之為婚後一方父母為子女購房。
  • 離婚怎麼分割財產和孩子撫養權?
    離婚案件對於夫妻共同財產原則上是平均分割,特殊情況除外。按照《婚姻法》第三十九條規定,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孩子撫養權問題涉及到孩子年齡問題,首先可以雙方自行協商解決。
  • 熊燕:民法典中親子關係確認規則面臨的困境與出路
    隨著代孕子女作為獨立個體的出現,兒童利益最大原則理應體現在親子關係確認的相關規則中,如設置代孕者母親身份的失權期限、在親子關係確認中考慮意願父母對代孕子女長期如父、如母的撫養事實、嚴格限制意願父母對親子關係的否認。關鍵詞:親子關係確認 代孕 兒童利益最大原則一、問題之提出目前,我國法律尚不認可代孕行為。
  • 變更撫養關係不必然重新分割離婚協議中的財產
    2013年3月份,原告林某以在2009年離婚協議分割共同財產時,由於胡某某由被告撫養,原告在分割財產時考慮這一因素,對共同財產中的房產只分得了一小部分,現撫養關係已發生了變更,導致推翻了原離婚協議的內容,故原告也就不應再按基於特定情形下達成的離婚財產分割方式獲得離婚財產中的少部分,而應獲得當時夫妻共同財產中房產及汽車的一半份額,故訴至法院要求分得共同財產。
  • 以案釋法 | 婚姻關係存續期間,能否主張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法院裁判法院經審理後認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四條規定: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夫妻一方請求分割共同財產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有下列重大理由且不損害債權人利益的除外:(一)一方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揮霍夫妻共同財產或者偽造夫妻共同債務等嚴重損害夫妻共同財產利益行為的
  • 【以案普法】婚姻關係存續期間,能否主張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法官說法 哪些情形下可以進行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雖然婚姻法司法解釋(三)已經有明確的規定,但是司法實踐中仍然要從嚴把握。關鍵要考慮以下幾點: 第一,準確理解夫妻關係存續期間共同財產分割的理論基礎。基於共有關係的特殊性,一般來說不得分割共有財產,這是為了維護家庭與社會的穩定,尤其在婚姻家庭關係中涉及到夫妻對家庭應當承擔共同的撫養、扶養、贍養等義務,但是在實際生活中的確存在一些特殊情形,使得分割共有財產成為必要。根據我國《物權法》第99條規定,共有人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份共有人可以隨時請求分割,共同共有人在共有的基礎喪失或者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時可以請求分割。
  • 從林東案看血緣的「社會學」變遷
    炒作有違新聞職業道德,偽造血緣關係也應受到譴責——雖然如此,將自然血緣和社會領域的「事項」相聯繫,卻是帶有歷史綿延特徵的社會現象,並深刻影響著現實社會。  復旦大學哲學系王德峰教授在《中西方文化差異的淵源》一書中說,中國是以血緣為基礎,親子關係奠定社會秩序,西方是以契約精神為基調。  在我國古代宗法制度中,由自然血緣所決定的社會「事項」眾多。
  • 夫妻一方繼承的遺產,屬於共同財產,需這個條件才能分割!
    導讀:根據《婚姻法》第十七條的規定,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一方繼承所得的財產,除相反的情形外,視為夫妻共同財產,離婚時可以按夫妻共同財產依法分割。但是,對於夫妻一方繼承的遺產作為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的,有什麼條件限制呢?
  • 離婚財產分割的50個法律要點(你想知道的都有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 20.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夫妻一方就其智慧財產權尚未與他人訂立使用合同,該項智慧財產權的經濟利益只是一種期待利益,智慧財產權中的獲得報酬權也只是期待權,該項財產性權利不能歸夫妻共有;如作為智慧財產權人的夫妻一方已經與他人訂立了使用合同,無論智慧財產權人是否已實際取得了報酬,應屬夫妻共同財產之利,歸夫妻共有。
  • 離婚,財產分割的50個法律要點(你想知道的都有了)
    ,無論智慧財產權人是否已實際取得了報酬,應屬夫妻共同財產之利,歸夫妻共有。((2008)烏中民一終字第686號) 37.根據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審查案外人在執行異議之訴中是否享有足以排除強制執行的民事權利,實質是審查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所享有的權益與申請執行人依據生效法律文書所享有的權益何者更優先。
  • ​2020版:​離婚財產分割的50個法律要點(含《民法典》新規)
    (案號:(2010)二中民終字第524號)35.具有獨立房屋權屬證書的閣樓與其所依附的住宅在離婚財產分割中是否作為兩個獨立的不動產處理,不能簡單以房屋權屬證書來判定,應根據離婚協議的條款文義和財產的法律屬性合理判定。夫妻共同按揭購房時,父母有小部分出資的,不能視之為婚後一方父母為子女購房。